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CN2A基因多态性与儿童癫痫抗癫痫药物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王春霞 段文浩 +3 位作者 王左华 聂文莎 郑宇霞 王惠萍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24期2651-2654,共4页
目的探讨钠通道电压门控2A(SCN2A)基因多态性与儿童癫痫抗癫痫药物(AED)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3年3月昆明市儿童医院收治的癫痫患儿95例,按服用AED后12个月内癫痫发作情况将患儿分为两组,其中未发生癫痫者作为有效组(n=6... 目的探讨钠通道电压门控2A(SCN2A)基因多态性与儿童癫痫抗癫痫药物(AED)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3年3月昆明市儿童医院收治的癫痫患儿95例,按服用AED后12个月内癫痫发作情况将患儿分为两组,其中未发生癫痫者作为有效组(n=63),癫痫发作频率不变甚至增加者作为无效组(n=32)。使用qRT-PCR对患儿SCN2A位点rs17183814基因型进行检测。比较各组SCN2A基因型差异和临床资料差异,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对SCN2A基因型与药物疗效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用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AED耐药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年龄、性别、体重和首次发作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首次发作类型、脑电图检查结果、发作频率和AED种类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效组发作类型为肌阵挛的比例、发作频率、脑电图检查结果异常的比例、左乙拉西坦的比例均显著高于有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AED反应组,AED耐药组SCN2A基因位点rs17183814 AA基因型的比例更高,A基因分布频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患儿SCN2A的AG基因型、GG型与左乙拉西坦呈正相关(P<0.05);无效组患儿AA型与丙戊酸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发作频率(OR=8.199,95%CI:1.372~48.985)和SCN2A基因多态性(OR=8.199,95%CI:1.372~48.985)是癫痫患儿AED治疗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其中AA基因型相比GG型+AG型治疗无效的风险显著更高。结论SCN2A基因多态性与与儿童癫痫AED治疗疗效相关,特别是AA基因型为治疗无效的风险因素,此外发作频率较高者也易出现无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儿童 抗癫痫药物疗效 钠通道电压门控2A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巴占附加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单组率的Meta分析
2
作者 涂彩霞 任丹阳 +5 位作者 沈建玲 李云巍 杨琰茗 严爱花 李琳 李惠英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893-1898,共6页
目的探讨氯巴占附加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中有关氯巴占附加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 目的探讨氯巴占附加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中有关氯巴占附加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起至2023年11月。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参考非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学评价指标质量评价工具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单组率的Meta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结果共纳入18项单臂研究,共计1424例患儿。结果显示,与加用氯巴占之前比,氯巴占附加治疗后,无癫痫发作(癫痫发作减少100%)的患儿占比经转换后为24%[95%CI(0.18,0.32),P<0.00001];癫痫发作减少≥75%的患儿占比经转换后为32%[95%CI(0.25,0.40),P<0.0001];癫痫发作减少≥50%的患儿占比为53%[95%CI(0.44,0.61),P<0.00001];癫痫发作减少<50%或无变化的患儿占比经转换后为35%[95%CI(0.24,0.49),P=0.04];癫痫发作增加的患儿占比经转换后为9%[95%CI(0.05,0.18),P<0.00001]。发生不良反应的患儿占比经转换后为31%[95%CI(0.23,0.40),P<0.0001];因不良反应停用氯巴占的患儿占比经转换后为10%[95%CI(0.07,0.15),P<0.00001];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嗜睡、疲劳、行为改变等。敏感性分析显示,本研究所得结果较稳健。结论氯巴占是一种儿童难治性癫痫的有效附加治疗药物,但需警惕其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巴占 难治性癫痫 儿童 附加治疗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单侧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双下肢差异统计及其影响因素
