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徒手心肺复苏和心肺复苏机在急诊科中的价值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吴伟 曾凤兰 +1 位作者 赖伟华 戴穗茹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34期62-63,共2页
目的:比较徒手心肺复苏和心肺复苏机在急诊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心脏骤停患者130例,分为两组各65例。观察组接受心肺复苏机复苏,对照组接受徒手心肺复苏。比较两组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心肺复苏效果以及心肺... 目的:比较徒手心肺复苏和心肺复苏机在急诊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心脏骤停患者130例,分为两组各65例。观察组接受心肺复苏机复苏,对照组接受徒手心肺复苏。比较两组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心肺复苏效果以及心肺复苏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心肺复苏效果均高于对照组,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肺复苏机救治心脏骤停效果和安全性均优于徒手心肺复苏,值得临床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机 徒手心肺复苏 复苏效果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3肾上腺素能受体上调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左心室p38 MAPK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关信民 张小梅 +5 位作者 王淑香 李彪 何芸 魏远玲 曾芳 赵强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3期13-18,21,共7页
目的:探讨β3肾上腺素能受体(β3-AR)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左心室p38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p38 MAPK)表达的影响。方法:1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选取6只作为假手术组,另12只采用主动脉缩窄法建立CHF动物模型,将存活大鼠再随机分为CHF... 目的:探讨β3肾上腺素能受体(β3-AR)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左心室p38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p38 MAPK)表达的影响。方法:1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选取6只作为假手术组,另12只采用主动脉缩窄法建立CHF动物模型,将存活大鼠再随机分为CHF组(n=5)和BRL组(n=6),BRL组大鼠接受尾静脉注射β3-AR特异性激动剂BRL-37344(0.4 nmol/kg·min,每次持续10 min,每周2次,共4周)。右颈总动脉插管检测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HE染色检测大鼠左心室肌病理学变化,RT-PCR检测大鼠左心室β3-AR 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左心室p-p38 MAPK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CHF组和BRL组大鼠左心室收缩末压(LVESP)、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和左心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的绝对值均降低(P<0.01),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升高(P<0.01);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均增加(P<0.01)。与CHF组比较,BRL组大鼠的LVESP、dp/dtmax降低(P<0.01),LVEDP、LVMI升高(P<0.05),大鼠左心室肌病理学改变更显著(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CHF组和BRL组大鼠左心室β3-AR mRNA表达水平均上调(P<0.01),其中BRL组大鼠β3-AR表达水平较CHF组升高(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CHF组和BRL组大鼠左心室p-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1),其中BRL组大鼠p-p38MAPK表达水平较CHF组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5)。结论:虽然左心室β3-AR表达上调导致CHF大鼠心室重构、功能下降进一步加重,但β3-AR激动可能对p38 MAPK表达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3-受体 心力衰竭 p38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 心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3肾上腺素能受体对大鼠梗死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
3
作者 李彪 张小梅 +4 位作者 王小小 曾芳 何芸 关信民 赵强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1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大鼠梗死心肌中β3肾上腺素能受体(β3-Adrenoreceptor,β3-AR)表达的变化及其是否对大鼠梗死心肌起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雄性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心肌梗死组(MI组)、MI+BRL组(经尾静脉注射β3-AR...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大鼠梗死心肌中β3肾上腺素能受体(β3-Adrenoreceptor,β3-AR)表达的变化及其是否对大鼠梗死心肌起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雄性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心肌梗死组(MI组)、MI+BRL组(经尾静脉注射β3-AR特异性激动剂BRL-37344)[4 nmol/(kg.min),10 min,3次/周,共3周]、MI+SR组(经尾静脉注射β3-AR特异性拮抗剂SR59230A)[0.56 mg/(kg.min),10 min,3次/周,共3周]。