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培土消水方联合西医综合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 被引量:6
1
作者 唐聪 陈建苏 钟景贤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3期32-33,共2页
目的:研究培土消水方协同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及眼内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疗效。方法:选择江门爱尔新希望眼科医院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52例(54眼)DME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玻璃体腔内注射康... 目的:研究培土消水方协同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及眼内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疗效。方法:选择江门爱尔新希望眼科医院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52例(54眼)DME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及眼内光凝治疗,共26例26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培土消水方加减治疗,共26例28眼,评价两组患者视力恢复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值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黄斑中心厚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黄斑中心厚度值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时,观察组黄斑水肿复发3眼(10.71%),对照组复发7眼(26.9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培土消水方协同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及眼内光凝治疗DME,可改善视力,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土消水方 康柏西普 光凝治疗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疏肝散调控抑郁症肝郁证模型海马神经可塑性分子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范大华 孙宁宁 +2 位作者 吴正治 罗焕敏 曹美群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9期1190-1193,1206,共5页
目的探索柴胡疏肝散调控抑郁症肝郁证模型海马神经可塑性分子机制。方法 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柴胡疏肝散干预组、氟西汀干预组。通过给予断水、夹尾、45℃环境、4℃冰水游泳、昼夜颠倒、禁食、电击足底、... 目的探索柴胡疏肝散调控抑郁症肝郁证模型海马神经可塑性分子机制。方法 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柴胡疏肝散干预组、氟西汀干预组。通过给予断水、夹尾、45℃环境、4℃冰水游泳、昼夜颠倒、禁食、电击足底、陌生气味等刺激,随机安排到28 d内,每日给予1种刺激,使大鼠不能预料刺激的发生,建立抑郁症肝郁证动物模型,然后进行行为学观察,采用透射电镜分析海马神经元可塑性改变,同时采用Western-blot检测磷酸化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Phosphorylated 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p-CREB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糖水消耗试验结果显示模型组糖水消耗量少于正常对照组、柴胡疏肝散干预组和氟西汀干预组的糖水消耗量显著增加;旷场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的大鼠活动时间和距离都短于正常对照组,而柴胡疏肝散干预组与氟西汀干预组的大鼠在旷场空间活动时间和距离相比模型组增长;强迫游泳试验结果,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大鼠的不动状态时间显著增长,即游泳时间和上升次数下降,柴胡疏肝散干预组和氟西汀干预组的游泳不动状态时间大大减短,游泳时间增长。透射电镜扫描海马神经组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突触数量下降;与模型组比较,柴胡疏肝散干预组和氟西汀干预组突触发生得到改善,海马神经元的突触数量增加。p-CREB蛋白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在模型组海马神经内表达下降;与模型组比较,柴胡疏肝散干预组和氟西汀干预组p-CREB表达增强。结论抑郁症模型动物经过柴胡疏肝散干预后抑郁症行为均显著改善,且柴胡疏肝散很可能通过影响海马神经元的重塑性及p-CREB等相关因子表达,从而达到抗抑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疏肝散 抑郁症 肝郁证 海马神经可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血症相关疾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1
3
作者 李艳 孙珂焕 +2 位作者 白芳 罗焕敏 吴正治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84-87,共4页
