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4~2013年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性脑损伤流行病学特征调查 被引量:27
1
作者 蒋鸿雁 杨凤 +4 位作者 曹艳 李恒希 钱传云 吴海鹰 李坪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12-18,共7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脑损伤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疾病诊疗提供依据,提高创伤性脑损伤的综合救治。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查阅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案室创伤性脑损伤患者,在院救治的一系列病例资料共3552例,其中2044例为昆明医科大学... 目的探讨创伤性脑损伤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疾病诊疗提供依据,提高创伤性脑损伤的综合救治。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查阅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案室创伤性脑损伤患者,在院救治的一系列病例资料共3552例,其中2044例为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患者,1508例为外院转入患者,主要收集和进行统计学分析的资料有性别、年龄、职业、创伤原因、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男性患者占75.08%,女性患者占24.91%,男患者与女患者所占比是3.01∶1,且各个年龄段的TBI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主要为中年患者(41.66±15.72)岁;农民工是发生创伤性脑损伤最多的职业;创伤发生原因排名前3的是车祸伤45.27%、高处坠落伤18.92%与跌倒伤17.57%;急性颅脑损伤是最主要的致死因素。结论所收集的云南部分地区的病例资料分析提示:创伤性脑损伤患者主要以从事体力活动的中年男性为主,发病原因居于前3的依次是车祸伤、坠落伤与跌倒伤,减少TBI的发生和提高TBI的紧急救治成为了急危重症疾病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创伤 流行病学分析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科急腹症患者使用镇痛剂对诊断正确性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李毅云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期145-146,共2页
目的研究急诊科中急性腹痛患者临床诊治中采用镇痛剂的作用,为缓解急性腹痛患者临床上的疼痛提供依据,也观察其对正确诊断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之间收治的88例急性腹痛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 目的研究急诊科中急性腹痛患者临床诊治中采用镇痛剂的作用,为缓解急性腹痛患者临床上的疼痛提供依据,也观察其对正确诊断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之间收治的88例急性腹痛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观察组,对照组中不采用任何镇痛剂,而观察组中采用盐酸吗啡或者是盐酸哌替啶这两种注射液中的任一种进行镇痛,分析采用阵痛剂对于急腹症诊断的正确性的影响。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无论采用镇痛剂还是未采用镇痛剂,其急腹症诊断的正确概率都相似,两组患者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性腹痛患者误诊原因可能是病史采集不全,缺乏全面检查以及辅助检查和医师综合能力水平较低导致的,采用镇痛剂并不能提高医师正确诊断急腹症的概率,因此,应该加强对患者病史的采集,辅助各种检查来提高诊断的科学性,而不是依赖于镇痛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镇痛剂 急腹症患者 正确诊断 影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市2430例院前心肺复苏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孙卉 肖力屏 +3 位作者 钱传云 徐家相 李雪梅 李云波 《云南医药》 CAS 2013年第5期376-379,共4页
目的通过对2 430例院前心肺复苏情况分析,探讨影响院前心肺复苏的因素及效果。方法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院前心肺复苏有效性进行分析。结果院前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男性和女性分别占70.4%和29.6%;55~64岁、65~74岁、75~84岁为3个高发年龄组... 目的通过对2 430例院前心肺复苏情况分析,探讨影响院前心肺复苏的因素及效果。方法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院前心肺复苏有效性进行分析。结果院前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男性和女性分别占70.4%和29.6%;55~64岁、65~74岁、75~84岁为3个高发年龄组段;导致心跳呼吸骤停的病因以心源性和其它内科疾病为主,占51.4%和20.4%;到达现场时心电图以心电静止和室上性心律为主,占81.4%和9.6%;现场救治气管插管率87.8%,使用人工通气率100%,胸外心脏按压率99.5%,现场除颤率9.7%。复苏成功率5.1%,复苏有效率5.1%,成活出院率0.2%。结论影响院前心肺复苏的因素主要是病人的年龄和病情、心肺复苏的起始时间及救治规范。应尽早开始心肺复苏,且救治措施应规范,评估心肺复苏有效和成功的标准应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心肺复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碘酮在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王睿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19期151-153,共3页
