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麻素预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李瑶 文飞 +4 位作者 何花 赖婷婷 杨萍 陆地 孙林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7-112,共6页
目的探讨天麻素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天麻素预处理(10、50、100、200μmol/L)组,应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系统建立心脏I/R损伤模型。除正常对照... 目的探讨天麻素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天麻素预处理(10、50、100、200μmol/L)组,应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系统建立心脏I/R损伤模型。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分别进行平衡灌注、全心停灌/再灌处理,从心功能各项指标、心肌酶学、心肌梗死面积(TTC染色)及组织病理学(HE染色)变化4个层面评估天麻素预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脏(I/R)损伤的影响,评价不同浓度天麻素预处理对心脏(I/R)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不同浓度天麻素预处理组均可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心功能的各项指标,包括左心室发展压(LVDP)、左室内压上升/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和心率(HR);并降低冠脉流出液中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钙蛋白(Trop-I)的活性,有效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其中以100μmol/L浓度的天麻素效果最显著(P<0.05)。结论天麻素预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心肌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中以100μmol/L的保护作用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天麻素 Lanf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 缺血/再灌注损伤 2 3 5-氯化三苯四唑染色 HE染色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1对心肌细胞的影响及其信号传导机制 被引量:5
2
作者 刘燃 宋蕊 +6 位作者 袁丽 凌露 杨萍 郭家智 张戈 陆地 孙林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96-1100,共5页
目的:从细胞和分子层面探讨人参皂苷Rg1(G-Rg1)对心肌细胞的影响及其信号传导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H9c2心肌细胞,按实验要求随机分13组,每组5个平行孔,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单纯缺血缺氧2 h、6 h、12 h、24 h、48 h组,G-Rg1 5μmol/L、1... 目的:从细胞和分子层面探讨人参皂苷Rg1(G-Rg1)对心肌细胞的影响及其信号传导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H9c2心肌细胞,按实验要求随机分13组,每组5个平行孔,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单纯缺血缺氧2 h、6 h、12 h、24 h、48 h组,G-Rg1 5μmol/L、10μmol/L、50μmol/L组,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特异性抑制剂(YC-1)组,YC-1+G-Rg1组,蛋白激酶B(Akt)蛋白的磷酸化特异性抑制剂(Wortmannin)组,Wortmannin+G-Rg1组。检测G-Rg1、缺血缺氧以及YC-1对心肌细胞活力及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同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心肌细胞内HIF-1α、葡萄糖载体蛋白-1(GLUT-1)和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信使核糖核酸mR NA表达水平变化。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HIF-1α、GLUT-1和HO-1、活化转录因子-6(ATF-6)、抑制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和Akt等细胞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缺血缺氧时间与心肌细胞活力呈负相关(r=-0.8580,P<0.05),与乳酸脱氢酶溢出率呈正相关(r=0.9201,P<0.05)。G-Rg1 10μmol/L组较单纯缺血缺氧24 h组细胞活力明显回升(87.8%、62.6%,P<0.05),细胞培养上清乳酸脱氢酶(LDH)含量明显减少(25.0%、74.8%,P<0.05),且上调了HIF-1α、GLUT-1、HO-1的mR NA表达水平(P<0.05)。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分析显示:YC-1+G-Rg1组较G-Rg1组,心肌细胞活力下降(68.0%,87.8%,P<0.05),细胞培养上清LDH含量增加(56.4%,25.0%,P<0.05),同时YC-1拮抗了G-Rg1对HIF-1α、GLUT-1、HO-1、ATF-6和CHOP的蛋白表达水平的调控(P<0.05);Wortmannin可拮抗G-Rg1对HIF-1α和CHOP的蛋白表达水平的调控(P<0.05),及对Akt两个磷酸化位点的激活作用(P<0.05)。结论:心肌细胞损伤程度与缺血缺氧时间有关;G-Rg1对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激活HIF-1α及其下游因子的表达并抑制了内质网应激效应,可能与G-Rg1激活Akt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1 磷脂酰肌醇3激酶 缺氧诱导因子-1Α 内质网应激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对小鼠糖异生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王雅楠 杨丽娟 +4 位作者 王文林 冯维杨 桂莉 王芳 李树德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07-510,共4页
