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硬膜外腔小剂量罗哌卡因在高龄高危患者骨科下肢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
作者 田锦专 张晓华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26期108-110,113,共4页
目的研究硬膜外腔小剂量罗哌卡因在高龄高危骨科下肢手术患者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5月在我院骨科接受下肢手术治疗的139例高龄高危患者,患者均采用硬膜外麻醉,根据麻醉药物的不同分组,对照组70例患者应用布比卡... 目的研究硬膜外腔小剂量罗哌卡因在高龄高危骨科下肢手术患者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5月在我院骨科接受下肢手术治疗的139例高龄高危患者,患者均采用硬膜外麻醉,根据麻醉药物的不同分组,对照组70例患者应用布比卡因麻醉,观察组69例患者给予小剂量罗哌卡因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HR、MAP波动不大(P>0.05);对照组患者术中HR、MAP波动相对较大(P<0.05);观察组患者的运动阻滞见效时间、镇痛见效时间、运动恢复时间、痛觉恢复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术后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35%、7.25%,均低于对照组的17.14%、18.57%(P<0.05)。结论对于高龄高危骨科下肢手术患者应用硬膜外腔小剂量罗哌卡因能起到满意的麻醉效果,可保持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减少术中术后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镇痛效果和肌松效果好,是适用于高龄高危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罗哌卡因 布比卡因 高龄高危患者 骨科下肢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科手术患者采用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的麻醉效果评价 被引量:5
2
作者 翁剑武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5期169-170,共2页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患者采用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下肢骨科手术患者60例,分成两组。观察组:舒芬太尼+罗哌卡因。对照组:罗哌卡因。结果观察组镇痛时间、感觉阻滞平面消退时间、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患者采用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下肢骨科手术患者60例,分成两组。观察组:舒芬太尼+罗哌卡因。对照组:罗哌卡因。结果观察组镇痛时间、感觉阻滞平面消退时间、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合用于下肢骨科手术麻醉效果满意,对患侧肢体运动神经阻滞弱,并延长了镇痛时间,有利于骨科手术患者术后早期主动进行功能锻炼,促进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罗哌卡因 骨科手术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静脉麻醉方法用于小儿支撑喉镜下手术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翁剑武 黑子清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8期661-662,共2页
目的 观察两种不同静脉麻醉方法用于小儿支撑喉镜下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3 0例小儿喉乳头状瘤支撑喉镜下手术 ,随机分为A组和B组 ,每组各 15例 ,A组采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麻醉 ,B组采用地西泮复合羟丁酸钠麻醉。结果 两组麻醉都能... 目的 观察两种不同静脉麻醉方法用于小儿支撑喉镜下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3 0例小儿喉乳头状瘤支撑喉镜下手术 ,随机分为A组和B组 ,每组各 15例 ,A组采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麻醉 ,B组采用地西泮复合羟丁酸钠麻醉。结果 两组麻醉都能满足手术需要 ,但A组比B组术毕苏醒快 ,口咽分泌物少 ,舌后坠和恶心呕吐发生率低。结论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用于小儿喉乳头状瘤支撑喉镜下手术 ,具有术毕苏醒迅速、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撑喉镜 静脉麻醉 儿童 喉乳头状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老年患者侧卧位髋部手术中喉罩通气全身麻醉呼吸和循环管理的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许春城 翁剑武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7期797-798,共2页
目的分析老年髋部手术使用喉罩通气全身麻醉过程中呼吸以及循环系统的管理。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进行髋部手术的90例老年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喉罩通气全身麻醉,B组采用气管插管。结果 A组MBP平稳下... 目的分析老年髋部手术使用喉罩通气全身麻醉过程中呼吸以及循环系统的管理。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进行髋部手术的90例老年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喉罩通气全身麻醉,B组采用气管插管。结果 A组MBP平稳下降,T4开始回升,T1~T6时刻MBP与HR均低于基础值(P<0.05),B组T2时刻的MBP和HR、T6时刻的HR同T0时刻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PetCO_2方面,变为侧卧位之后,A组和B组分别为(40.9±4.9)mmHg和(37.9±2.9)mmHg(P<0.05),但拔管前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老年髋部手术使用喉罩通气全身麻醉,应重视对呼吸功能的监测,同时可通过静脉推注与微泵注射结合的诱导方法实现维持循环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髋部手术 喉罩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帝视内镜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5
作者 许春城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34期120-122,129,共4页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帝视内镜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手术中,对照组采用直接喉镜...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帝视内镜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手术中,对照组采用直接喉镜联合氯化钠注射液,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帝视内镜。比较两组插管前后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变化情况,并对两组患者的插管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一次插管成功率、咽部不适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插管后的心率快于插管前,平均动脉压高于插管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插管后的心率慢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插管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一次插管成功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咽部不适发生率为1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患者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过程中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帝视内镜,可有效稳定患者手术过程中的生命体征,促进插管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 老年患者 全身麻醉 右美托咪定 帝视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注药方向对腰-硬联合麻醉效果的影响