3
作者 李雅琴 谢睿 +3 位作者 李论 马娜 周游 康晓鹏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4年第1期97-103,共7页
目的测量并分析儿童单侧发育性髋关节脱位(Unilateral 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UDDH)健侧与患侧影像学下肢差异的特点,包括下肢长度差异(Leg length discrepancy,LLD)、股骨颈前倾角(Femoral neck anteversion,FNA)以及股... 目的测量并分析儿童单侧发育性髋关节脱位(Unilateral 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UDDH)健侧与患侧影像学下肢差异的特点,包括下肢长度差异(Leg length discrepancy,LLD)、股骨颈前倾角(Femoral neck anteversion,FNA)以及股骨颈干角(Neck shaft angle,NSA)差异。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UDDH患者临床影像学资料。UDDH根据Tonnis分型,分为Ⅰ、Ⅱ、Ⅲ、Ⅳ型。摄站立位骨盆股骨全长X线、骨盆股骨CT,测量以下参数:股骨长度(Femoral length,FL)、大转子股骨长度(Greater trochanter femoral length,GTFL)、小转子股骨长度(Lesser trochanter femoral length,LTFL)、干骺端股骨长度(Metaphysis femoral length,MFL)、大小转子间距离(Intertrochanteric distance,ITD)、FNA、NSA。比较健侧患侧上述参数,并计算各参数健患侧差值;分别统计上述参数健侧较患侧长以及患侧较健侧长的例数;比较各影像学参数健患侧差值在不同Tonnis分型、年龄、性别之间的差异。结果患侧FNA、NSA、MFL、LTFL均大于健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侧FL、GTFL和ITD大于患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NA、NSA、LTFL、MFL患侧大(长)构成比大于健侧大(长)构成比;FL、GTFL和ITD健侧长构成比大于患侧长构成比。根据不同模型多元线性回归统计,Mod1中NSA、MFL患健侧差值均随年龄增加而减少(P<0.05),在Mod2、Mod3中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Mod4、5、6中FL患健侧差值均随脱位程度增加而减少,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脱位程度越高,患侧FL越小于健侧。患健侧NSA差值随着年龄增大而减小,患侧NSA随着年龄增大逐渐趋近于健侧,甚至会小于健侧。无论脱位程度如何,患侧MFL均大于健侧MFL;脱位程度越大,患侧FL越小于健侧FL。结论患侧FL较健侧短,但相差值很小,没有实际临床意义;而患侧MFL明显大于健侧,说明术前UDDH患者确实存在LLD;患侧FNA、NSA较健侧显著增大,但增加的数值较小,其临床意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患健侧FNA差值不随年龄增大而减少,患侧与健侧NSA的差值与年龄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单侧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下肢长度差异 股骨颈前倾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翠莲 刘红林 +2 位作者 刘玲 肖曙芳 肖丽涛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2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分析儿童意外伤害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探讨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降低意外伤害发生率。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五年期间接诊的意外伤害患儿1002例为研究对象,对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抽取同期接诊的... 目的分析儿童意外伤害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探讨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降低意外伤害发生率。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五年期间接诊的意外伤害患儿1002例为研究对象,对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抽取同期接诊的急症患儿1002例为对照组。结果五年期间急诊科接诊的意外伤害患儿1002例,占同期危重症患儿总数的7.52%(1002/13326),其中男577例(57.58%),女425例(42.42%);意外伤害发生类型主要是中毒478例(47.70%)、交通伤213例(21.26%)、跌落伤137例(13.67%)、溺水46例(4.59%)、异物伤41例(4.09%)。发生年龄分期:婴幼儿期341例(34.03%)、学龄前期383例(38.22%)、学龄期197例(19.66%)、青春期81例(8.09%)。