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变厚截面材料激光穿透焊接自适应功率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周麒 张哲豪 +5 位作者 李栋梁 罗耀恩 赵育泽 陈聪 曾宏玉 袁方 《金属加工(热加工)》 2024年第2期23-29,33,共8页
激光焊接变厚截面板是实现汽车轻量化的有效举措,但在激光焊接过程中,因工艺不稳定易导致焊缝熔透状态不一致,工件焊接质量较差。由于激光功率易于控制且对熔深影响显著,因此从变厚截面板激光焊接过程中的功率控制需求入手,设计了功率... 激光焊接变厚截面板是实现汽车轻量化的有效举措,但在激光焊接过程中,因工艺不稳定易导致焊缝熔透状态不一致,工件焊接质量较差。由于激光功率易于控制且对熔深影响显著,因此从变厚截面板激光焊接过程中的功率控制需求入手,设计了功率控制软硬件系统,完成了功率控制平台的搭建;采用卷积神经网络对同轴图像采集系统获取的小孔穿透孔图像进行分类,依据穿透孔面积分为未熔透、适度熔透和过熔透,采用PID控制系统根据分类结果编码实时改变焊接功率以获得适度熔透状态;通过采用变截面板进行激光焊接功率自适应调控试验,获得了背部余高均匀的焊缝,验证了自适应功率监测和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焊接 变厚截面材料 熔透状态 自适应功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340LA变厚截面板变功率激光焊接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屹 梁志超 +3 位作者 张哲豪 陆润东 李福南 韦海英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1-57,共7页
变厚截面材料是实现汽车轻量化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截面厚度变化的材料连接实现困难.1.2~2.0 mm厚的B340LA变厚截面板在长度和宽度方向上都存在厚度波动,并且不同厚度处的材料硬度存在最大20%的偏差.针对该材料的特性自行设计了专用焊接... 变厚截面材料是实现汽车轻量化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截面厚度变化的材料连接实现困难.1.2~2.0 mm厚的B340LA变厚截面板在长度和宽度方向上都存在厚度波动,并且不同厚度处的材料硬度存在最大20%的偏差.针对该材料的特性自行设计了专用焊接夹具,提出了阶跃式变功率的激光焊接方法.对比分析固定功率和阶跃式变功率两种激光焊接试验,结果表明:固定功率(900~1 400 W)条件下获得的焊缝形貌与熔透状态均在焊接方向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且部分焊缝会出现塌陷等焊接缺陷;采用1 000 W、1 100 W和1 300 W分段功率的阶跃式变功率焊接,1.2~2.0 mm板厚方向上可得到一致的焊缝形貌和熔透状态,焊缝熔合区的硬度偏差小于9%.与固定功率激光焊接相比,阶跃式变功率激光焊接可实现B340LA变厚截面材料的有效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焊接 变厚截面板 阶跃式变功率 熔透状态 焊缝形貌和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直接金属沉积工艺能效的田口试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袁丰波 韦海英 +2 位作者 黄矗 吴家柱 张屹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4-29,共6页
为了研究金属激光直接沉积工艺过程中工艺参量对工艺能效的影响,采用自主研发的HCX60五轴激光复合制造机床开展工艺能效田口试验,并对其结果进行了信噪比分析、极差分析以及方差分析,得到激光功率、送粉量、扫描速率、提升量以及搭接率... 为了研究金属激光直接沉积工艺过程中工艺参量对工艺能效的影响,采用自主研发的HCX60五轴激光复合制造机床开展工艺能效田口试验,并对其结果进行了信噪比分析、极差分析以及方差分析,得到激光功率、送粉量、扫描速率、提升量以及搭接率对工艺能效的影响主次关系,提出了工艺因素优化组合。结果表明,送粉量对工艺能效的影响最为显著,最佳参量组合为激光功率P=500W,送粉量f=28g/min,扫描速率v=600mm/min,提升量h=0.6mm和搭接率λ=30%。这为研究增材制造工艺参量对工艺能效的作用及影响规律提供了理论借鉴和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工艺能效 田口试验 激光直接沉积 增材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直接金属沉积316L不锈钢表面粘粉工艺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寰宇 吴家柱 +2 位作者 赵鹏辉 刘安丽 张屹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24-628,共5页
为了探究激光直接金属沉积316L不锈钢的表面粉末粘附工艺规律,利用高速摄像机分析粉末粘附类型,采用单因素试验的方法,定量研究了单道多层沉积中的送粉速率、送粉气流量和线能量密度对粉末粘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粉末粘附主要包括熔... 为了探究激光直接金属沉积316L不锈钢的表面粉末粘附工艺规律,利用高速摄像机分析粉末粘附类型,采用单因素试验的方法,定量研究了单道多层沉积中的送粉速率、送粉气流量和线能量密度对粉末粘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粉末粘附主要包括熔池熔液逸出和未熔粉末粘附两种类型;随着送粉速率的增加和送粉气流量的减小,薄壁件侧表面粉末粘附程度增加,而粉末粘附程度则对激光线能量密度的变化不敏感;激光功率700W、扫描速率700mm/min、送粉量13.54g/min、送粉气流量14L/min、离焦量+22mm时,激光直接金属沉积薄壁件表面粉末粘附较少。研究结果能够成为改善316L不锈钢增材制件表面质量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粉末粘附 单因素试验 直接金属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切割锂电池负极极片复合材料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5
