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初产妇孕期体重管理及助产士连续护理模式对妊娠结局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94
1
作者 温穗文 成金焕 +1 位作者 黄旭君 朱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4037-4039,共3页
目的:探讨孕期体重管理和助产士连续护理模式对初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的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孕12周建卡、单胎、骨盆外测量正常、无妊娠合并症的622例初产妇,按建卡日期单、双日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1例,实验... 目的:探讨孕期体重管理和助产士连续护理模式对初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的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孕12周建卡、单胎、骨盆外测量正常、无妊娠合并症的622例初产妇,按建卡日期单、双日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1例,实验组由产科医生及助产士根据体质指数制定目标体重,用雅培围产营养软件,产科医生、营养师对孕期提供连续的监护和营养指导,结合助产士提供的连续性助产护理服务,对照组则按常规产前检查和膳食的指导,无参与助产士连续性服务指导。观察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结果:实验组的妊娠合并症、剖宫产率、阴道分娩难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剖宫产指征构成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低体重儿及巨大儿的发生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孕期体重管理及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能显著降低初产妇妊娠期并发症,降低难产及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同时降低巨大儿及低体重儿发生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期体重管理 连续性助产护理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方案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9
2
作者 曾健文 贺沂 +5 位作者 邵琳 莫鉴锋 吴小伟 潘楚灶 曾鹏 周理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2853-2855,共3页
目的:探讨依据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浓度、前列腺体积及超声表现制订的个体化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方案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的可行性。方法:2008年1月至2012年10月,疑似前列腺癌患者3874例,行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 目的:探讨依据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浓度、前列腺体积及超声表现制订的个体化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方案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的可行性。方法:2008年1月至2012年10月,疑似前列腺癌患者3874例,行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依据血清PSA浓度、前列腺特异性抗原速率(PSAV)、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分成A(PSA〈4ng/mL,PSAV〉0.75ng/(mL·Y)或PSAD〉0.15ng/mL2)、B(4ng/mL≤PSA〈10ng/mL)、C(PSA≥10ng/mL)三组,A组行12针穿刺法,B、C组根据前列腺体积v(V〈30mL、30mL≤V〈50mL、V≥50mL)分别行8针、10针、12针穿刺法;各组均对可疑病变处补充1~2针。根据穿刺结果,分析穿刺阳性率与针数、体积的关系。结果:156例患者确诊为前列腺癌。A组12针穿刺法阳性率与6针穿刺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对于不同前列腺体积v(V〈30mL、30mL≤V〈50mL、V≥50mL),8针、10针、12针穿刺法分别与6针穿刺法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血清PSA浓度、PSAV、PSAD、前列腺体积和超声表现制定个体化穿刺方案是可行的。血清PSA〈4ng/mL,但PSAV〉0.75ng/(mL·Y)或PSAD〉0.15ng/mL2的患者宜采用12针穿刺法:血清PSA≥4ng/mL者,V〈30mL采用8针,30mL≤V〈50mL采用10针.V≥50mL采用12针穿刺法是合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超声引导 前列腺活检 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卵巢癌的比较 被引量:31
3
