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螺钉种植体支抗与口外弓增强支抗在口腔畸形矫正中的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8
1
作者 曹芳 《吉林医学》 CAS 2015年第16期3522-3523,共2页
目的:研究比较微螺钉种植体支抗与口外弓增强支抗在口腔畸形矫正中的效果。方法:选取错颌畸形患者60例,分为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组与口外弓组,分别采用两种方式进行正畸治疗,比较两组矫正效果。结果:口外弓组正畸疗程平均为(24.5±1.98... 目的:研究比较微螺钉种植体支抗与口外弓增强支抗在口腔畸形矫正中的效果。方法:选取错颌畸形患者60例,分为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组与口外弓组,分别采用两种方式进行正畸治疗,比较两组矫正效果。结果:口外弓组正畸疗程平均为(24.5±1.98)个月,微螺钉组平均(19.9±2.01)个月,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螺钉组前牙覆盖情况明显优于口外弓组,上颌中切牙斜度以及突度改善优于口外弓组,磨牙近中移动的距离低于口外弓组,其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上颌基骨的位置变化改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螺钉种植体支抗治疗矫正时间明显短于口外弓增强支抗,且前牙覆盖情况较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外口弓增强支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螺钉种植体支抗 口外弓增强支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wist基因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梁叶 王臻 谢思明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4期630-633,共4页
Twist是一个进化上高度保守的II类碱性螺旋-环-螺旋(b HLH)转录因子,它影响细胞的凋亡、参与上皮-间质转转化(EMT)、对肿瘤的侵袭转移和耐药有重要的影响。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是最常见的口腔恶性肿瘤,术后复发和转移导致口腔鳞状细胞... Twist是一个进化上高度保守的II类碱性螺旋-环-螺旋(b HLH)转录因子,它影响细胞的凋亡、参与上皮-间质转转化(EMT)、对肿瘤的侵袭转移和耐药有重要的影响。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是最常见的口腔恶性肿瘤,术后复发和转移导致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较差。根据Twist基因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从肿瘤干细胞、上皮间质转化、肿瘤耐药和肿瘤的侵袭转移等方面作一综述,为今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诊断、治疗与科学研究提供新的方向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TWIST基因 肿瘤干细胞 侵袭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口腔牙列缺损患者微创种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鲁凤鸣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5期178-179,共2页
目的研究探讨老年口腔牙列缺损患者微创种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620例接受微创种植术的老年口腔牙列缺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围手术期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种植... 目的研究探讨老年口腔牙列缺损患者微创种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620例接受微创种植术的老年口腔牙列缺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围手术期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种植体脱落和残留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9.4%(308/3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3%(280/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8333,P=0.0000<0.05)。观察组患者的种植体脱落率0.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4%,残留率99.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口腔牙列缺损微创种植术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能够增加患者满意度,减少种植体脱落,固定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牙列缺损 微创种植术 围手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冠再接治疗恒前牙外伤冠折的效果及对口腔卫生状况的影响分析