高脂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的发病诱因,其病因复杂,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临床他汀类降脂药虽然疗效显著,但是可能引发肝损伤等副作用。发病机制是降脂药研究的先决条件,因此该文综述了近年来高脂血症发病机制的... 高脂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的发病诱因,其病因复杂,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临床他汀类降脂药虽然疗效显著,但是可能引发肝损伤等副作用。发病机制是降脂药研究的先决条件,因此该文综述了近年来高脂血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肠道菌群及基因多态性等方面,为高脂血症的防治和降脂药物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发病机制 肠道菌群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逍遥散降低情志应激诱导的乳腺癌“易感性”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吴燕萍 罗祥 +6 位作者 周青青 龚海标 梁磊 李怡芳 栗原博 陈家旭 何蓉蓉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7期973-978,共6页
目的:从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角度探讨逍遥散缓解情志应激诱导的乳腺癌“易感性”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0只小鼠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逍遥散组、高剂量逍遥散组,每组5只。小鼠连续28 d给予拘束应激或低、高剂量的逍遥... 目的:从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角度探讨逍遥散缓解情志应激诱导的乳腺癌“易感性”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0只小鼠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逍遥散组、高剂量逍遥散组,每组5只。小鼠连续28 d给予拘束应激或低、高剂量的逍遥散(3.25 g/kg,6.50 g/kg),在第7天皮下接种4T1小鼠乳腺癌细胞建立小鼠荷瘤模型,记录小鼠的瘤径、瘤重以及肿瘤拍照。小鼠取材后通过高效液相-紫外分光法检测血浆中皮质酮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肿瘤组织中巨噬细胞吞噬现象;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肿瘤组织中“吃我”信号受体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LRP1)、“不吃我”信号受体信号调节蛋白α(SIRPα)和微RNA(mi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低、高剂量逍遥散组显著缓解应激诱导的乳腺癌“易感性”,抑制肿瘤组织中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其作用与促进巨噬细胞LRP1的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抑制SIRPα蛋白表达有关(P<0.05);逍遥散对巨噬细胞的调节作用,与增加miRNA-4259/6680-5p/7847-3p表达有关(P<0.05)。结论:逍遥散降低情志应激诱导的乳腺癌“易感性”,其作用机制与缓解LRP1-SIRPα信号紊乱并促进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吞噬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志应激 乳腺癌 逍遥散 巨噬细胞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 信号调节蛋白α 吞噬作用 微R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一胶囊维持治疗对晚期NSCLC患者NF-κb、STAT3影响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徐舒 冯高飞 宋雨鸿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第12期121-122,共2页
目的: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参一胶囊维持治疗对患者炎症因子及STAT3(信号传导蛋白和转录激活物,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3)和NF-κB(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的影... 目的: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参一胶囊维持治疗对患者炎症因子及STAT3(信号传导蛋白和转录激活物,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3)和NF-κB(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的影响。方法:经一线化疗后取得缓解或稳定的40名晚期NSCLC患者意向性分为治疗组(A组,20人)和对照组(B组,20人)。A组继续服用参一胶囊每天2次,每次20mg,服药至疾病进展或无法耐受;B组未予特殊治疗。分别于第1d、90d采血,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患者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SATA3和NF-κB。结果: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各项炎症指标均未发生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的TNF-α、IL-6、SATA3和NF-κB显著上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对照组TNF-α、IL-6、SATA3和NF-κB显著高于治疗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参一胶囊维持治疗可使晚期NSCLC患者TNF-α、IL-6、SATA3和NF-κB得到有效抑制,进一步提示阻断炎症-癌症正反馈恶性循环可能是参一胶囊维持治疗抑制NSCLC进展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一胶囊 非小细胞肺癌 维持治疗 信号传导蛋白和转录激活物-3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抵抗信号通路及中医药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艳 孙宁宁 +2 位作者 李利民 罗焕敏 吴正治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12期218-220,共3页