作者 刘永珠 胡庆兰 +3 位作者 陈日利 朱伟艳 吴海燕 彭奕琼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7期597-599,602,共4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卵巢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手术治疗的早期卵巢癌48例,其中腹腔镜手术25例(腹腔镜组),开腹手术23例(开腹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肛门...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卵巢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手术治疗的早期卵巢癌48例,其中腹腔镜手术25例(腹腔镜组),开腹手术23例(开腹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切口感染率等。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150.2±50.8)ml,明显少于开腹组(235.6±49.3)ml(t=-5.901,P=0.000);腹腔镜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36.2±13.5)h,明显早于开腹组(48.3±13.9)h (t=-3.058,P=0.004);腹腔镜组术后发热6例,显著少于开腹组12例(χ2=4.057,P=0.044);腹腔镜组术后切口感染2例,与开腹组6例无统计学差异(χ2=1.670,P=0.196);腹腔镜组住院时间(15.2±5.2) d,明显短于开腹组(23.3±4.2) d (t=5.904,P=0.000)。2组手术时间分别为(241.4±45.3)、(248.5±58.3)min,无统计学差异(t=-0.473,P=0.638);2组切除淋巴结分别(21.3±2.9)、(20.5±3.0)枚,无统计学差异(t=0.939,P=0.353)。45例(开腹组2例失访,腹腔镜组1例失访)随访1~52个月,平均21.5月。开腹组2例分别术后10、12个月复发,腹腔镜组1例术后10个月复发,其余无瘤生存。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卵巢癌近期疗效好,安全可行,可作为早期卵巢癌手术治疗的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卵巢癌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通道与多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中肾盂内压的变化 被引量:21
4
作者 曾鹏 吴小伟 +3 位作者 杨经文 莫鉴锋 黄立 杨曦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中皮肾通道数目对肾盂内压变化的影响。方法通过逆行置入肾盂的6F输尿管导管连接测压系统,保持平均灌注流量346mL/min,平均灌注压196mmHg(1mmHg=0.133kPa),监测102例不同数目通道下PCNL术中肾盂内压... 目的探讨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中皮肾通道数目对肾盂内压变化的影响。方法通过逆行置入肾盂的6F输尿管导管连接测压系统,保持平均灌注流量346mL/min,平均灌注压196mmHg(1mmHg=0.133kPa),监测102例不同数目通道下PCNL术中肾盂内压的变化,每秒钟采集一次数据,做统计学分析。结果单通道、双通道、三通道以及四通道下PCNL术中平均肾盂内压分别为(31.25±6.52)、(17.51±3.66)、(16.28±3.92)及(14.33±2.71)cmH2O(1cmH2O=0.098kPa)。单通道PCNL术中平均肾盂内压均高于多通道(P<0.001),而双通道、三通道和四通道PCNL术中平均肾盂内压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不同数目通道下PCNL术中肾盂内压均较低,小于引起肾实质返流的压力安全值(40cmH2O)。单通道PCNL术中肾盂内压高于多通道,而双通道和三通道、四通道PCNL术中肾盂内压无显著差异。通道数目的选择取决于结石形状及位置,处理铸型结石采用多通道PCNL,可降低因肾盂内高压状态累积致使返流达到一定限度而引起菌血症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取石术 经皮肾穿刺取石术 肾盂内压 肾内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腔内神经鞘膜肿瘤的CT与MRI诊断 被引量:3
5
作者 毛俊 李光明 +3 位作者 王建明 任阳 王艳萍 陈敏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7期1207-1210,共4页
目的探讨盆腔内神经鞘膜肿瘤CT与MRI表现,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盆腔神经鞘膜肿瘤CT与MRI资料,CT 9例(1例只有平扫),MRI 7例(3例有CT)。结果 16例均为单发,位于骶前8例,髂血管区7例,直肠1例,平均最大径约(... 目的探讨盆腔内神经鞘膜肿瘤CT与MRI表现,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盆腔神经鞘膜肿瘤CT与MRI资料,CT 9例(1例只有平扫),MRI 7例(3例有CT)。结果 16例均为单发,位于骶前8例,髂血管区7例,直肠1例,平均最大径约(8.44±4.73)cm。其中7例为神经鞘膜瘤,偏圆形且较小,7例为神经纤维瘤,偏椭圆形且较大,边界清晰,2例为恶性神经鞘瘤,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界模糊。9例局部边缘与盆壁紧贴塑形,2例骶孔扩大,9例有囊变,2例有钙化,CT平扫为均匀或不均匀低密度,MRI平扫T1WI多呈不均匀低信号,T2WI呈混杂高信号,增强后14例见强化明显与不明显区相互间杂,11例见薄环状强化及12例进行性延时强化。结论盆腔内单发神经鞘膜肿瘤有一定的CT及MRI特征表现,有助于与其它病变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 神经鞘膜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_1期肾癌部分切除术前和术后随访MRI检查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光明 唐艳华 +2 位作者 康素海 王海屹 叶慧义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2期288-291,共4页
目的探讨T1期肾癌部分切除术前和术后随访MRI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肾癌部分切除患者术前MRI检查病灶位置、大小、假包膜、有肾周浸润、肾静脉瘤栓和远处转移者资料并进行临床分期及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术后最后一次MRI... 目的探讨T1期肾癌部分切除术前和术后随访MRI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肾癌部分切除患者术前MRI检查病灶位置、大小、假包膜、有肾周浸润、肾静脉瘤栓和远处转移者资料并进行临床分期及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术后最后一次MRI随访术区愈合情况、有无复发和远处转移。结果 53例手术病理证实均为T1期肾癌。病灶位置、大小、假包膜、有无肾周围浸润、肾静脉瘤栓和远处转移,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基本符合。