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与年龄、单亲家庭、监护人文化程度、居住地、家庭和睦程度、安全教育具有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单亲家庭、监护人文化程度、安全教育均是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家庭和睦程度对儿童意外伤害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结论儿童意外伤害存在地域差异,本地区以中毒伤最常见,6岁以下为高发年龄。年龄、单亲家庭、监护人文化程度、安全教育均是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外伤害 危险因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龄前孤独症儿童额颞叶静息态功能连接特征近红外光谱成像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黄浩宇 王静 +8 位作者 吴金庭 邹卓 魏贤召 程昱 代蕊 王文娟 陈颖娟 刘春明 刘芸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34-739,共6页
目的基于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探索学龄前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额颞叶的静息态脑功能连接(resting-state functional connectivity,rsFC)特征,寻找早期... 目的基于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探索学龄前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额颞叶的静息态脑功能连接(resting-state functional connectivity,rsFC)特征,寻找早期识别ASD可能的神经生物学标志。方法纳入63例学龄前ASD儿童和72名典型发育(typical development,TD)健康儿童,选取双侧背外侧前额叶皮质(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DLPFC)、双侧运动前皮质(premotor cortex,PMC)和双侧颞叶皮质(temporal lobe,TL)作为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使用fNIRS采集两组儿童静息态下氧合血红蛋白变化情况,比较功能连接强度并进行偏侧化分析。结果ASD组相较于TD组,rsFC强度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主要存在于左侧ROIs(0.21±0.11 vs.0.32±0.18)、右侧ROIs(0.16±0.16vs.0.30±0.14)、双侧DLPFC内(左0.20±0.14 vs.0.39±0.17;右0.15±0.13 vs.0.36±0.13)、双侧TL内(左0.15±0.14 vs.0.28±0.17;右0.14±0.15 vs.0.31±0.17),以及10组ROI-ROI之间(包括右DLPFC-左DLPFC、右DLPFC-右PMC、右DLPFC-左PMC、右DLPFC-右TL、右DLPFC-左TL、左DLPFC-右PMC、左DLPFC-左PMC、左DLPFC-右TL、左DLPFC-左TL、右TL-左TL)。ASD组与TD组DLPFC(t=2.002,P=0.047)和全脑(t=3.003,P=0.003)的偏侧化指数存在统计学差异,ASD组呈偏左侧化连接。结论学龄前ASD儿童额颞叶rsFC异常,主要表现为双侧DLPFC和双侧TL的短程功能连接降低、与DLPFC相关的长程功能连接降低以及偏左侧化连接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 额颞叶 静息态功能连接 感兴趣区域 背外侧前额叶皮质 偏侧化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肝母细胞瘤11例临床治疗分析
6
作者 万成亮 白强 +4 位作者 海波 张传勃 方辉 黄纯锋 董克刚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7期21-22,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肝母细胞瘤(HB)的临床病例特点、治疗策略及预后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儿童HB患儿11例,总结分析诊断、治疗及随访情况。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和化疗,Ⅰ期1例、Ⅱ期2例、Ⅲ期4例随访期间均无瘤生... 目的:探讨儿童肝母细胞瘤(HB)的临床病例特点、治疗策略及预后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儿童HB患儿11例,总结分析诊断、治疗及随访情况。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和化疗,Ⅰ期1例、Ⅱ期2例、Ⅲ期4例随访期间均无瘤生存;Ⅲ期1例并骨髓侵犯及Ⅳ期1例均带瘤生存;Ⅳ期2例并肺转移治疗无效死亡。结论:术前PRETEXT分期及病理学分型是影响HB患儿预后的重要因素,肿瘤完整切除是儿童HB得到临床治愈的关键,术前新辅助化疗对提高肿瘤完整切除率有着重要的作用,术后化疗可预防肿瘤复发、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母细胞瘤 儿童 化疗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神经解剖的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在儿童第一鳃裂畸形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11
