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桑桑牦牛屠宰性能及肉质特性分析
1
作者 何文斌 平措占堆 +10 位作者 张强 尼玛加措 王洪壮 余道宁 张梦帆 王彤 冯芬 喇永富 马晓明 洛桑顿珠 梁春年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0-106,共7页
为挖掘桑桑牦牛的遗传资源,选择成年桑桑牦牛10头(公、母各半)进行屠宰试验和肉品质分析,并与文献中已报道的肃南牦牛、雪多牦牛、金川牦牛、甘南牦牛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成年桑桑牦牛公牛的胴体重为129.12kg,母牛为92.00kg;桑... 为挖掘桑桑牦牛的遗传资源,选择成年桑桑牦牛10头(公、母各半)进行屠宰试验和肉品质分析,并与文献中已报道的肃南牦牛、雪多牦牛、金川牦牛、甘南牦牛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成年桑桑牦牛公牛的胴体重为129.12kg,母牛为92.00kg;桑桑牦牛公牛的活重、胴体重、屠宰率、净肉率、肉骨比、眼肌面积分别比母牛高29.89%、40.35%、9.41%、11.24%、4.17%、40.05%。相比于其他牦牛肉,桑桑牦牛的肉色总体表现为亮度偏低,红度偏高,黄度偏高,肉质较韧。桑桑牦牛公、母牛肉中的必需氨基酸与氨基酸总量的比值(EAA/TAA)分别为0.39和0.38,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EAA/NEAA)分别为0.64和0.61,符合FAO/WHO评定的理想蛋白质模式。桑桑牦牛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值(P/S)为0.16,低于WHO推荐值,表明桑桑牦牛肉的脂肪酸含量不均衡。综上,桑桑牦牛产肉性能优良,肉品质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桑牦牛 屠宰性能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PID1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及组织表达分析
2
作者 余道宁 王佟 +6 位作者 洛桑顿珠 平措占堆 张强 卓玛次仁 尼玛加措 张德荣 梁春年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6-223,共8页
为研究牦牛磷酸酪氨酸互作结构域1基因(PID1)的结构及功能,并探究其在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桑桑牦牛脂肪组织cDNA为模板克隆桑桑牦牛PID1基因CDS区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RT-qPCR),对牦牛的7个... 为研究牦牛磷酸酪氨酸互作结构域1基因(PID1)的结构及功能,并探究其在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桑桑牦牛脂肪组织cDNA为模板克隆桑桑牦牛PID1基因CDS区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RT-qPCR),对牦牛的7个不同组织包括心、肝、脾、肺、肾、背部肌肉及脂肪进行PID1基因表达水平的定量。结果表明,牦牛PID1基因的编码区长度是654 bp,编码217个氨基酸;通过同源性比对,结果发现,牦牛与野牦牛之间的亲缘关系最为接近,相似度达到100%;经过蛋白质分析发现,牦牛PID1蛋白的分子质量约为24.84 ku,理论等电点为6.30。根据不稳定系数计算结果显示,其不稳定性较高(47.96),属于一种不稳定蛋白质。该蛋白内含有1个N-糖基化位点和23个磷酸化位点,无信号肽和跨膜结构。RT-qPCR试验结果表明,在各个组织中都能检测到PID1基因的表达情况,其中在肺部表达量最高。该研究克隆了牦牛PID1基因,并对其蛋白结构进行了分析,同时还研究了该基因在牦牛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为进一步探究PID1基因在牦牛脂肪沉积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初步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PID1基因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桑牦牛乳品质特性分析
3
作者 张梦帆 洛桑顿珠 +7 位作者 喇永福 任稳稳 马晓明 张强 卓玛次仁 尼玛加措 平措占堆 梁春年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52-56,共5页
桑桑牦牛是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昂仁县的特色牛种,已被列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为深入开发利用桑桑牦牛乳产品,2023年8月份采集了10头桑桑牦牛的乳样,依据国家标准对其营养成分、氨基酸及脂肪酸含量进行了检测,同时与奶牛乳及不同品种... 桑桑牦牛是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昂仁县的特色牛种,已被列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为深入开发利用桑桑牦牛乳产品,2023年8月份采集了10头桑桑牦牛的乳样,依据国家标准对其营养成分、氨基酸及脂肪酸含量进行了检测,同时与奶牛乳及不同品种的牦牛乳进行了营养成分对比。结果表明,桑桑牦牛乳的蛋白质含量为4.78%,脂肪含量为5.20%,非乳脂固体含量为11.71%,乳糖含量为5.17%,其营养成分含量远高于奶牛乳。与其他牦牛品种相比,桑桑牦牛乳的蛋白质及乳糖含量也比较高。桑桑牦牛乳的氨基酸总量(TAA)为4.88 g/100 g,谷氨酸的含量最高,为1.21 g/100 g,半胱氨酸的含量最少,为0.05 g/100 g。