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0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锡轻工大学的啤酒科学与工程研究
1
作者 顾国贤 李崎 《啤酒科技》 2001年第8期44-44,共1页
无锡轻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的酿酒科学与工程是发酵工程重要学科之一,也是生物工程的传统学科,主要涉及酒精、啤酒、黄酒、葡萄酒、曲酒等各类酿酒及蒸馏酒相关的生物技术的研究与教学,而啤酒科学与工程研究室则是其中的一个研究室。啤... 无锡轻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的酿酒科学与工程是发酵工程重要学科之一,也是生物工程的传统学科,主要涉及酒精、啤酒、黄酒、葡萄酒、曲酒等各类酿酒及蒸馏酒相关的生物技术的研究与教学,而啤酒科学与工程研究室则是其中的一个研究室。啤酒科学与工程研究室目前共有专职教师6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讲师3人,助教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有2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2人,在研的研究生共6人,今后将每年招收3—5名研究生。该研究室在近10多年的时间中先后培养了硕士研究生近30名,博士研究生1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研究 啤酒厂 博士研究生 啤酒企业 生物工程学 科学 蒸馏酒 研究室 大学 发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表面活性剂在环境生物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34
2
作者 陈坚 华兆哲 伦世仪 《环境科学》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84-87,共4页
生物表面活性剂是由细菌、酵母或真菌生成的天然产物,由于其化学结构和物理性质相近或优于许多人工合成表面活性剂,并且对淡水、海水及地球生态系统毒性较低,因而在环境污染的治理方面,特别是对石油和有机溶剂类污染现场的生物补救... 生物表面活性剂是由细菌、酵母或真菌生成的天然产物,由于其化学结构和物理性质相近或优于许多人工合成表面活性剂,并且对淡水、海水及地球生态系统毒性较低,因而在环境污染的治理方面,特别是对石油和有机溶剂类污染现场的生物补救,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此外,生物表面活性剂对有毒杀虫剂的增溶与乳化作用也有助于在污染场地降解这些有害物质。今后,生物表面活性剂技术要成功地应用于生物补救处理,需重点研究和开发与污染场地的物理条件和化学性质极其适应的生物表面活性剂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表面活性剂 生物补救 环境生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工程技术对现代制药业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敖宗华 陶文沂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1999年第5期51-54,55,共5页
生物工程技术对现代制药业的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1) 对生产领域的改进和创新;(2) 给制药企业带来巨大的市场,促使企业之间广泛的联合、兼并;(3) 对世界各国制药业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生物工程 制药业 基因工程 生物制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秀道 章克昌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1997年第3期86-90,共5页
超临界流体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王秀道章克昌(山东轻工业学院,济南250100)(无锡轻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无锡214036)0前言超临界流体技术,被誉为孕育百年的发明[1]。早在1897年,Hannay和Horgart... 超临界流体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王秀道章克昌(山东轻工业学院,济南250100)(无锡轻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无锡214036)0前言超临界流体技术,被誉为孕育百年的发明[1]。早在1897年,Hannay和Horgarth就发现Agcl在高压状态的乙醇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 生物工程 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生物工程的3个基本观点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星元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36-439,共4页
工业发酵是微生物群体活动的动态过程 .此过程靠如下 3种流动来维系 :伴随能量形式的转换而发生的电子流动 ;伴随异化和同化作用而发生的物质流动 ;伴随不同水平上的代谢调节而发生的信息流动 .在分析以上 3种流动的运行规律 ,以及归纳... 工业发酵是微生物群体活动的动态过程 .此过程靠如下 3种流动来维系 :伴随能量形式的转换而发生的电子流动 ;伴随异化和同化作用而发生的物质流动 ;伴随不同水平上的代谢调节而发生的信息流动 .在分析以上 3种流动的运行规律 ,以及归纳工业发酵和生物制药的大量信息的基础上 ,提出了关于微生物生物工程的三个基本观点 :生物能支撑观点 ;代谢网络观点 ;细胞经济观点 .这些观点揭示了工业发酵的生物学属性 ,工业发酵的能力和潜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能支撑 代谢网络 微生物生物工程 工业发酵 代谢工程 生物制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工程与生物制药