术后MRI术区呈三角形或楔形,增大和无变化术区T2WI和DWI信号混杂,部分有分隔;缩小者T_1WI、T_2WI和DWI均呈低信号。术后随访无1例发生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 MRI检查在T1期肾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前准确诊断和分期,把握适应证和术式选择及术后随访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肾部分切除术 肾肿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儿童喘息样支气管炎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蓝永乐 何玉珍 戴汝均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1376-1377,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与儿童喘息样支气管炎的关系。方法分析比较74例喘息样支气管炎患儿与同期收治的62例未伴喘息的单纯支气管炎患儿血清25(OH)D、碱性磷酸酶(ALP)及IgA水平。74例喘息样支气管炎患儿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讨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与儿童喘息样支气管炎的关系。方法分析比较74例喘息样支气管炎患儿与同期收治的62例未伴喘息的单纯支气管炎患儿血清25(OH)D、碱性磷酸酶(ALP)及IgA水平。74例喘息样支气管炎患儿随机数字表法分为VitD治疗组(38例),非VitD治疗组(36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25(OH)D、ALP、IgA水平变化,临床表现(哮喘消失时间、转入ICU、住院天数及治愈率)缓解时间。结果喘息样支气管炎组与单纯支气管炎组血清25(OH)D、ALP、IgA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喘息样支气管炎患儿VitD治疗组与非治疗组血清25(OH)D、ALP、IgA水平差异亦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itD治疗组与非治疗组在哮喘消失时间、转入ICU、住院时间及治愈率4个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喘息样支气管炎患儿VitD显著缺乏,给予VitD治疗可以提高血清VitD含量,缓解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基维生素D 支气管炎 喘息样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三联疗法四联疗法及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8
作者 甘伙烨 彭铁立 +3 位作者 赵琳丽 姚莉亚 苏凯华 梁凤玲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14年第3期258-260,共3页
目的比较标准三联疗法、四联疗法及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00例非溃疡性消化不良者随机入选三联、四联及序贯疗法组,三联疗法组予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10d。四联疗法组予兰索拉唑+胶体次枸橼酸铋+... 目的比较标准三联疗法、四联疗法及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00例非溃疡性消化不良者随机入选三联、四联及序贯疗法组,三联疗法组予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10d。四联疗法组予兰索拉唑+胶体次枸橼酸铋+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10d。序贯疗法组前5d予兰索拉唑+阿莫西林治疗,后5d予兰索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治疗。治疗结束至少停药4周后复查14 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阴性表示根除成功。同时评估疗效及安全性。对Hp根除率进行意向性分析和符合方案分析比较。结果意向性分析显示三联疗法组、四联疗法组及序贯疗法组的Hp根除率分别是66%(66/100)、82%(82/100)及84%(84/100)。符合方案分析显示三联疗法组、四联疗法组及序贯疗法组的Hp根除率分别是72%(66/92)、91%(82/90)及89%(84/94)。意向性分析及符合方案分析均表明三联疗法组Hp根除率明显低于四联疗法组或序贯疗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四联疗法组与序贯疗法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联疗法或序贯疗法可作为临床根治Hp的一线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菌 幽门 药物疗法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软骨组织Ⅱ型胶原α1链和激活T细胞核因子1的表达水平及意义 被引量:6
9
作者 芦北极 王贵清 刘春磊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48-550,共3页
目的探讨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软骨组织中Ⅱ型胶原α1链(Col2α1)和激活T细胞核因子1(NFAT1)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6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软骨组织样本,采用RT-PCR法检测Col2α1和NFAT1的mRNA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样本中两... 目的探讨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软骨组织中Ⅱ型胶原α1链(Col2α1)和激活T细胞核因子1(NFAT1)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6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软骨组织样本,采用RT-PCR法检测Col2α1和NFAT1的mRNA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样本中两指标的蛋白水平;分析不同病理参数的Col2α1和NFAT1的mRNA和蛋白水平。