胰岛素抵抗是一种"沉默"的危险因素,是2型糖尿病(T2DM)和多种代谢性疾病发生的重要根源。近年来,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呈迅速增长的趋势,已成为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尽管目前许多研究证... 胰岛素抵抗是一种"沉默"的危险因素,是2型糖尿病(T2DM)和多种代谢性疾病发生的重要根源。近年来,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呈迅速增长的趋势,已成为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尽管目前许多研究证实胰岛素抵抗与疾病之间关系密切,但是其确切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发展可能涉及多种信号通路的调控异常,涉及的主要信号通路蛋白包括PI3K/Akt、PKC、MAPK、AMPK、NF-кB等等。目前随着中医治疗方法的发展,很多中医药应用于治疗胰岛素抵抗及糖尿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因此,该文通过检索知网、维普及Pubmed等数据库,就胰岛素抵抗信号通路及其相关中医药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中医药 信号通路 代谢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麻钩藤药对防治老年痴呆的药理作用机制概述 被引量:6
7
作者 曾嫱 李利民 +3 位作者 曾永长 曹美群 马民 吴正治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9期1995-1998,共4页
老年痴呆是影响全球的公共健康问题。由于目前老年痴呆的临床药物疗效不佳,加之老年痴呆发病机制的复杂性,因此关于痴呆发病和防治的研究一直是关注焦点。天麻和钩藤是具有息风止痉功效的常用传统中药。该药对对高血压、脑出血、偏头痛... 老年痴呆是影响全球的公共健康问题。由于目前老年痴呆的临床药物疗效不佳,加之老年痴呆发病机制的复杂性,因此关于痴呆发病和防治的研究一直是关注焦点。天麻和钩藤是具有息风止痉功效的常用传统中药。该药对对高血压、脑出血、偏头痛、老年痴呆和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等神经系统疾病均显示良好疗效。文章对近五年天麻钩藤药对防治老年痴呆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包括抑制神经炎症、抑制脂质过氧化、抑制神经元凋亡、促进神经再生、维持神经突触可塑性、调节乙酰胆碱酯酶、抑制谷氨酸兴奋毒性、调节Aβ聚集和p-tau蛋白表达等机制,为将天麻和钩藤用于痴呆的临床治疗和开展新药研发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钩藤 老年痴呆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谱技术在糖尿病血液非酶促糖化蛋白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卫峰 阎德文 +3 位作者 金宇 李海燕 马民 吴正治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732-1741,共10页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性疾病,长期的高血糖生理环境会导致蛋白质非酶促糖化程度加重,进而引发一系列病理变化。因此,蛋白质非酶促糖化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质谱技术因具有超高灵敏度、低检出限和多组分同时分析的优势,...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性疾病,长期的高血糖生理环境会导致蛋白质非酶促糖化程度加重,进而引发一系列病理变化。因此,蛋白质非酶促糖化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质谱技术因具有超高灵敏度、低检出限和多组分同时分析的优势,成为蛋白质定性和定量分析不可或缺的有力工具,已被应用于非酶促蛋白翻译后修饰信息的鉴定和定量分析。本文主要对蛋白质非酶促糖化的产生原理及质谱在血液中非酶促糖化蛋白的修饰鉴定分析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并对该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谱 非酶促糖化 蛋白质 糖尿病 评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TRAQ技术的肝癌肝郁证唾液蛋白质组学 被引量:6
9
作者 丁峰 孙珂焕 +1 位作者 曹美群 吴正治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205-212,共8页
通过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技术分析原发性肝癌不同中医证型的差异蛋白表达谱,拟从唾液蛋白质水平阐述原发性肝癌肝郁证的证候本质。共收集肝郁证肝癌患者、非肝郁证肝癌患者以及健康对照组唾液样本各11例。在3组人群共鉴定1... 通过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技术分析原发性肝癌不同中医证型的差异蛋白表达谱,拟从唾液蛋白质水平阐述原发性肝癌肝郁证的证候本质。共收集肝郁证肝癌患者、非肝郁证肝癌患者以及健康对照组唾液样本各11例。在3组人群共鉴定1296个蛋白;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肝郁证组和非肝郁证组分别有390和231个显著差异表达蛋白(差异倍数>1.5或<0.67,p值<0.05)。进一步比较肝郁证组和非肝郁证组的差异蛋白,发现260个蛋白在肝郁证组中特异性表达,包括124个上调蛋白和136个下调蛋白。GO功能分类和KEGG通路分析表明,肝郁证组中特异表达蛋白主要涉及蛋白酶体通路、溶酶体通路、黏附连接通路等。建立了肝郁证肝癌特异的蛋白数据库,筛选出与肝郁证肝癌发生发展可能相关的多个差异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郁证 唾液 差异表达蛋白 代谢通路 iTRAQ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真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吴泽宏 马民 陈建良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687-699,共13页