目的研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中肝脏组织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的表达,探讨同型半胱氨酸对糖异生作用的影响。方法 50只小鼠随机分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25只;含1.5%的蛋氨酸... 目的研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中肝脏组织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的表达,探讨同型半胱氨酸对糖异生作用的影响。方法 50只小鼠随机分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25只;含1.5%的蛋氨酸饮水3个月制造高同型半胱氨酸动物模型。3个月后,各组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利用逆转录PCR(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肝脏的G6Pase和PEPCK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Hcy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增加(P<0.05);RT-PCR发现HHcy组肝脏的G6Pase和PEPCK的mRNA水平明显增加(P<0.05);Western blot表明HHcy组肝脏的G6Pase和PEPCK的蛋白质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可能通过增强糖异生作用,导致肝糖的输出增多,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同型半胱氨酸 葡萄糖-6-磷酸酶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酶 糖异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中肝脏的脂肪变性 被引量:3
4
作者 王雅楠 李治纲 +3 位作者 桂莉 王芳 李树德 张鹏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1期19-22,共4页
目的研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中肝脏组织脂肪变性,探讨同型半胱氨酸导致脂肪变性的机理.方法 4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腹正常对照组、空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进食正常对照组和进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每组10只;空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目的研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中肝脏组织脂肪变性,探讨同型半胱氨酸导致脂肪变性的机理.方法 4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腹正常对照组、空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进食正常对照组和进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每组10只;空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和进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用含1.5%的蛋氨酸饮水3个月制造高同型半胱氨酸模型.3个月后,各组取血分别测定同型半胱氨酸、血糖、胰岛素、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利用HE染色方法检测肝脏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结果与空腹正常对照组比较,空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葡萄糖、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增加(P<0.05);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含量上升(P<0.05).与进食正常对照组比较,进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葡萄糖和胰岛素增加(P<0.05);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含量上升(P<0.05).在空腹和进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中,肝脏组织HE染色出现小叶肝细胞排列紊乱,脂肪细胞数目增多,呈现脂肪变性的改变.