并选取同期的4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对照。结果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Col2α1和NFAT1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高于股骨颈骨折患者,除NFAT1的mRNA水平(P<0.05),其余均为P<0.01;髋关节骨性关节炎两指标的mRNA和蛋白水平在年龄、类型、病程、关节炎严重性指数评分(ISOA)、K-L放射线分级及严重程度上有差异(P<0.05或P<0.01),且在性别和侧别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软骨组织中Col2α1和NFAT1的表达水平上调,且在多数病理参数分布上有差异,提示两者在骨性关节炎软骨组织退变中起作用,可用于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制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骨性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治疗闭合性腹外伤合并脾破裂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斌 彭翔 +1 位作者 王群伟 范猛 《吉林医学》 CAS 2016年第1期156-157,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闭合性腹外伤合并脾破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腹外伤合并脾破裂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研究组经腹腔镜行脾破裂修补或脾切除术;对照组行开腹脾破裂修补或脾切除术。对比两组术后首次下...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闭合性腹外伤合并脾破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腹外伤合并脾破裂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研究组经腹腔镜行脾破裂修补或脾切除术;对照组行开腹脾破裂修补或脾切除术。对比两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疼痛得分、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较对照组早(P<0.05);研究组疼痛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脾破裂修补或脾切除术治疗闭合性腹外伤并脾破裂具有恢复快、疼痛轻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闭合性腹外伤合并脾破裂 脾破裂修补 脾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泰片治疗轻度海洛因依赖急性戒断综合征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育红 汤翠青 +6 位作者 成爽 崔桂梅 张瑞岭 张智勇 谢玲银 林永雄 郝伟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7-122,共6页
目的:研究济泰片与济泰片联合丁丙诺啡治疗轻度海洛因依赖者急性戒断综合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共150例轻度海洛因依赖者随机分为济泰组(50例)、济泰片联合丁丙诺啡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临床实验期间为10 d,采用阿片戒断量表评... 目的:研究济泰片与济泰片联合丁丙诺啡治疗轻度海洛因依赖者急性戒断综合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共150例轻度海洛因依赖者随机分为济泰组(50例)、济泰片联合丁丙诺啡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临床实验期间为10 d,采用阿片戒断量表评估海洛因戒断症状严重程度;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估基线、第5天、第10天服药前及服药后1或2 h焦虑症状;戒断症状总分及每天减分率评估济泰片及济泰片联合丁丙诺菲疗效;治疗基线及治疗结束时药物不良反应、生命体征(血压、心率、呼吸)、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评估治疗药物安全性。结果:共142例轻度海洛因依赖者完成实验,包括济泰片组48例、济泰片联合丁丙诺菲组48例、对照组46例;三组基线戒断症状平均分数分别为43.520±19.786,42.640±17.648和47.100±24.45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10d药物治疗期间,急性戒断症状减分率逐日增加,从基线到戒断第10天急性戒断症状及焦虑症状评分逐渐下降,但是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济泰片对血压、呼吸、心率及肝肾功能等均无影响。结论:济泰片及济泰片联合丁丙诺啡治疗轻度海洛因依赖者急性戒断症状缺乏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海洛因依赖 济泰片 丁丙诺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制性液体复苏在产后失血性休克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7
12
作者 温穗文 郭晓燕 +2 位作者 黄旭君 罗小华 王丽 《中外医学研究》 2014年第23期4-6,共3页
