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频彩超引导下赛丁格技术在PICC穿刺置管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杨丽春 唐晓 +1 位作者 罗晓茂 陈海涛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100-101,共2页
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抑制肿瘤化学药物的应用,使大部分肿瘤获得了有效地控制,少部分肿瘤有了治愈的可能。然而,局部刺激性强的化疗药物皮下渗漏后,常导致注射部位疼痛、肿胀、硬结、溃疡、坏死和静脉炎等... 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抑制肿瘤化学药物的应用,使大部分肿瘤获得了有效地控制,少部分肿瘤有了治愈的可能。然而,局部刺激性强的化疗药物皮下渗漏后,常导致注射部位疼痛、肿胀、硬结、溃疡、坏死和静脉炎等不良反应。因此,减少化疗药物对血管壁及周围组织的刺激和静脉炎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彩超 赛丁格技术 PICC穿刺置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肿瘤微栓的生物学特性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圣杰 杨之斌 殷正丰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60-565,共6页
恶性肿瘤转移是导致肿瘤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现有资料表明,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是肿瘤通过血道转移的根源,其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CTCs聚集成团的循环肿瘤微栓(circulating tumor microemboli,CTM)作为一种特... 恶性肿瘤转移是导致肿瘤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现有资料表明,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是肿瘤通过血道转移的根源,其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CTCs聚集成团的循环肿瘤微栓(circulating tumor microemboli,CTM)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CTCs更容易在血循环中生存,比CTCs具有更强的远处转移倾向,是不良预后和化疗抵抗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从CTM的分离方法、构成成分、形成机制、生物学特性及其临床意义等方面综述CTM相关的研究进展,并指出有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肿瘤细胞 循环肿瘤微栓 转移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