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氩氦刀冷冻消融术后PET/CT的标准化摄取值与肿瘤残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梁淑贞 牛立志 穆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11-814,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氩氦刀冷冻消融术后^(18)F-FDG PET/CT显像的标准化摄取值(SUV)与肿瘤残存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8年3月至2015年12月40例肝、肺恶性肿瘤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前后行^(18)F-FDG PET/CT检查,记录每例患者的... 目的探讨肿瘤氩氦刀冷冻消融术后^(18)F-FDG PET/CT显像的标准化摄取值(SUV)与肿瘤残存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8年3月至2015年12月40例肝、肺恶性肿瘤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前后行^(18)F-FDG PET/CT检查,记录每例患者的SUV值,并根据病理和临床随访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40例患者共42个治疗灶,38个病灶术后发现放射性核素浓聚,经影像学随访和病理检查证实16个病灶有肿瘤残存,22个病灶为炎性反应。肿瘤残存病灶的SUV值明显高于炎性反应(6.13±1.21对2.64±0.96,P<0.05),低SUV值组具有较低的复发率(P=0.020)和较高的生存率(P=0.039)。低SUV值组的肿瘤残存率明显低于高SUV值组(χ~2=14.994,P=0.000 2)。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在冷冻消融术后边缘残余病灶的及时检出方面具有独特价值,为判断消融效果和进一步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氦刀冷冻消融术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最大标准化摄取值 肿瘤残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可逆电穿孔消融治疗肝恶性肿瘤现状 被引量:5
2
作者 秦子淋 曾健滢 牛立志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5-289,共5页
肝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增加。中国肝癌发病率为25.7/10万。然而,对侵犯或毗邻肝门重要脏器的肝恶性肿瘤,难以手术切除且化放疗疗效不佳。近年来,不可逆电穿孔(IRE)消融技术逐渐兴起,作为一种新的非热能形式的消融方法,其通过产生短时高... 肝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增加。中国肝癌发病率为25.7/10万。然而,对侵犯或毗邻肝门重要脏器的肝恶性肿瘤,难以手术切除且化放疗疗效不佳。近年来,不可逆电穿孔(IRE)消融技术逐渐兴起,作为一种新的非热能形式的消融方法,其通过产生短时高压的电脉冲在细胞膜上产生纳米级的不可逆损伤。国内外研究指出,该技术在治疗不可手术切除的原发性或转移性肝肿瘤时,可有效灭活肿瘤组织并保留管腔架构,不会损伤大血管或胆管等。本文对IRE的设备构成、作用机制、临床前研究、临床应用方法以及临床疗效进行综述,以期为该技术在临床得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可逆电穿孔 肝癌 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pasphere载药微球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细胞肝癌的安全性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朴相浩 曾健滢 +2 位作者 杨清峰 邹忠元 李见英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8年第11期1732-1736,共5页
目的:采用Hepasphere载药微球栓塞(DEB-TACE)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HCC),观察该疗法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评估接受DEB-TACE治疗HCC患者术前术后肝功能,血清AFP水平变化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短期疗效和生存期。结果:从2014年7月到2017年10... 目的:采用Hepasphere载药微球栓塞(DEB-TACE)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HCC),观察该疗法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评估接受DEB-TACE治疗HCC患者术前术后肝功能,血清AFP水平变化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短期疗效和生存期。结果:从2014年7月到2017年10月纳入研究HCC患者24人(男21人,女3人),中位年龄为57(24~82)岁,肿瘤平均最长径为(9.3±4.0)cm。根据BCLC分期,包括B期5人,C期19人。合计接受DEB-TACE治疗31人次,成功率100%。DEB-TACE术前、后ALB、ALT、AST、T.BIL和AFP无统计学意义(P>0.5)。DEB-TACE术后30天内未见肝梗死等严重并发症,不良反应包括发热6例(19.4%)、恶心1例(3.2%),肝区疼痛4例(12.9%)。随访时间范围从3.9~40.0个月,平均随访13.2个月。根据改良RECST标准,治疗后1、3、6个月获得的疾病缓解率为58.3%、45.8%和40.9%,疾病控制率为91.7%、83.3%和86.4%。1、2年的存活率为87.5%和58.3%。截止到研究终点,中位生存期为25.6个月。结论:DEB-TACE对治疗中晚期HCC安全好,短期疗效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化疗栓塞 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患者血液细胞来源特异性诱导多能干细胞的建立
4