7
作者 明澄 张铁松 +5 位作者 黄锐 毛志勇 高燕 刘秀芬 孙美华 马静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84-687,共4页
目的探讨行面神经解剖的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在第一鳃裂畸形治疗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24例第一鳃裂瘘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患儿年龄12个月~15岁,平均6岁,其中男10例,女14例,病史1-60个月不等。16... 目的探讨行面神经解剖的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在第一鳃裂畸形治疗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24例第一鳃裂瘘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患儿年龄12个月~15岁,平均6岁,其中男10例,女14例,病史1-60个月不等。16例以颌下瘘管及腐臭分泌物为首发症状,5例以耳后肿痛为首发症状,3例以耳道底壁流脓为主。复发病例6例,在外院行鳃裂畸形切除术,术后复发。患儿于全麻下行沿下颌缘支逆向法解剖面神经。行腮腺浅叶部分切除和瘘管切除术。结果 5例瘘管位于腮腺浅面,未解剖面神经,完整切除瘘管。17例患儿瘘管穿经腮腺腺体,解剖面神经后,切除部分腮腺浅叶、瘘管和部分耳廓软骨,切口均I期愈合。2例患者术后出下颌缘支损伤,轻度口角歪斜,术后1-3月基本完全恢复。行外耳道部分皮肤和软骨切除的患者术后均无外耳道狭窄及听力下降。随访10个月~4年,24例患者均未见复发。结论第一鳃裂畸形临床表现多样化,可表现为窦道、瘘管及囊肿,与外耳道和面神经关系密切,行面神经解剖的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可彻底根治第一鳃裂畸形,防止其复发,并有效保护面神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 外科手术 第一鳃裂畸形 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声门下瘢痕性狭窄呼吸介入治疗效果观察(附23例报告) 被引量:2
8
作者 宾松涛 郝芮 +3 位作者 谭力 吴澄清 王继 李明 《中国内镜杂志》 2022年第1期82-88,共7页
目的观察儿童声门下瘢痕性狭窄介入治疗的效果,总结治愈成功的经验,探讨儿科呼吸介入技术在儿童声门下瘢痕性狭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20年12月昆明市儿童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23例声门下瘢痕性狭窄患儿的临床资料... 目的观察儿童声门下瘢痕性狭窄介入治疗的效果,总结治愈成功的经验,探讨儿科呼吸介入技术在儿童声门下瘢痕性狭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20年12月昆明市儿童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23例声门下瘢痕性狭窄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9例;年龄28 d~8岁。所有病例均有气管插管史,且在拔管后出现了严重的吸气性呼吸困难症状,通过喉镜或支气管镜确诊后经呼吸介入治疗。以气管切开为预案来保障呼吸通畅。结果狭窄程度75%~90%的3例,狭窄程度大于90%的20例,所有病例的狭窄长度均小于1 cm。前4例行单纯球囊扩张4次,因疗效不佳改为钬激光、钳夹、球囊扩张和冷冻等综合呼吸介入治疗,最终治愈。后19例则直接应用以上综合呼吸介入技术治疗,均治愈。结论声门下瘢痕性狭窄的呼吸介入治疗中,应用单纯球囊扩张即时效果好,远期效果欠佳,应用以冷冻为主的多种呼吸介入治疗,治愈率和安全性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 声门下狭窄 钬激光 球囊扩张 冷冻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途径健康教育预防学龄前儿童近视的分析
9
作者 钟江涛 官莉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2年第11期178-181,共4页
近几年近视病例持续增长,所以,我们必须要做好预防近视工作,要从娃娃抓起。本次就针对预防学龄期儿童近视的相关内容进行探究。方法 此次研究期间,为了获得真实的数据资料,从某市筛选两所幼儿园小班的学龄期儿童作为此次研究主体,共是20... 近几年近视病例持续增长,所以,我们必须要做好预防近视工作,要从娃娃抓起。本次就针对预防学龄期儿童近视的相关内容进行探究。方法 此次研究期间,为了获得真实的数据资料,从某市筛选两所幼儿园小班的学龄期儿童作为此次研究主体,共是200例,其的视力均正常,根据电脑软件形式进行分组,一组主要进行生活方式干预,确定是对照组(100例),其他儿童给予生活方式干预配合多途径健康教育,归为观察组(100例)。针对儿童裸眼视力、球镜S、柱镜C、轴向分析和近视发生率、干预满意度方面进行了全面探究。结果 为了能够有效预防儿童发生近视的情况,针对筛选的儿童进行了临床干预,对儿童裸眼视力、球镜S、柱镜C、轴向方面评估,显示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更佳;统计了此次筛选的儿童当中的有无近视的情况,数据显示对照组出现近视的儿童偏多;根据问卷形式对价值对干预方式满意度方面进行了评估,两组均有部分家长极不满意,存在不满情绪,多数在对照组,有比较意义(P<0.05):结论 此次主要针对学龄期儿童进行了预防近视的干预,具体实行生活方式结合多途径健康教育,效果显著,在预防近视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途径健康教育 学龄前儿童 预防近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例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CEBPA基因突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燕 刘杰 +4 位作者 冯俊 房建铭 唐诗瑾 杨莹 田新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159-162,共4页
