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匹多莫德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IL-13水平的影响及对再发喘息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6
1
作者 薛国昌 任明星 +2 位作者 周静月 丁学星 王永霞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4年第2期245-247,共3页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IL-13水平的影响及对再发喘息的预防作用。方法将75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予毛细支气管炎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治疗2个月。...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IL-13水平的影响及对再发喘息的预防作用。方法将75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予毛细支气管炎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治疗2个月。治疗后随访观察6个月,在治疗前及出院前(临床症状消失)检测血清IL-13水平。结果治疗组出院后喘息再次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IL-13水平经匹多莫德治疗后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多莫德可下调IL-13的产生,从抗炎和提高免疫力的角度达到防治毛细支气管炎后喘息再次发作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 匹多莫德 白介素-13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性喉炎和痉挛性喉炎患儿血清中IL-4、IFN-γ和IgE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2
作者 薛国昌 任明星 +4 位作者 周静月 沈琳娜 宋月娟 夏欢 曹丽 《新医学》 2014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感染性喉炎和痉挛性喉炎患儿血清中IL-4、IFN-γ和IgE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26例感染性喉炎、31例痉挛性喉炎患儿入院时(急性期)、出院前(恢复期)及正常对照组儿童(25名)血清IL-4、IFN-γ水平;... 目的探讨感染性喉炎和痉挛性喉炎患儿血清中IL-4、IFN-γ和IgE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26例感染性喉炎、31例痉挛性喉炎患儿入院时(急性期)、出院前(恢复期)及正常对照组儿童(25名)血清IL-4、IFN-γ水平;采用荧光酶联免疫法检测IgE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急性期感染性喉炎和痉挛性喉炎患儿血清IL-4、Ig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急性期感染性喉炎患儿血清IgE水平明显低于痉挛性喉炎患儿(P﹤0.05);恢复期感染性喉炎和痉挛性喉炎患儿血清IL-4、IgE水平较急性期明显降低(P均﹤0.05),恢复期感染性喉炎患儿血清IgE水平明显低于痉挛性喉炎患儿(P﹤0.05)。急性期感染性喉炎和痉挛性喉炎患儿血清IFN-γ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恢复期感染性喉炎和痉挛性喉炎患儿血清IFN-γ水平较急性期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感染性喉炎和痉挛性喉炎患儿存在免疫功能紊乱,IL-4、IFN-γ和IgE在患儿免疫病理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检测IgE水平有助于两种喉炎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喉炎 痉挛性喉炎 白细胞介素-4 干扰素-Γ INTERLEUKIN-4 INTERFERON-Γ 免疫球蛋白 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对特应性体质患儿毛细支气管炎后再发喘息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任明星 薛国昌 +4 位作者 沈琳娜 张黎雯 宋月娟 夏欢 夏雪霞 《海军医学杂志》 2016年第2期118-120,146,共4页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对特应性体质患儿毛细支气管炎后再发喘息的预防作用,及对嗜酸性粒细胞(EOS)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影响。方法经监护人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采用数字表法将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对特应性体质患儿毛细支气管炎后再发喘息的预防作用,及对嗜酸性粒细胞(EOS)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影响。方法经监护人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采用数字表法将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常规治疗组30例,并设健康对照组25例;常规治疗组予毛细支气管炎常规治疗,治疗组予常规治疗外,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2个月。于急性期及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2月后检测EOS和TGF-β1水平。结果 (1)治疗组患儿6月内再次喘息发作次数(0.67±0.13)明显少于常规治疗组(1.27±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患儿急性期EOS[(0.72±0.13)×109/L和(0.70±0.13)×109/L]均高于健康对照组[(0.16±0.09)×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患儿急性期TGF-β1[(1.20±0.13)ng/L和(1.22±0.11)ng/L]均低于健康对照组[(1.45±0.13)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2月后,治疗组EOS[(0.27±0.12)×109/L]低于常规治疗组[(0.36±0.14)×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TGF-β1水平[(1.41±0.09)ng/L]高于常规治疗组[(1.34±0.10)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能降低特应性体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再发喘息次数并上调患儿EOS和TGF-β1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 嗜酸性粒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98
4