目的:评价限制性液体复苏在产后失血性休克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3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4例产后失血性休克患者,其中行限制性液体复苏干预的26例设为观察组,行常规液体复苏干预的28例设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 目的:评价限制性液体复苏在产后失血性休克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3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4例产后失血性休克患者,其中行限制性液体复苏干预的26例设为观察组,行常规液体复苏干预的28例设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肝肾功能变化,及血清乳酸值、血气碱剩余值。结果:观察组干预后6 h、12 h的肝肾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12 h的肝肾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其他时间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干预后12 h及24 h血清乳酸值、血气碱剩余值,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后失血性休克应用限制性液体复苏对患者肝肾功能保护及内环境的稳定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液体复苏,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失血性休克 限制性液体复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胺D_3受体Ser9Gly多态性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关系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育红 李文强 +8 位作者 郝伟 成爽 谢玲银 张智勇 林永雄 石玉中 郭新胜 师天元 张红亚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33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多巴胺D3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严重度和抗精神病药疗效是否相关。方法对201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利培酮治疗[3~5 mg/d,平均(3.2±1.3)mg/d],疗程8周。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 目的探讨多巴胺D3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严重度和抗精神病药疗效是否相关。方法对201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利培酮治疗[3~5 mg/d,平均(3.2±1.3)mg/d],疗程8周。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多巴胺D3受体基因Ser9Gly多态性。并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治疗前和治疗第8周末的精神症状,分析基因型及其他临床指标与PANSS分值和减分率的关系。结果多巴胺D3受体基因Ser9Gly基因型在各患者组分布频率均符合H-W平衡定律(P>0.05);基因型在治疗显效和未显效组分布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95,P=0.369);各基因型亚组临床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基因型与患者治疗前PANSS总分(χ2=6.605,P=0.018)、治疗第8周末PANSS总减分率(χ2=6.471,P=0.021)和阳性症状减分率(χ2=6.239,P=0.023)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巴胺D3受体基因Ser9Gly功能多态性可能影响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对利培酮的治疗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多巴胺D3受体 Ser9Gly多态性 利培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胱抑素C检测在糖尿病肾损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4
作者 蓝永乐 李介华 钟国权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3年第10期1264-1266,共3页
目的通过研究血清胱抑素C与肾小球滤过率之间的关系,探讨检测血清胱抑素C水平在糖尿病肾损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血压、病程等;留取患者24h尿混匀后取10mL送检尿清蛋白排泄量;禁食... 目的通过研究血清胱抑素C与肾小球滤过率之间的关系,探讨检测血清胱抑素C水平在糖尿病肾损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血压、病程等;留取患者24h尿混匀后取10mL送检尿清蛋白排泄量;禁食10h后采静脉血4mL送检胱抑素C、血清肌酐(SCr)。根据24h内患者尿清蛋白排泄量将患者分为单纯性糖尿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3组,比较3组血清胱抑素C、SCr水平及肾小球滤过率。结果 3组患者年龄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尿清蛋白量的增加,血清胱抑素C和SCr水平升高,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可以作为反映糖尿病肾病的一项理想指标,而且比SCr能够更灵敏地反映糖尿病患者的肾损害情况,血清胱抑素C水平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很大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损害 胱抑素C 肾小球滤过率 血清肌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治疗复杂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斌 彭翔 +1 位作者 王群伟 范猛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5年第15期3512-3513,共2页
