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主动脉瘤患者术前瘤颈解剖因素对腔内修复术后瘤体行为的影响
1
作者 王江辉 龚昆梅 +3 位作者 李柔刚 牟厚宇 赵一蔓 李玥锦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1期91-95,共5页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是一种威胁人类健康的致死性疾病,一旦破裂总死亡率为65%~85%[1]。手术是彻底治疗AAA最为有效的手段。开放手术修复在传统上被认为是AAA的标准治疗方法。随着腔内技术的进步,腹主动脉腔内修复...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是一种威胁人类健康的致死性疾病,一旦破裂总死亡率为65%~85%[1]。手术是彻底治疗AAA最为有效的手段。开放手术修复在传统上被认为是AAA的标准治疗方法。随着腔内技术的进步,腹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EVAR)已逐渐成为AAA的主要治疗方法[2]。但有证据表明,EVAR术后二次干预的风险显著高于开放手术[3]。常规EVAR效果依赖于:①近端锚定区条件;远端锚定区条件;②径路血管条件。锚定区长度、成角、形态、血管壁的状况直接影响移植物释放后是否能充分贴合而不发生内漏;③径路血管条件影响输送系统是否能安全通过[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死性疾病 标准治疗方法 腔内修复术 总死亡率 血管条件 腹主动脉瘤 解剖因素 移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静脉曲张手术的治疗现状 被引量:10
2
作者 孙怡博 肖乐 +3 位作者 王勇志 李玉 刘勇君 龚昆梅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1期88-92,共5页
下肢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疾病,其中以大隐静脉曲张最为多见,我国成年男女的患病率分别达10%~15%和20%~25%[1]。静脉曲张早期往往不受患者重视,就诊时多已有明显曲张静脉团、下肢皮肤瘙痒、色素沉着症状,甚至出现溃疡形成,因此手术... 下肢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疾病,其中以大隐静脉曲张最为多见,我国成年男女的患病率分别达10%~15%和20%~25%[1]。静脉曲张早期往往不受患者重视,就诊时多已有明显曲张静脉团、下肢皮肤瘙痒、色素沉着症状,甚至出现溃疡形成,因此手术治疗成为解决患者实际问题的首选[2]。近年来,针对下肢静脉曲张手术的新技术发展迅猛,泡沫硬化疗法、静脉腔内射频闭合(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以及腔内激光闭合(endovenous laser ablatio,EVLA)等微创手术方法正逐步取代传统手术应用于临床。本文对目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手术现状进行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曲张 血管外科 曲张静脉 腔内激光 大隐静脉曲张 泡沫硬化疗法 皮肤瘙痒 成年男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早期死亡危险因素meta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刘跃 徐宇 +2 位作者 李玥锦 邱昌涛 龚昆梅 《转化医学杂志》 2023年第2期109-116,共8页
目的探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TAAD)术后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CBM、VIP中文数据库和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英文数据库收集2010年1月1日—2022年8月12日关于TAAD术后早期死亡... 目的探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TAAD)术后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CBM、VIP中文数据库和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英文数据库收集2010年1月1日—2022年8月12日关于TAAD术后早期死亡危险因素的相关文献,由2位评价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运用RevMan 5.4和Stata 16统计学软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meta分析,采用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19项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共8088例TAAD,其中术后早期死亡1097例,非死亡6991例,NOS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均在6分及以上。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前休克或低血压、年龄>60岁、术前肾功能不全、术后肾功能不全、体外循环时间过长、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前昏迷、手术时间过长和术前D-二聚体水平升高是TAAD患者术后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目前证据表明术前休克或低血压、年龄>60岁、术前肾功能不全、术后肾功能不全和体外循环时间过长等多项因素是TAAD患者术后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可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以降低TAAD术后早期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夹层 死亡 早期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休克 年龄 肾功能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Ⅱ型内漏的预防及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邱昌涛 李玥锦 +4 