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56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与三维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46
1
作者 张政 韩剑虹 +2 位作者 李迎春 曹毅 朱剑萍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21-26,共6页
目的对比256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3D-CTA)与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就诊时临床表现疑似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或MR血管成像检查怀疑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全部行头颈联合3D-CTA及3D-DSA检... 目的对比256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3D-CTA)与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就诊时临床表现疑似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或MR血管成像检查怀疑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全部行头颈联合3D-CTA及3D-DSA检查,两名影像科医师使用盲法独立判读所有患者的3D-CTA图像,3D-DSA的图像由1名从事血管介入的神经科医师和1名介入影像科医师共同判读确定。以3D-DSA检出动脉瘤的数目为标准,评估3D-cTA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两名3D-CTA阅片者、3D-CTA与3D-DSA技术之间,在动脉瘤检出数量的一致性;测量动脉瘤瘤体最大径,以3D-DSA图像测量值为标准,比较两名3D-CTA阅片者用3D-CTA容积重建图像测量瘤体最大径的差异以及3D-CTA容积重建与3D-DSA图像在瘤体最大径测量上的差异。结果 3D-DSA对46例患者中的37例共检出49个动脉瘤,其余9例未被发现动脉瘤。①3D-CTA在检出动脉瘤数目方面的敏感性为91.8%~93.9%,特异性为77.8%~100%。②对<3mm的动脉瘤,3D-CTA的敏感性均为83.3%,特异性为77.8%~100%。③从动脉瘤的检出率方面,3D-CTA阅片者以及3D-CTA与3D-DSA技术之间一致性均较高(分别为κ=0.730,κ=0.686~0.777)。④两名医师采用3D-CTA法测量的瘤体最大径与3D-DSA法的测量值,以及两名医师的3D-CTA测量值之间均存在高度相关性,均r值=0.996,均P值<0.001。结论 256层螺旋CT 3D-CTA对动脉瘤检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3D-CTA对动脉瘤的检出率和瘤体最大径测量与3D-DSA一致性较高,可以作为疑似动脉瘤患者的首选筛查方法。但其对瘤体最大径<3mm的动脉瘤仍有假阴性的表现。在高度怀疑动脉瘤而3D-CTA结果显示为阴性时,仍需进一步行3D-DSA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成像 三维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CT血管造影在游离腓骨瓣移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卫红 邓家永 +1 位作者 王家平 许彪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15-917,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CT血管造影在游离腓骨瓣移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3例利用腓骨瓣或腓骨肌皮瓣修复颌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三维重建软件SimPlant Pro 11.04对其术前CTA原始DICOM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腓动脉起始外... 目的:探讨术前CT血管造影在游离腓骨瓣移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3例利用腓骨瓣或腓骨肌皮瓣修复颌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三维重建软件SimPlant Pro 11.04对其术前CTA原始DICOM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腓动脉起始外径为(3.03±0.57)mm,腓骨头尖距腓动脉起始垂直距离为(43.11±10.11)mm,腓骨头尖距穿支血管垂直距离为(172.46±27.99)mm。腓动脉起于胫后动脉。结论:动脉走行恒定,起始外径较粗。术前CT血管造影无创、准确、直观,对游离腓骨瓣移植具有重要手术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造影 腓骨瓣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例恶性腹膜间皮瘤的CT表现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苏平 唐绍心 《云南医药》 CAS 1999年第2期116-117,共2页
恶性腹膜间皮瘤较少见,影像学特征常不典型,诊断困难,笔者对14例恶性腹膜间皮瘤的CT表现进行了分析。材料与方法本组14例腹膜间皮瘤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14例中女11例,男3例,年龄19~70岁,平均4914岁。从症... 恶性腹膜间皮瘤较少见,影像学特征常不典型,诊断困难,笔者对14例恶性腹膜间皮瘤的CT表现进行了分析。材料与方法本组14例腹膜间皮瘤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14例中女11例,男3例,年龄19~70岁,平均4914岁。从症状出现到就诊时间976个月。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腹膜间皮瘤 CT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6层iCT四肢动脉血管造影成像技术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顾亚律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3年第4期114-117,共4页