海洋微生物因其特殊的生存环境而具有产生新型生物活性物质的巨大潜力,从海洋微生物中筛选药用活性物质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近年来,研究者们从海洋真菌中分离鉴定出了大量结构新颖的次级代谢产物,这些化合物表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抗... 海洋微生物因其特殊的生存环境而具有产生新型生物活性物质的巨大潜力,从海洋微生物中筛选药用活性物质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近年来,研究者们从海洋真菌中分离鉴定出了大量结构新颖的次级代谢产物,这些化合物表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抗菌或抗病毒等生物活性。本文对2010年来研究者们从海洋真菌中分离得到的部分次级代谢产物及相关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海洋真菌天然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借鉴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真菌 次级代谢产物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图谱的名医经验传承模式探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吕子畔 黄仲羽 +1 位作者 刘凤斌 候政昆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200-4204,共5页
名医经验传承是中医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当前名医经验传承研究的基本现状以及名医学术经验整理与深度传承发展的核心需求,提出基于知识图谱的名医经验传承模式研究构想。利用知识图谱在多维度知识及海量信息网络整合... 名医经验传承是中医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当前名医经验传承研究的基本现状以及名医学术经验整理与深度传承发展的核心需求,提出基于知识图谱的名医经验传承模式研究构想。利用知识图谱在多维度知识及海量信息网络整合方面的优势,从名医学术源流整理,学术思想挖掘及临床经验整理等多个角度出发,探讨知识图谱构建和挖掘分析的研究思路。通过多主题、结构化的知识图谱构建,探索名医经验传承系统化、规范化建设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医经验传承 知识图谱 数据挖掘 流派传承 诊疗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树果实——楮实子的资源分布、古今用药、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被引量:11
12
作者 姜倩倩 梁少瑜 +3 位作者 李仲秋 李映红 马民 吴正治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年第3期236-240,共5页
目的探讨楮实子古今用药的变化,为楮实子下一步工作开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参阅古今中外关于楮实子单味药、复方的研究及临床应用,总结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相关分子机制。结果楮实子的药用始于《名医别录》,味甘、气寒、无毒,被列入上品... 目的探讨楮实子古今用药的变化,为楮实子下一步工作开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参阅古今中外关于楮实子单味药、复方的研究及临床应用,总结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相关分子机制。结果楮实子的药用始于《名医别录》,味甘、气寒、无毒,被列入上品,入肝、肾、脾肾三经。后历代古籍摘要均有记载其单用或复方用,我国历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均有收录。楮实子具有补肝益髓、养髓荣脑、补虚劳、明目、久服不饥,不老,轻身的功效,多用于身热、腰酸膝软、目昏耳鸣、痴呆健忘、水气蛊胀等症,其作用物质基础及药理作用研究还需进一步研究。结论本文对楮实子的资源分布、化学成分、抗老年性痴呆健忘、损伤性肝病、增强免疫力等方面进行阐述,为楮实子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楮实子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柏西普联合曲安奈德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 被引量:3
13
作者 唐聪 陈建苏 钟景贤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8年第5期107-108,150,共3页