位作者 李柔刚 刘彧 卢洪巧 李玉 龚昆梅 《医学综述》 CAS 2022年第13期2619-2624,共6页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口老龄化,吸烟者数量增加,腹主动脉瘤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目前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VAR)被广泛用于具有合适解剖结构的肾下型腹主动脉瘤患者进行的治疗,然而EVAR术后的远期效果对比开放手术优势逐渐丧失,主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口老龄化,吸烟者数量增加,腹主动脉瘤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目前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VAR)被广泛用于具有合适解剖结构的肾下型腹主动脉瘤患者进行的治疗,然而EVAR术后的远期效果对比开放手术优势逐渐丧失,主要原因是术后内漏形成,其中Ⅱ型内漏最为常见,Ⅱ型内漏导致严重的后果是瘤腔扩大,最终破裂导致死亡,因此对于EVAR术后发生Ⅱ型内漏的患者,应早期识别评估病情,并及时处理。大部分Ⅱ型内漏是稳定的,可保守治疗,定期随访观察,有Ⅱ型内漏高危因素的患者可采用术前预防性栓塞,防止Ⅱ型内漏的发生,对于持续性Ⅱ型内漏干预措施有介入栓塞治疗、腹腔镜结扎和开放手术等,最常见的方法是经动脉和经动脉瘤腔直接穿刺栓塞。除保守治疗外,其他的治疗手段均有再次干预的风险,因此未来的研究重点应该聚焦于如何降低Ⅱ型内漏再次干预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 Ⅱ型内漏 预防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发生低氧血症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徐宇 龚昆梅 郭世奎 《转化医学杂志》 2022年第6期355-359,共5页
目的 分析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发生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以及Embase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4月15日,由两位... 目的 分析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发生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以及Embase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4月15日,由两位评价人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分别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以及相关文献质量评价。采用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采用RevMan 5.4软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6篇文献,均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共788例患者,NOS量表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均为6分及以上。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发生低氧血症共333例,术后未发生低氧血症共455例,最终Meta结果显示,BMI≥25 kg/m^(2)[OR=3.47, 95%CI:2.00~6.07 P<0.001],术前PaO_(2)/FiO_(2)≤300[OR=3.21, 95%CI:1.81~5.66, P<0.001],深低温停循环时间[OR=4.87, 95%CI:2.97~6.76 P<0.001],术中及术后输血量[OR=3.23, 95%CI:2.56~3.90, P<0.001]合并效应量具有统计学意义,为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发生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结论 Meta分析研究表明,BMI≥25 kg/m^(2),术前PaO_(2)/FiO_(2)≤300,深低温停循环时间以及术中及术后输血量为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发生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术后低氧血症是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转归,临床医生应更加注意此类患者围手术期的管理,尽可能的降低患者术后低氧血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率及预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 低氧血症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氏手术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乳糜胸的诊治进展
6
作者 王勇志 杨百晖 +6 位作者 肖乐 龚昆梅 郭世奎 李玉 孙怡博 刘勇君 张祖森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2期170-173,共4页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cute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ATAAD)是最为凶险的主动脉疾病之一^([1,2]),在发病后48 h内死亡率达49%^([3]),非手术治疗患者2周内死亡率高达74%^([4])。ATAAD一经确诊,原则上均应积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cute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ATAAD)是最为凶险的主动脉疾病之一^([1,2]),在发病后48 h内死亡率达49%^([3]),非手术治疗患者2周内死亡率高达74%^([4])。ATAAD一经确诊,原则上均应积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5])。近年来,“全主动脉弓人工血管置换并支架象鼻手术”(孙氏手术)已成为ATAAD的标准术式^([4])。但ATAAD手术的技术难度极大,如何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依然是世界性难题^([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疾病 A型主动脉夹层 外科手术治疗 并发症发生率 术后乳糜胸 孙氏手术 标准术式 非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主动脉腔内隔绝术后脊髓缺血的病因及防治研究进展