目的探讨256层iCT对四肢动脉血管造影的成像技术和影响因素。方法对23例四肢动脉CTA资料分为3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第一组延迟时间10s,扫描时间22-25s,移床速度4.9-5.2cm/s;第二组延迟时间15-20s,扫描时间22-30s,移床速度4.2-5.1cm/s;第... 目的探讨256层iCT对四肢动脉血管造影的成像技术和影响因素。方法对23例四肢动脉CTA资料分为3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第一组延迟时间10s,扫描时间22-25s,移床速度4.9-5.2cm/s;第二组延迟时间15-20s,扫描时间22-30s,移床速度4.2-5.1cm/s;第三组延迟时间10s,扫描时间31-35s,移床速度3.0-3.8cm/s。按显影动脉分支级数节段,将图像质量分为3级评价。结果统计学分析第1与第2组,第2与第3组间(P>0.05),图像质量无显著性差异;第1与第3组间(P<0.05),图像质量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延迟时间10s,延长扫描时间,降低移床速度可明显提高图像质量;移床速度4-5cm/s,延迟时间增加,并不能明显提高图像质量;延迟时间与扫描时间匹配是四肢动脉CTA成像技术的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 动脉 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1例的CT诊断
5
作者 李贵平 魏玉美 范承经 《云南医药》 CAS 2000年第3期281-281,共1页
关键词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CT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模拟技术在游离腓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卫红 许彪 +3 位作者 邓家永 黎明 朱谨 夏斌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85-788,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三维模拟技术在游离腓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2例因下颌骨肿瘤需行下颌骨切除术的患者,利用腓骨瓣或腓骨肌皮瓣修复,术前应用三维重建软件对患者进行模拟手术。同时进行三维原型实体模型制作,临床... 目的:探讨术前三维模拟技术在游离腓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2例因下颌骨肿瘤需行下颌骨切除术的患者,利用腓骨瓣或腓骨肌皮瓣修复,术前应用三维重建软件对患者进行模拟手术。同时进行三维原型实体模型制作,临床手术中根据模型塑形腓骨。结果:术前三维模拟腓骨重建下颌骨缺损手术与临床术中所见及操作一致。术后患者面部外形满意。结论:术前应用三维模拟技术可充分评估患者下颌骨肿瘤的切除范围,详细了解腓骨及腓血管的情况,再结合快速原型技术,不仅为临床手术节省了时间,也提高了手术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模拟技术 血管化腓骨瓣 下颌骨缺损 快速原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炎并假性动脉瘤介入治疗一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朱剑萍 孙勇 +1 位作者 濮进敏 郝金钢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9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目的提高胰腺炎并假性动脉瘤的认识。方法分析胰腺炎并假性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复习文献探讨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结果患者均有胰腺炎病史,在此基础上出现消化道出血,其来势凶猛,甚至危及生命。结论结合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 目的提高胰腺炎并假性动脉瘤的认识。方法分析胰腺炎并假性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复习文献探讨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结果患者均有胰腺炎病史,在此基础上出现消化道出血,其来势凶猛,甚至危及生命。结论结合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特别是DSA检查可以对该病作出明确诊断并指导临床及时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假性动脉瘤 治疗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下窝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
8
作者 牟象鑫 王卫红 +4 位作者 王春艳 邓家永 朱谨 付帅 许彪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37-638,共2页
口腔颌面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rmor,IMT)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肿瘤,原发于颞下窝的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更为罕见呲。近期我院收治l例。
关键词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颞下窝 口腔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成型技术在颌骨缺损修复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9
作者 王卫红 邓家永 许彪 《云南医药》 CAS 2010年第4期484-485,共2页
快速成型技术(Rapid Prototyping technique)目前广泛应用于医疗修复、航空、航天、科研院校等行业。借助于CT(Computed tomography)技术所获得的数据信息,快速成型技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加工出患者骨骼的模型,从而大大提高医生形... 快速成型技术(Rapid Prototyping technique)目前广泛应用于医疗修复、航空、航天、科研院校等行业。借助于CT(Computed tomography)技术所获得的数据信息,快速成型技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加工出患者骨骼的模型,从而大大提高医生形态诊断的可靠性,帮助术者制定正确的手术方案,缩短手术时间。在口腔颌面外科颌骨缺损修复教学中,由于颌骨的形状及相互关系较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成型技术 颌骨缺损 修复 教研教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诊断冠状动脉瘘合并冠状动脉起源变异一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晶晶 孙勇 顾亚律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68-768,共1页
患者女,43岁。因子宫肌瘤、贫血入院。既往有先天性心脏病。体检:血压113/67mmHg(1mmHg=0.133kPa),心率84次/min,心律齐,肺动脉瓣区闻及收缩期杂音。胸片、心电图正常。
关键词 冠状动脉起源变异 MSCT诊断 冠状动脉瘘 先天性心脏病 收缩期杂音 子宫肌瘤 肺动脉瓣 心电图
原文传递
胆囊癌及疑诊病例CT影像分析
11
作者 胡其仑 毕晓勇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3年第1期84-85,共2页
关键词 胆囊癌 CT诊断 CT表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