目的探讨昆明市儿童医院2015年1月—2019年6月16例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儿CEBPA基因突变的临床预后,分析CEBPA双突变、单突变、阴性对照组的AML患儿的死亡率、复发率、(1年、2年、4年)存活比率。方法采用PCR扩增产物片段长度分... 目的探讨昆明市儿童医院2015年1月—2019年6月16例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儿CEBPA基因突变的临床预后,分析CEBPA双突变、单突变、阴性对照组的AML患儿的死亡率、复发率、(1年、2年、4年)存活比率。方法采用PCR扩增产物片段长度分析及直接测序分析法,检测60例初治AML患者CEBPA基因突变情况;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复发率、死亡率(1年、2年、4年)和存活比率。结果(1)60例AML患者中16例检测到CEBPA基因突变,突变率为26.6%,其中7例为双突变,9例为单突变;(2)CEBPA基因双突变、单突变、阴性组AML患儿的死亡率、复发率卡方检验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满1年存活比率卡方检验无明显差异(P>0.05),满2年存活比率卡方检验有明显差异(P<0.05),且双突变占比最高;满4年存活比率卡方检验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EBPA基因突变是AML常见分子突变类型,CEBPA基因双突变的AML患儿满2年存活比率高,属于预后良好基因型,对AML患者的诊断、个体化治疗和预后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细胞白细胞 CEBPA基因 单突变 双突变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st-1基因在儿童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1
作者 褚敏君 李新月 +3 位作者 麻明彪 李珏 王海平 杜廷义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年第7期1208-1211,1216,共5页
目的研究毒力基因tst-1在儿童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SAP)中的分布,评估tst-1基因在儿童重症SAP病情诊断和预判中的价值,为重症SAP早期诊治新方法的研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12月昆明市儿童医院就诊... 目的研究毒力基因tst-1在儿童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SAP)中的分布,评估tst-1基因在儿童重症SAP病情诊断和预判中的价值,为重症SAP早期诊治新方法的研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12月昆明市儿童医院就诊的196例SAP患儿为研究对象,记录患儿相关资料和临床指征并进行评估,分为轻症SAP组和重症SAP组。收集患儿下呼吸道样本中分离得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A),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SA菌株tst-1基因的携带情况,分析tst-1基因与儿童SAP严重程度的关系,绘制ROC曲线分析tst-1基因对儿童重症SAP的诊断价值。结果在19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共检出tst-1基因阳性菌株24株,检出率为12.24%。其中,轻症肺炎中共检出7株(7/142),检出率为4.93%,重症肺炎中共检出17株(17/54),检出率为31.48%,轻重症肺炎间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668,P<0.05),关联强度分析OR值=8.861(95%CI:3.419~22.967),95%CI下限大于1,提示tst-1+SA是重症肺炎的危险因素。tst-1基因对儿童重症SAP诊断的灵敏度为0.315(95%CI:0.199~0.457),特异度为0.951(95%CI:0.897~0.978),阳性预测值为0.708(95%CI:0.488~0.866),阴性预测值为0.785(95%CI:0.714~0.842),曲线下面积为0.633。结论tst-1+SA是导致重症SAP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对于重症SAP的预测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但灵敏度较低。对其在临床鉴别诊断,病情预判方面的应用研究,应结合其它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的分析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肺炎 tst-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医院临床医护人员职业倦怠与医患关系、离职意愿的相关性及中介效应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双双 王锐潇 +1 位作者 杜晓亮 杨家义 《职业与健康》 CAS 2024年第10期1297-1301,1307,共6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临床医护人员职业倦怠、医患关系及离职意愿的相关性,分析医患关系在离职意愿与职业倦怠间的中介作用,为管理者制定策略以预防和缓解临床医护人员职业倦怠提供一定的指导和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2... 