目的探讨胺碘酮在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我院收治的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100例,采取国际通用随机字母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包含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急诊治疗,观察组患者... 目的探讨胺碘酮在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我院收治的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100例,采取国际通用随机字母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包含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急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胺碘酮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急诊治疗总有效率为98.0%高于对照组的78.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急诊治疗后的血压水平和心率均得到显著改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对患者的血压水平和心率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急诊治疗 快速型心律失常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内科发热患者的病因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毅云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0期182-183,共2页
目的探讨急诊内科患者不明原因发热(FUO)的病因分布以及临床特征。方法对2007年2月至2011年3月我院内科收治的患者28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病因和临床表现,并对老年患者和非老年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86例患者中,确诊27... 目的探讨急诊内科患者不明原因发热(FUO)的病因分布以及临床特征。方法对2007年2月至2011年3月我院内科收治的患者28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病因和临床表现,并对老年患者和非老年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86例患者中,确诊274例(95.8%),感染性疾病118例(41.3%),其中58例结核病(49.2%);恶性肿瘤28例(10.2%),其中16例淋巴瘤(57.1%),所有的肺癌患者都合并阻塞性肺炎;结缔组织病97例(35.4%),成人斯蒂尔病56例(57.7%),其他疾病31例(11.3%),其中克罗恩病7例(22.6%)。其他12例患者未最终确诊。老年人患者最主要的犯病原因为感染性疾病与恶性肿瘤,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非老年患者(P<0.05);结缔组织病非老年患者发病率明显高于老年患者(P<0.05)。结论临床上FUO患者经过细致的检查和分析能最终确诊。感染性疾病是其主要的病因,尤以结核为主,常见于老年患者。恶性肿瘤和结缔组织在FUO患者中也占据相当大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 不明原因发热 临床特征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二酚在医学上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13
6
作者 蒋鸿雁 张瑞林 +2 位作者 曹艳 吴海鹰 李坪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147-152,共6页
大麻中具有药用价值的主要成分是Δ9-四氢大麻酚(Δ9-THC)和大麻二酚(CBD),其中CBD因不能直接激活大麻素1型受体(CB1R)和大麻素2型受体(CB2R)而不具有精神活性和药物依赖性,安全性相对高。CBD作为主要的大麻素提取物,证实具有镇痛、镇... 大麻中具有药用价值的主要成分是Δ9-四氢大麻酚(Δ9-THC)和大麻二酚(CBD),其中CBD因不能直接激活大麻素1型受体(CB1R)和大麻素2型受体(CB2R)而不具有精神活性和药物依赖性,安全性相对高。CBD作为主要的大麻素提取物,证实具有镇痛、镇静、抗炎、抗惊厥、改善睡眠、抗焦虑、抗精神病、抗风湿、保护皮肤屏障、抗细胞凋亡和神经保护等作用。本综述旨在总结CBD在临床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现状,为今后CBD相关药物在治疗癫痫、神经病理性疼痛、焦虑症和抑郁症、肿瘤、皮肤、代谢相关疾病的应用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二酚 临床应用 神经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抗病毒等方法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被引量:5
7
作者 古利明 李涛 +15 位作者 曾勇 陈俊辉 王福平 郝应禄 吴海鹰 阮继银 李燕皎 陈云 夏婧 孙佳 胡隽源 李薇 余从涛 马朝霞 钱传云 胡敏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96-100,共5页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联合抗病毒等方法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重症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1例70岁的女性COVID-19重症患者静脉输注三次异体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并对其抑制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联合抗病毒等方法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重症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1例70岁的女性COVID-19重症患者静脉输注三次异体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并对其抑制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的作用进行研究。