4
作者 贺佳倩 吴燕玲 +1 位作者 丘美霞 李永娇 《医药前沿》 2022年第17期5-8,共4页
目的:分析应用断冠再接的方法治疗恒前牙外伤冠折的效果及对口腔卫生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100例(131颗患牙)恒前牙外伤冠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66颗牙)与对照组(65颗牙),每组50例,对照组... 目的:分析应用断冠再接的方法治疗恒前牙外伤冠折的效果及对口腔卫生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100例(131颗患牙)恒前牙外伤冠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66颗牙)与对照组(65颗牙),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复合树脂直接修复方式治疗,试验组使用断冠再接方式治疗,持续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冠折再接成功率、口腔卫生状况(菌斑控制情况、牙周指数、牙石指数分度、龈沟探诊深度)。结果:随访6、12个月,试验组的冠折再接成功率分别为100.00%、95.45%,对照组分别为92.31%、76.92%,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两组菌斑控制情况、牙周指数、牙石指数分度、龈沟探诊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12个月,试验组患者菌斑控制情况、牙周指数分值、牙石指数分度、龈沟探诊深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恒前牙外伤冠折患者,采取断冠再接的成功率较高,且可改善患者的口腔卫生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前牙外伤冠折 断冠再接 菌斑控制 牙周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体结构设计与种植体边缘的骨吸收:现状与争议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平 戴静桃 +1 位作者 李安 唐尤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21期3406-3411,共6页
背景:种植体边缘骨吸收直接影响着种植义齿的长期稳定及美观,除了过度负荷及病理性炎症两大因素外,种植体结构设计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目的:综述种植体结构设计与种植体边缘骨吸收的关系。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SCI数据库、中... 背景:种植体边缘骨吸收直接影响着种植义齿的长期稳定及美观,除了过度负荷及病理性炎症两大因素外,种植体结构设计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目的:综述种植体结构设计与种植体边缘骨吸收的关系。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SCI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有关种植体结构设计及种植体边缘骨吸收的文献。英文检索词为"implant design,marginal bone loss,bone loss,bone defect",中文检索词为"种植体设计;边缘骨吸收;骨吸收;骨缺损"。排除本综述无关及重复性研究的文献,最后按纳入标准筛选43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在口腔种植治疗中,避免种植体边缘骨是能确保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健康及美学修复效果基本要求,优化种植体形态结构设计对种植体周围骨吸收有极大的影响。故种植修复时应尽量考虑到以下因素:合理匹配种植体的尺寸,不同种植体选择合理的颈部设计,一体式种植体,基台设计及种植体-基台连接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种植体设计 边缘骨吸收 骨吸收 骨缺损 平台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后牙区数字化导板引导下倾斜种植精确性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郭磊 杨倞 王远勤 《口腔疾病防治》 2017年第7期435-438,共4页
目的评估上颌后牙区使用数字化外科导板引导进行倾斜种植的精确性。方法上颌后牙缺失伴垂直骨量不足病例14例,术前拍摄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获得颌骨数据,扫描上颌石膏模型获得上颌数字化模型,将数据输入种植... 目的评估上颌后牙区使用数字化外科导板引导进行倾斜种植的精确性。方法上颌后牙缺失伴垂直骨量不足病例14例,术前拍摄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获得颌骨数据,扫描上颌石膏模型获得上颌数字化模型,将数据输入种植设计软件后完成导板的设计,再通过快速成型技术完成导板的制作。在导板的引导下完成手术,术后拍摄CBCT,将CBCT数据导入种植设计软件,与术前种植设计数据进行匹配整合后测量种植体设计位置与实际位置的差异。结果纳入研究的14例患者在数字化外科手术导板引导下共植入26枚种植体。