作者 任明星 薛国昌 +3 位作者 沈琳娜 夏欢 宋月娟 曹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88-591,共4页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RMPP)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住院的RMPP患儿6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吸氧、...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RMPP)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住院的RMPP患儿6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吸氧、纠正酸碱平衡紊乱等对症支持治疗,静脉滴注门冬氨酸阿奇霉素;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甲泼尼龙,7 d为1个治疗周期,治疗3个周期。观察两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入院时、治疗1周后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记录两组患儿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2.89、2.96,P<0.05);治疗前两组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观察组CRP水平低于对照组(t=5.27,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32/33),高于对照组的85.3%(29/34)(χ2=4.12,P<0.05)。观察组在治疗中1例患者出现轻度欣快感,1例出现面部潮红,其余患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RMPP可有效减少体温恢复时间,提高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泼尼松龙 阿奇霉素 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 疗效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症儿童的疗效观察及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7
5
作者 沈琳娜 夏欢 宋月娟 《贵州医药》 CAS 2017年第12期1262-1264,共3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症儿童的临床疗效及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将72例特发性矮小症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6例。两组患儿均严格地按照合理的饮食方案进食,并且每天保持充足的睡眠,同时给予常规... 目的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症儿童的临床疗效及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将72例特发性矮小症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6例。两组患儿均严格地按照合理的饮食方案进食,并且每天保持充足的睡眠,同时给予常规的营养治疗和补充适量的钙剂、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重组人生长激素。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身高、骨龄、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的变化,以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身高、骨龄、血清IGF-1及GH水平均明显增大,且观察组在治疗后的身高、骨龄、血清IGF-1及GH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对照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症儿童后,能明显提高患儿的身高、骨龄、血清IGF-1水平等,临床疗效得到明显改善。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在临床应用时,需严格监控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生长激素 特发性矮小症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预防支原体肺炎后喘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6
作者 周静月 任明星 +2 位作者 王钟耀 陈阳 沈琳娜 《临床肺科杂志》 2011年第12期1954-1954,1956,共2页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吸入能否预防支原体肺炎后反复喘息的发生。方法选择2006年7月~2008年12月支原体肺炎住院患儿160例,入院后查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血清总IgE,血TH1/TH2水平及肺功能。治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治疗...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吸入能否预防支原体肺炎后反复喘息的发生。方法选择2006年7月~2008年12月支原体肺炎住院患儿160例,入院后查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血清总IgE,血TH1/TH2水平及肺功能。治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治疗组布地奈德雾化吸入3个月,对照组未给予治疗。3个月后随访,复查肺功能。继续观察2年,了解患儿喘息发生情况。结果支原体肺炎治愈后的3个月内,治疗组无喘息症状天数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3个月后治疗组肺功能各项指标均比对照组好转(P<0.05);停止治疗后2年两组患儿喘息再发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支原体肺炎患儿治愈后雾化吸入布地奈德3个月,可改善肺功能,雾化吸入激素3个月减少停药后2年内喘息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吸入 支原体肺炎 反复喘息 雾化吸入 临床观察 预防 血嗜酸性粒细胞 TH1/TH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Ghrelin、Omentin-1及IGF-1在特发性矮小症患儿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生长发育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沈琳娜 宋月娟 夏欢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20期2208-2211,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elin)、网膜素1(Omentin-1)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特发性矮小症患儿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生长发育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特发性矮小症患儿100... 