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医学科非机械通气患者气管切开人工气道湿化新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李敏 潘玲 +1 位作者 李惠芳 徐溧婕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8年第3期16-19,共4页
综述了非机械通气患者气管切开人工气道湿化的新进展,包括正常湿化的生理机制、湿化效果的判定、传统的气道湿化方式的选择、现代临床新型的气道湿化方式——高流量氧气湿化治疗,认为根据患者病情、医院条件、患者的承受能力等来综合考... 综述了非机械通气患者气管切开人工气道湿化的新进展,包括正常湿化的生理机制、湿化效果的判定、传统的气道湿化方式的选择、现代临床新型的气道湿化方式——高流量氧气湿化治疗,认为根据患者病情、医院条件、患者的承受能力等来综合考虑选择湿化方法及湿化液是今后努力及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机械通气 气管切开 人工气道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中供体来源的游离DNA作为潜在的排斥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程贤雄 莫银竹 +5 位作者 吕仕杰 胡军 李志伟 梁爱君 郑鹏肖 杨焕芝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54-61,共8页
肾脏疾病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终末期肾病患者必须依靠透析或肾移植治疗,而肾移植是终末期肾病的最佳治疗方法。肾移植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延长了患者生存时间,然而,由于免疫或非免疫因素导致一些患者移植物功能过早丧失,因此,并非... 肾脏疾病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终末期肾病患者必须依靠透析或肾移植治疗,而肾移植是终末期肾病的最佳治疗方法。肾移植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延长了患者生存时间,然而,由于免疫或非免疫因素导致一些患者移植物功能过早丧失,因此,并非所有患者都能从移植术中完全受益。循环游离DNA(cfDNA)是指存在于血液等体液中的小片段DNA,通常源自身体各个组织的细胞。供体来源的cfDNA(ddcfDNA)是患者外源性且来自移植器官的cfDNA。与侵入性活检不同,dd-cfDNA可以通过对样本的非侵入性分析来检测。dd-cfDNA浓度可能在肌酐水平升高之前就增加了,这有助于早期诊断移植损伤和充分治疗,以避免移植物过早丢失。该文综述有关cfDNA在肾移植中的作用研究,希望为dd-cfDNA检测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供体来源的游离DNA 免疫排斥反应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4
3
作者 周志刚 《中外医疗》 2017年第2期93-94,97,共3页
目的观察并探究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肺部真菌感染特点。方法方便择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期间于该院病室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64例患者病理资料分析,总结肺部真菌感染具有的临床特点。结果分离培养实验共发现75株真菌,可分为热带、白色、... 目的观察并探究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肺部真菌感染特点。方法方便择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期间于该院病室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64例患者病理资料分析,总结肺部真菌感染具有的临床特点。结果分离培养实验共发现75株真菌,可分为热带、白色、光滑3种假丝酵母菌,所有菌株均存在于无菌部位与非无菌部位,且非无菌部位的分布数量远远多余无菌部位。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最多,占比60.00%(45/75);热带假丝酵母菌次之,占比24.00%(18/75);光滑假丝酵母菌最少,占比16.00%(12/75);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真菌感染可引发肺部湿罗音、气促、痰量增多、痰液粘稠、发热等临床症状。结论患者多因白色假丝酵母菌而发生肺部真菌感染,临床应谨慎使用抗生素和激素类药物,严格进行术中无菌操作,避免低蛋白血症等间接诱发肺部真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肺部真菌感染 临床特点 高危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性压力传感器固定带在器官移植受体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监测中的应用
4
作者 徐溧婕 李惠芳 +1 位作者 潘玲 张楠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4年第3期164-167,共4页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的一次性压力传感器固定带在器官移植术后的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1—12月某院收治的154例器官移植受体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化入组原则分配样本,对照组采用传统胶布固定方法,试验组采用新型的一次...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的一次性压力传感器固定带在器官移植术后的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1—12月某院收治的154例器官移植受体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化入组原则分配样本,对照组采用传统胶布固定方法,试验组采用新型的一次性压力传感器固定带。比较两组校零次数、动脉导管意外滑脱例数、皮肤相关问题、固定装置移位、费用和使用前后医护、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等。结果试验组校零次数、动脉导管意外滑脱例数、固定装置移位例数、皮肤相关问题及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医护、患者、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一次性压力传感器固定带应用于器官移植术后患者有创血压监测中可为临床护士提供准确有效的监测数据,减少了动脉导管意外滑脱的不良事件发生率,避免对患者的皮肤造成医疗器械性相关压力性损伤及医用黏胶性损伤,同时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及医护、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传感器 器官移植 血流动力学监测 安全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伏立康唑治疗侵袭性真菌病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杨焕芝 李志伟 +3 位作者 夏金凤 高梦婷 陈国兵 张惠锋 《中国药物评价》 2021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评价伏立康唑治疗侵袭性真菌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影响其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使用伏立康唑并诊断为侵袭性真菌病的住院患者资料,评价伏立康唑治疗侵袭性真菌病临床疗效,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单... 