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胚挽救技术创制葡萄多倍体种质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石艳 张剑侠 +2 位作者 王跃进 唐冬梅 张朝红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9-273,F0004,共6页
为培育三倍体无核葡萄新品种,以二倍体欧洲葡萄无核品种红宝石无核、爱莫无核、黎明无核和欧山杂种北醇及四倍体欧美杂种藤稔、黑奥林为亲本,进行了红宝石无核×藤稔、黎明无核×藤稔、爱莫无核×黑奥林、藤稔×北醇、... 为培育三倍体无核葡萄新品种,以二倍体欧洲葡萄无核品种红宝石无核、爱莫无核、黎明无核和欧山杂种北醇及四倍体欧美杂种藤稔、黑奥林为亲本,进行了红宝石无核×藤稔、黎明无核×藤稔、爱莫无核×黑奥林、藤稔×北醇、黑奥林×北醇5个组合的杂交,通过胚挽救技术获得杂种幼苗41株。在此基础上,利用流式细胞术、染色体计数的方法对所获得的杂种幼苗进行了早期倍性鉴定,结果表明有10株杂种为三倍体,6株为四倍体,4株为非整倍体,其余21株为二倍体。这将为进一步选育出三倍体无核葡萄新品种和提供新的育种材料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多倍体 胚挽救 流式细胞术 染色体计数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黑腐病苗期抗性鉴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鑫鑫 张恩慧 +3 位作者 吴云锋 许忠民 蔡美杰 孙庆国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9-46,共8页
为了建立快速、准确的甘蓝黑腐病苗期抗性鉴定方法,以田间对黑腐病抗感差异表现明显的5个供试材料作为鉴别寄主,喷雾接种黑腐病菌株,设置1叶1心、2叶1心、3叶1心、4叶1心、5叶1心等5个接种苗龄,1×10^(5)、1×10^(6)、1×10... 为了建立快速、准确的甘蓝黑腐病苗期抗性鉴定方法,以田间对黑腐病抗感差异表现明显的5个供试材料作为鉴别寄主,喷雾接种黑腐病菌株,设置1叶1心、2叶1心、3叶1心、4叶1心、5叶1心等5个接种苗龄,1×10^(5)、1×10^(6)、1×10^(8)、1×10^(10)CFU·mL^(-1)等4种菌液接种浓度,26℃/19℃、28℃/19℃、30℃/19℃等3种培养温度,接种后0、12、24、36、48 h等5个保湿时间及接种后7、9、12、16 d等4个时间分别调查发病症状,确定影响抗性鉴定方法的关键因子。结果表明,上述处理组合能反映5个寄主材料的抗感特性,且高感与高抗材料的病情指数差值最大的分别为73.61、74.77和72.22。当甘蓝幼苗生长至3叶1心期,喷雾法接种浓度为1×10^(8)CFU·mL^(-1)菌液,接种后90%湿度下保湿36 h,在14 h光照、温度26℃/19℃培养下诱导病害发生,第12天调查幼苗发病程度,能够鉴定甘蓝材料的抗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 黑腐病 抗病性 苗期 鉴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瓜类蔬菜白粉病抗性诱导及抗性遗传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甘露 马含月 +1 位作者 高京草 张显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共6页
瓜类蔬菜作为世界各地重要的蔬菜种类,多年来深受白粉病危害和影响,抗性诱导是减轻其危害的有效技术途径。笔者简要概述了瓜类白粉病抗性诱导及抗性遗传的研究进展,主要从生物因子、化学因子和物理因子诱导途径,以及瓜类白粉病抗性基因... 瓜类蔬菜作为世界各地重要的蔬菜种类,多年来深受白粉病危害和影响,抗性诱导是减轻其危害的有效技术途径。笔者简要概述了瓜类白粉病抗性诱导及抗性遗传的研究进展,主要从生物因子、化学因子和物理因子诱导途径,以及瓜类白粉病抗性基因和抗性分子标记开发与应用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类蔬菜 白粉病 抗性诱导 抗性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Exogenous Phthalic and Cinnamic Acids on Enzyme Activities and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s in Rhizosphere Soil of Adzuki Bean 被引量:11
4
作者 Hui SONG Xiaoli GAO +2 位作者 Xiaoman WANG Lu XING Baili FENG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7年第10期1935-1940,1954,共7页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find out the effects of exogenous phenolic acids on soil microbes and enzymes in rhizosphere soil of adzuki bean. In the pot experiment of adzuki bean, phthalic and cinnamic acids were add...