种植体计划植入位置尖端与种植体实际植入位置尖端的平均距离是(0.820±0.208)mm,两尖端水平向平均距离是(0.509±0.139)mm,垂直向平均距离是(0.638±0.178)mm。种植体计划植入位置的顶端与种植体实际植入位置顶端的平均距离是(0.625±0.183)mm,两顶端水平向平均距离是(0.314±0.070)mm,垂直向平均距离是(0.538±0.178)mm。结论上颌后牙区倾斜种植技术能降低手术风险及创伤,使用数字化外科导板能降低手术难度、减少手术时间,但该技术仍存在一定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外科导板 倾斜种植 精确度 上颌后牙区 骨量不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体植入下颌骨岛1例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平 戴静桃 +1 位作者 李安 唐尤超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10期998-999,共2页
骨岛(bone islands,BIs)又称特发性骨硬化症、内生骨疣,是在松质骨(海绵骨)内形成一小块成熟的致密骨(皮质骨),主要为软骨内化骨过程时异常所致[1]。本文报道种植体植入下颌骨岛1例,将对颌骨骨岛及手术方案进行讨论。1病例资料患... 骨岛(bone islands,BIs)又称特发性骨硬化症、内生骨疣,是在松质骨(海绵骨)内形成一小块成熟的致密骨(皮质骨),主要为软骨内化骨过程时异常所致[1]。本文报道种植体植入下颌骨岛1例,将对颌骨骨岛及手术方案进行讨论。1病例资料患者,男,35岁,因右下后牙长期缺失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植入 骨岛 下颌 骨硬化症 内生骨疣 化骨过程 手术方案 病例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8
作者 韦丽萍 左陈启 王远勤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281-283,共3页
目的:观察国产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作为屏障膜,在牙种植的引导骨再生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78例需要引导骨再生的种植病例,均为前牙区或前磨牙区单牙或连续多牙位(3牙)缺失;其中前牙52颗,前磨牙26颗。缺牙区牙槽嵴主要为唇颊侧... 目的:观察国产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作为屏障膜,在牙种植的引导骨再生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78例需要引导骨再生的种植病例,均为前牙区或前磨牙区单牙或连续多牙位(3牙)缺失;其中前牙52颗,前磨牙26颗。缺牙区牙槽嵴主要为唇颊侧垂直性吸收,牙槽嵴顶宽度约1~3 mm,牙槽嵴水平吸收量在2 mm以内。分为2组,一组采用国产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作为GBR技术的屏蔽膜(38例),另一组采用Bio-Gide生物膜作为对照(40例),比较二者的临床效果。结果:2组在骨生长效果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切口均甲级愈合,切口愈合率均为100%。术后3 d,对照组有1例发生面部肿胀,经抗感染治疗和对症处理后缓解。本研究的其他病例均未出现感染等不良事件。结论:使用国产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在牙种植术中进行骨引导再生,成本低廉,能达到促进种植体周围成骨的要求,与进口Bio-Gide生物膜的临床效果一样,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细胞真皮基质修复膜 屏障膜 引导骨再生 牙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角成人口咽气道形态与颌骨形态间的关系 被引量:6
9
作者 曹安怡 羊晓 葛红珊 《口腔疾病防治》 2017年第8期510-514,共5页
目的通过锥形束CT(CBCT)图像分析高角成人口咽气道的形态与颌面骨骼形态间关系。方法在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的患者中随机选取60名高角成人患者的CBCT图像,利用Invivo Dental 5.1分析软件对每位患者的口咽气道各部进行线距、体积以... 目的通过锥形束CT(CBCT)图像分析高角成人口咽气道的形态与颌面骨骼形态间关系。方法在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的患者中随机选取60名高角成人患者的CBCT图像,利用Invivo Dental 5.1分析软件对每位患者的口咽气道各部进行线距、体积以及最小截面积测量,将所有气道测量数据分别与颌骨形态相关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在男性组中SNB角与软腭尖矢状径、腭咽气道体积、舌咽气道体积、口咽气道总体积、最小截面积呈正相关,GoGn-SN角与软腭尖矢状径、会厌顶矢状径、腭咽气道体积、舌咽气道体积、口咽气道总体积、最小截面积呈负相关,S-Go/N-Me与软腭尖矢状径呈正相关;在女性组中SNA角与后鼻棘横径呈负相关,SNB角与舌咽气道高、后鼻棘横径、软腭尖横径呈负相关,GoGn-SN角与舌咽气道高呈正相关。结论高角成人口咽气道大小形态与颌骨形态间存在一定联系。在男性组中,随着下颌骨位置的前移,口咽气道有增大的趋势,随着下颌骨顺时针旋转,口咽气道有减小甚至阻塞的趋势;而在女性组中,随着上下颌骨位置的改变,口咽气道仅表现为局部形态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气道 高角 颌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美学区早期种植修复临床初探 被引量:10
