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效果 被引量:16
1
作者 高克霞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5年第6期160-160,共1页
目的分析骨科术后采用预见性护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方城县人民医院骨科手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在术后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术后行预见性护理... 目的分析骨科术后采用预见性护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方城县人民医院骨科手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在术后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术后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DVT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术前、术后2周、4周患肢血流速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4周观察组患者患肢血流速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术后患者行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干预 骨科术后 下肢深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骨科内固定物失效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于洪冰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2年第6期1876-1876,共1页
目的分析创伤骨科内固定物失效的原因,寻求相应的预防对策和改进措施。方法对创伤骨科内固定物失效的病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回顾2006年1月-2012年1月共37例创伤骨科内固定物失效病例(男23例,女14例),临床分析导致内固定物失效的... 目的分析创伤骨科内固定物失效的原因,寻求相应的预防对策和改进措施。方法对创伤骨科内固定物失效的病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回顾2006年1月-2012年1月共37例创伤骨科内固定物失效病例(男23例,女14例),临床分析导致内固定物失效的原因:术后过早负重、劳动、骨质疏松、内固定物选择不合适、不适当的功能锻炼、再次外伤、未及时植骨、感染、金属过敏等。结论术中解剖复位、坚强固定、合理使用内固定物,及时植骨、围手术期管理、术后健康教育、早期合理功能锻炼、定期随诊随访是预防内固定物失效的根本措施,内固定物失效后选择合适的翻修内固定方法予以改进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骨科 内固定物失效 预防对策 改进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效果 被引量:7
3
作者 孙红超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方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接受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方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接受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接受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手术情况、术前、术后2、4周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四肢活动情况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43%)较对照组(78.57%)高(P<0.05)。两组切口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引流量多于对照组,术中输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2、4周,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四肢活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14%)较对照组(32.14%)低(P<0.05)。结论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效果显著,能改善手术情况和四肢活动情况,减轻疼痛程度,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创伤骨折 骨不连 带锁髓内钉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手术时机治疗多发伤合并股骨干骨折临床效果对比 被引量:4
4
作者 成克松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6年第3期511-512,共2页
目的探究不同手术时机治疗多发伤合并股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方城县人民医院2004-2014年收治的1 500例多发伤合并股骨干股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各50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A、B、C 3组手术时机分别为伤后2... 目的探究不同手术时机治疗多发伤合并股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方城县人民医院2004-2014年收治的1 500例多发伤合并股骨干股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各50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A、B、C 3组手术时机分别为伤后24 h以内、24~72 h、3~30 d。统计3组患者的死亡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轻度损伤患者中,A组死亡1例,B组死亡1例,C组死亡4例,共死亡6例(0.73%);重度损伤患者中,A组死亡2例,B组死亡2例,C组死亡7例,共死亡11例(1.62%)。随着手机时机的延后,死亡患者逐渐增加。重度损伤患者死亡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多发伤合并股骨干骨折患者,需要适时及早进行手术,从而降低死亡率,需要根据患者病情给予个体化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时机 多发伤 股骨干骨折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掌侧万向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对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2
5
作者 成克松 孙巨文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0期1819-1820,共2页
目的研究掌侧万向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对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方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依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外固定组和内固定组,每组41例。外固定组患者接受外固定架骨折固... 目的研究掌侧万向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对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方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依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外固定组和内固定组,每组41例。外固定组患者接受外固定架骨折固定术治疗,内固定组患者接受掌侧万向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骨折复位情况、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内固定组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5.12%(39/41)]较外固定组[75.61%(31/41)]高(P<0.05)。内固定组桡骨高度高于外固定组,掌倾角、尺偏角大于外固定组(P<0.05)。内固定组并发症发生率[7.32%(3/41)]与外固定组[12.20%(5/4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外固定架固定术相比,采用掌侧万向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可提高腕关节功能,改善术后恢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型桡骨远端骨折 掌侧万向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 腕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王治国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2年第1期39-41,46,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20年3月方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患者行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 目的探讨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20年3月方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患者行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治疗组患者AOFAS踝⁃后足评分为(86.55±9.3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AOFAS踝⁃后足评分(72.55±8.43)分(t=7.016,P<0.001);治疗组患者中踝关节功能为优者29例、良者9例、可者2例,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为优者19例、良者10例、可者11例(Z=-2.632,P=0.008)。其间,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2.5%(χ^(2)=12.467,P<0.001)。结论与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相比,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可明显促进踝关节骨折患者的踝关节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疗效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踝关节 骨折 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踝⁃后足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老年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7