结论同型半胱氨酸诱导胰岛素抵抗,影响肝脏的脂类代谢,可能是HHcy导致脂肪变性、形成脂肪肝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同型半胱氨酸 HE染色 脂肪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苷对高原性小鼠脑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园园 任仲坤 杨晖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8期1693-1699,共7页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高原性脑缺血缺氧致小鼠脑损伤的影响及相关作用靶点蛋白表达。方法:用water maze水迷宫作业测试筛选出5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黄芩苷低、中、高剂量组(0.05、0.20、0.60 mg·kg-1),每组10只,检...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高原性脑缺血缺氧致小鼠脑损伤的影响及相关作用靶点蛋白表达。方法:用water maze水迷宫作业测试筛选出5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黄芩苷低、中、高剂量组(0.05、0.20、0.60 mg·kg-1),每组10只,检测受试小鼠的空间记忆和学习能力。用低压氧动物舱(模拟海拔4 000 m的高度)建立稳定的高原性脑缺血缺氧模型,检测小鼠海马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应用蛋白印迹分析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小鼠脑干组织中各凋亡通路蛋白活化型半胱天冬酶-3(cleaved-caspase 3)、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神经胶质酸性蛋白(GFAP)、Bax、Bcl-2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小鼠潜伏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黄芩苷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潜伏期缩短,差异显著(P<0.05),由此得出,黄芩苷最佳有效剂量为0.60 mg·kg-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海马组织中MDA含量明显升高、SOD和GSH-Px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芩苷高剂量组小鼠脑组织中SOD和GSH-Px活性明显提高、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从蛋白变化水平来看,模型组的cleaved-caspase 3、P-AKT、GFAP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条带明显增强,Bax/Bcl-2的比值也明显增加(P<0.05);黄芩苷组表达水平弱于模型组(P<0.05),其中黄芩苷高剂量组表达最弱,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黄芩苷对高原性脑缺血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强的抗氧化能力及其抑制各个靶点蛋白cleaved-caspase 3、P-AKT、GFAP、Bax、Bcl-2在凋亡通路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高原性脑缺血缺氧 活化型半胱天冬酶-3 磷酸化蛋白激酶B 神经胶质酸性蛋白 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族性2型糖尿病线粒体DNA16189T→C突变的临床研究
6
作者 韩睿 普玲 +2 位作者 董霞 宋滇平 孔祥复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412-1416,共5页
目的:探讨nt16189突变在母系遗传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 mellitus,T2DM)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方法,并结合DNA直接测序,对22个家系共203例(男99例,女104例)家族性T2DM,192例(男104例,女88例)非家族... 目的:探讨nt16189突变在母系遗传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 mellitus,T2DM)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方法,并结合DNA直接测序,对22个家系共203例(男99例,女104例)家族性T2DM,192例(男104例,女88例)非家族性T2DM及175例糖耐量正常对照者(男67例,女108例)的nt16189T→C位点进行筛查。家族性T2DM中按是否母系遗传分为母系遗传T2DM组及非母系遗传T2DM组,比较两组nt16189T→C突变阳性率。将母系遗传T2DM组中所有成员据nt16189T→C突变与否分为突变组与未突变组进行2组间各临床指标的比较。结果:nt16189T→C突变率家族性T2DM组与非家族性T2DM组比较无差异(χ2=0.072,P=0.788);非家族性T2DM组与糖耐量正常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χ2=24.042,P=0.000),家族性T2DM组与糖耐量正常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χ2=26.862,P=0.000);nt16189T→C突变率在母系遗传T2DM组[65.79%(25/38)]高于非母系遗传T2DM组[17.24%(5/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823,P=0.001);母系遗传T2DM组中nt16189T→C突变个体的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原、真胰岛素均高于nt16189T→C未突变个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3.41、3.90、3.14,P值分别为0.001、0.000、0.032)。结论:nt16189T→C突变与T2DM发病有关。在母系遗传T2DM中,携带nt16189T→C突变可能增加糖尿病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t16189 线粒体基因 突变 母系遗传 2型糖尿病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赤霉素缺失突变体gid2-1的基因表达谱芯片数据分析