目的分析血清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elin)、网膜素1(Omentin-1)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特发性矮小症患儿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生长发育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特发性矮小症患儿100例作为观察组,再选择同期体检健康儿童8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Ghrelin、Omentin-1及IGF-1水平差异。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血清Ghrelin、Omentin-1、IGF-1水平与特发性矮小症生长发育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特发性矮小症患儿生长发育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Ghrelin、Omentin-1、IGF-1水平预测特发性矮小症患儿生长发育的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Ghrelin、Omentin-1、IGF-1水平分别为(15.42±3.21)、(49.56±4.21)、(156.32±8.94)ng/mL,低于对照组[(25.65±6.54)、(62.31±6.85)、(254.63±6.52)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检验显示,血清Ghrelin、Omentin-1和IGF-1水平与特发性矮小症体重指数呈正相关(r=0.769、0.833、0.774,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Ghrelin、Omentin-1及IGF-1水平是特发性矮小症患儿生长发育的独立危险因素(OR=4.491,95%CI:1.778~11.348;OR=4.604,95%CI:1.613~13.139;OR=4.821,95%CI:1.628~14.280;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Ghrelin、Omentin-1及IGF-1水平预测特发性矮小症患儿发生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20、0.942、0.765,均具有极高预测价值(P<0.05)。结论随着特发性矮小症的发生,血清Ghrelin、Omentin-1及IGF-1水平降低,该3项指标在预测特发性矮小症生长发育中具有极高的价值,可用于评估特发性矮小症患儿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激素释放激素 网膜素1 生长因子1 特发性矮小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下脱敏治疗对过敏性哮喘患儿临床体征及呼吸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宋月娟 任明星 +2 位作者 薛国昌 沈琳娜 夏欢 《贵州医药》 CAS 2017年第2期167-169,共3页
目的探讨脱敏治疗对过敏性哮喘患儿临床体征及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6例过敏性哮喘患儿,均给予舌下脱敏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T1)、治疗6个月(T2)、治疗12个月(T3)后采用自拟过敏哮喘症状评分表评估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改... 目的探讨脱敏治疗对过敏性哮喘患儿临床体征及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6例过敏性哮喘患儿,均给予舌下脱敏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T1)、治疗6个月(T2)、治疗12个月(T3)后采用自拟过敏哮喘症状评分表评估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改善情况,并监测治疗前后R20、R5-R20、X5、R5、IL-4、IL-5、IFN-γ、sIgG4、FEV1、PEF变化。结果 (1)T1、T2和T3患儿日晚间体征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2)T1、T2和T3患儿R5、R20、R5-R20、X5均明显降低(P<0.05);(3)T1、T2和T3FEV1、PEF均上升(P<0.05);(4)T1、T2和T3患儿IL-4、IL-5下降,IFN-γ、sIgG4升高,T2、T3均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期间患儿均未见全身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采用舌下免疫疗法治疗过敏性哮喘患儿,可改善患儿日晚间哮喘体征,减轻气道炎症反应,提高呼吸功能,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哮喘 脱敏治疗 呼吸功能 气道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正解毒方治疗儿童病毒性肺炎40例 被引量:3
9
作者 陆汉明 任明星 +2 位作者 张黎雯 马超颍 薛国昌 《环球中医药》 CAS 2020年第4期741-743,共3页
目的探讨扶正解毒方治疗儿童病毒性肺炎的效果分析及对患儿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病毒性肺炎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包括退热、祛痰、止咳平喘、抗病毒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 目的探讨扶正解毒方治疗儿童病毒性肺炎的效果分析及对患儿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病毒性肺炎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包括退热、祛痰、止咳平喘、抗病毒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扶正解毒方治疗。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和主要症状的改善情况。采用肺部X线片检测两组患者肺部炎症的吸收程度。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水平。结果观察组病毒性肺炎患儿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体温恢复时间、止咳时间、祛痰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病原菌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毒性肺炎患儿的肺部炎症吸收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TNF-α、IL-1β、IL-6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TNF-α、IL-1β、IL-6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解毒方可提高儿童病毒性肺炎的疗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降低血清炎性因子的水平,促进肺部炎症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解毒方 儿童病毒性肺炎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柴胡汤加减方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黎雯 任明星 +1 位作者 薛国昌 夏欢 《河北中医》 2023年第11期1819-1823,共5页