6
作者 翁剑武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1458-1458,共1页
关键词 腰-硬联合麻醉 注药 药方 妇产科手术 麻药 骶尾部 脊麻 方向 文采 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下肢骨折中的麻醉效果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马少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14期1316-1319,共4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下肢骨折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研究组接受...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下肢骨折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研究组接受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接受罗哌卡因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麻醉前后不同时间的收缩压(SBP)、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_(2))、心率(HR)、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平均动脉压(MAP)、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麻醉前(T1)与麻醉后10 min(T2)两组的HR、MAP、SvO_(2)、SBP水平及手术前两组的MMSE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20 min(T3)研究组的HR、MAP、SBP水平及手术后研究组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麻醉优良率(97.50%Vs 80.0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总麻醉不良反应率(10.00%Vs 7.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联合右美托咪定进行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满意,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中血液动力学稳定,可保护患者认知功能,促进术后身体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骨折 老年人 右美托咪定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 罗哌卡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应用
8
作者 陈妙玲 陈阳生 《广州医药》 2000年第5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腰麻 硬膜外麻醉 临床应用 麻醉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利多卡因或布托啡诺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麻醉 被引量:1
9
作者 邱陆芬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8期154-156,共3页
目的探讨芬太尼、利多卡因和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的效果。方法 100例拟行人工流产术的孕妇,分为四组。A组:单独给予丙泊酚(对照组);B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C组:丙泊酚复合利多卡因组;D组:丙泊酚复合布托啡诺组。结果 A组... 目的探讨芬太尼、利多卡因和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的效果。方法 100例拟行人工流产术的孕妇,分为四组。A组:单独给予丙泊酚(对照组);B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C组:丙泊酚复合利多卡因组;D组:丙泊酚复合布托啡诺组。结果 A组较B、C、D三组患者术中各时间段SBP下降明显(P<0.01);扩宫、负压吸引时A组患者HR有明显增快(P<0.05);四组患者在术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SpO2下降,但A组患者较其余三组下降明显(P<0.01)。结论丙泊酚联合镇痛药均能为人工流产术提供一个比较满意的镇痛效果和操作条件,但以丙泊酚联合布托啡诺组的效果为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流产术 芬太尼 利多卡因 布托啡诺 丙泊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择期手术围麻醉期血液利用临床观察
10
作者 刘美兰 黄若玲 《华夏医学》 2004年第4期538-539,共2页
目的 :观察择期手术围麻醉期采集自体血对手术的影响 ,探讨自体输血在择期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术中出血较多的颅脑、骨科大手术行自体输血 6 0例 ,年龄 2 5~ 5 0岁 ,利用本院设备 ,于麻醉后采集一定量自体血贮存 ,以急性等容性血... 目的 :观察择期手术围麻醉期采集自体血对手术的影响 ,探讨自体输血在择期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术中出血较多的颅脑、骨科大手术行自体输血 6 0例 ,年龄 2 5~ 5 0岁 ,利用本院设备 ,于麻醉后采集一定量自体血贮存 ,以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 (ANH)。分别于采血前后及回输后 ,观察患者 RBC、Hb、Hct、Pit等指标变化及输血情况 ,与同期手术异体输血组 6 0例比较。结果 :自体输血组在采血后各项观察指标均明显下降 (P<0 .0 1 )。但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无差异 (P>0 .0 5 ) ,输血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也无差异 (P>0 .0 5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择期手术 等容性血液稀释 血液利用 围麻醉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106岁老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一例
11
作者 张丽英 《华夏医学》 2004年第3期297-297,共1页
关键词 麻醉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唑安定复合氯胺酮在小儿手术麻醉的临床应用
12
作者 翁剑武 陈毓玲 《华夏医学》 2005年第1期66-67,共2页