6
作者 季文明 张和春 +1 位作者 陈毅力 王武 《上海生物医学工程》 1999年第4期21-24,共4页
在论述蛋白质工程基本概念和定义的基础之上,介绍了蛋白质工程的主要内容,着重介绍了基因重组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新技术在蛋白质工程的应用,最后还介绍了蛋白质工程在生物制药方面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 蛋白质工程 基因重组 生物制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在生物发酵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7
作者 吕霞付 杨海麟 王武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1年第4期310-313,共4页
一定强度的超声波作用于发酵过程可缩短发酵时间 ,改善生物反应条件 ,提高生物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微弱超声可用于在线检测某些发酵过程参数。本文简要介绍了超声波作用于生物发酵过程的基本原理 ,并详细讨论了超声波在遗传育种、改善发... 一定强度的超声波作用于发酵过程可缩短发酵时间 ,改善生物反应条件 ,提高生物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微弱超声可用于在线检测某些发酵过程参数。本文简要介绍了超声波作用于生物发酵过程的基本原理 ,并详细讨论了超声波在遗传育种、改善发酵工艺及发酵产物的提取与分离、发酵产物浓度的在线检测等方面的主要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发酵工程 应用 生物反应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ASB和EGSB反应器中厌氧颗粒污泥生物学特性的比较 被引量:32
8
作者 周洪波 陈坚 +2 位作者 任洪强 丁丽丽 华兆哲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5期473-476,共4页
测定了实验室规模的 2LEGSB和UASB反应器中培养的厌氧颗粒污泥在不同基质中的比产甲烷活性、辅酶F4 2 0 含量和胞外多聚物含量 .结果表明 ,EGSB反应器颗粒污泥在葡萄糖上的比产甲烷活性、利用乙酸的甲烷菌和产氢产乙酸菌的活性和胞外多... 测定了实验室规模的 2LEGSB和UASB反应器中培养的厌氧颗粒污泥在不同基质中的比产甲烷活性、辅酶F4 2 0 含量和胞外多聚物含量 .结果表明 ,EGSB反应器颗粒污泥在葡萄糖上的比产甲烷活性、利用乙酸的甲烷菌和产氢产乙酸菌的活性和胞外多聚物含量明显高于UASB反应器颗粒污泥 .而UASB反应器颗粒污泥中利用甲酸和氢的甲烷菌的活性以及辅酶F4 2 0 的含量较EGSB反应器颗粒污泥更高 .辅酶F4 2 0 可以指示同种厌氧颗粒污泥的甲烷菌活性 .放置三个月以上的厌氧颗粒污泥 ,产氢产乙酸菌活性几乎丧失 ,利用甲酸和氢的甲烷菌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 .图 2表 2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ASB EGSB 厌氧颗粒污泥 生物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蛋白聚糖类生物絮凝剂的分离纯化及组成分析 被引量:20
9
作者 何宁 李寅 +1 位作者 陈坚 伦世仪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022-1027,共6页
从土壤中筛选获得了一株絮凝剂产生菌 ,经初步鉴定为诺卡氏菌 (Nocardiasp .) .考察了该菌株的基本生长代谢特性 ,其合成的絮凝剂约 80 %以上分泌至胞外培养基中 .利用有机溶剂沉淀结合柱层析法从Nocardiasp .CCTCCM 2 0 10 0 5的发酵... 从土壤中筛选获得了一株絮凝剂产生菌 ,经初步鉴定为诺卡氏菌 (Nocardiasp .) .考察了该菌株的基本生长代谢特性 ,其合成的絮凝剂约 80 %以上分泌至胞外培养基中 .利用有机溶剂沉淀结合柱层析法从Nocardiasp .CCTCCM 2 0 10 0 5的发酵液中提取到一种新型生物絮凝剂REA - 11.分析表明 ,REA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聚糖类生物絮凝剂 分离 纯化 组成分析 诺卡氏菌 产菌菌株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胱甘肽的生物合成 被引量:23
10
作者 李华钟 林金萍 +2 位作者 李寅 陈坚 伦世仪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36-239,共4页
简介了谷胱甘肽的用途和研究历史 ,重点分析了发酵法和酶法生产谷胱甘肽的工艺过程 。
关键词 谷胱甘肽 生物合成 发酵法 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和环境条件对生物絮凝剂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14
11
作者 何宁 李寅 +1 位作者 陆茂林 陈坚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5期483-488,共6页