目的 观察小柴胡汤加减方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IM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2组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并根据细菌感染指征酌情予抗生素治疗,西药组30例予注射用更昔洛韦治疗10~14天,中药组30例在... 目的 观察小柴胡汤加减方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IM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2组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并根据细菌感染指征酌情予抗生素治疗,西药组30例予注射用更昔洛韦治疗10~14天,中药组30例在西药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小柴胡汤加减方治疗14天。比较2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CD4^(+)、CD8^(+)、CD3^(+)、CD4^(+)/CD8^(+)值变化,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颈淋巴结大小、中医证候积分,记录临床症状、体征及异常淋巴细胞恢复时间,并统计2组疗效。结果 中药组总有效率96.7%(29/30),西药组总有效率73.3%(22/30),中药组临床疗效优于西药组(P<0.05)。2组治疗后CD8^(+)、CD3^(+)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中药组均低于西药组(P<0.05);2组治疗后CD4^(+)、CD4^(+)/CD8^(+)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中药组均高于西药组(P<0.05)。2组治疗后ALT、AST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中药组治疗后均低于西药组(P<0.05)。2组治疗后颈部淋巴结直径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中药组治疗后低于西药组(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中药组治疗后低于西药组(P<0.05)。中药组完全热退时间、乏力、咽痛消失时间、肝脾肿大恢复正常时间、异常淋巴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西药组(P<0.05)。结论 小柴胡汤加减方可缩短IM患儿病程,改善免疫功能,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EB病毒 小柴胡汤 颈淋巴结肿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呼吸道感染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阳 任明星 周静月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35期7449-7450,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呼吸道感染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的相关性。方法:4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自拟中药方治疗,同时选择健康儿童40例,观察治疗效果,同时检测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40例患者显效29例,有效9例,无效2例... 目的:探讨小儿呼吸道感染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的相关性。方法:4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自拟中药方治疗,同时选择健康儿童40例,观察治疗效果,同时检测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40例患者显效29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0%。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保持了对照组水平。结论:小儿呼吸道感染与免疫球蛋白水平呈负向相关性,中药治疗能提高免疫功能,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 呼吸道感染 小儿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SLT、sICAM-1及STAT1在小儿支气管哮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晶 薛国昌 任明星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年第10期1611-1614,共4页
目的分析可溶性E-选择素(sE-SLT)、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因子-1(sICAM-1)及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1(STAT1)在小儿支气管哮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79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组(急性期48例、缓解... 目的分析可溶性E-选择素(sE-SLT)、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因子-1(sICAM-1)及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1(STAT1)在小儿支气管哮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79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组(急性期48例、缓解期31例),选取同期于本院行健康体检的79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sE-SLT、sICAM-1及STAT1表达,比较急性与缓解期患儿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呼气峰值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PEF%)、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分析sE-SLT、sICAM-1及STAT1表达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清sE-SLT、sICAM-1及STAT1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患者血清sE-SLT、sICAM-1及STAT1表达水平高于缓解期,FVC_(1)%、PEF%、FEV1/FVC%值低于缓解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sE-SLT、sICAM-1及STAT1表达与FVC_(1)%、PEF%值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sE-SLT、sICAM-1及STAT1可能共同参与了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病理、生理过程,临床可通过检测上述指标水平协助评估患者的肺功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SLT