7
作者 刘建军 赵瑜 +2 位作者 鲁琳 胡月新 刘慰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20-623,共4页
赤霉素是一类重要的植物激素,在高等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都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利用突变体研究赤霉素代谢和信号转导途径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文章以水稻Affymetrix表达谱芯片的数据为例,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数据挖掘与研究水稻gid... 赤霉素是一类重要的植物激素,在高等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都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利用突变体研究赤霉素代谢和信号转导途径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文章以水稻Affymetrix表达谱芯片的数据为例,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数据挖掘与研究水稻gid2-1突变体与野生型差异表达基因,初步探讨赤霉素信号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赤霉素 突变体 表达谱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迭香提取物对小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及急性毒性评价
8
作者 张兰春 王尚文 +3 位作者 胡炜彦 赵荣华 于浩飞 张荣平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2期16-19,共4页
目的观察迷迭香氯仿提取物对小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并进行急性毒性评价.方法采用小鼠急性断头脑缺血缺氧、小鼠体内血栓形成、氯仿诱导小鼠心律失常模型及小鼠凝血试验评价对小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采用小鼠空腹灌胃给药的方法,对迷迭香... 目的观察迷迭香氯仿提取物对小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并进行急性毒性评价.方法采用小鼠急性断头脑缺血缺氧、小鼠体内血栓形成、氯仿诱导小鼠心律失常模型及小鼠凝血试验评价对小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采用小鼠空腹灌胃给药的方法,对迷迭香氯仿提取物进行急性毒性评价.结果迷迭香氯仿提取物能抑制胶原-肾上腺素诱导的小鼠体内血栓形成,明显延长急性断头脑缺血小鼠的张口喘息时间和增加张口喘息次数(P<0.05或P<0.01),降低小鼠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氯仿提取物组给药第2天死亡1只雌鼠,未观察到其他毒性反应.结论迷迭香氯仿提取物对小鼠脑缺血缺氧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迭香氯仿提取物 脑缺血 急性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司他韦在树鼩体内的药动及药效学应用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袁兵 李润峰 +6 位作者 杨春光 张晟 张云辉 角建林 张荣平 夏雪山 杨子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13,共7页
目的探讨奥司他韦在树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特征,以及在树鼩体内的抗流感病毒药效作用。方法树鼩经口服磷酸奥司他韦后取血浆用于药代动力学分析,并与人、雪貂、小鼠、大鼠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比较;树鼩经鼻接种感染人流感病毒A/Californ... 目的探讨奥司他韦在树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特征,以及在树鼩体内的抗流感病毒药效作用。方法树鼩经口服磷酸奥司他韦后取血浆用于药代动力学分析,并与人、雪貂、小鼠、大鼠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比较;树鼩经鼻接种感染人流感病毒A/California/04/2009 H1N1和禽流感病毒H9N2突变株Y280-PB2-E627K,给予奥司他韦治疗,观察鼻腔症状,收集感染后第1,3和5天鼻灌洗液及沉淀分别行病毒TCID50检测和细胞分类计数,检测感染后21 d血清中和抗体滴度。结果奥司他韦在树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为:Cmax:1. 34μg/m L,Tmax:0. 75h,T1/2:2. 03 h,AUC0-12:1. 76 mg·h/liter。奥司他韦对感染A/California/04/2009 H1N1病毒的树鼩鼻腔排毒抑制作用不明显,但高剂量组奥司他韦可明显抑制感染H9N2 Y280-PB2-E627K病毒树鼩第1天的鼻腔排毒,减少第3天鼻灌洗液中细胞总数。感染A/California/04/2009 H1N1病毒后产生的抗体效价明显高于H9N2 Y280-PB2-E627K禽流感病毒的抗体效价,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对感染同一病毒各组间血清抗体效价无影响。结论奥司他韦在树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不同于人或雪貂等模型动物,但其药物血浆清除半衰期和达峰时间与小鼠相近;药效学方面奥司他韦可有效抑制感染H9N2 Y280-PB2-E627K流感病毒树鼩的鼻腔病毒排毒和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鼩 流感病毒 磷酸奥司他韦 药代动力学 药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氨酸依赖性对肿瘤生长抑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龚娇 田长富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3期499-501,共3页