目的 :研究咪唑安定 -氯胺酮在小儿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 10 0例 ASA ~ 级 ,年龄 3~ 8岁 ,体重10~ 2 1kg,行中小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咪唑安定 -氯胺酮组 (MK组 )和地西泮 -氯胺酮组 (VK组 ) ,每组 5 0例 ,术中观察两组患儿... 目的 :研究咪唑安定 -氯胺酮在小儿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 10 0例 ASA ~ 级 ,年龄 3~ 8岁 ,体重10~ 2 1kg,行中小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咪唑安定 -氯胺酮组 (MK组 )和地西泮 -氯胺酮组 (VK组 ) ,每组 5 0例 ,术中观察两组患儿用药情况及心率、呼吸、SPO2 、麻醉起效时间和清醒时间。结果 :两组患儿术中心率、呼吸、SPO2 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而麻醉起效时间和清醒时间 MK组明显快于 VK组 (P<0 .0 5 )。结论 :咪唑安定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手术麻醉合理 ,效果确切 ,起效快 ,苏醒也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安定 氯胺酮 小儿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的应用
13
作者 刘美兰 《华夏医学》 2004年第3期422-423,共2页
关键词 麻醉 老年人 股骨头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危重新生儿膈疝的麻醉处理
14
作者 张丽英 《华夏医学》 2004年第1期107-107,共1页
关键词 新生儿 膈疝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芬太尼静脉麻复合骶麻在小儿隐匿阴茎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许春城 张秀贤 +2 位作者 钟锡盛 翁剑武 巫伟昭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14期88-90,140,共4页
目的分析丙泊酚-芬太尼静脉麻复合骶麻在小儿隐匿阴茎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3~11月期间收治的50例隐匿阴茎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为单纯咪达唑仑-丙泊酚-芬太尼静脉麻组,观察组为丙泊酚-... 目的分析丙泊酚-芬太尼静脉麻复合骶麻在小儿隐匿阴茎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3~11月期间收治的50例隐匿阴茎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为单纯咪达唑仑-丙泊酚-芬太尼静脉麻组,观察组为丙泊酚-芬太尼静脉麻复合骶管麻醉组,对比两种麻醉方法的应用效果,观察指标包括丙泊酚、芬太尼、咪达唑仑总用量,术后清醒时间,术中、复苏期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麻药总用量与术后清醒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术中、复苏期不良反应发生率(8.0%)低于对照组(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芬太尼静脉麻复合骶麻在小儿隐匿阴茎手术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具有用药少、苏醒时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等优势,是一种较理想的麻醉方法,值得临床推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芬太尼静脉麻醉 骶管麻醉 小儿隐匿阴茎手术 麻醉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隐睾下降固定术治疗小儿高位隐睾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卢旭生 卢旭淳 +2 位作者 陈燕婷 张伟亮 翁剑武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32期90-93,97,共5页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隐睾下降固定术对治疗小儿高位隐睾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普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高位隐睾患儿4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腔镜组(20例)和开放组(20例)。腹腔镜组对患者行腹腔镜隐睾下降固...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隐睾下降固定术对治疗小儿高位隐睾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普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高位隐睾患儿4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腔镜组(20例)和开放组(20例)。腹腔镜组对患者行腹腔镜隐睾下降固定术进行治疗,开放组对患者行开放手术睾丸下降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睾丸发育情况、手术指标、性激素[表皮生长因子(EGF)、睾酮(T)、5α-二氢睾酮(5α-DHT)、雌二醇(E_(2))、卵泡刺激素(FSH)]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的睾丸萎缩率及血供异常率低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儿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放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开放组,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儿治疗后的EGF、T、5α-DHT、FSH水平均高于开放组,E_(2)水平低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位隐睾患儿采用腹腔镜下隐睾下降固定术较开放手术疗效更佳,能够减少睾丸回缩和萎缩的发生,并且减少手术创伤和出血量,减轻患儿痛感,促进患儿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隐睾症 睾丸下降固定术 小儿 腹腔镜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给药途径的右美托咪定用于小儿磁共振检查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艳琴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5年第4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小儿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中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不同给药途径的镇静效应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80例在我院实施MRI检查的患儿,ASAⅠ~Ⅱ级,年龄2~8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鼻内滴注组(DN组... 目的探讨小儿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中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不同给药途径的镇静效应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80例在我院实施MRI检查的患儿,ASAⅠ~Ⅱ级,年龄2~8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鼻内滴注组(DN组,n=60)、肌肉注射组(DM组,n=60)、静脉注射组(DV组,n=60),分别采用鼻内滴注、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的方法注入2μg/kg DEX。记录生命体征变化、不良事件发生率、入睡时间、苏醒时间、镇静失败率。