10
作者 林凯申 杨倞 +3 位作者 王远勤 张丽丽 黄娜 林炬 《广东牙病防治》 2014年第9期486-490,共5页
目的对上颌美学区早期种植修复的治疗效果进行初步观察和分析。方法对15例上颌前牙缺失的患者于缺牙后4~8周植入种植体18颗,并同期进行引导骨组织再生术,在种植体植入后4~6个月行二期手术,采用种植体支持的暂时冠进行牙龈塑形1~2... 目的对上颌美学区早期种植修复的治疗效果进行初步观察和分析。方法对15例上颌前牙缺失的患者于缺牙后4~8周植入种植体18颗,并同期进行引导骨组织再生术,在种植体植入后4~6个月行二期手术,采用种植体支持的暂时冠进行牙龈塑形1~2个月后行永久冠修复。随访2年,采用种植体成功率、红色美学评分(pink esthetic score,PES)和种植体平台到骨与种植体第一点接触的距离(distance fiom the implant shoulder to the firstbone-to-implant contact,DIB)对种植体周软硬组织进行评价。结果18颗种植体成功率为100%。暂时冠塑形后PES为7.33±1.61,永久修复后1年PES为7.78±1.22,DIB为0.21±0.14,永久修复后2年PES为8.11±1.21,DIB为0.28±0.23。结论 上颌美学区早期种植修复能获得良好的短期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种植 软组织 骨吸收 红色美学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轻汉族女性面部比例的测量与评估 被引量:8
11
作者 曹芳 王臻 戴静桃 《广东牙病防治》 2015年第2期84-86,共3页
目的测量中国年轻汉族女性的面部比例。方法测量两组年轻女性照片的面部比例:普通组选择30名骨性及安氏Ⅰ类错牙合的年轻女性,拍摄治疗后身份证照片;明星组随机抽取百度评选出来的中国最美女明星30名,对网上提供的身份证照片进行正面软... 目的测量中国年轻汉族女性的面部比例。方法测量两组年轻女性照片的面部比例:普通组选择30名骨性及安氏Ⅰ类错牙合的年轻女性,拍摄治疗后身份证照片;明星组随机抽取百度评选出来的中国最美女明星30名,对网上提供的身份证照片进行正面软组织高度和宽度的测量和评估。结果普通组女性面部比例和黄金比例比较接近;明星组的面部比例和黄金比例有差异。与普通组女性相比,明星组的面中1/3最长,面上1/3和面下1/3较短,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明星的眼外眦间距更宽,鼻子更窄,口裂宽更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普通组相比,明星组30名女性下颌更小,额头宽且短,鼻部和口裂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比例 测量 年轻女性 面部 女性 错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体初期稳定性与骨质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2
作者 杨倞 林凯申 王远勤 《广东牙病防治》 2014年第5期272-275,共4页
良好的初期稳定性是种植修复成功的先决条件,种植体初期稳定性与骨质相关性的确定能帮助种植医生在术前通过检查颌骨骨质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初步预测治疗效果,提高治疗成功率。本文对近年有关种植体初期稳定性与骨质相关性的研究作一... 良好的初期稳定性是种植修复成功的先决条件,种植体初期稳定性与骨质相关性的确定能帮助种植医生在术前通过检查颌骨骨质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初步预测治疗效果,提高治疗成功率。本文对近年有关种植体初期稳定性与骨质相关性的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 骨和骨组织 骨密度 初期稳定性 骨皮质厚度 骨松质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地区人群鼾症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臻 王远勤 +1 位作者 晏琳 罗尚叠 《广东牙病防治》 2013年第8期416-419,共4页
目的了解广东省居民鼾症的发病率、分布情况以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等比例随机抽样方法,对广东省4个城市的2006名居民进行入户问卷调查;对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鼾症的发病率,对影响鼾症的相关因素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 目的了解广东省居民鼾症的发病率、分布情况以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等比例随机抽样方法,对广东省4个城市的2006名居民进行入户问卷调查;对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鼾症的发病率,对影响鼾症的相关因素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有效问卷为1957份,有效率为97.56%。鼾症者407人,占20.80%,有时打鼾者(每周打鼾天数不超过5 d)187人,占9.56%;习惯性打鼾者220人,占11.24%。所有年龄段中60岁以上老年人鼾症发病率最高,为25.21%。与鼾症相关的危险因素根据其影响大小排列为白天嗜睡、夜间憋醒、年龄、性别、饮酒、吸烟、肥胖。吸烟与肥胖有有较高的相关性,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广东地区人群鼾症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60岁以上老年人鼾症发病率最高。此外,白天嗜睡中、夜间憋醒、男性、吸烟、肥胖都与鼾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鼾症 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体表面处理与形状设计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林凯申 殷仲达 王远勤 《广东牙病防治》 2012年第10期555-560,共6页
