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56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与三维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46
1
作者 张政 韩剑虹 +2 位作者 李迎春 曹毅 朱剑萍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21-26,共6页
目的对比256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3D-CTA)与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就诊时临床表现疑似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或MR血管成像检查怀疑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全部行头颈联合3D-CTA及3D-DSA检... 目的对比256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3D-CTA)与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就诊时临床表现疑似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或MR血管成像检查怀疑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全部行头颈联合3D-CTA及3D-DSA检查,两名影像科医师使用盲法独立判读所有患者的3D-CTA图像,3D-DSA的图像由1名从事血管介入的神经科医师和1名介入影像科医师共同判读确定。以3D-DSA检出动脉瘤的数目为标准,评估3D-cTA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两名3D-CTA阅片者、3D-CTA与3D-DSA技术之间,在动脉瘤检出数量的一致性;测量动脉瘤瘤体最大径,以3D-DSA图像测量值为标准,比较两名3D-CTA阅片者用3D-CTA容积重建图像测量瘤体最大径的差异以及3D-CTA容积重建与3D-DSA图像在瘤体最大径测量上的差异。结果 3D-DSA对46例患者中的37例共检出49个动脉瘤,其余9例未被发现动脉瘤。①3D-CTA在检出动脉瘤数目方面的敏感性为91.8%~93.9%,特异性为77.8%~100%。②对<3mm的动脉瘤,3D-CTA的敏感性均为83.3%,特异性为77.8%~100%。③从动脉瘤的检出率方面,3D-CTA阅片者以及3D-CTA与3D-DSA技术之间一致性均较高(分别为κ=0.730,κ=0.686~0.777)。④两名医师采用3D-CTA法测量的瘤体最大径与3D-DSA法的测量值,以及两名医师的3D-CTA测量值之间均存在高度相关性,均r值=0.996,均P值<0.001。结论 256层螺旋CT 3D-CTA对动脉瘤检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3D-CTA对动脉瘤的检出率和瘤体最大径测量与3D-DSA一致性较高,可以作为疑似动脉瘤患者的首选筛查方法。但其对瘤体最大径<3mm的动脉瘤仍有假阴性的表现。在高度怀疑动脉瘤而3D-CTA结果显示为阴性时,仍需进一步行3D-DSA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成像 三维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永久栓塞治疗咯血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家平 闫东 +5 位作者 袁曙光 李迎春 顾亚律 罗罡 普成荣 韩正林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4期269-271,共3页
目的 :评价不同的栓塞材料和操作程序对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肺部疾病所致咯血的疗效。方法 :89例咯血患者 ,分组接受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永久栓塞和单纯明胶海绵栓塞治疗。 49例患者采用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永久栓塞 ,栓塞材料为钢圈或铜圈 (co... 目的 :评价不同的栓塞材料和操作程序对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肺部疾病所致咯血的疗效。方法 :89例咯血患者 ,分组接受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永久栓塞和单纯明胶海绵栓塞治疗。 49例患者采用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永久栓塞 ,栓塞材料为钢圈或铜圈 (coil)和磁性微球 (Fe3O4 ) ,40例患者采用选择性单纯明胶海绵栓塞治疗。结果 :两组病例止血效果比较 ,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选择性永久栓塞组治疗咯血优于单纯明胶海绵组。结论 :永久栓塞支气管动脉是治疗咯血和顽固性咯血的有效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咯血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支气管动脉造影 明胶海绵颗粒 COIL 四氧化三铁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学检查在带膜支架治疗主动脉瘤及夹层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童玉云 王家平 +5 位作者 李迎春 闫东 袁曙光 杨青 姜华 王雪刚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0年第4期280-283,共4页
目的:对主动脉瘤患者术前、后的多种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价,为治疗(特别手术)和估计预后提供可靠影像学信息。方法:对102例采用带膜支架血管内置入治疗主动脉瘤及夹层的超声、MRI、CT、DSA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对主动脉瘤患者术前、后的多种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价,为治疗(特别手术)和估计预后提供可靠影像学信息。方法:对102例采用带膜支架血管内置入治疗主动脉瘤及夹层的超声、MRI、CT、DSA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超声、CT、MRI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82.6%、98.0%和97.5%,特异度分别为98.2%、100%和100%。结论:超声、CT、DSA、MRI在诊断主动脉瘤及夹层各有优势,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有助于快速诊断和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膜支架 腔内隔绝术 主动脉瘤 动脉瘤 夹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囊腺癌的影像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家平 袁曙光 +4 位作者 李迎春 普成荣 童玉云 李伟 孙锋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2年第3期204-205,共2页
目的胰腺囊腺癌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临床非常少见。本文着重探讨其影像学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8例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胰腺囊腺癌的影像学表现,其中腹部平片检查3例,上消化道检查4例,B超及CT检查8例。结果腹部平片与上消化道检查... 目的胰腺囊腺癌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临床非常少见。本文着重探讨其影像学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8例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胰腺囊腺癌的影像学表现,其中腹部平片检查3例,上消化道检查4例,B超及CT检查8例。结果腹部平片与上消化道检查可见胃体缓压移位,B超可以显示肿瘤大小,位置轮廓及了解肿瘤囊壁厚度,分离情况。增强后囊肿不强化,囊壁实性结节明显强化。结论熟悉胰腺囊腺癌的影像直接、间接征象及临床特点,有利于其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囊腺癌 诊断 X线诊断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膜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护理
5
作者 韩正林 王家平 +1 位作者 李迎春 龚颖娜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5年第5期248-249,共2页
关键词 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支架置入治疗 护理不当 经股动脉覆膜支架置入术 患者 血管内 支架型人工血管 心血管系统 带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技术在腰骶椎病变诊断中的应用分析(附35例报告)
6
作者 杨祚璋 许建波 +2 位作者 王家平 袁涛 肖砚斌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3年第2期105-107,共3页
关键词 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技术 腰骶椎病变 诊断 脊柱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