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find out the effects of exogenous phenolic acids on soil microbes and enzymes in rhizosphere soil of adzuki bean. In the pot experiment of adzuki bean, phthalic and cinnamic acids were added at four concentrations, 0 (control), 0.1, 1 and 10 mmol/L,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in the mi- croflora and enzyme activities in rhizosphere soil of adzuki bean as well as relations between the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oth phthalic and cinnamic acids could inhibit the activities of soil enzymes, including catalase, sucrase, phosphatase and urease. Higher concentrations (10 mmol/L) of phthalic and cinnamic acids showed more significant effects. In addition, the application of phthalic and cinnamic acids reduced the populations of bacteria and actinomycetes and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population of fungi. Correlations analysis showed that phosphatase activity had an extremely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bacterial population,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actinomycete population, and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fungal population. Phthalic and cinnamic acids could result in imbalanced microbe compositions, reduce enzyme activities and present evident allelopathy in rhizosphere so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zuki bean ALLELOPATHY Phenolic ac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发根农杆菌体系检测西瓜CRISPR/Cas9系统的靶位点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月乔 葛洁 +1 位作者 田树娟 袁黎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11,共5页
西瓜遗传转化技术周期长,过程复杂,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又存在着一定的脱靶效应,为了保障所选择的靶位点的可行性,本研究选择西瓜ClSPO11-1基因(ID:Cla003301)为靶标,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构建双靶点的基因敲除载体,利用发... 西瓜遗传转化技术周期长,过程复杂,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又存在着一定的脱靶效应,为了保障所选择的靶位点的可行性,本研究选择西瓜ClSPO11-1基因(ID:Cla003301)为靶标,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构建双靶点的基因敲除载体,利用发根农杆菌Ar. Qual菌株侵染西瓜子叶外植体,通过简单的组培过程,使西瓜外植体长出不定根,在不定根中检测到了在靶位点1处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碱基缺失,经过与野生型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后发现均造成了翻译提前终止和氨基酸的突变,成功实现了对西瓜不定根的基因编辑,该方法周期短,操作简便,实现了快速鉴定在西瓜中选择的靶位点的靶向效率,为研究西瓜基因功能和遗传改良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CRISPR/Cas9系统 发根农杆菌 基因敲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西瓜愈伤组织快速检测CRISPR/Cas9基因编辑效率 被引量:2
6
作者 彭婷 刘曼 +3 位作者 刘春宇 王家发 田树娟 袁黎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9-36,共8页
西瓜作为重要的园艺经济作物,其CRISPR/Cas9基因编辑效率的快速检测方法仍十分匮乏。以愈伤组织再生能力强的野生西瓜种质ZTC为试验材料,针对西瓜ClPDS基因构建CRISPR/Cas9双靶点敲除载体,利用农杆菌侵染西瓜幼嫩子叶,在含1.0 mg·L... 西瓜作为重要的园艺经济作物,其CRISPR/Cas9基因编辑效率的快速检测方法仍十分匮乏。以愈伤组织再生能力强的野生西瓜种质ZTC为试验材料,针对西瓜ClPDS基因构建CRISPR/Cas9双靶点敲除载体,利用农杆菌侵染西瓜幼嫩子叶,在含1.0 mg·L^(-1)2,4-二氯苯氧乙酸生长素的MS培养基中诱导愈伤组织形成,通过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筛选阳性愈伤组织,检测其编辑效率。结果表明,2个靶点均发生基因编辑,靶点1处的编辑效率为42.95%,靶点2处的编辑效率为29.92%。在愈伤组织中建立了西瓜生长发育早期有效基因编辑效率检测体系,为后续编辑株系的确定节约了大量时间,为基因编辑技术应用于西瓜重要农艺性状改良及优异种质创制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CRISPR/Cas9 愈伤组织 编辑效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