结果降低了主要炎症因子IL-6以及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的水平,输注期间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持续下降,T细胞、NK细胞和B细胞的绝对值持续回升,CT影像结果显示肺部的炎症反应逐渐消退;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异体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抗病毒等方法对COVID-19重症患者安全有效,值得进行更多的临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IL-6 组织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昏迷患者的救治措施和病因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毅云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4期608-609,共2页
目的研究急性昏迷患者的救治方法,分析急性昏迷的病因,探讨不同病因下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昏迷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总结临床资料,分析具体病因,考察临床治疗方法。结果急性昏迷患者180例中... 目的研究急性昏迷患者的救治方法,分析急性昏迷的病因,探讨不同病因下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昏迷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总结临床资料,分析具体病因,考察临床治疗方法。结果急性昏迷患者180例中,脑血管疾病76例,死亡16例;糖尿病22例,死亡1例;心肌梗死17例,死亡2例;严重创伤导致的昏迷16例,死亡4例;癫痫7例,各类中毒42例,无死亡发生。结论急性昏迷患者的病因复杂,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病死率最高,必须迅速准确分析病因制定救治措施,减少患者的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昏迷 病因 救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古骨伤愈合剂通过TGFβ/Smad信号通路促进去势骨质疏松症大鼠BMSC增殖 被引量:8
9
作者 郑红 李进涛 +4 位作者 袁鑫 吴超 曾河 赵宏斌 唐薇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5-10,共6页
目的研究恒古骨伤愈合剂(OK)通过TGFβ/Smad信号通路对骨质疏松(OP)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摘除大鼠双侧卵巢,复制OP模型,分离、培养BMSCs.将源于假手术大鼠的BMSCs常规培养作为正常对照组,将源于OP大鼠的BMSCs分... 目的研究恒古骨伤愈合剂(OK)通过TGFβ/Smad信号通路对骨质疏松(OP)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摘除大鼠双侧卵巢,复制OP模型,分离、培养BMSCs.将源于假手术大鼠的BMSCs常规培养作为正常对照组,将源于OP大鼠的BMSCs分为5组,OP模型组常规培养,阳性对照组加入1μmol/L阿仑膦酸钠,OK低、中、高治疗组分别加入恒古骨伤愈合剂50 mL/L、100 mL/L和200 mL/L,孵育24 h,收集各组细胞.采用MTT法检测BMSCs增殖率,ELISA法检测细胞骨形成标志物含量,RT-qPCR法检测TGF-β的m 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TGF-β、p-Smad2/3以及Smad2/3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OP模型对照组BMSCs细胞增殖率降低,骨形成标志物OC、PINP和BALP含量降低,TGF-β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Smad2/3的磷酸化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OK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上述均有不同程度缓解,OK组疗效呈现出剂量依赖性,且1μmol/L阿仑膦酸钠、100mL/L和200 mL/L OK组治疗效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K可以通过激活TGF-β/Smad信号通路促进成骨细胞增殖,从而达到治疗绝经后OP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古骨伤愈合剂 骨质疏松 骨髓基质干细胞 TGF-Β/SMAD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胶质细胞在创伤性脑损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歆悦 李坪 +2 位作者 吴海鹰 杨方林 钱传云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7-340,共4页
小胶质细胞(MG)是人体中枢神经系统(CNS)固有的免疫细胞成分,正常情况下处于静止状态,缺乏吞噬功能,仅具有一定的迁移能力和吞饮功能.但作为CNS的第一道防线,可在CNS病变时被激活发挥类似于巨噬细胞的吞噬保护功能;当功能发生紊乱时又... 小胶质细胞(MG)是人体中枢神经系统(CNS)固有的免疫细胞成分,正常情况下处于静止状态,缺乏吞噬功能,仅具有一定的迁移能力和吞饮功能.但作为CNS的第一道防线,可在CNS病变时被激活发挥类似于巨噬细胞的吞噬保护功能;当功能发生紊乱时又会加重病变的发生发展,从而具有修复和损伤的“双刃剑”作用.创伤性脑损伤(TBI)是一个影响社会的重大健康和社会经济问题,包括突然加速或减速的间接损伤、冲击或撞击引起的脑挫伤和爆炸伤等.TBI发生时会激活MG,使其增生与聚集,同时常伴有免疫表型、细胞形态与功能等一系列的变化.本文旨在针对MG参与TBI病理生理过程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胶质细胞 创伤性脑损伤 中枢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二酚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脑组织AQP4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德野 曹艳 +5 位作者 李恒希 吴抖威 李佳丽 凌腾晗 吴海鹰 李坪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8-181,共4页