SICAM-1 小儿支气管哮喘 STAT1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止遗方联合西医治疗小儿夜间遗尿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夏欢 任明星 +2 位作者 薛国昌 沈琳娜 宋月娟 《贵州医药》 CAS 2017年第3期274-276,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止遗方联合西医治疗小儿夜间遗尿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儿科门诊2013年2月至2015年10月收治92例夜间遗尿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应用缩泉胶囊进行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探讨小儿止遗方联合西医治疗小儿夜间遗尿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儿科门诊2013年2月至2015年10月收治92例夜间遗尿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应用缩泉胶囊进行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小儿止遗方,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遗尿次数、睡眠深度等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前后病情严重程度、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的遗尿次数、睡眠深度、次症、舌脉等中医证候评分及症候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症候评分及总评分均降低,观察组治疗后的遗尿次数、睡眠深度、次症、舌脉等中医证候评分及症候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候评分下降幅度更大。两组治疗前病情严重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高于对照组77.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均耐受良好。结论小儿止遗方联合西医治疗小儿夜间遗尿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间遗尿 小儿止遗方 生长发育 证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苏汤加减配伍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超颖 刘素云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35期162-163,共2页
目的分析探讨黄苏汤加减联合穴位贴敷在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治疗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80例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联合黄苏汤加减配... 目的分析探讨黄苏汤加减联合穴位贴敷在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治疗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80例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联合黄苏汤加减配伍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症状缓解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咳嗽、咳痰、发热、肺部啰音缓解时间分别为(3.63±1.04)、(2.47±0.67)、(1.88±0.19)、(2.73±0.34)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14±1.07)、(4.77±1.06)、(2.75±0.50)、(4.04±0.4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治疗期间应用黄苏汤加减配合穴位贴敷,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减轻患儿临床症状,促进患儿快速恢复,值得在临床上借鉴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苏汤加减 穴位贴敷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下呼吸道感染220例病原菌学监测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阳 任明星 周静月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36期7778-7778,共1页
目的:了解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可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选取收治的22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痰标本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20例小儿痰标本中,培养阳性菌株120株,革兰阴性杆菌90例,包括大肠... 目的:了解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可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选取收治的22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痰标本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20例小儿痰标本中,培养阳性菌株120株,革兰阴性杆菌90例,包括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阳性球菌30例,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革兰阴性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最高,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最高。结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应根据药敏情况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疸比色卡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效能的多中心评估 被引量:1
16
作者 薛国昌 张华丽 +31 位作者 丁学星 熊复 刘艳红 彭晖 王昌林 赵怡 闫会丽 任明星 马超颖 陆汉明 李艳丽 孟瑞锋 谢玲君 陈娜 程秀芳 王娇娇 辛晓红 王瑞芬 蒋琪 张勇 梁桂娟 李远征 康珈宁 张会敏 张荫英 袁媛 李雅雯 苏赢琳 刘军苹 段圣洁 刘庆生 魏静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35-541,共7页