蛋氨酸是一种必需氨基酸,在哺乳动物的蛋白质合成、DNA甲基化和多胺合成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多数肿瘤细胞在缺乏蛋氨酸的环境下不能正常生长、增殖,为此依据蛋氨酸依赖性成为选择性治疗肿瘤的潜在方法。通过饮食限制蛋氨酸的摄入和蛋... 蛋氨酸是一种必需氨基酸,在哺乳动物的蛋白质合成、DNA甲基化和多胺合成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多数肿瘤细胞在缺乏蛋氨酸的环境下不能正常生长、增殖,为此依据蛋氨酸依赖性成为选择性治疗肿瘤的潜在方法。通过饮食限制蛋氨酸的摄入和蛋氨酸全肠外营养法能明显减慢肿瘤生长速度,降低转移率,延长生存期。体内注射蛋氨酸酶对肿瘤生长增殖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蛋氨酸酶不仅能单独抑制肿瘤生长,亦可增强化疗药物对肿瘤的抑制作用。通过基因工程构建不同来源的蛋氨酸酶,在大肠杆菌内高效表达纯化之后对GLC细胞有良好的生长抑制作用。重组蛋氨酸酶腺病毒对肿瘤细胞也有较强的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氨酸 蛋氨酸酶 蛋氨酸依赖 肿瘤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b_(1)对MPTP诱导的神经元损伤和小鼠行为学异常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耿艺娟 孙梦桢 +2 位作者 赵进东 宋京风 胡炜彦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2年第5期842-847,共6页
探讨人参皂苷Rb_(1)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mhydropyridine,MPTP)诱导的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及小鼠行为学异常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体外分离培养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给予MPTP(10μmol/L)损... 探讨人参皂苷Rb_(1)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mhydropyridine,MPTP)诱导的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及小鼠行为学异常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体外分离培养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给予MPTP(10μmol/L)损伤和不同剂量的Rb_(1)(10、20、40μmol/L)药物治疗处理,观察神经元形态。对C57B/L6小鼠腹腔注射MPTP(30 mg/kg)构建帕金森模型,灌胃给予不同剂量Rb_(1)(10、20、40 mg/kg)药物治疗,采用旷场实验及爬杆实验对小鼠进行行为学检测;采用蛋白免疫印迹反应(Western blot)检测纹状体TH、CaMKII、FP1和Bcl-2的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不同剂量人参皂苷Rb_(1)可以明显改善MPTP诱导的神经元损伤;人参皂苷Rb_(1)处理能显著改善MPTP诱导的PD模型小鼠行为学异常;人参皂苷Rb_(1)可以显著上调MPTP所造成的TH、Bcl-2的减少,对CaMKII及FP1表达的减少没有显著作用。人参皂苷Rb_(1)对MPTP诱导的神经元损伤和小鼠行为学异常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逆转TH和Bcl-2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b_(1) MPTP 行为学 BCL-2 T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臭灵丹有效成分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 被引量:1
12
作者 谢维友 于浩飞 +5 位作者 张兰春 赵鸿 胡炜彦 王玉涛 王新华 张荣平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5-9,共5页
目的研究超临界CO_2萃取臭灵丹有效成分的工艺.方法以臭灵丹二醇含量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考察超临界CO_2萃取时间、压力、温度对臭灵丹二醇萃取的影响.结果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5 MPa、时间3 h、温度为50℃... 目的研究超临界CO_2萃取臭灵丹有效成分的工艺.方法以臭灵丹二醇含量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考察超临界CO_2萃取时间、压力、温度对臭灵丹二醇萃取的影响.结果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5 MPa、时间3 h、温度为50℃.结论在最佳萃取条件下,臭灵丹超临界萃取物得率为4%,臭灵丹二醇含量达12%.表明优选的臭灵丹二醇萃取方法稳定,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灵丹 有效成分 超临界萃取 单因素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氨酸补偿代谢途径及蛋氨酸酶抗肿瘤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曾红静 田长富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144-148,共5页