目的观察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大鼠脑组织中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 4,AQP4)的表达及其时程变化规律,探讨大麻二酚(cannabidiol,CBD)对AQP4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改良“Feeney自由落体法”制备大鼠TBI模型,然后随机... 目的观察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大鼠脑组织中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 4,AQP4)的表达及其时程变化规律,探讨大麻二酚(cannabidiol,CBD)对AQP4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改良“Feeney自由落体法”制备大鼠TBI模型,然后随机分为致伤后8 h、1 d、2 d、3 d、5 d、7 d 6个损伤组和6个CBD干预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采用免疫荧光单标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实验观察各组大鼠损伤侧皮质区AQP4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TBI致伤后AQP4阳性表达随时间推移逐渐增高,3 d达到高峰,5 d、7 d有所下降(P<0.05),但仍高于假手术组;CBD干预后1 d、2 d、3 d和5 d的AQP4阳性表达均下降(P<0.05)。Western blotting实验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TBI致伤后8 h、1 d、2 d、3 d的AQP4蛋白表达水平均有所增加(P<0.05);CBD干预后AQP4蛋白表达水平较TBI组均有所下降(P<0.05)。结论TBI可引起AQP4表达升高,3 d达到高峰,而CBD能够抑制AQP4过表达,以1 d、2 d、3 d干预效果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大麻二酚 AQP4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4在脂多糖诱导急性肺损伤模型中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琨 肖云 +4 位作者 杨纯 严志凌 董敏娜 向柄全 肖茗耀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8期41-46,共6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4(IL-4)在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中的保护作用。方法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A549细胞形成ALI细胞模型。使用不同浓度的IL-4(0.1μg/mL、1μg/mL、10μg/mL)在不同时长下干预该模型,通过流...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4(IL-4)在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中的保护作用。方法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A549细胞形成ALI细胞模型。使用不同浓度的IL-4(0.1μg/mL、1μg/mL、10μg/mL)在不同时长下干预该模型,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A549细胞凋亡率,ELISA法测定A549细胞分泌IL-1、IL-6、IL-10、TNF-α、TNF-γ情况。结果IL-4可降低ALI模型中A549细胞凋亡率、抑制Caspase3表达(P<0.05),其效果随IL-4浓度增加及干预时长延长而加强;同时促进Bcl-2表达(P<0.05),IL-4浓度1μg/mL干预12 h时效果最佳。上述条件下,IL-4可降低ALI模型中A549细胞的IL-1、IL-6、TNF-α、TNF-γ,并增加IL-10(P<0.05)。结论IL-4可以通过改善ALI体外模型中细胞因子分泌情况,在急性肺损伤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白细胞介素-4 脂多糖 调节性T细胞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4在小鼠急性肺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13
作者 赵琨 肖云 +3 位作者 肖茗耀 杨纯 董敏娜 向柄全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1期1294-1299,共6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4(IL-4)在小鼠急性肺损伤(ALI)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36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LI组及ALI+IL-4治疗组,ALI组和ALI+IL-4治疗组小鼠通过腹腔注射脂多糖法构建小鼠ALI模型,ALI+IL-4治疗组小鼠在构建模型后腹腔注射I...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4(IL-4)在小鼠急性肺损伤(ALI)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36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LI组及ALI+IL-4治疗组,ALI组和ALI+IL-4治疗组小鼠通过腹腔注射脂多糖法构建小鼠ALI模型,ALI+IL-4治疗组小鼠在构建模型后腹腔注射IL-4进行治疗,对照组在各阶段均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各组小鼠于注射后12及24 