目的评估父母使用黄疸比色卡(JCard)辅助目测识别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准确性、诊断效能及应用价值。方法以诊断准确性研究报告标准(STARD)为指导,2019年10月至2021年9月在国内9家医院进行多中心前瞻性研究。纳入854例住院或门诊就诊因... 目的评估父母使用黄疸比色卡(JCard)辅助目测识别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准确性、诊断效能及应用价值。方法以诊断准确性研究报告标准(STARD)为指导,2019年10月至2021年9月在国内9家医院进行多中心前瞻性研究。纳入854例住院或门诊就诊因自身疾病需检测肝功能的出生胎龄≥35周、出生体重≥2000 g、年龄≤28日龄的新生儿。新生儿的父母使用JCard测量新生儿脸颊处的胆红素水平。在JCard测量后2 h内,研究人员使用JH20-1B黄疸仪测量胸骨处经皮胆红素(TcB)水平并采静脉血检测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采用Pearson分析进行相关性分析,Bland-Altman法分析一致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JCard的诊断效能。结果854例新生儿中男445例、女409例;出生胎龄35~36周46例,≥37周808例;检测时年龄0~3日龄432例,4~7日龄236例,8~28日龄186例;总胆红素值为(227.4±89.6)μmol/L,范围23.7~717.0μmol/L;JCard值为(221.4±77.0)μmol/L,TcB值为(252.5±76.0)μmol/L。JCard和TcB值均与总胆红素有较好的相关性(r=0.77、0.80)和较强的一致性[分别有96.0%(820/854)和95.2%(813/854)的样本落在95%一致性界限内]。诊断效能分析显示,JCard值12识别总胆红素界值205.2μmol/L的灵敏度为0.93、特异度为0.75,识别总胆红素界值342.0μmol/L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0.35。TcB值205.2μmol/L识别总胆红素界值205.2μmol/L的灵敏度为0.97、特异度为0.60,识别总胆红素界值342.0μmol/L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0.26。JCard识别总胆红素界值153.9、205.2、256.5和342.0μmol/L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6、0.92、0.83和0.83,TcB分别为0.94、0.91、0.86和0.87。当识别总胆红素界值153.9和205.2μmol/L时,JCard的AUC与TcB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当识别总胆红素界值256.5和342.0μmol/L时,JCard的AUC均低于TcB(均P<0.05)。结论JCard可以帮助父母判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程度,但诊断效能随着胆红素水平的升高而降低。当总胆红素≤205.2μmol/L时,JCard的诊断效能与JH20-1B黄疸仪相当。为了避免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漏诊,建议使用JCard值12筛查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总胆红素≥342.0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黄疸比色卡 经皮胆红素
原文传递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外周血miR-217、Th17/Treg水平变化及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 被引量:3
17
作者 夏雪霞 薛国昌 +4 位作者 张黎雯 沈琳娜 宋月娟 夏欢 任明星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12-916,共5页
目的 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外周血微小核糖核酸-217(miR-217)、辅助型T细胞17(Th17)/调节型T细胞(Treg)水平变化及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2月在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就诊的168例MPP患儿纳入病例组,按照病... 目的 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外周血微小核糖核酸-217(miR-217)、辅助型T细胞17(Th17)/调节型T细胞(Treg)水平变化及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2月在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就诊的168例MPP患儿纳入病例组,按照病情程度将其分为轻症组112例和重症组56例;另选取同期体检人群中的60名健康儿童纳入对照组。比较各组外周血miR-217、Th17/Treg水平变化;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MPP患儿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外周血miR-217、Th17/Treg水平对MMP患儿疾病进展的预测价值。结果 病例组外周血miR-217、Th17/Tre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肺炎支原体(MP)抗体滴度、外周血miR-217、Th17/Treg水平高是影响MPP患儿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外周血miR-217、Th17/Treg单独检测预测MMP患儿疾病进展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90、0.915,两者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996。结论 MPP患儿外周血miR-217、Th17/Treg水平均升高,且外周血miR-217、Th17/Treg是影响MPP患儿病情进展的危险因素,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 微小核糖核酸-217 辅助型T细胞17/调节型T细胞 疾病进展
原文传递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对特应性体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免疫球蛋白E和白细胞介素17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5
18