目的:分析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患者采用康柏西普结合曲安奈德眼内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患者64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康柏西普注... 目的:分析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患者采用康柏西普结合曲安奈德眼内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患者64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康柏西普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曲安奈德注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BCVA、C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1个月、3个月后,观察组BCV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MT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患者采用康柏西普联合曲安奈德眼内注射治疗,效果显著,可在较短时间内提高视力,减少神经上皮厚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 视网膜 康柏西普 曲安奈德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覆花配方颗粒HPLC特征图谱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施之琪 付建武 +4 位作者 蔡春晖 肖云鹤 肖国梁 李雪银 连林生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65-770,共6页
目的建立旋覆花配方颗粒HPLC特征图谱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_(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m L·min^(-1);检测波长为230 nm;柱温为35... 目的建立旋覆花配方颗粒HPLC特征图谱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_(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m L·min^(-1);检测波长为230 nm;柱温为35℃;进样量为5μL。以绿原酸作为参照峰,测定13批旋覆花配方颗粒样品,建立对照特征图谱,并与同属其他植物花序制成的配方颗粒进行比较。结果建立了旋覆花配方颗粒的HPLC特征图谱,标定了11个特征峰,确定了其相对保留时间的范围,并对1,2,6,8,11号峰进行了指认。与旋覆花配方颗粒相比,地区习用品湖北旋覆花、水朝阳旋覆花、山黄菊配方颗粒图谱中虽然均可检测1~10号特征峰,但缺失11号旋覆花素特征峰,且3个品种制成配方颗粒较正品多检出12号去乙酰旋覆花素色谱峰。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旋复花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并且可对不同植物来源制成的配方颗粒进行有效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覆花配方颗粒 特征图谱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散对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大鼠肝脏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3
15
作者 李艳 曹美群 +3 位作者 陶文聪 李卫民 罗焕敏 吴正治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6-11,共6页
目的:观察黄芪散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肝脏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通过高脂饲料连续喂养7周建立肥胖大鼠模型后,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黄芪散低、高剂量组(1. 2,2. 4 g·kg-1),立普妥组(2 m... 目的:观察黄芪散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肝脏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通过高脂饲料连续喂养7周建立肥胖大鼠模型后,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黄芪散低、高剂量组(1. 2,2. 4 g·kg-1),立普妥组(2 mg·kg-1),模型组和正常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给药,连续15周。分别测定各组大鼠的体质量、附睾脂肪系数、肝脏系数;采用生化试剂测定血浆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附睾脂肪及肝脏病理变化;同时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肌醇依赖酶1α(IRE1α),磷酸化IRE1α(p-IRE1α)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体质量和肝脏系数显著升高(P <0. 01);FPG,TC,TG,LDL-C水平均明显升高(P <0. 05,P <0. 01)。模型组大鼠的脂肪细胞和肝细胞体积明显增大,细胞中可见大量脂肪小泡。同时肝组织中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SREBP-1c,PERK,IRE1α,p-IRE1α的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 <0. 05,P <0. 01)。与模型组比较,黄芪散高、低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肥胖大鼠的体质量、附睾脂肪系数、肝脏系数和糖脂水平(P <0. 05,P <0. 01),且能明显改善附睾脂肪和肝脏的病变程度。黄芪散高、低剂量组及立普妥组大部分可不同程度地降低肝组织中SREBP-1c,PERK,IRE1α/p-IRE1α的蛋白表达水平(P <0. 05,P <0. 01)。结论:黄芪散具有调节糖脂代谢、保护肝脏和减轻体质量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肝脏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SREBP-1c,PERK,IRE1α/p-IRE1α的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黄芪散 内质网应激 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知柏地黄汤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江曼亚 叶悦 +7 位作者 张琼谊 罗淦清 邓文喆 王萌 栗原博 何剑波 李怡芳 何蓉蓉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040-3048,共9页