7
作者 文鑫(综述) 龚昆梅 李玥锦(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05-609,共5页
自1994年Dake等[1]应用腔内支架成功治疗胸降主动脉瘤以来,胸主动脉腔内隔绝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彻底改变胸主动脉疾病的治疗方式,现TEVAR主要用于治疗胸主动脉瘤、胸主动脉夹层和胸主动脉损伤、胸主动脉壁... 自1994年Dake等[1]应用腔内支架成功治疗胸降主动脉瘤以来,胸主动脉腔内隔绝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彻底改变胸主动脉疾病的治疗方式,现TEVAR主要用于治疗胸主动脉瘤、胸主动脉夹层和胸主动脉损伤、胸主动脉壁内血肿、穿透性溃疡等[2,3]。与开放修复相比,TEVAR不仅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而且远期疗效相似[4],因此成为首选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腔内隔绝术 胸主动脉夹层 胸主动脉瘤 主动脉壁内血肿 穿透性溃疡 围手术期并发症 脊髓缺血 腔内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远端新发破口的原因和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研究进展
8
作者 刘跃 邱昌涛 +1 位作者 李玥锦 龚昆梅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1期102-106,共5页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是B型主动脉夹层(STBAD)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然而TEVAR术后存在一些特异性晚期并发症,包括支架移植物源性的远端新发破口(dSINE)等。dSINE大多发生较晚且无症状,容易被忽视,可造成腔内治疗失败。内膜片发生钙...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是B型主动脉夹层(STBAD)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然而TEVAR术后存在一些特异性晚期并发症,包括支架移植物源性的远端新发破口(dSINE)等。dSINE大多发生较晚且无症状,容易被忽视,可造成腔内治疗失败。内膜片发生钙化、患有结缔组织疾病、放置过大尺寸比的支架等组织学原因,覆膜支架的径向力、弹性回直力等生物力学原因,均可导致dSINE的发生。支架移植物长期慢性刺激和主动脉壁发生病变自身脆性变大共同作用导致TEVAR术后dSINE的发生,其危险因素包括覆膜支架的远端过大尺寸比、较短的支架长度、带有连接杆的支架、夹层持续时间过长、靶向主动脉段曲折度高、主动脉锥度比小、楔形并置角大等。dSINE通常会导致患者预后不良,使得TEVAR的治疗效果大打折扣,因而预防就显得格外重要,锥形支架技术、PETTICOAT—snowshoe技术、远端限制性支架技术、术者改良支架移植物技术、新型特异性支架技术等可预防dSINE的发生。dSINE发生后,可通过再次TEVAR置入新的覆膜支架以延伸覆盖新的远端破口,对患者造成二次创伤打击小;开放修复手术可以作为对发生dSINE时行再次TEVAR治疗失败后的补充,缺点是创伤大且手术时间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B型主动脉夹层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并发症 远端支架源性新发破口 支架移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源性髂动脉-下腔静脉瘘继发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
9
作者 邱昌涛 郭世奎 +5 位作者 张剑 张鹏 孔瑞泽 刘彧 李郭三 龚昆梅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3期258-260,共3页
患者,女性,50岁,因“胸闷气短2周余”于2021年11月8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在外院行椎管减压、腰椎间盘摘除、Cage植骨融合、置入钉棒系统固定术,术后即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晕厥等症状而转入ICU抢救,予... 患者,女性,50岁,因“胸闷气短2周余”于2021年11月8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在外院行椎管减压、腰椎间盘摘除、Cage植骨融合、置入钉棒系统固定术,术后即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晕厥等症状而转入ICU抢救,予输血浆、悬浮红细胞等对症支持治疗后病情有所缓解,20 d前因出现发热、咳嗽、咳痰而转至本院就诊。入院查体体温37.9℃,心率104次/min,一般情况差,贫血貌,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水肿。实验室检查示血红蛋白94 g/L,乳酸脱氢酶432 U/L,总胆红素31.5μmol/L,直接胆红素17.4μmol/L,脑利钠肽3950 ng/L。心脏彩超提示左房增大,左室内径正常高限,右房右室扩大,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增宽,下腔静脉增宽,肺动脉收缩压约68 mmHg(1 mmHg=0.133 kPa),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为61%。CTA提示右侧髂动脉和下腔静脉间见异常沟通,异常血管影伴瘤样扩张,大小约2.6 cm×3.4 cm(图1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肺动脉收缩压 凹陷性水肿 下腔静脉 直接胆红素 悬浮红细胞 髂动脉 射血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