目的了解云南省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临床医护人员职业倦怠、医患关系及离职意愿的相关性,分析医患关系在离职意愿与职业倦怠间的中介作用,为管理者制定策略以预防和缓解临床医护人员职业倦怠提供一定的指导和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2023年1—3月对云南省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1273名临床医护人员利用职业倦怠量表、医患关系量表和离职意愿量表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儿童医院临床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得分为(41.27±22.08)分,医患关系得分为(21.93±6.68)分,离职意愿得分为(12.21±4.00)分。不同学历、岗位、职务、工作科室、月均收入临床医护人员职业倦怠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岗位、工作科室临床医护人员医患关系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性别、学历、岗位、职称、工作科室、聘用形式临床医护人员离职意愿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医患关系、离职意愿与职业倦怠总分及情绪衰竭维度、去人格化维度均呈正相关(均P<0.01),与个人成就感维度均呈负相关(均P<0.01);医患关系与离职意愿呈正相关(P<0.01)。医患关系在儿童医院临床医护人员离职意愿与职业倦怠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725,占总效应的38%。结论云南省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临床医护人员的离职意愿越强烈,医患关系越困难,职业倦怠越严重,医患关系在离职意愿和职业倦怠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管理部门应当营造良好和谐的医患大环境,缓解医患关系紧张现状,尽可能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舒适良好的执业环境,重点关注医护人员的心理状况和离职意愿并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和干预措施,以降低职业倦怠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倦怠 医患关系 离职意愿 相关性 中介效应
原文传递
尖端赛多孢致脑膜炎1例
13
作者 李小娟 李珏 +4 位作者 李亚玲 李伟杰 韩永慧 陈丽琴 麻明彪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4期393-396,共4页
报道头部外伤致尖端赛多孢脑膜炎1例。将患者脑脊液阳性培养液进行真菌培养和形态学观察,菌株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进行鉴定,并对菌株进行rDNA基因内转录间隔区测序及同源性分析,鉴定结果为尖端赛多孢。E-test体外药... 报道头部外伤致尖端赛多孢脑膜炎1例。将患者脑脊液阳性培养液进行真菌培养和形态学观察,菌株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进行鉴定,并对菌株进行rDNA基因内转录间隔区测序及同源性分析,鉴定结果为尖端赛多孢。E-test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菌株对伏立康唑敏感。使用伏立康唑治疗3 d后患儿病情好转,但因突发蛛网膜下腔和脑干出血后出现脑死亡,最终放弃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尖端赛多孢 波氏假阿利什霉 脑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黏液表皮样癌误诊为气管异物1例
14
作者 赵恒 李霞 +2 位作者 李勇桦 周丽娟 马静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6期403-404,共2页
1临床资料患儿,男,5岁,因进食后呛咳、发现气管异物4 h于2022-06-17就诊于昆明市儿童医院。患儿家属代诉患儿进食鸡蛋时不慎误吸,随后出现频繁、剧烈呛咳,伴喘息。随即于当地医院就诊,行胸部CT示气管近隆突部2.2 cm处见0.9 cm×0.8... 1临床资料患儿,男,5岁,因进食后呛咳、发现气管异物4 h于2022-06-17就诊于昆明市儿童医院。患儿家属代诉患儿进食鸡蛋时不慎误吸,随后出现频繁、剧烈呛咳,伴喘息。随即于当地医院就诊,行胸部CT示气管近隆突部2.2 cm处见0.9 cm×0.8 cm稍高密度影,考虑异物(图1A)。诊断为主气管异物梗阻,未行处理,由救护车送至我院ICU。查体:一般情况欠佳,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许痰鸣音,未闻及哮鸣音。入院诊断:气管内异物、呼吸道感染。患儿入ICU后为防止烦躁加重气管异物位置变化,给予舒芬太尼、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持续镇静镇痛,给予头孢唑林钠、奥美拉唑以及地奈德和吸入用盐酸氨溴索雾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肿瘤(Tracheal Neoplasms) 误诊(Diagnostic Errors) 异物(Foreign Bodies) 气管(Trach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道病毒核酸六重联检试剂的性能验证及评价