选取120例复杂性胆囊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胆囊大部切除术进行治疗,研究组为腹腔镜手术,对照组为开腹手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切口疼痛、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 选取120例复杂性胆囊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胆囊大部切除术进行治疗,研究组为腹腔镜手术,对照组为开腹手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切口疼痛、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P<0.01);研究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P<0.01);研究组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1);研究组切口疼痛得分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治疗复杂胆囊结石虽手术时间较长,但术中出血较少,具有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势,是更为合适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囊大部切除术 复杂胆囊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序贯疗法和加用益生菌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6
作者 甘伙烨 覃喜香 +2 位作者 彭铁立 杨荣娇 潘汝银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0期28-30,共3页
目的评估序贯疗法和序贯疗法联合益生菌根除Hp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60例Hp感染伴消化不良者随机入选序贯疗法组和序贯疗法联合益生菌组,序贯疗法组前5 d予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治疗,后5 d予埃索美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治疗。序贯... 目的评估序贯疗法和序贯疗法联合益生菌根除Hp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60例Hp感染伴消化不良者随机入选序贯疗法组和序贯疗法联合益生菌组,序贯疗法组前5 d予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治疗,后5 d予埃索美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治疗。序贯疗法联合益生菌组在序贯疗法治疗的基础上每天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治疗结束至少停药4周后复查13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阴性,表示根除成功。同时评估疗效及安全性。对Hp根除率进行意向性分析和符合方案分析比较。结果按意向性分析,序贯疗法组Hp根除率为81.1%(146/180),加用益生菌组为93.9%(169/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P<0.01);按符合方案分析,序贯疗法组Hp根除率为83.0%(146/176),加用益生菌组为94.9%(169/1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P<0.01)。结论加用益生菌治疗可改善序贯疗法根除Hp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疗法 联合 益生菌 螺杆菌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与开放手术治疗直肠癌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曾军 江艳 +3 位作者 李谦 蔡灿峰 成光辉 黄闻东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7期583-587,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2009年7月~2012年12月连续收治的176例直肠癌按纳入与剔除标准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57例,比较2组围手术期资料和随访结果。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165.1±23....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2009年7月~2012年12月连续收治的176例直肠癌按纳入与剔除标准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57例,比较2组围手术期资料和随访结果。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165.1±23.9)min,明显长于开腹组(152.2±21.6)min(t=3.011,P=0.003);术中出血量(128.8±60.2)ml,显著少于开腹组(178.1±58.2)ml(t=-4.426,P=0.000);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2.7±0.7)d,显著短于开腹组(3.5±0.7)d (t=-6.074,P=0.000)。腹腔镜组上、中、下段肿瘤下切缘距离分别为(5.2±0.7)、(3.6±0.5)、(2.6±0.5)cm,开腹组分别为(5.3±0.6)、(3.6±0.5)、(2.4±0.4) cm,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t=-0.441,P=0.662;t=0.000,P=1.000;t=1.554, P=0.127)。腹腔镜组淋巴结清扫数目(12.4±3.7)枚,与开腹组(13.2±3.5)枚无统计学差异(t=-1.181,P=0.240)。腹腔镜组留置尿管时间(4.3±1.2)d,显著短于开腹组(5.1±1.3)d(t=-3.398,P=0.000)。腹腔镜组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5.4%(3/56)与开腹组3.5%(2/57)无统计学差异(χ2=0.000,P=0.984);腹腔镜组术后腹腔出血发生率0,与开腹组1.8%(1/57)无统计学差异(Fisher’s检验,P=1.000);腹腔镜组术后排尿障碍发生率1.8%(1/56)与开腹组5.3%(3/57)无统计学差异(χ2=0.241,P=0.623);腹腔镜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7.1%(4/56)与开腹组3.5%(2/57)无统计学差异(χ2=0.159, P=0.659)。