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心脏参数;采用Masson染色检测梗死区心肌纤维化程度及TUNEL染色检测梗死区心肌细胞的凋亡水平。结果:MI+BRL组大鼠LVEF较MI组显著升高(45.17±8.98 vs. 34.93±4.08,P<0.05);MI+BRL组大鼠梗死区心肌细胞的凋亡水平较MI组显著减轻(16.236±1.76%vs. 28.336±2.33%,P<0.05);MI+BRL组大鼠心肌梗死区β3-AR mRNA表达较MI组明显增加(2.135±0.0235 vs. 1.690±0.012,P<0.05)。结论:心肌梗死大鼠模型中梗死区心肌β3-AR表达显著上调;β3-AR对梗死心肌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3肾上腺素能受体 心肌梗死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双盲突袭式应急演练在紧急医学救援队演练中的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刘剑烽 赖旭东 梁文生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传统应急演练与双盲突袭式应急演练在救援队演练中快速反应能力和实战能力方面的优劣势,探讨双盲突袭式应急演练是否适用于紧急医学救援队应急演练。方法:选取2015-09-01-2017-10-31期间广州市创伤烧伤紧急医学救援队...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传统应急演练与双盲突袭式应急演练在救援队演练中快速反应能力和实战能力方面的优劣势,探讨双盲突袭式应急演练是否适用于紧急医学救援队应急演练。方法:选取2015-09-01-2017-10-31期间广州市创伤烧伤紧急医学救援队开展的应急演练24例为研究对象,按是否预先通知时间、地点、内容,将应急演练分为传统应急演练组(12例)和双盲突袭式应急演练组(12例),其中双盲突袭式应急演练组再按工作日与法定节假日,分为工作日日间组(4例)、工作日夜间组(4例)、法定节假日全天组(4例)3组,分别对比2组应急演练及3组双盲突袭式应急演练在第一和第二小队各自规定集结时限内的人员到齐率、第二小队完成装备药品装车总用时、第一和第二小队各自从接到调令到出发用时、应急演练从开始至结束总用时、现场检伤分类准确率、四大急救技术操作优秀率、急救知识理论考核优秀率。结果:传统应急演练组与双盲突袭式应急演练组在第一小队规定集结时限内的人员到齐率、第二小队装备药品装车总用时、第一小队从接到调令到出发用时及应急演练从开始至结束总用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第二小队规定集结时限内的人员到齐率、第二小队从接到调令到出发用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现场检伤分类准确率、四大急救技术操作优秀率、急救知识理论考核优秀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组双盲突袭式应急演练在第一小队规定集结时限内的人员到齐率、第二小队装备药品装车总用时、第一和第二小队各自从接到调令到出发用时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第二小队规定集结时限内的人员到齐率指标组间比较中,工作日日间组人员到齐率最高,达82.2%,与工作日夜间组、法定节假日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日夜间组与法定节假日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应急演练从开始至结束总用时指标组间比较中,工作日日间组总用时最短,仅为(79.6±5.7)min,与法定节假日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工作日夜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工作日夜间组与法定节假日组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3组双盲突袭式应急演练在现场检伤分类准确率、四大急救技术操作优秀率、急救知识理论考核优秀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双盲突袭式应急演练在救援队演练中表现出良好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实战能力,因此可作为紧急医学救援队常态化应急演练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盲突袭式应急演练 紧急医学救援 应急医疗救援能力
原文传递
院前急救专职护士运作模式的实施与成效 被引量:4
5
作者 谭惠仪 余惠 +2 位作者 伍艮玉 曾凤兰 李书琴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年第18期2199-2201,共3页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专职护士运作模式在院前急救工作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5月院前急救病例978例作为对照组,由传统的急诊科护士兼院前急救出诊完成;选择2011年7—9月院前急救病例1023例作为观察组,所有院前急救均由专职护...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专职护士运作模式在院前急救工作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5月院前急救病例978例作为对照组,由传统的急诊科护士兼院前急救出诊完成;选择2011年7—9月院前急救病例1023例作为观察组,所有院前急救均由专职护士队伍人员出诊。比较实施院前急救专职护士模式前后院内反应时间达标情况及专职护士专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情况。结果实施院前急救专职护士运作模式后,院内反应时间缩短,达标率由实施前的99.3%上升到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4,P〈0.05);专职化运作后,护士掌握专科理论知识以及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止血包扎、脊柱板固定的技能考核成绩较实施前成绩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颤仪与便携式呼吸机的操作考核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专职护士运作模式提高了护士专项护理操作技能及专业理论知识,缩短院内反应时间且全部达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职护士 院前急救 院内反应时间 专业技能 理论知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