7
作者 成克松 《临床研究》 2021年第6期97-98,共2页
目的探讨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方城县人民医院骨科接受治疗的92例脊柱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将采用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的患者归为观察组(48例),将采用长节段椎弓... 目的探讨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方城县人民医院骨科接受治疗的92例脊柱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将采用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的患者归为观察组(48例),将采用长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的患者归为对照组(44例)。对比两组脊髓神经功能,术前、术后7 d椎体高度及Cobb角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脊髓神经功能恢复较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椎体高度上升、Cobb角下降,且观察组椎体高度高于对照组,Cobb角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骨折患者采用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效果确切,可提升患者脊髓神经功能,改善椎体高度与Cobb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手术 脊髓神经功能 椎体高度 Cobb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系统化整体护理疗效观察 被引量:7
8
作者 高克霞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5年第3期144-145,共2页
目的探讨系统化整体护理方案对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结石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00例接受LC的胆囊结石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系统化整体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 目的探讨系统化整体护理方案对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结石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00例接受LC的胆囊结石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系统化整体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定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恐惧情绪,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前,2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护理后,观察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相比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较短,并发症发生例数明显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整体护理方案应用于接受LC的胆囊结石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化整体护理 胆结石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针刀治疗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无菌性炎症和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张航 《中国疗养医学》 2022年第4期377-380,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应用小针刀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无菌性炎症和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1年7月方城县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6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根据电脑随机盲选法,分为小针刀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 目的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应用小针刀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无菌性炎症和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1年7月方城县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6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根据电脑随机盲选法,分为小针刀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实施颈部制动及颈椎牵引治疗,在此基础上,小针刀组给予小针刀治疗。比较两组无菌性炎症、关节功能、疼痛程度、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周后,小针刀组血清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简易视觉模拟疼痛评分量表(VAS)评分、颈部症状、肩部症状、上下肢症状、椎间孔挤压试验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针刀组椎动脉平均流速、基底动脉平均流速、颈曲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针刀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8%,高于对照组的6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应用小针刀治疗,效果确切,可降低颈椎炎症反应,改善颈椎关节功能,减轻颈椎疼痛,促进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小针刀 无菌性炎症 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5
10
作者 于洪冰 高升 +3 位作者 孙巨文 王德建 冯俊杰 张绍华 《当代临床医刊》 2016年第5期2551-2551,共1页
目的探讨弹性髓内钉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6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6例小儿股骨干骨折采用C型臂透视下行闭合复位或有限切开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本组16例患儿的治疗结果全部为优秀,没有... 目的探讨弹性髓内钉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6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6例小儿股骨干骨折采用C型臂透视下行闭合复位或有限切开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本组16例患儿的治疗结果全部为优秀,没有发生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内固定失败及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结论适当合理地使用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安全、微创、愈合快,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髓内钉 儿童 股骨干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股骨干骨折应用中医正骨分期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2
11
作者 冯俊杰 《临床研究》 2018年第3期92-94,共3页