本研究采用摘除卵巢手术(ovariectomy,OVX),建立原发性绝经后的骨质疏松小鼠模型,研究知柏地黄汤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的药效作用及相关机制。实验方案经暨南大学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202103... 本研究采用摘除卵巢手术(ovariectomy,OVX),建立原发性绝经后的骨质疏松小鼠模型,研究知柏地黄汤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的药效作用及相关机制。实验方案经暨南大学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20210315-03),所有程序均严格按照动物使用和护理的伦理原则进行。实验分为正常组、OVX组、知柏地黄汤低剂量(32 g·kg^(-1)·day^(-1))和高剂量组(64 g·kg^(-1)·day^(-1))、阳性药阿仑磷酸钠(9.9 mg·kg^(-1)·q3d)组。C57BL/6小鼠造模且给予药物干预8周后,取股骨和胫骨组织检测骨微结构、骨吸收和氧化应激等指标。实验结果显示,给予知柏地黄汤干预后,OVX所致的骨微结构损伤得到缓解,相关参数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体积分数(bonevolume/totalvolume,BV/TV)、骨小梁数目(trabecularnumber,Tb.N)、骨小梁连接密度(connectivity density,Conn.D)均明显增加。同时,TRAP阳性破骨细胞数量明显降低,破骨分化相关蛋白及基因水平降低,说明知柏地黄汤能抑制OVX后增强的破骨细胞活性。之后,利用网络药理学构建知柏地黄汤活性化合物-作用靶点网络,发现其活性成分的靶点基因与氧化应激通路密切相关。最后,骨组织中氧化应激水平检测结果显示,知柏地黄汤治疗后小鼠骨组织氧化应激产物4-羟基壬烯醛(4-hydroxynonenal,4-HNE)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显著降低,而抗氧化应激物谷胱甘肽(L-glutathione,GSH)的水平升高。以上结果显示,知柏地黄汤能够调控体内氧化应激水平抑制破骨活性而起到治疗PMOP的作用,将为中医药防治PMOP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氧化应激 破骨细胞 骨吸收 知柏地黄汤
原文传递
清热消炎宁胶囊降低HSV-1易感性的清肝泻火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欧阳淑桦 王小花 +6 位作者 李文 罗卓 彭红英 江涛 李怡芳 栗原博 何蓉蓉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4208-4213,共6页
该研究采用情志应激诱导1型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HSV-1)易感模型模拟"肝郁化火"的状态,研究清热消炎宁(Qingre Xiaoyanning,QX)胶囊的清肝泻火作用。将雄性BALB/c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HSV-1组,拘束应激+H... 该研究采用情志应激诱导1型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HSV-1)易感模型模拟"肝郁化火"的状态,研究清热消炎宁(Qingre Xiaoyanning,QX)胶囊的清肝泻火作用。将雄性BALB/c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HSV-1组,拘束应激+HSV-1组,QX低剂量组(0.658 g·kg^(-1)),QX高剂量组(1.316 g·kg^(-1))和阳性药(阿昔洛韦)组,除正常组和HSV-1组外,其他组小鼠在给药的第3天开始每天拘束6 h,在给药的第9天,除正常组外其他组小鼠滴鼻感染HSV-1,从感染病毒后开始连续观察14 d,记录小鼠体质量变化情况、存活时间、脑炎症状和眼部损伤情况。应用苏木素-伊红染色和免疫组化实验方法检测小鼠脑组织切片病理学变化和HSV-1抗原分布情况;应用空斑法检测小鼠脑组织HSV-1病毒滴度;应用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脑组织中HSV-1相关病毒蛋白ICP27表达水平。实验结果显示,QX能够提高情志应激负荷HSV-1感染小鼠的生存率(P<0.001),降低脑组织中的HSV-1病毒滴度(P<0.01),缓解小鼠脑部炎症(P<0.05)及眼部损伤情况(P<0.05),下调HSV-1相关蛋白ICP27的表达(P<0.05),同时降低脑组织HSV-1抗原分布。上述研究结果表明,QX能够降低情志应激诱导HSV-1易感性,可为HSV-1感染的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推动清肝泻火中药的临床开发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志应激 肝郁化火 1型疱疹病毒 易感性 清热消炎宁胶囊
原文传递
厚朴酚衍生物CT2-3对结肠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小飞 陈子德 +1 位作者 陶成 陈健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113-119,共7页