作者 薛国昌 任明星 +3 位作者 沈琳娜 夏欢 宋月娟 夏雪霞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76-778,共3页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对特应性体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免疫球蛋白E(IgE)和白细胞介素-17(IL-17)的影响。方法将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并设健康对照组25例;对照组按毛细支气...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对特应性体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免疫球蛋白E(IgE)和白细胞介素-17(IL-17)的影响。方法将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并设健康对照组25例;对照组按毛细支气管炎常规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2个月。于急性期、恢复期及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2个月后检测血清IgE和IL-17水平。结果1.治疗组患儿急性期IgE、IL-17水平[(132.36±9.50)μg/L、(77.76±7.95)μg/L]均高于健康对照组[(52.80±4.92)μg/L、(46.92±4.79)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对照组患儿急性期IgE、IL-17水平[(128.83±8.06)μg/L、(76.61±6.18)μg/L]均高于健康对照组[(52.80±4.92)μg/L、(46.92±4.79)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2.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2个月后,治疗组IgE水平[(56.67±9.20)μg/L]低于对照组[(70.50±11.38)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IL-17水平[(49.63±6.35)μg/L]低于对照组[(54.77±6.33)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能下调特应性体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IgE和IL-17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 免疫球蛋白E 白细胞介素17
原文传递
痉挛性喉炎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4、γ干扰素和免疫球蛋白E水平变化的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任明星 薛国昌 +4 位作者 周静月 沈琳娜 宋月娟 夏欢 曹丽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86-288,共3页
目的 探讨痉挛性喉炎患儿入院时、出院前及出院2个月血清IL-4、γ干扰素(IFN-γ)和IgE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0例痉挛性喉炎患儿入院时(急性期)、出院前(临床症状消失期)、出院后随访2个... 目的 探讨痉挛性喉炎患儿入院时、出院前及出院2个月血清IL-4、γ干扰素(IFN-γ)和IgE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0例痉挛性喉炎患儿入院时(急性期)、出院前(临床症状消失期)、出院后随访2个月及30例健康对照组儿童血清IL-4、IFN-γ水平,采用荧光酶联免疫法检测IgE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痉挛性喉炎急性期患儿血清IL-4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20.65±5.87) ng/L比(8.23 ±2.71) ng/L,t=5.536,P<0.05],临床症状消失期较急性期明显下降[(11.07±2.93)ng/L比(20.65±5.87) ng/L,F=5.258,P<0.05];痉挛性喉炎急性期患儿血清IFN-γ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61.38±6.36) ng/L比(108.42±13.56) ng/L,t=4.831,P<0.05],临床症状消失期[(95.12±11.63)ng/L]较急性期明显升高(F=4.239,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2个月[(75.68 ±6.29) ng/L]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痉挛性喉炎急性期患儿血清IgE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36.63±17.86) ng/L比(47.16 ±6.83) ng/L,P<0.05],症状消失期较急性期[(88.07 ±11.83) μg/L]明显下降(F=5.182,P<0.05),但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出院2个月[(86.72 ±7.25) μg/L]仍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痉挛性喉炎患儿存在Th1/Th2功能失衡,其可能是特应性疾病的一种表现形式,IL-4、IFN-γ和IgE在患儿免疫病理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性喉炎 白细胞介素-4 Γ干扰素 免疫球蛋白E
原文传递
黄芪颗粒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观察 被引量:22
20
作者 张黎雯 任明星 +4 位作者 薛国昌 沈琳娜 夏欢 宋月娟 夏雪霞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08-1311,共4页
目的观察黄芪颗粒、耳穴贴压联合雾化治疗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患儿TNF-α、IL-4、IL-10、EOS、IgE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CVA患儿随机分为西药组、中药组、联合组,每组50例。3组基础治疗均为雾化吸... 目的观察黄芪颗粒、耳穴贴压联合雾化治疗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患儿TNF-α、IL-4、IL-10、EOS、IgE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CVA患儿随机分为西药组、中药组、联合组,每组50例。3组基础治疗均为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和特布他林雾化液。西药组仅给予基础治疗,中药组给予基础治疗加黄芪颗粒,联合组给予基础治疗加黄芪颗粒、耳穴贴压。总疗程8周。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治疗前后TNF-α、IL-4、IL-10表达水平,血细胞分析仪测定IgE、EOS水平。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西药组治疗后TNF-α及IgE降低(P<0.05);联合组和中药组TNF-α、IL-4、EOS及IgE降低,IL-10升高(P<0.05)。与西药组同期比较,中药组治疗后IL-10升高(P<0.05),IgE降低(P<0.05),中药组控制率、显效率、总有效率升高(P<0.05),无效率降低(P<0.05);联合组治疗后TNF-α、IL-4、EOS及IgE降低,IL-10升高(P<0.05),联合组咳嗽缓解、消失时间缩短(P<0.05),控制率、显效率、总有效率升高(P<0.05),无效率降低(P<0.05)。与中药组同期比较,联合组治疗后IL-10升高(P<0.05),EOS、IgE降低(P<0.05),咳嗽缓解时间缩短(P<0.05),控制率、总有效率升高(P<0.05)。结论黄芪颗粒、耳穴贴压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可降低CVA患儿TNF-α、IL-4、EOS、IgE水平,升高IL-10水平,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颗粒 耳穴贴压 咳嗽变异性哮喘 白细胞介素 肿瘤坏死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