结果镇静失败率DM组为8.3%,DN组为5.0%,DV组最高为13.3%;检查医师满意度DN组及DM组明显高于DV组(P〈0.01);DV组的血压、心率下降较DM及DN组明显(P〈0.05);术中心动过缓发生率,DV组较DM、DN组高(P〈0.05);需要应用麻黄碱例数DV组较DM、DN组多(P〈0.05);DV组入睡最早(P〈0.01),DM组和DN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在苏醒时间上,DV组较DM、DN组短(P〈0.01),DN组较DM组短(P〈0.05)。结论在小儿MRI检查中,鼻内滴注和肌肉注射DEX虽然镇静的入睡时间慢于静脉注射组,但在维持生命体征稳定、术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镇静的成功率上要优于静脉注射。鼻内滴注方式为无创性,小儿更易于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小儿 磁共振 给药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派卡因与氯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合用于臂丛阻滞5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翁剑武 刘直星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27期205-206,共2页
目的本研究为了对比罗派卡因与氯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患者,拟在臂丛阻滞下行手术,随机双盲发分成R、P两组,每组60例,即0.25%罗派卡因分别与2%盐酸氯普鲁卡因注射液组或1%盐酸利多卡因... 目的本研究为了对比罗派卡因与氯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患者,拟在臂丛阻滞下行手术,随机双盲发分成R、P两组,每组60例,即0.25%罗派卡因分别与2%盐酸氯普鲁卡因注射液组或1%盐酸利多卡因组,两组局麻药容量均20mL。利用周围神经刺激仪辅助定位后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观察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及不良反应。分别记录阻滞后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和恢复时间。结果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无统计学意义,而氯普鲁卡因组的麻醉起效时间、痛觉阻滞时间、运动阻滞时间、运动恢复时间均较利多卡因组短,且运动恢复时感觉几乎同时恢复。R组没有出现不良反应,P组出现1例毒性反应和1例霍纳综合症,因此认为0.25%罗派卡因与2%盐酸氯普鲁卡因应用于臂丛神经阻滞起效快、阻滞效果好、恢复完全、毒性低,用于上肢短程手术比0.25%罗派卡因与1%利多卡因具有明显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派卡因 氯普鲁卡因 利多卡因 臂丛神经阻滞 周围神经刺激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及舒芬太尼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艳琴 庞珊 詹静敏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12期109-113,共5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及舒芬太尼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广东省普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3例实施分娩镇痛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组(31例)、D组(31例)和DS组(31例)。S组采...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及舒芬太尼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广东省普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3例实施分娩镇痛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组(31例)、D组(31例)和DS组(31例)。S组采用0.1%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注入硬膜外腔;D组采用0.1%罗哌卡因+0.5μg/ml右美托咪定注入硬膜外腔;DS组采用0.1%罗哌卡因+0.25μg/ml右美托咪定+0.25μg/ml舒芬太尼注入硬膜外腔。比较三组监测麻醉前、麻醉后5、10、20、30、60、90、120 min(T_(0)~T_(7))时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各产程时间,新生儿出生5 min Apgar评分,剖宫产率,不良事件,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用药总剂量及单次负荷量推注(bolus)次数。结果三组T_(1)~T_(7)的VAS评分均低于T_(0),且在T_(1)、T_(3)~T_(7)时DS组的VAS评分低于S组、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产程、新生儿出生5 min Apgar评分及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S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DS组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S组、D组,麻醉用药总剂量少于S组、D组,bolus次数低于S组、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及舒芬太尼应用于产妇的硬膜外分娩镇痛中可以缩短起效时间,提高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罗哌卡因 舒芬太尼 硬膜外麻醉 分娩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帝视内镜硬镜引导气管插管对肥胖患者脑电双频指数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20
作者 许春城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5期169-171,共3页
目的分析帝视内镜硬镜引导气管插管对肥胖患者脑电双频指数(BIS)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4月于普宁市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00例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给... 目的分析帝视内镜硬镜引导气管插管对肥胖患者脑电双频指数(BIS)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4月于普宁市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00例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给予Macintosh直接喉镜引导气管插管,观察组给予帝视内镜硬镜引导气管插管。比较两组患者的BIS变化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对照组患者气管插管后的BIS高于气管插管前,且观察组气管插管后的BI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气管插管前后的BI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气管插管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高于气管插管前,且观察组气管插管后的MAP、H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气管插管前后的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肥胖患者气管插管时应用帝视内镜硬镜的效果显著,优于Macintosh直接喉镜,能够有效控制、稳定BIS和血流动力学,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帝视内镜硬镜 肥胖患者 气管插管 脑电双频指数 血流动力学 Macintosh直接喉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