作者 梁淑贞 林茂 +2 位作者 陈继冰 徐克成 牛立志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14期2219-2222,共4页
目的:建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1,MEN1)患者血液细胞来源的特异性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模型。方法:将表达Oct4、Sox2、Lin28、L-Myc和Klf4转录因子的oriP/EBNA1附着体... 目的:建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1,MEN1)患者血液细胞来源的特异性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模型。方法:将表达Oct4、Sox2、Lin28、L-Myc和Klf4转录因子的oriP/EBNA1附着体电转染MEN1患者血液细胞使其重编程获得iPSCs,并通过碱性磷酸酶染色、核型鉴定、基因测序、RT-PCR反应、畸胎瘤形成实验及类胚体形成实验检测其特性。结果:获得的i PSCs碱性磷酸酶染色呈阳性,核型正常,测序结果显示在其第9号外显子存在c.1288 G>T位点突变,表达干细胞多能性基因Sox2、Oct4、Nanog和Klf4和Lin28,体内畸胎瘤形成实验可分化为内、中、外三胚层细胞,体外可形成类胚体。结论:成功获得携带第9号外显子c.1288 G>T位点突变的MEN1患者血液细胞来源的特异性iPSCs,为后续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 血液细胞 转录因子 重编程 诱导多能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评价肝癌冷冻术后近期疗效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忠海 曾健滢 +3 位作者 陈梓晴 张利 牛立志 徐克成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13期2143-2147,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I-DWI)对鉴别肝细胞性肝癌(HCC)冷冻术后肿瘤坏死、残留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接受冷冻治疗的27例肝癌患者共30个病灶行T_1WI、T_2WI常规MRI平扫、DWI序列及动态增强扫描。观察肿瘤冷冻前、后MRI信号... 目的:探讨采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I-DWI)对鉴别肝细胞性肝癌(HCC)冷冻术后肿瘤坏死、残留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接受冷冻治疗的27例肝癌患者共30个病灶行T_1WI、T_2WI常规MRI平扫、DWI序列及动态增强扫描。观察肿瘤冷冻前、后MRI信号改变。对HCC一般特征与ADC值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比较冷冻前后正常肝脏、肿瘤组织及术后坏死、残留组织的ADC值。结果:冷冻坏死的肝肿瘤组织在T_1WI图中呈稍低或稍高信号,T_2WI呈低或等信号,DWI呈低信号,动态增强无强化。活性残留肿瘤14个(其中12个肿瘤直径>5.0 cm),残留率为46.7%。b值=800 s/mm^2时,ADC值由低到高依次为:术后残留肿瘤组织(0.98±0.17)×10^(-3)mm^2/s、术前肝肿瘤组织(1.03±0.20)×10^(-3)mm^2/s、正常肝组织(1.14±0.07)×10^(-3)mm^2/s、术后坏死肿瘤组织(2.07±0.23)×10^(-3)mm^2/s。肝肿瘤组织与对照组正常肝组织ADC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肝肿瘤组织ADC值与肿瘤大小不相关(r=-0.10,P=0.614),与直径范围,肿瘤分期、是否远端转移无关(P>0.05)、与分化程度有关(P<0.05)。肿瘤坏死区ADC值与术前肿瘤组织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残留组织ADC值与坏死组织及正常肝组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3),与肿瘤组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192)。结论:MRI-DWI能有效鉴别肝癌冷冻术后的病灶坏死及残留,为进一步的临床诊治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加权成像 肝细胞癌 冷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在胰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6
作者 王峰 曾健滢 +5 位作者 刘桂凤 李家亮 文卫锋 孔小锋 陈继冰 徐克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805-2805,共1页
我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检测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l)在胰腺癌患者外周血相对表达水平,分析SIRTl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特征的关系。一、材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53例经病理确诊为胰腺导... 我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检测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l)在胰腺癌患者外周血相对表达水平,分析SIRTl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特征的关系。一、材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53例经病理确诊为胰腺导管腺癌患者为实验组(男29例,女24例,中位年龄50岁),TNM分期为Ⅰ期10例、Ⅱ期11例、Ⅲ期17例及Ⅳ期15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患者 调节因子 外周血 临床意义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信息 TNM分期 相对表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