在考察了红平红球菌RhodococcuserythropolisCCRC10 90 9基本生长代谢特性的基础上 ,研究了营养条件对生物絮凝剂合成的影响 .R .erythropolisCCRC10 90 9合成的絮凝剂约 80 %以上分泌至胞外培养基中 ,仅 2 0 %左右的絮凝活性存在于菌... 在考察了红平红球菌RhodococcuserythropolisCCRC10 90 9基本生长代谢特性的基础上 ,研究了营养条件对生物絮凝剂合成的影响 .R .erythropolisCCRC10 90 9合成的絮凝剂约 80 %以上分泌至胞外培养基中 ,仅 2 0 %左右的絮凝活性存在于菌体细胞上 .蔗糖是该菌生长及絮凝剂合成的最佳碳源 ;玉米浆既能刺激菌体生长 ,又能显著提高絮凝剂的水平 .生物絮凝剂的合成与培养基碳氮比密切相关 :碳氮比在 2 0~ 30之间时 ,絮凝活性达到最大 ;碳氮比低于 10或高于 10 0后 ,絮凝活性迅速下降 .提出了促进絮凝剂合成的控制策略 :发酵前期适当提高玉米浆的浓度 ,发酵后期按碳氮比为 2 0~ 30 ,补加一定量的蔗糖和尿素 .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这一策略 ,最终发酵液的絮凝活性和细胞生长量分别增长了 8%和 33.3% .图 9表 4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絮凝剂 絮凝活性 水处理药剂 营养 环境条件 微生物 红球菌 生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生物表面活性剂甘露糖赤藓糖醇脂(MEL)的分离与表面性质研究 被引量:23
12
作者 华兆哲 陈坚 +2 位作者 朱文昌 伦世仪 方云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1-16,共6页
本文通过对 Candida antarctica生产的生物表面活性剂甘露糖赤藓糖醇酯( MEL )的分离条件的研究 ,得到了该生物表面活性剂分离的最佳条件∶硅胶粒径 2 0 0目 ,洗脱剂为氯仿丙酮混合溶剂 ,配比分别是 7∶ 3( MEL - A)与 6∶ 4 ( MEL - B... 本文通过对 Candida antarctica生产的生物表面活性剂甘露糖赤藓糖醇酯( MEL )的分离条件的研究 ,得到了该生物表面活性剂分离的最佳条件∶硅胶粒径 2 0 0目 ,洗脱剂为氯仿丙酮混合溶剂 ,配比分别是 7∶ 3( MEL - A)与 6∶ 4 ( MEL - B) ,洗脱速率为 0 .2 5ml/min,洗脱剂用量为 4 0 0 ml/g MEL。对 MEL表面性质的研究发现其具有较好的表面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糖 赤藓糖醇酯 分离 表面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表面活性剂在提高原油采收率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39
13
作者 伍晓林 陈坚 伦世仪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6期25-28,共4页
生物表面活性剂和一般的化学表面活性剂一样 ,都拥有亲水和疏水基团 ,是微生物生长在水不溶的有机物中并以营养物而产生的代谢产物。在油田应用中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是微生物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机理之一 ,具有水溶性好、反应产物均一... 生物表面活性剂和一般的化学表面活性剂一样 ,都拥有亲水和疏水基团 ,是微生物生长在水不溶的有机物中并以营养物而产生的代谢产物。在油田应用中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是微生物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机理之一 ,具有水溶性好、反应产物均一、安全无毒、驱油效果好等特点。本文从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菌种及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类型、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特性、实验研究、矿场实验及展望等五个方面综述了生物表面活性剂在提高原油采收率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表面活性剂 强化采油 原油 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烃为碳源的微生物驱油微观机理探索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伍晓林 石梅 +2 位作者 侯兆伟 陈坚 伦仕仪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3年第4期56-57,60,共3页
在大庆油田油藏条件下,对所筛选的以石油烃为唯一碳源的兼性厌氧菌种(U_(1-6)),在微观模型上进行了驱油实验,并探索性地研究了微生物驱油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因迁移作用布及整个微观孔隙,在油水界面上生长、繁殖,降解重质原油,改... 在大庆油田油藏条件下,对所筛选的以石油烃为唯一碳源的兼性厌氧菌种(U_(1-6)),在微观模型上进行了驱油实验,并探索性地研究了微生物驱油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因迁移作用布及整个微观孔隙,在油水界面上生长、繁殖,降解重质原油,改善原油流动性质,同时产生具有界面活性的代谢产物;通过乳化、润湿性反转以及微生物在位繁殖效应等综合作用,使得孔隙中的未动油被启动、油膜被剥离,并在大孔隙中聚并,随着后续水驱被驱出,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烃为碳源 微生物驱油 微观模型 驱油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培养工程菌生产谷胱甘肽 被引量:22
15
作者 李寅 陈坚 伦世仪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4,共4页