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骨结合和负重后的应力分布是影响种植体长期成功率的重要因素。这3个因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种植体的表面设计特点。本综述结合目前临床常用的种植体系统,从种植体表面设计的宏观角度即螺纹设计和微观角度即表面处理... 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骨结合和负重后的应力分布是影响种植体长期成功率的重要因素。这3个因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种植体的表面设计特点。本综述结合目前临床常用的种植体系统,从种植体表面设计的宏观角度即螺纹设计和微观角度即表面处理来阐述对种植体长期成功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 成功率 表面处理 种植体外形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角型病例不同矢状骨面型口咽气道形态特征的研究
15
作者 曹安怡 羊晓 葛红珊 《口腔疾病防治》 2017年第7期462-466,共5页
目的通过CBCT影像比较高角不同矢状骨面型成人口咽气道三维形态的差异,探讨口咽气道各段与颌面部骨骼形态间的关系。方法选取60例高角成人患者,按照ANB角的大小将所有患者分为骨性Ⅱ类、Ⅰ类、Ⅲ类三组,每组20例患者,男女比例为1∶1。利... 目的通过CBCT影像比较高角不同矢状骨面型成人口咽气道三维形态的差异,探讨口咽气道各段与颌面部骨骼形态间的关系。方法选取60例高角成人患者,按照ANB角的大小将所有患者分为骨性Ⅱ类、Ⅰ类、Ⅲ类三组,每组20例患者,男女比例为1∶1。利用Invivo Dental 5.1分析软件将每例患者CBCT图像的正中矢状平面和轴向平面在冠状、矢状、轴向三维空间进行调整,然后对腭咽、舌咽、口咽总气道进行线距、体积以及最小截面积测量,比较不同组间以及不同性别间的差异。结果不同矢状骨面型间只有会厌顶横径(W-ETP)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间舌咽气道高(H-GP)、口咽气道总高(H-Total)、后鼻棘横径(W-PNSP)、会厌顶横径(W-ETP)、舌咽气道体积(V-GP)、口咽气道总体积(V-Total)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男性均大于女性。结论高角不同矢状骨面型成人口咽气道大小形态的差异仅体现在舌咽段最下端横径,男性口咽气道较女性更大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CT 气道 骨面型 高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龈诱导术在美学区单个前牙种植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2
16
作者 庄丽青 王贻宁 +2 位作者 林凯申 黄娜 王远勤 《广东牙病防治》 2014年第9期491-494,共4页
目的研究美学区单颗牙种植修复采用临时冠对牙龈诱导成形的临床效果。方法为24例上颌前牙单颗牙缺失超过3个月的患者植入种植体,试验组即刻戴入临时冠进行牙龈塑形,对照组直接放置愈合基台。3个月后进行永久冠修复。采用种植体成功率、... 目的研究美学区单颗牙种植修复采用临时冠对牙龈诱导成形的临床效果。方法为24例上颌前牙单颗牙缺失超过3个月的患者植入种植体,试验组即刻戴入临时冠进行牙龈塑形,对照组直接放置愈合基台。3个月后进行永久冠修复。采用种植体成功率、红色美学评分来对种植体周软硬组织进行评价。结果 24枚种植体成功率为100%;试验组临时冠牙龈塑形后红色美学评分为8.17±1.26,对照组使用愈合基台红色美学评分为7.17±1.02,两组美学评分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45);其中近远中龈乳头的红色美学评分较低,近中龈乳头试验组为1.33±0.49,对照组为1.16±0.39;远中龈乳头试验组为1.50±0.52,对照组为1.25±0.45。结论在戴入最终修复体之前采用临时冠对牙龈进行诱导成形能获得可预期的美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时冠 牙龈诱导 红色美学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病前牙移位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吴丽霞 曹芳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5年第5期1058-1059,共2页
