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病理科生物安全管理措施的探讨 被引量:3
1
作者 郭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年第4期79-79,共1页
病理科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被感染疾病、受到有毒化学试剂损害导致身体伤害的案例时有发生,病理科生物安全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分析病理科安全隐患因素,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从而达到有效防止隐患发生的目的.由于病理科医务人员在日... 病理科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被感染疾病、受到有毒化学试剂损害导致身体伤害的案例时有发生,病理科生物安全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分析病理科安全隐患因素,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从而达到有效防止隐患发生的目的.由于病理科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长期接触送检的病变标本及制作切片过程中的有毒化学试剂,这些均可能引起业务人员身体受到损伤.因此如何针对实际情况加强科室的生物安全管理,采取有效地防范措施,防止隐患发生,应引起各有关部门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科 安全管理 防范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腺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的临床病理学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闵晓红 陆建波 +4 位作者 宋精玲 李凯声 刘文丽 郭晋 林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67-72,共6页
目的探讨伴有神经内分泌分化(NED)结肠腺癌的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通过光镜观察伴NED结肠腺癌的细胞形态、组织结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检测神经内分泌标志物Syn、CgA、NSE及CEA、COX2、CDX2PAS染色情况.结果 86例结肠腺癌中神... 目的探讨伴有神经内分泌分化(NED)结肠腺癌的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通过光镜观察伴NED结肠腺癌的细胞形态、组织结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检测神经内分泌标志物Syn、CgA、NSE及CEA、COX2、CDX2PAS染色情况.结果 86例结肠腺癌中神经内分泌阳性表达35例(40.70%).PAS染色阳性,结肠腺癌伴NED在不同年龄、性别、肿瘤大小、不同部位、浸润深度、组织学分级及CDX2之间的表达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转移能力、CEA及COX2表达具有相关性(P<0.05).NED肿瘤细胞呈现一般腺癌细胞及神经内分泌细胞的一些特点.NED肿瘤细胞极少见核分裂或病理性核分裂,而周围一般腺癌细胞相对增生活跃,核分裂多见.结论结肠腺癌细胞具有双向分化功能,即为双向分泌细胞(amphicrine cel)l.NED细胞可能是一种处于静止状态或增殖能力低下,但可能直接或通过分泌相关因子对周边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及增殖状况产生作用的细胞.结肠腺癌伴NED时具有一般结肠腺癌不完全一致的生物学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腺癌 神经内分泌分化 增殖能力 双向分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2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琦 潘国庆 +3 位作者 赵习羽 杨莹 董苑 陈亮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40-1242,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 fibrosarcoma protuberans,DFSP)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诊治的2例乳腺DFSP,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均为37岁女性,有乳腺肿块切除史... 目的探讨乳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 fibrosarcoma protuberans,DFSP)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诊治的2例乳腺DFSP,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均为37岁女性,有乳腺肿块切除史。镜下见梭形肿瘤细胞呈编织、席纹状密集排列,深部呈蜂窝状浸润脂肪组织。免疫组化标记CD34均弥漫阳性,广谱CK、FⅧ-RAg、desmin、S-100均阴性。例1行荧光原位杂交示COL1A1-PDGFB基因融合。术后分别随访12、90个月,患者均无复发转移。结论DFSP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软组织肿瘤,发生于乳腺的DFSP更为罕见。粗针穿刺活检标本诊断,需与乳腺原发的梭形细胞肿瘤鉴别,结合肿瘤具体部位、影像学检查及免疫组化综合诊断,必要时辅以分子病理学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临床表现 病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OR和VEGF基因表达在糖尿病大鼠肾损伤中的相关性 被引量:1
4
作者 陶文玉 杨莹 +6 位作者 熊煜欣 李奕平 彭辉 杨涵麟 陈郊丽 谢余澄 冯倩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22-27,共6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mTOR和VEGF基因表达与肾损伤间的相关性.方法糖尿病(DM)大鼠成模后12、16、20、24周,选取DM组分别为7、6、6、9只和非糖尿病组(NDM)组各5只,测定肾小球及肾小管病理改变程度半定量评分(HS)及肾小球基底膜(GBM)厚度;...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mTOR和VEGF基因表达与肾损伤间的相关性.方法糖尿病(DM)大鼠成模后12、16、20、24周,选取DM组分别为7、6、6、9只和非糖尿病组(NDM)组各5只,测定肾小球及肾小管病理改变程度半定量评分(HS)及肾小球基底膜(GBM)厚度;免疫组化(IHC)测定mTOR、VEGF、VEGFR2抗体在肾脏中的表达;实时定量PCR(RT-Q-PCR)荧光染料法检测基因在肾脏的mRNA表达,基因的标化值(SCt)定量PCR产物.结果光镜下HS在总的DM组及各病程DM组均高于同期NDM组,20、24周DM组明显升高,GBM厚度在总的DM组明显高于NDM组,P<0.01,24周DM组增厚更明显;VEGF、VEGFR2基因IHC评分在总的DM组及各病程DM组均高于NDM组,两者在总的DM组中正相关,均与光镜下HS正相关,P<0.05.VEGF、VEGFR2基因SCt值在总的DM组均明显高于NDM组,VEGF基因SCt值在DM组间12周表达最高,24周次之,较16、20周明显升高,P<0.01;VEGFR2基因SCt值在DM组间随病程延长逐渐降低,24周最低.VEGF基因SCt值与VEGFR2基因SCt值在总的DM组明显正相关,P<0.01,与GBM厚度在总的DM组正相关.mTOR基因与VEGF、VEGFR2基因三者的IHC评分在总的DM组中均互相正相关,均与光镜下HS正相关,P<0.05.结论光镜下HS及GBM厚度在DM大鼠中升高,反应肾损伤,VEGF、VEGFR2基因蛋白及mRNA在DM大鼠肾脏中表达,且随着DM病程增长表达协同增高;VEGF mRNA表达与GBM厚度正相关;mTOR基因可能与VEGF、VEGFR2基因蛋白表达在DM大鼠肾损伤有协同相关作用,但不排外不同病程、不同动物样本量表达结果及实验条件可能存在结果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OR VEGF 糖尿病大鼠 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恶性蝾螈瘤1例 被引量:4
5
作者 唐静 谢余澄 周军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99-400,共2页
恶性蝾螈瘤是恶性周围神经鞘瘤伴横纹肌肉瘤分化,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全世界报道仅110多例,发病年龄从新生儿至75岁,男、女均可发生,主要见于成人。儿童极罕见,国内有2例患儿报道,均为个案报道。现报道我院收治的1例儿童恶性... 恶性蝾螈瘤是恶性周围神经鞘瘤伴横纹肌肉瘤分化,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全世界报道仅110多例,发病年龄从新生儿至75岁,男、女均可发生,主要见于成人。儿童极罕见,国内有2例患儿报道,均为个案报道。现报道我院收治的1例儿童恶性蝾螈瘤诊治经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蝾螈瘤 神经元性特异性烯醇化酶 黏液样糖蛋白
原文传递
胰腺癌主要危险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赵霓姗 《医学信息》 2020年第3期56-58,共3页
胰腺癌是消化系统中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一般认为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胰腺癌早期无特异性表现,临床诊断较为困难,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治疗效果不佳,预后往往较差。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改善患者预... 胰腺癌是消化系统中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一般认为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胰腺癌早期无特异性表现,临床诊断较为困难,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治疗效果不佳,预后往往较差。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最根本途径,重视胰腺癌的危险因素,进行一级预防意义重大。本文主要对胰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及其在胰腺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预防胰腺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危险因素 一级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