目的:评价伏立康唑治疗侵袭性真菌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影响其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使用伏立康唑并诊断为侵袭性真菌病的住院患者资料,评价伏立康唑治疗侵袭性真菌病临床疗效,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96例患者感染位于肺部的为74.53%。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3.5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住院天数、伏立康唑使用天数和合并低蛋白血症是影响伏立康唑疗效的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伏立康唑使用天数是影响其疗效的保护因素,低蛋白血症是影响其疗效的危险因素。结论:伏立康唑用于治疗侵袭性真菌病有较好的疗效,临床治疗疗程要充足,低蛋白血症影响患者预后,临床治疗中应及时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立康唑 侵袭性真菌病 临床疗效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血浆置换和血浆置换联合CVVH治疗肝衰竭患者的影响和疗效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马继韬 李杨 于俊超 《世界复合医学》 2019年第3期18-21,共4页
目的 研究血浆置换和血浆置换联合CVVH治疗肝衰竭患者的影响和疗效,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 选择从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40例肝衰竭患者纳入此次研究工作,按照数字随机分方式将其划分成两组,命名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有20例。对... 目的 研究血浆置换和血浆置换联合CVVH治疗肝衰竭患者的影响和疗效,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 选择从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40例肝衰竭患者纳入此次研究工作,按照数字随机分方式将其划分成两组,命名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有20例。对照组接受血浆置换治疗,实验组接受血浆置换联合CVVH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24、48、72 h胆红素、肝酶清除率、凝血功能APTT。结果 经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65%(χ~2=5.625 0,P=0.017 7),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8、72 h胆红素、肝酶清除率、凝血功能APTT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凝血功能APTT为(32.57±0.25),对照组为(20.15±2.34)(t=23.602 4,P=0.000 0),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24 h胆红素、肝酶清除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置换联合CVVH应用于肝衰竭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能够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偏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体内胆红素水平,优化肝酶清除率,促进凝血功能恢复,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置换 CVVH 联合治疗 肝衰竭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心脏死亡供体无偿捐献供肝行原位肝移植的经验和体会
7
作者 周志刚 李超 +3 位作者 李立 蒋文虎 杨丽华 程传贤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2年第2期171-173,共3页
目的总结心脏死亡供体器官捐献具体流程和经验。方法对1例潜在器官捐献者经脑死亡评估和供体器官功能评估后,纳入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程序,并严格按照心脏死亡器官捐献程序进行工作。结果本例供体成功... 目的总结心脏死亡供体器官捐献具体流程和经验。方法对1例潜在器官捐献者经脑死亡评估和供体器官功能评估后,纳入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程序,并严格按照心脏死亡器官捐献程序进行工作。结果本例供体成功完成了肝脏捐献及获取流程,所获取供肝成功植入受体。结论成功获取心脏死亡供体捐献的器官,为推广心脏死亡供体器官的捐献积累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死亡供体 脑死亡 器官捐献 肝移植 伦理委员会 伦理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受体术后早期应用不同氧疗方式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8
作者 李敏 徐溧婕 +3 位作者 李惠芳 潘玲 范艳黔 雷英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9年第10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肝脏移植受体手术后脱离机械通气、拔除气管插管后使用传统面罩氧疗和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对患者的舒适度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于本科的42例肝移植受体术后的患者在脱机拔管后随机分成试验组(经鼻... 目的探讨肝脏移植受体手术后脱离机械通气、拔除气管插管后使用传统面罩氧疗和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对患者的舒适度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于本科的42例肝移植受体术后的患者在脱机拔管后随机分成试验组(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对照组(普通面罩氧疗)。收集2组患者的人口学参数,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ECHEⅡ)评分及全身感染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价(Sepsis-related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拔管后使用的不同氧疗方式对患者痰液粘稠度、拔管后0分钟、30分钟、24小时的舒适度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2组间转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及再次需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例组间差异对比,评估哪种氧疗方式更适合肝脏移植患者。结果通过对比研究,试验组的氧疗依从性、患者痰液的廓清度、舒适度、转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甚至再插管机械通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有优势趋势。结论肝移植受体术后患者脱机拔管后低氧血症推荐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受体 术后 氧疗方式 舒适度 治疗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机制及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莫银竹 宋沧桑 +2 位作者 李志伟 李兴德 杨焕芝 《中国药物评价》 2023年第3期217-223,共7页