目的探析儿童股骨干骨折应用中医正骨分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85例股骨干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两组,即对照组(n=42)、观察组(n=43)。对照组患儿施行传统中医整骨疗法,观... 目的探析儿童股骨干骨折应用中医正骨分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85例股骨干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两组,即对照组(n=42)、观察组(n=43)。对照组患儿施行传统中医整骨疗法,观察组患儿施行中医正骨分期疗法,统计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为93.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相较于对照组患儿的71.4%、19.0%,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明显(P<0.05)。结论儿童股骨干骨折施行中医正骨分期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好,可明显缩短患儿治疗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减少不良反应,是一种值得临床全面借鉴与应用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股骨干骨折 中医正骨分期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ni-Swashbuckler入路联合股骨外侧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2
12
作者 成克松 《中国民康医学》 2022年第2期57-59,共3页
目的:观察mini-Swashbuckler入路联合股骨外侧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Swashbuckler入路联合LISS治疗,... 目的:观察mini-Swashbuckler入路联合股骨外侧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Swashbuckler入路联合LISS治疗,观察组采用mini-Swashbuckler入路联合LISS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水平、膝关节功能[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生命质量[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时,观察组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2/40),与对照组的10.00%(4/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SF-36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ni-Swashbuckler入路联合LISS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患者可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HSS和SF-36评分,效果优于传统Swashbuckler入路联合LISS治疗,但手术时间长于传统Swashbuckler入路联合LISS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远端骨折 mini-Swashbuckler入路 股骨外侧微创内固定系统 膝关节功能 生命质量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开复位支撑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体会 被引量:2
13
作者 于洪冰 孙巨文 +3 位作者 王德建 冯俊杰 张绍华 高升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6年第1期103-104,共2页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支撑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对24例(26足)跟骨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支撑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平均随访6~18个月,所有患者均恢复正常行走,参照Mary-land food score评分,优2...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支撑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对24例(26足)跟骨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支撑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平均随访6~18个月,所有患者均恢复正常行走,参照Mary-land food score评分,优23足,良2足,可1足,优良率96.15%。结论恢复距下关节面及跟骰关节面平整,维持正常足弓形态和跟骨宽度是治疗的重点。严格手术指征、选择相应手术入路,正确骨折复位和术后处理是治疗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切开复位 支撑接骨板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O在多发伤合并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14
作者 孙红超 《中国疗养医学》 2020年第2期192-194,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骨科损伤控制(DCO)在严重多发伤合并股骨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某院收治的78例严重多发伤合并股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就诊顺序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按常... 目的探讨分析骨科损伤控制(DCO)在严重多发伤合并股骨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某院收治的78例严重多发伤合并股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就诊顺序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的早期全面处理(ETC)技术进行治疗,试验组则予以DCO技术进行治疗。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抢救的成功率和并发症,并记录患者的出血量、手术治疗时间、ICU停留时间以及机械通气时间等指标。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救治的成功率分别为97.44%(38/39)、89.74%(35/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出血量低于对照组,ICU停留时间以及机械通气时间等时间指标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13%,低于对照组的1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重多发伤合并股骨骨折患者治疗中应用DCO技术,能减少相关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损伤控制 严重多发伤 股骨骨折 应用效果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技巧与体会 被引量:1
15
作者 于洪冰 孙巨文 +4 位作者 王德建 王治国 冯俊杰 张绍华 高升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4期177-178,共2页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技巧.方法 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采用闭合位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62例.均获得骨性愈合,且未发现螺旋刀片切割、退出、断钉、髋内翻畸形、术后感染等并发...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技巧.方法 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采用闭合位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62例.均获得骨性愈合,且未发现螺旋刀片切割、退出、断钉、髋内翻畸形、术后感染等并发症.优良率94.7%.结论 PFNA具有微创、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固定可靠、愈合率高等特点,尤其适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理想的内固定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 股骨转子间骨折 手术技巧
原文传递
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 被引量:2
16
作者 于洪冰 《中国实用医刊》 2012年第22期110-111,共2页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72例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在c型臂透视监测下,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72例患者随访10个月~2年,骨折愈合69例,不愈合1例,股骨头缺血性坏...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72例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在c型臂透视监测下,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72例患者随访10个月~2年,骨折愈合69例,不愈合1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例。结论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是一种简单、有效、安全、经济的治疗方法,适于在基层医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空心加压螺钉 闭合复位内固定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