目的:研究厚朴酚衍生物CT2-3对结肠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为CT2-3在治疗结肠癌中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体外培养SW480和LoVo细胞,不同浓度(10,20,40,80μmol·L-1)CT2-3和厚朴酚分别干预24,48 h,采用细胞增殖-毒性检测(CCK-8)... 目的:研究厚朴酚衍生物CT2-3对结肠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为CT2-3在治疗结肠癌中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体外培养SW480和LoVo细胞,不同浓度(10,20,40,80μmol·L-1)CT2-3和厚朴酚分别干预24,48 h,采用细胞增殖-毒性检测(CCK-8)法检测CT2-3和厚朴酚对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CT2-3对结肠癌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进一步采用流式细胞术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CT2-3对结肠癌细胞凋亡和DNA损伤标志物磷酸化组蛋白H2AX(γH2AX)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活性氧(ROS)试剂盒检测CT2-3对结肠癌细胞内ROS产生的影响;最后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CT2-3对结肠癌细胞内线粒体凋亡相关基因B细胞淋巴瘤-2(Bcl-2)和Bcl-2相关X基因(Bax)表达的影响。结果:给药24,48 h,厚朴酚对两株结肠癌细胞SW 480和LoVo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均>80μmol·L-1,CT2-3对SW480细胞的IC50分别为(54.59±1.73)μmol·L-1和(29.82±1.13)μmol·L-1,对LoVo细胞的IC50分别为(66.68±2.11)μmol·L-1和(46.70±1.81)μmol·L-1;与空白组比较,CT2-3(20,40μmol·L-1)组结肠癌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显著下降(P<0.01),且呈浓度依赖性。CT2-3组凋亡细胞显著增加(P<0.01),γH2AX蛋白相对表达显著增加(P<0.01);CT2-3组细胞内ROS水平显著增加(P<0.01);CT2-3组细胞Bcl-2 mRNA相对表达显著下调(P<0.01),Bax mRNA相对表达显著上调(P<0.01)。结论:CT2-3对结肠癌细胞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Bcl-2/Bax信号通路使线粒体功能受损,促进ROS的产生,进一步诱导DNA损伤,从而导致结肠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朴酚 厚朴酚衍生物CT2-3 结肠癌 细胞凋亡 活性氧
原文传递
黄芪健胃膏高效液相特征图谱 被引量:2
19
作者 施之琪 付建武 +2 位作者 李雪银 连林生 姚新生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1-45,共5页
目的:建立黄芪健胃膏高效液相色谱(HPLC)特征图谱,提高其质量控制水平。方法:采用Agilent C18色谱柱(250mm×4.6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30 nm(0~27 min),290 nm(27~40 min);流速:1.0mL·mi... 目的:建立黄芪健胃膏高效液相色谱(HPLC)特征图谱,提高其质量控制水平。方法:采用Agilent C18色谱柱(250mm×4.6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30 nm(0~27 min),290 nm(27~40 min);流速:1.0mL·min-1;柱温:25℃。以芍药苷作为参照峰,测定15批黄芪健胃膏样品,建立对照特征图谱,确定特征峰并采用对照品随行对照定性,阴性对照和单味药材进行峰归属鉴定。结果:建立的HPLC特征图谱,确立了10个共有特征峰,均归属到各药材,并指认了其中7个特征峰。结论:该方法建立的黄芪健胃膏特征图谱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对该成品同时进行多成分定性分析,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健胃膏 特征图谱 高效液相色谱
原文传递
顶空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人参总皂苷中10种树脂残留成分 被引量:1
20
作者 付建武 施之琪 +3 位作者 张茵茵 李志峰 连林生 姚新生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680-1686,共7页
目的:建立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人参总皂苷中10种树脂残留成分的含量。方法:以10%的N,N-二甲基甲酰胺为提取溶剂,采用顶空进样,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测定树脂残留成分。柱温为程序升温(起始温度为60℃,保持1 min,以0.3℃·min^(-1)升至62... 目的:建立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人参总皂苷中10种树脂残留成分的含量。方法:以10%的N,N-二甲基甲酰胺为提取溶剂,采用顶空进样,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测定树脂残留成分。柱温为程序升温(起始温度为60℃,保持1 min,以0.3℃·min^(-1)升至62℃,再以10℃·min^(-1)升至140℃,保持5 min);进样口温度:220℃,检测器温度:250℃。FID检测器,载气为氮气,流速1 mL·min^(-1),分流比为10∶1;顶空进样,顶空平衡温度90℃,平衡时间为30 min,定量环温度110℃,传输管温度130℃,进样量1 mL,低速振摇。结果:10种有机溶剂残留物的峰面积与质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正己烷、甲基环己烷、苯、甲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苯乙烯、1,2-二乙基苯和二乙烯苯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65%、100.96%、103.34%、104.69%、96.14%、96.83%、96.81%、103.78%、94.69%和102.64%,3批市售样品除检出残留物邻二甲苯(含量分别为1.51、1.18、1.48μg·g^(-1))外,其他9种残留成分未检出。结论:所建立的方法能够较好地对人参总皂苷中10种树脂残留物进行限度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残留 人参皂苷 多成分测定 正己烷 甲基环己烷 甲苯 对二甲苯 间二甲苯 邻二甲苯 苯乙烯 1 2-二乙基苯 二乙烯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