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感染的高发病率和耐药导致的高死亡率是全球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CRKP耐药形式严峻,导致临床出现可选抗菌药物种类有限、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及医疗费用剧增等... 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感染的高发病率和耐药导致的高死亡率是全球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CRKP耐药形式严峻,导致临床出现可选抗菌药物种类有限、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及医疗费用剧增等问题,本研究就CRKP的流行病学、耐药机制以及临床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 肺炎克雷伯菌 耐药性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技术在肠造口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帅颖 刘琴 +2 位作者 栾涛 韩媛 张楠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34期68-70,90,共4页
肠造口是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最常见的结局,由于患者正常排便方式的改变,最终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延续性护理是针对肠造口患者常用的一种护理方法,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移动技术在肠造口患者的延续性护理中起到至... 肠造口是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最常见的结局,由于患者正常排便方式的改变,最终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延续性护理是针对肠造口患者常用的一种护理方法,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移动技术在肠造口患者的延续性护理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针对肠造口患者的延续性护理所采用的移动技术包括移动电话、短信、社交平台、移动应用程序等。本文阐述了移动技术在肠造口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进展,旨在为推动移动技术在肠造口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 肠造口 移动技术 社交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C延续性护理模式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6
11
作者 王帅颖 刘琴 +2 位作者 韩媛 张楠 栾涛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21期41-44,共4页
4C延续性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以美国的奥马哈系统(omaha system)为理论框架,其内容涉及一系列具有全面性(comprehensiveness)、合作性(collaboration)、协调性(coordination)及延续性(continuity)的护理活动。该模式区别于传统的... 4C延续性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以美国的奥马哈系统(omaha system)为理论框架,其内容涉及一系列具有全面性(comprehensiveness)、合作性(collaboration)、协调性(coordination)及延续性(continuity)的护理活动。该模式区别于传统的延续性护理,弥补了既往护理模式忽视患者心理状态的缺陷,注重全身心护理,已在慢性疾病、恶性肿瘤、妇产科等患者中得以应用。本文总结了4C延续性护理模式在我国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现状,包括其起源及框架、应用、优势和不足等,以期该模式更广泛地应用于护理工作,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 奥马哈系统 个案管理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例脑死亡无偿器官捐献供体的维护体会 被引量:9
12
作者 周志刚 李超 +3 位作者 李立 王胤佳 董权 郑鹏肖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486-489,共4页
目的探讨脑死亡器官移植供体的维护要点。方法我院于2011年12月至2012年1月期间共完成2例脑死亡器官捐献(DBD)供体的无偿器官捐献工作。供体确诊为脑死亡,应用机械通气、血管活性药物及其他相关药物维持供体,监测有创动脉压、中心静脉... 目的探讨脑死亡器官移植供体的维护要点。方法我院于2011年12月至2012年1月期间共完成2例脑死亡器官捐献(DBD)供体的无偿器官捐献工作。供体确诊为脑死亡,应用机械通气、血管活性药物及其他相关药物维持供体,监测有创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心率、血气交换、尿量、电解质酸碱平衡、体温、血细胞比容、白蛋白水平等,维持供体器官灌注。结果 2例DBD供体维持生命体征平稳,捐献的器官功能稳定正常。其中,供体1在入ICU后6 h确诊脑死亡,到实施器官捐献共维护33 h;供体2在入ICU后8 h确诊脑死亡,到实施器官捐献共维护31 h。捐献的肝脏、肾脏和角膜均成功移植于受体。结论 DBD供体维护是确保潜在供体器官成功捐献和捐献器官移植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对有效提高捐献器官的利用率及缓解目前器官短缺状况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死亡器官捐献 供体 器官维护
原文传递
产后大出血早期并发肺栓塞一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继韬 唐明星 +1 位作者 蒙旭 王胤佳 《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 CSCD 2021年第4期372-375,共4页
肺栓塞(PE)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而引起的一组呼吸循环障碍的疾病。本文结合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例产后大出血早期即发生肺栓塞,在凝血功能紊乱状态下急诊以选择性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方案抢救成功的病例进行报... 肺栓塞(PE)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而引起的一组呼吸循环障碍的疾病。本文结合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例产后大出血早期即发生肺栓塞,在凝血功能紊乱状态下急诊以选择性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方案抢救成功的病例进行报道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孕产妇 产后大出血 选择性小剂量尿激酶溶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