其中必需氨基酸(EAA)为1.90 g/100 g,非必需氨基酸(NEAA)为2.98 g/100 g,EAA/TAA为38.93%,EAA/NEAA为63.76%。与奶牛及其他品种牦牛相比,桑桑牦牛乳是氨基酸含量最高的牛乳。桑桑牦牛乳中共检出14种脂肪酸,主要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占89.63%;多不饱和脂肪酸有反亚油酸和γ-亚油酸,分别为0.84%和1.03%。综上说明,桑桑牦牛乳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有着极高的开发利用潜力以及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桑牦牛 乳品质 氨基酸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桑桑牦牛CXCR2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4
作者 申金伟 洛桑顿珠 +4 位作者 平措占堆 卓玛次仁 尼玛加措 成述儒 梁春年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57-63,共7页
为了研究牦牛CXCR2基因的结构、生物学功能及影响牦牛生长发育的机制,以西藏桑桑牦牛脂肪组织cDNA为模板,利用RT-PCR克隆牦牛CXCR2基因的编码区序列(Coding sequence,CDS),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构域预测及蛋白理化性质预测,利用... 为了研究牦牛CXCR2基因的结构、生物学功能及影响牦牛生长发育的机制,以西藏桑桑牦牛脂肪组织cDNA为模板,利用RT-PCR克隆牦牛CXCR2基因的编码区序列(Coding sequence,CDS),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构域预测及蛋白理化性质预测,利用RT-qPCR技术进行组织表达分析。结果表明,桑桑牦牛CXCR2基因的CDS区全长876 bp,共编码291个氨基酸;结构域预测结果显示,在CXCR2氨基酸序列的1~245位有1个Pfam家族的7tm_1结构域;CXCR2蛋白分析预测结果显示,该蛋白有5个跨膜结构,无信号肽区域,分子量32855.55 Da,原子总数4726个,分子式为C_(1524)H_(2416)N_(392)O_(374)S_(20),不稳定性指数29.45,表明该蛋白质为稳定蛋白,理论等电点9.86,脂肪系数120.27,总平均亲水系数-0.657,为疏水性蛋白,共有21个磷酸化位点;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显示,桑桑牦牛CXCR2基因主要分布于内质网(55.6%)、线粒体(22.2%)和细胞核(22.2%)中;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桑桑牦牛与瘤牛亲缘关系最近,与水牛亲缘关系最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桑牦牛 CXCR2基因 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桑牦牛MYL7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5
作者 马荣 洛桑顿珠 +4 位作者 平措占堆 卓玛次仁 尼玛加措 成述儒 梁春年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24年第4期15-21,共7页
克隆西藏桑桑牦牛肌球蛋白轻链7(Myosin light chain 7,MYL7)基因CDS区,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检测该基因在各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为探究该基因功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以桑桑牦牛肌肉组织cDNA为模板,利用PCR技术克隆其CDS区序列,并利用... 克隆西藏桑桑牦牛肌球蛋白轻链7(Myosin light chain 7,MYL7)基因CDS区,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检测该基因在各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为探究该基因功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以桑桑牦牛肌肉组织cDNA为模板,利用PCR技术克隆其CDS区序列,并利用多种在线生物软件及工具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桑桑牦牛MYL7基因CDS区长447 bp,共编码148个氨基酸,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分子式为C743H1155N187O237S7,原子数为2329个,理论等电点为4.37,不稳定系数和总平均亲水性分别为36.02和-0.364,属于稳定的亲水性蛋白;具有特异性的磷酸化位点11个,其中5个丝氨酸、5个苏氨酸和1个酪氨酸。MYL7蛋白无信号肽和跨膜螺旋结构,属于非分泌性蛋白。通过亚细胞定位发现,桑桑牦牛MYL7基因在线粒体、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中均有所分布。蛋白高级结构主要是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通过构建系统进化树发现,桑桑牦牛与野牦牛亲缘关系最近,符合实际情况,说明MYL7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保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桑牦牛 MYL7基因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