15
作者 何维芝 赵景霖 +3 位作者 杨翾 蒋立 许彬 韩定睿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9期1711-1716,共6页
目的对一种呼吸道病毒核酸六重联检试剂的主要性能进行验证及评价,以满足临床检测需要。方法依据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发布的《分子诊断检验程序性能验证指南(CNAS-GL039):2019》文件要求,对临床实验室使用的呼吸道病毒核酸六重... 目的对一种呼吸道病毒核酸六重联检试剂的主要性能进行验证及评价,以满足临床检测需要。方法依据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发布的《分子诊断检验程序性能验证指南(CNAS-GL039):2019》文件要求,对临床实验室使用的呼吸道病毒核酸六重联试剂的符合率、精密度、最低检出限、交叉反应和抗干扰能力进行验证和评价。结果该检测试剂盒精密度良好,CV<5%;对6种病原体随机组合的检出符合率均为100%;最低检出限为1.0×10^(3)copies/mL;与临床常见病原体,如新冠病毒、EB病毒、肺炎支原体、人博卡病毒无交叉反应;干扰物加入25%的血液、0.15mg/mL的奥司他韦和142ng/mL的利巴韦林,检测结果与对照样本无显著差异。结论呼吸道病毒核酸六重联检试剂的主要性能指标满足相关标准要求,可常规应用于临床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病毒 核酸检测 性能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先天性肺气道畸形微创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刀娅 陈君如 +1 位作者 柏亚明 吴骏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8期950-953,共4页
先天性肺气道畸形(CPAM)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囊性肺疾病。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其检出率呈上升趋势。CPAM存在肺部反复感染和恶变等风险,及时手术治疗十分重要。微创手术因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逐渐成为首选的手术方式。该文对小儿... 先天性肺气道畸形(CPAM)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囊性肺疾病。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其检出率呈上升趋势。CPAM存在肺部反复感染和恶变等风险,及时手术治疗十分重要。微创手术因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逐渐成为首选的手术方式。该文对小儿CPAM微创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肺气道畸形 微创手术 儿童 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变应性鼻炎与肺功能异常相关性研究进展
17
作者 陈奕均 高映勤 +2 位作者 马静 王美兰 张铁松 《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172-175,共4页
变应性鼻炎(AR)是哮喘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目前的研究显示AR患儿肺功能检测结果中最大呼气中期流速(FEF 25%~75%)值显著降低,存在肺通气功能异常,可能有气道阻塞性疾病,因此我们推测该类患儿可能是支气管哮喘的极高危人群。目前关于AR... 变应性鼻炎(AR)是哮喘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目前的研究显示AR患儿肺功能检测结果中最大呼气中期流速(FEF 25%~75%)值显著降低,存在肺通气功能异常,可能有气道阻塞性疾病,因此我们推测该类患儿可能是支气管哮喘的极高危人群。目前关于AR患儿肺功能特征的研究较少,发病原因及机制也尚未完全阐明。本综述将从国内外研究中总结AR患儿的肺功能情况及其肺功能异常的原因及机制等方面进展,并提出可能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鼻炎 过敏 哮喘 肺功能
原文传递
儿童先天性梨状窝瘘的误诊原因分析及治疗方法探讨 被引量:14
18
作者 马静 明澄 +6 位作者 娄凡 王美兰 林垦 曾文娟 李正才 刘秀芬 张铁松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81-384,共4页
目的 总结并分析儿童先天性梨状窝瘘误诊的原因,提高对梨状窝瘘的认识.方法 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昆明市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28例先天性梨状窝瘘患儿的临床资料,年龄11个月至14岁,中位年龄5岁,其中20例有外院误诊病史患... 目的 总结并分析儿童先天性梨状窝瘘误诊的原因,提高对梨状窝瘘的认识.方法 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昆明市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28例先天性梨状窝瘘患儿的临床资料,年龄11个月至14岁,中位年龄5岁,其中20例有外院误诊病史患儿均行颈部超声和增强CT检查,支撑喉镜下明确内瘘口,行瘘管高位结扎.结果 本组患儿误诊比例为20/28,误诊误治时间最短6个月,最长者达3年.