蛋氨酸是唯一1种含硫必需氨基酸,是蛋白合成和细胞转甲基化作用的必需成分,同时也是同型半胱氨酸的前体物质.研究发现,与正常细胞相比,肿瘤细胞对蛋氨酸呈现出依赖的特性.这种依赖是一种代谢缺陷,可从蛋氨酸的生物代谢角度解释肿瘤细胞... 蛋氨酸是唯一1种含硫必需氨基酸,是蛋白合成和细胞转甲基化作用的必需成分,同时也是同型半胱氨酸的前体物质.研究发现,与正常细胞相比,肿瘤细胞对蛋氨酸呈现出依赖的特性.这种依赖是一种代谢缺陷,可从蛋氨酸的生物代谢角度解释肿瘤细胞产生蛋氨酸依赖的缺陷.正常细胞代谢中存在蛋氨酸补救途径即5,-甲硫基腺苷酸(MTA)循环合成蛋氨酸,而肿瘤细胞却无此途径,表现出对蛋氨酸的绝对需要.L-蛋氨酸γ-裂解酶能够特异性地裂解L-蛋氨酸产生氨、α-丁酮酸和甲硫醇.蛋氨酸酶在抗肿瘤研究中表现出对肿瘤特异性高,毒副作用小等特点,有较好的发展前景,给肿瘤基因治疗开辟了新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氨酸 蛋氨酸依赖 蛋氨酸代谢 蛋氨酸酶 肿瘤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磁共振成像在缺血性心脏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林声 陆地 赵新湘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6年第3期285-288,共4页
准确有效地评价心肌活性对于缺血性心脏病具有实际的临床意义。随着心脏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磁共振成像在检测心肌活性方面表现出诸多优势,提供了多种心肌活性的评估技术,其中低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磁共振成像对活性心肌的判断具... 准确有效地评价心肌活性对于缺血性心脏病具有实际的临床意义。随着心脏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磁共振成像在检测心肌活性方面表现出诸多优势,提供了多种心肌活性的评估技术,其中低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磁共振成像对活性心肌的判断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并能了解心肌收缩储备。现就低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磁共振成像在缺血性心脏病应用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脏病 心肌活性 低剂量多巴酚丁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普CBD油大鼠灌胃长期毒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唐敏 王振宇 +2 位作者 郭翀 项伟 宋京风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0期7-14,共8页
目的观察全普大麻二酚(Cannabidiol,CBD)油连续重复给予SD大鼠的毒性反应,为拟定临床人用安全剂量提供参考。方法 1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五组,每组30只,设溶媒对照组(玉米油),阴性对照组(高压灭菌水)和全普CBD油低(50 mg/kg)、中(125 mg/... 目的观察全普大麻二酚(Cannabidiol,CBD)油连续重复给予SD大鼠的毒性反应,为拟定临床人用安全剂量提供参考。方法 1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五组,每组30只,设溶媒对照组(玉米油),阴性对照组(高压灭菌水)和全普CBD油低(50 mg/kg)、中(125 mg/kg)、高(250 mg/kg)三个剂量组,按5 m L/kg灌胃给药,相当于成人临床用药量的10、25、50倍,同时分别给予等容量玉米油和高压灭菌水作为溶媒和阴性对照。每天给药观察,记录临床症状和死亡情况。每周称体重、摄食量,给药13周和恢复4周解剖,进行血液学、血清生化、脏器系数、脏脑系数及病理学检查。结果全普CBD油可使大鼠耗食量减少;给药高、中剂量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升高(P<0.01),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升高(P<0.01),血清白蛋白(ALB)降低(P<0.01),且存在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组织病理学检查高、中剂量组可见肝细胞脂肪变性,且肝脏重量及系数升高。结论全普CBD油经口长期给药的安全剂量为50 mg/kg,相当于人体拟推荐用量的10倍以下为安全剂量。临床用药应重点关注肝脏功能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普CBD油 大鼠 长期毒性试验 肝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治疗难治性髌前滑囊炎3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傅要武 陈宗建 +1 位作者 吴有坤 文飞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5年第3期58-59,62,后插2,共4页