作者 晏一菓 阳如坤 +2 位作者 李建相 吴学科 张屹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73-778,共6页
为了探究负极极片复合材料的切割性质,采用有限元模型,对激光切割锂离子电池负极极片复合材料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由温度场分布取得了负极切缝宽度与切缝深度的尺寸大小,从中研究激光功率、切割速率和光斑半径对负极表层材料切缝宽... 为了探究负极极片复合材料的切割性质,采用有限元模型,对激光切割锂离子电池负极极片复合材料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由温度场分布取得了负极切缝宽度与切缝深度的尺寸大小,从中研究激光功率、切割速率和光斑半径对负极表层材料切缝宽度与切缝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负极表层切缝宽度随激光功率和光斑半径的增加而增大,随切割速率增大而减小;切缝深度随激光功率增加而增大,随切割速率和光斑半径增大而减小.切割至中间铜箔后,切缝深度变化速率趋缓,负极材料的复合结构对切缝深度存在明显影响;在功率为170W、光斑半径为47μm、切割速率变化至600mm/s左右时,效果最为明显,切割深度在该参量下达到60μm,且突破这一阈值后增长速率得到明显提升直至极片完全切断.这一结果可为激光应用于锂离子电池极片复合材料切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激光切割 温度模拟 电极极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增材制造的熔池凝固组织演变的相场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肖文甲 许宇翔 宋立军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252-3262,共11页
激光增材制造(laser additive manufacturing,LAM)技术极适合复杂整体构件的近净成形和高附值损伤件的快速修复.然而,激光增材制造熔池内部复杂的动态凝固过程显著影响成形件的终态组织,进而制约其服役性能.本文针对激光直接能量沉积(di... 激光增材制造(laser additive manufacturing,LAM)技术极适合复杂整体构件的近净成形和高附值损伤件的快速修复.然而,激光增材制造熔池内部复杂的动态凝固过程显著影响成形件的终态组织,进而制约其服役性能.本文针对激光直接能量沉积(direct energy deposition by laser,DED-L)Inconel 718过程,构建宏观传热传质与多相场耦合的多尺度数学模型,解决了熔池宏-微观温度场的直接耦合,并基于MPI并行程序设计实现了熔池二维的全域定量模拟,研究了凝固过程中的晶粒演变过程.结果表明,模拟的熔池尺寸、凝固界面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熔池凝固界面形态和晶体择优取向是影响晶粒演变的重要因素.在熔池横截面上,凝固过程主要受温度梯度方向的驱使,取向与温度梯度方向夹角越小的晶粒占优生长.在纵截面上,晶粒的生长表现出弯曲生长以及"上三角"的晶粒特征,温度梯度方向的渐变导致了晶粒弯曲,相邻晶粒的竞争行为决定了晶粒形貌.本文阐明了金属激光增材制造晶粒演变的机理,有助于厘清增材制造热物理、化学、冶金过程,为凝固组织的预测和调控提供理论指导.此外,该多尺度数学模型也适用于其他金属材料的激光增材制造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增材制造 镍基高温合金 晶粒演变 熔池凝固 多尺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小圆弧金刚石砂轮电火花修整试验研究
7
作者 陈根余 鲁恩昊 +1 位作者 戴隆州 袁尚勇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4-174,共11页
多槽凹小圆弧成形砂轮难以高精度、高效率修整的问题严重限制了其在精密磨削的应用.本文阐述了成形电极电火花修整凹小圆弧成形砂轮的原理,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设计出最佳加工参数组合,利用高精度车刀装置修整了紫铜电极车成砂轮对应的V... 多槽凹小圆弧成形砂轮难以高精度、高效率修整的问题严重限制了其在精密磨削的应用.本文阐述了成形电极电火花修整凹小圆弧成形砂轮的原理,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设计出最佳加工参数组合,利用高精度车刀装置修整了紫铜电极车成砂轮对应的V形槽轮廓形状后进行逐级减能的电火花修整多槽凹小圆弧成形砂轮研究,完成了2 500#粒度和1 000#粒度成形金刚石砂轮修整验证,并磨削了石墨片试件进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较高效率下控制了砂轮表面质量与轮廓精度,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花修整 金刚石砂轮 细粒度成形砂轮 轮廓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激光增材制造等离子体特征与成形缺陷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刘安丽 隋长有 +1 位作者 李发智 张屹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8-146,共9页