支撑喉镜检查均发现梨状窝瘘口,19例位于左侧,1例位于右侧,均为单侧发病.7例误诊为化脓性淋巴结炎,给予反复的颈部穿刺和切开引流;3例误诊为“甲状舌管囊肿”,行囊肿切除术,术后3个月复发,其中1例考虑舌骨中段切除不够,行二次扩大的Sistruck手术;1例患儿误诊为“第二鳃裂瘘”;9例患儿被误诊为甲状腺相关疾病,其中4例误诊为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和亚急性甲状腺炎,5例误诊为甲状腺占位性病变,其中2例行甲状腺左叶部分切除术.20例患儿于全麻下行颈外入路瘘管高位结扎,手术顺利,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术后无声嘶、呛咳和咽瘘等并发症发生,随访12个月至4年,中位随访18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儿童先天性梨状窝瘘临床上不常见,临床中易被误诊.儿童出现左颈部反复感染和(或)脓肿应高度怀疑梨状窝瘘的可能.支撑喉镜检查可明确诊断,颈外入路瘘管高位结扎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畸形 梨状窝瘘 误诊 耳鼻喉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儿童颈部淋巴结病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娄凡 张铁松 +3 位作者 明澄 马静 王美兰 曾文娟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28-931,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的儿童颈部淋巴结病变的临床特征,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帮助。方法:收集经淋巴结活检确诊的73例颈部淋巴结病变的患儿资料,分析不同病理类型的颈部淋巴结病变患儿的性别构成、年龄分布、淋巴结特征及临床表现。结...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的儿童颈部淋巴结病变的临床特征,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帮助。方法:收集经淋巴结活检确诊的73例颈部淋巴结病变的患儿资料,分析不同病理类型的颈部淋巴结病变患儿的性别构成、年龄分布、淋巴结特征及临床表现。结果:73例颈部淋巴结病变患儿中,良性疾病组男性发病小于女性,恶性疾病组男性发病大于女性,两组性别构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疾病组在学龄期占比最大(27.4%),恶性疾病组在学龄前期(21.9%)和学龄期(20.5%)占比大,两组均在婴幼儿期和青春期占比较小,两组组内年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病理类型中,73例患儿以淋巴结炎性反应性增生占比最大,为35.6%(26/73),主要在学龄期发病;其次为霍奇金淋巴瘤,占比20.5%(15/73),主要在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发病。恶性疾病组的淋巴结平均最大横径值大于良性疾病组(P<0.05)。良性疾病组的淋巴结主要分布于Ⅰ、Ⅱ、Ⅲ区,恶性疾病组的淋巴结主要分布于Ⅱ、Ⅲ、Ⅳ、Ⅴ区,两组间肿大淋巴结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病理类型的儿童颈部淋巴结病变在性别构成、年龄分布、淋巴结大小及分布上存在差异,儿童颈部淋巴结病变有其自身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颈部 淋巴结病 病理学
原文传递
DSA透视下硬化治疗儿童面颈部淋巴管畸形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马静 张渝华 +4 位作者 祖金艳 娄凡 郭亚丽 高燕 张铁松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64-467,共4页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透视下硬化疗法治疗儿童面颈部淋巴管畸形的疗效及优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6-2015-06期间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联合放射科采用DSA瘤内注入平阳霉素加碘海醇加注射用水三联混合液治疗48例淋...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透视下硬化疗法治疗儿童面颈部淋巴管畸形的疗效及优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6-2015-06期间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联合放射科采用DSA瘤内注入平阳霉素加碘海醇加注射用水三联混合液治疗48例淋巴管畸形患儿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48例患儿,DSA透视下注射平阳霉素混合液注射1~5次,中位次数2.6次,治愈22例(45.83%),显效19例(39.58%),有效5例(10.42%),无效2例(4.17%),总有效率95.83%。随访6~18个月,外观满意,术后无严重过敏反应发生,病灶区无瘢痕、色素沉着和肺纤维化发生。结论:DSA透视下经皮硬化治疗对于瘤体巨大、不愿意接受手术的患儿是一种较好的替代治疗方法,具有定位准确,损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不影响患儿的外观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颈部淋巴管畸形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 硬化疗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