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翻译补偿理论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研究——以“汉语桥”非遗文化体验项目英译为例 |
张美玲
赵友斌
|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
2024 |
1
|
|
2
|
政治人物传记翻译中的意识凸显和动态语用顺应——以《孙中山传》的翻译为例 |
付永钢
|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3
|
从语内翻译到语际翻译--以语境化视角下东北方言中的文化特色词的英译为例 |
封玮烨
景芷伦
于海润
王柯懿
|
《海外英语》
|
2024 |
0 |
|
4
|
超越“化境”,一分为三——对钱锺书翻译思想的再思考 |
施佳胜
王心洁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5
|
|
5
|
离散视角与华裔美国作家的文化翻译创作 |
陈曦
王心洁
|
《东南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5
|
|
6
|
大学公共英语教学质量评估综述 |
罗君
赵友斌
|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7
|
中国典籍外译:“逆向翻译”与“直接翻译”——一项基于《文心雕龙》英译的比较研究 |
施佳胜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6
|
|
8
|
“限知视角”与小说的翻译创作——以《草原日出》和《喜福会》的翻译为例 |
王心洁
陈曦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9
|
港澳籍大学生多元文化教育问题探析 |
付永钢
刘慧姝
|
《青年探索》
CSSCI
|
2014 |
1
|
|
10
|
当代中国的西方商人自传翻译 |
王琼
|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1
|
论文学翻译的创作性与第三形态特质——以莫言《师傅越来越幽默》小说的英译为例 |
王心洁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2
|
鲍德里亚符号学理论视角下的翻译研究——以当代西方商人自传译介为例 |
王琼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13
|
论诗歌翻译创作空间中的交互主体性——以两个译本为例 |
胡慕辉
王琼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4
|
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口笔译硕士实践课程探析 |
黄欣
胡亮才
|
《世界教育信息》
|
2014 |
1
|
|
15
|
以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为导向的英语报刊阅读教学 |
刘明绪
黄彦玲
|
《新闻传播科学》
|
2019 |
2
|
|
16
|
最近十年商务文本翻译的研究 |
黄艳琼
|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1
|
|
17
|
纯理功能与对等翻译——《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及英译文的经验功能分析 |
庞惠莲
|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
2015 |
0 |
|
18
|
基于文化处理模式的外宣译者的“把关”行为分析——以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中的隐喻翻译为例 |
蔡知谕
胡文芝
|
《海外英语》
|
2023 |
1
|
|
19
|
二战以来世界翻译出版发展及其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启示——基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翻译索引”数据库 |
许宗瑞
陈伟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20
|
从科技翻译看现代汉语的欧化现象 |
卢俊宇
陈相玥
|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
201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