研究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病所致前牙移位的疗效。选取收治的40例因牙周病所致的前牙移位患者,采取牙周联合正畸的方法治疗,观察治疗疗效。前牙覆牙合、牙周袋深度、出血指数、前牙覆盖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研究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病所致前牙移位的疗效。选取收治的40例因牙周病所致的前牙移位患者,采取牙周联合正畸的方法治疗,观察治疗疗效。前牙覆牙合、牙周袋深度、出血指数、前牙覆盖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槽骨吸收经治疗,已得到控制,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给予牙周病所致前牙移动患者采取牙周正畸联合治疗,能明显改善牙周状况及前牙覆牙合、覆盖情况,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 正畸 牙周病 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面部比例的测量与评估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丽霞 曹芳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5期180-180,共1页
目的通过测量找出广大女性的面部分型与比例,并对其进行评估。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面部整形治疗的100例女性患者,分别对其整容后的面部分型进行观察与统计,并对比患者对其不同的面部分型的满意程度情况。结果分别对女性患者进行调查后,... 目的通过测量找出广大女性的面部分型与比例,并对其进行评估。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面部整形治疗的100例女性患者,分别对其整容后的面部分型进行观察与统计,并对比患者对其不同的面部分型的满意程度情况。结果分别对女性患者进行调查后,中上面型患者的满意程度(96.00%)与狭面型患者的满意程度(60.00%)、中面型患者的满意程度(55.00%)及扩面型患者的满意程度(52.00%)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对中上面型面部的满意程度较高,对中国年轻女性面部比例的测量与评估的研究,能更全面地了解正畸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对面部比例的变化,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面部比例 测量 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龈生物型的测量方法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邹新明 黄娜 +2 位作者 王远勤 李志鹏 唐尤超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7年第12期127-131,共5页
牙龈生物型是影响口腔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分为薄龈型及厚龈型,它不仅影响种植术后前牙区红白美学的整体效果,而且还影响牙周的治疗效果、固定冠的修复及正畸等治疗。因其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关于它的文献报道也越来越多。目前针... 牙龈生物型是影响口腔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分为薄龈型及厚龈型,它不仅影响种植术后前牙区红白美学的整体效果,而且还影响牙周的治疗效果、固定冠的修复及正畸等治疗。因其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关于它的文献报道也越来越多。目前针对牙龈生物型的测量方法有很多,如:直接法及翻瓣后卡尺测量法等,因各种方法中均有一定的误差,故没有一个公认的有效方法,本文就测量方法及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生物型 牙龈厚度 即刻种植 前牙美学 牙龈退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缩生长因子在体外模拟体液及模拟唾液中的降解速率 被引量:6
20
作者 邹新明 黄娜 +2 位作者 王远勤 李少冰 唐尤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559-1564,共6页
背景:可吸收生物材料在组织工程应用中的降解速率至关重要,不同因素均影响降解速率。目的:比较膜状与块状浓缩生长因子在模拟体液及模拟唾液中的降解特性。方法:抽取15名健康志愿者静脉血,将每名志愿者血液样本平均分为4等份,其中2份制... 背景:可吸收生物材料在组织工程应用中的降解速率至关重要,不同因素均影响降解速率。目的:比较膜状与块状浓缩生长因子在模拟体液及模拟唾液中的降解特性。方法:抽取15名健康志愿者静脉血,将每名志愿者血液样本平均分为4等份,其中2份制作块状浓缩生长因子,分别记为A组、B组;另2份制作膜状浓缩生长因子,分别记为C组、D组。将A组、C组样本浸没于模拟体液中,B组、D组样本浸没于模拟唾液中,观察样本完全降解时间,计算每日平均降解速率比。结果与结论:(1)A-D组平均完全降解时间分别为(14.0±0.7),(9.7±0.9),(9.9±1.2),(7.2±0.7)d;(2)在相同模拟液中不同性状浓缩生长因子的每日平均降解速率比,A组显著低于C组(P<0.05),B组显著低于D组(P<0.05);相同性状浓缩生长因子在不同模拟液中的每日平均降解速率比,A组显著低于B组(P<0.05),C组显著低于D组(P<0.05);(3)结果表明,在相同降解环境中,膜状浓缩生长因子的降解速率高于块状浓缩生长因子;在相同性状下,浓缩生长因子在模拟唾液中的降解速率高于在模拟体液中的降解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缩生长因子 体外降解 模拟体液 模拟唾液 组织再生 生物材料 引导组织再生术 唾液 血小板 纤维蛋白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