目的探讨改进关节镜下治疗难治性髌前滑囊炎的疗效。方法自2009年6月~2014年5月对我院30例复发髌前滑囊炎患者,男22例,女8例。囊肿最大为8cm×12cm,最小为4cm×5cm,全部病例均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平均手术时间为30分钟,术后固定... 目的探讨改进关节镜下治疗难治性髌前滑囊炎的疗效。方法自2009年6月~2014年5月对我院30例复发髌前滑囊炎患者,男22例,女8例。囊肿最大为8cm×12cm,最小为4cm×5cm,全部病例均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平均手术时间为30分钟,术后固定2周。膝关节疼痛评价按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膝关节关节活动度(ROM)对术前、术后3、6、12、24、36个月随访时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术后随访,全部患者均无感染,无肿胀,关节活动正常,全部病例术后膝关节疼痛显著缓解,活动显著改善。仅有1例患者残留有膝前疼痛,1例患者局部皮肤有麻木感。结论关节镜下保守治疗髌前滑囊炎,美容效果和功能效果满意,适合临床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前滑囊炎 改进关节镜 囊内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源类药物降血糖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红 杨永寿 +6 位作者 孙梓富 罗建蓉 李玲 薛志革 耿福能 何苗 巫秀美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49-857,共9页
糖尿病属中医的"消渴症",是一种病因复杂、无根治手段且并发症多、致残率和病死率都较高的慢性疾病。中药治疗消渴症讲究标本兼治,不少处方含有动物源药物或单方动物药;动物源类药物具有活血祛瘀等独特功效和治疗作用。本文... 糖尿病属中医的"消渴症",是一种病因复杂、无根治手段且并发症多、致残率和病死率都较高的慢性疾病。中药治疗消渴症讲究标本兼治,不少处方含有动物源药物或单方动物药;动物源类药物具有活血祛瘀等独特功效和治疗作用。本文从现有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出发,对中药复方中治疗消渴证的单味动物源类药物按照作用机制进行总结与分析,以期为开发新型动物源类治疗糖尿病药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源类药物 降血糖作用 动物源类胰岛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宾川特有脐橙与血橙精油成分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佳 陈波 +4 位作者 施建莲 张荣平 杜帅帅 江宇凯 张丽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06-208,共3页
为研究云南宾川特有脐橙与血橙的精油成分特征,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2种橙子的精油,利用GC-MS定性定量分析精油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出油率分别为0.65%和0.61%;从宾川脐橙和血橙精油中分别鉴别出10种和5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柠檬烯... 为研究云南宾川特有脐橙与血橙的精油成分特征,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2种橙子的精油,利用GC-MS定性定量分析精油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出油率分别为0.65%和0.61%;从宾川脐橙和血橙精油中分别鉴别出10种和5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柠檬烯,含量分别为97.067%和98.3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橙 血橙 精油 气相色谱-质谱 宾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用药中使用动物源类药物治疗牙周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梓富 祁巧玲 +5 位作者 李玲 刘衡 李启艳 赵昱 郑园园 张成桂 《广州化工》 CAS 2016年第12期23-27,共5页
根据近年来动物源类药物在临床治疗牙周炎等口腔疾病方面的发展,本文介绍了六种动物源类药物在治疗牙周炎的作用,以及来源于甲壳动物的壳聚糖药用及在治疗牙周病药物载体的新应用。结论认为动物源类药物在治疗牙周炎上有很好的疗效,并... 根据近年来动物源类药物在临床治疗牙周炎等口腔疾病方面的发展,本文介绍了六种动物源类药物在治疗牙周炎的作用,以及来源于甲壳动物的壳聚糖药用及在治疗牙周病药物载体的新应用。结论认为动物源类药物在治疗牙周炎上有很好的疗效,并且由于其药理作用广泛、毒副作用小等特点,动物源类药物在未来有望得到长足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源类药 牙周炎 昆虫制剂 替代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栀子中绿原酸含量 被引量:7
20
作者 罗娜 王雪 +4 位作者 黄丽佳 陈建雯 冯国华 郭亚东 邓亮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0年第6期67-69,共3页
目的建立栀子中绿原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60%乙醇为空白,在波长329nm处测定绿原酸含量。结果绿原酸在(2.5-15)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3),回归方程y=0.0457x+0.000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1%,RSD为2.7%... 目的建立栀子中绿原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60%乙醇为空白,在波长329nm处测定绿原酸含量。结果绿原酸在(2.5-15)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3),回归方程y=0.0457x+0.000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1%,RSD为2.7%。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栀子中绿原酸含量测定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 绿原酸 紫外分光光度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