光谱强度与电子密度是陶瓷激光增材制造等离子体的两个重要特征。孔隙裂纹缺陷直接影响着陶瓷件的性能。搭建了等离子体监测平台,采用阈值分割法对孔隙缺陷进行提取。通过分析等离子体羽辉和谱线特征来研究工艺参数对等离子体谱线强度... 光谱强度与电子密度是陶瓷激光增材制造等离子体的两个重要特征。孔隙裂纹缺陷直接影响着陶瓷件的性能。搭建了等离子体监测平台,采用阈值分割法对孔隙缺陷进行提取。通过分析等离子体羽辉和谱线特征来研究工艺参数对等离子体谱线强度和电子密度的影响,得出了等离子体特征与成形缺陷具有相关性这一结论。试验结果表明:与金属材料相比,氧化铝陶瓷蒸气电离形成的等离子体羽辉喷发得更高,面积更大;等离子体谱线强度随激光功率和扫描速度的增大而升高,随送粉速率的增大而降低;电子密度随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和送粉速率的增大而升高;在成形过程中,等离子体谱线强度、电子密度与孔隙、裂纹这两类成形缺陷均具有强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增材制造 氧化铝陶瓷 等离子体 成形缺陷
原文传递
飞秒激光加工不对称浸润特性金属网格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尉 宋立军 《应用激光》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3-78,共6页
近年来,由于越来越多的工业含油污水产生和频繁泄油事故的发生,因此开发用于油水分离新技术十分重要。传统的油水分离材料由于存在制备工艺复杂,商业可用性低以及无法适应恶劣环境,大多数方案都无法进行大规模生产,且无法对重密度和轻... 近年来,由于越来越多的工业含油污水产生和频繁泄油事故的发生,因此开发用于油水分离新技术十分重要。传统的油水分离材料由于存在制备工艺复杂,商业可用性低以及无法适应恶劣环境,大多数方案都无法进行大规模生产,且无法对重密度和轻密度油同时生效。受到鱼鳞的启发,制备了一种具不对称浸润特性的金属网格。通过用飞秒激光处理不锈钢网的一面,并在另一面上喷涂打印机粉末,使得网格的两面对水和油表现出不同的亲疏性。激光处理的表面超亲水并且水下疏油,此侧对水的接触角降为接近0°,对油的接触角增加至131°;而喷涂粉末的表面亲油并且疏水,此侧水的接触角增加至138°,而油的接触角将为0°。因此当油水混合物接触到金属网格某一面时,表现出亲性的液体就会在重力作用下透过网格,而表现出疏性的一面则会被阻隔,从而实现了油水的分离效果,且该网格对重油和轻油的分离均有效果,二者的分离效率均超过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油水分离 浸润特性 微纳结构
原文传递
激光填粉焊接B340LA高强钢工艺特性研究
10
作者 李洁 张屹 +1 位作者 梁志超 陈聪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301-308,共8页
激光焊接B340LA高强钢是汽车轻量化设计制造的重要技术难题。采用Fe30金属粉末作为填料开展了B340LA高强钢激光填粉焊接工艺试验,研究了对接间隙、焊接速度和填粉速度对焊缝质量的影响规律,发现在优化工艺参数条件下,可以得到焊缝形貌平... 激光焊接B340LA高强钢是汽车轻量化设计制造的重要技术难题。采用Fe30金属粉末作为填料开展了B340LA高强钢激光填粉焊接工艺试验,研究了对接间隙、焊接速度和填粉速度对焊缝质量的影响规律,发现在优化工艺参数条件下,可以得到焊缝形貌平整,焊缝强度高于母材的优质焊缝。结果表明,对接间隙是影响表面余高和塌陷的最重要工艺参量,随着对接间隙的增大,焊缝形貌下凹量增大,当对接间隙为0.15 mm时,焊缝出现塌陷。焊接速度对焊缝表面余高和塌陷影响较小,随着焊接速度的增加,焊缝形貌平整,未出现塌陷现象。填粉速度对抗拉强度的影响较大,随着填粉速度的增加,焊接件的组织大范围细化,抗拉强度增加。当填粉速度<8.27 g/min时,焊接接头断裂在焊缝位置;当填粉速度≥8.27 g/min时,焊接接头断裂在母材,此时焊接接头强度高于母材。该研究成果丰富了激光焊接基础理论,为车用B340LA高强钢激光焊接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激光焊接 工艺特性 焊缝形貌 抗拉强度 高强钢
原文传递
小口径非球面斜轴磨削及磁流变抛光组合加工工艺及装备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尹韶辉 龚胜 +3 位作者 何博文 陈逢军 尹自强 曹成国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205-211,共7页
为提高小口径非球面模具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提出一种结合斜轴超精密磨削和斜轴磁流变抛光的组合加工方法,将两种超精密加工方法集成在一台机床上,以缩短装夹时间以及降低装夹误差。研制新型的小口径非球面超精密复合加工机床,对直径Ф6... 为提高小口径非球面模具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提出一种结合斜轴超精密磨削和斜轴磁流变抛光的组合加工方法,将两种超精密加工方法集成在一台机床上,以缩短装夹时间以及降低装夹误差。研制新型的小口径非球面超精密复合加工机床,对直径Ф6.6 mm的非球面碳化钨模具进行了加工试验。斜轴磨削后加工表面粗糙度达到R_a 6.8 nm,斜轴磁流变抛光后表面粗糙度达到R_a 0.7 nm,面型精度可以达到PV 221 nm。结果表明,所开发的小口径非球面超精密复合加工装备能达到加工要求,可有效提高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口径非球面 斜轴超精密磨削 斜轴磁流变抛光 组合加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