h采集血液样本、肺灌洗液及肺组织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干扰素γ(IFN-γ)水平,采用BCA法测定肺泡灌洗液渗出蛋白浓度,分别采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及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肺组织中细胞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Bcl-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ALI组与对照组比较,ALI小鼠血清中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均出现升高(P<0.05),肺灌洗液中蛋白浓度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组织中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 3表达升高(P<0.05),而Bcl-2基因表达降低(P<0.05),表明ALI小鼠模型构建成功;而在采用IL-4治疗后,ALI小鼠血清中促炎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IFN-γ分泌较ALI组减少(P<0.05),IL-10分泌较ALI组下降(P<0.05),且肺灌洗液中蛋白浓度较ALI组降低,肺组织中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 3表达较ALI组下降(P<0.05),而Bcl-2基因表达较ALI组升高(P<0.05),显著缓解了肺部炎症反应。结论IL-4可能通过调节ALI小鼠中细胞因子分泌情况,在ALI小鼠模型中发挥正向调节及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白细胞介素-4 脂多糖 调节性T细胞 细胞因子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格列酮对急性酒精性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14
作者 喻雯 徐杨 +1 位作者 龚建 严安芝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3年第11期2118-2121,2124,共5页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液活受体γ(PPAR-γ)配体罗格列酮及奥美拉唑对酒精诱导的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对胃黏膜环氧合酶-2(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损伤对照组(...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液活受体γ(PPAR-γ)配体罗格列酮及奥美拉唑对酒精诱导的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对胃黏膜环氧合酶-2(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损伤对照组(B组),奥美拉唑组(C组),罗格列酮组(D组),联合用药组(E组)。A组、B组和C组均予生理盐水5 ml/kg灌胃, C组同时予奥美拉唑30 mg/kg静脉注射,D组予罗格列酮8 mg/kg(溶于生理盐水中,相当于5 mL/kg)灌胃,E组同时予奥美拉唑(30 mg/kg )静脉注射与罗格列酮(8 mg/kg )灌胃。30 min后A组用18 mL/kg生理盐水灌胃,其它组大鼠均予等量56度红星二锅头白酒灌胃。通过计算胃黏膜溃疡指数(UI),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COX-2蛋白的表达并进行半定量测定。[结果]①B组大鼠胃黏膜损伤最重,UI明显高其他四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0.05);C,D,E组UI值均低于B组,但高于A组,D组UI值高于C组和E组,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②A组未见明显COX-2阳性产物表达;B组及C组COX-2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 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但两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 >0.05);D组和E组COX-2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但低于B组和C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③各组酒精诱导胃黏膜UI与COX-2值呈正相关关系。[结论]罗格列酮对酒精诱导的急性胃黏膜损伤有保护作用,但单独应用作用不及与奥美拉唑两者联合用药。罗格列酮对急性胃黏膜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与其抑制COX-2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 ESPEN重症临床营养指南解读 被引量:10
15
作者 钱传云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2019年第4期384-384,共1页
【内容简介】本次指南是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European Society for Parenteraland Enteral Nutrition,ESPEN)根据代谢与营养领域重症医学专家的意见,综合近期发表的与重症患者营养相关的大型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结果,对2006年及2009年... 【内容简介】本次指南是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European Society for Parenteraland Enteral Nutrition,ESPEN)根据代谢与营养领域重症医学专家的意见,综合近期发表的与重症患者营养相关的大型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结果,对2006年及2009年的ESPEN指南中成人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进行的更新与延展。本次指南定义哪些患者有风险,如何评估ICU患者营养状态,如何确定能量供应的量,途径的选择和不同临床状况的处理,还说明何时开始和如何进行充足的营养供应以及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的种类和最佳的配比,包括谷氨酸和ω-3脂肪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医学 临床营养 临床状况 重症患者 指南解读 营养供应 营养状态 能量供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