分析了一株具有高GSH合成活性的重组大肠杆菌在摇瓶培养中对葡萄糖的利用能力,继而在2L发酵罐中研究了不同流加方式对该工程菌高密度培养生产GSH的影响。结果发现,采用指数流加模式,发酵25h,细胞密度(干重)、GSH总... 分析了一株具有高GSH合成活性的重组大肠杆菌在摇瓶培养中对葡萄糖的利用能力,继而在2L发酵罐中研究了不同流加方式对该工程菌高密度培养生产GSH的影响。结果发现,采用指数流加模式,发酵25h,细胞密度(干重)、GSH总量和生产强度可分别达到80g/L、880mg/L和3.2g/(L·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肽甘肽 重组大肠杆菌 高密度培养 工程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胞外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55
16
作者 李平作 章克昌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17-220,共4页
目前,灵芝多糖的抗肿瘤及免疫活性已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1]。灵芝子实体多糖和发酵过程中产生的胞内和胞外多糖已被国内外的研究者证实都是有效多糖[2]。因此利用深层发酵来大规模地生产生物活性多糖是目前灵芝开发利用技术的热点。国... 目前,灵芝多糖的抗肿瘤及免疫活性已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1]。灵芝子实体多糖和发酵过程中产生的胞内和胞外多糖已被国内外的研究者证实都是有效多糖[2]。因此利用深层发酵来大规模地生产生物活性多糖是目前灵芝开发利用技术的热点。国内对灵芝培养基的组成、培养方法等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胞外多糖 分离 纯化 生物活性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环境条件下聚羟基烷酸(PHAs)薄膜生物降解性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高海军 陈坚 +2 位作者 堵国成 吴玉娴 伦世仪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30-334,共5页
采用不同形态的PHAs薄膜(聚β-羟基丁酸(PHB)及β-羟基丁酸与β-羟基戊酸的共聚物(PHBV)膜),在各种环境(如土壤和水体)的不同条件下,对膜的生物降解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其降解机制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PH... 采用不同形态的PHAs薄膜(聚β-羟基丁酸(PHB)及β-羟基丁酸与β-羟基戊酸的共聚物(PHBV)膜),在各种环境(如土壤和水体)的不同条件下,对膜的生物降解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其降解机制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PHAs膜具有生物降解性,在无菌条件下不能被降解;在不同的环境中,如不同土壤和水体,PHAs膜的降解情况不同;不同的条件,如pH、温度,对环境中PHAs膜的降解率有着不同的影响;PHB膜的生物降解速度比PHBV膜快;PHAs膜的厚度对其降解能力有很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羟基烷酸 薄膜 土壤 生物降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可降解塑料PHB提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8
作者 陈银广 陈坚 +1 位作者 堵国成 伦世仪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1998年第1期41-45,共5页
详细介绍了生物可降解塑料PHB的各种提取方法的原理及操作过程,分析了各种提取方法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大量的文献数据比较了它们对PHB的提取率、纯度及分子量的影响。
关键词 PHB 提取 降解塑料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酶的分子改性和人工进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正祥 刘吉泉 诸葛健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01-303,共3页
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微生物来源的酶进行分子改性和人工进化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本文综述了用于酶分子改性和人工进化的主要分子生物学方法 ,如易错PCR技术。
关键词 人工进化 DNA体外随机拼接 分子改性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胞外生物活性多糖的pH控制发酵 被引量:46
20
作者 李平作 章克昌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8,共4页
灵芝深层发酵过程中 pH值对灵芝胞外多糖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起始pH为5.5时,有利于胞外多糖的形成,找到了一种有效的pH控制发酵策略,当发酵过程中控制pH4.0时,胞外多糖的产量最大,达到2.329/L,较未控制提... 灵芝深层发酵过程中 pH值对灵芝胞外多糖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起始pH为5.5时,有利于胞外多糖的形成,找到了一种有效的pH控制发酵策略,当发酵过程中控制pH4.0时,胞外多糖的产量最大,达到2.329/L,较未控制提高了24%。另外,还对胞外多糖的生物活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抗肿瘤活性平均达到51.2%,且能明显提高小鼠的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pH控制发酵 胞外多糖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