2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5.7%(3/53)和9.8%(5/51),无统计学差异(χ2=0.180,P=0.671);远处转移率分别为13.2%(7/53)和19.6%(10/51),无统计学差异(χ2=0.779,P=0.378);2组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log-rank检验,χ2=0.183, P=0.669)。结论腹腔镜辅助下治疗直肠癌安全可行,疗效确切,在术后恢复上明显优于开腹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腹腔镜 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间质血流在预测高龄不孕妇女卵巢储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邱佩嫦 蓝霓 +2 位作者 郭晓燕 陈彩蓉 余桂云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10期1419-1421,共3页
目的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vitro fertilization,IVF-ET)过程中监测卵巢间质血流的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收缩期峰流速(stromal 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的变化,探讨其与基础卵泡刺激素(basal follicle stimulating hor... 目的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vitro fertilization,IVF-ET)过程中监测卵巢间质血流的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收缩期峰流速(stromal 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的变化,探讨其与基础卵泡刺激素(basal 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bFSH)正常的高龄不孕妇女卵巢储备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在本生殖中心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治疗的46例bFSH正常的高龄不孕症妇女,测量控制性超促排卵(COH)周期用药第l天(D1)卵巢间质血流的RI、PSV,结合阴道彩超监测基础窦卵泡数(antral follicle count,AFC)。根据获卵总数将病人分成反应不良组和反应正常组,比较两组间卵巢间质血流的RI、PSV、卵巢基础窦卵泡数的差异。结果 RI、PSV、AFC在卵巢储备功能不同的高龄不孕妇女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间质血流RI、PSV、卵巢基础窦卵泡数与bFSH正常的高龄不孕妇女卵巢储备功能有密切关系,是有效预测卵巢储备功能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间质血流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卵巢储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体位经皮肾镜取石术中肾盂内压变化 被引量:2
19
作者 曾鹏 黄健 +5 位作者 邵琳 吴小伟 莫鉴锋 曾健文 杨经文 杨曦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2年第5期639-642,共4页
目的探讨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中体位对肾盂内压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行PCNL的患者91例;根据手术体位的不同,将其分为3组(仰卧位,32例;侧卧位,30例;斜仰卧位,29例)。将通过逆行置入肾盂的6F输尿管导管连接测压... 目的探讨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中体位对肾盂内压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行PCNL的患者91例;根据手术体位的不同,将其分为3组(仰卧位,32例;侧卧位,30例;斜仰卧位,29例)。将通过逆行置入肾盂的6F输尿管导管连接测压系统,保持平均灌注流量337ml/min,平均灌注压176mmHg(1mmHg=0.133kPa);分别监测俯卧位、侧卧位与斜仰卧位三种不同体位PCNL术中肾盂内压的变化,每秒钟采集1次数据,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俯卧位、侧卧位与斜仰卧位PCNL术中平均肾盂内压分别为(30.53±4.79)、(31.76±3.55)、(18.33±2.71)cmH2O(1cmH20=0.098kPa)。俯卧位和侧卧位PCNL术中平均肾盂内压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斜仰卧位PCNL术中平均肾盂内压明显低于俯卧位与侧卧位(P〈0.01)。各组间结石清除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不同体位PCNL术中肾盂内压均较低,小于引起肾实质返流的压力安全值(40cmH2O)。斜仰卧位PCNL术中肾盂内压较低,而俯卧位与侧卧位PCNL术中肾盂内压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取石术 PCNL 肾盂内压 肾内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后早期盆底肌力筛查及超声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20
作者 金燕 郭晓燕 +3 位作者 覃碧芳 温穗文 蓝霓 邹文花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产后早期盆底肌力筛查和三维超声检测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清远市人民医院2012年9月~2014年6月住院分娩,产后6周复查的初产妇600例,其中阴道分娩组350例,剖宫产组250例,取同期妇科门诊健康未育妇女100例为对照组,分别对... 目的探讨产后早期盆底肌力筛查和三维超声检测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清远市人民医院2012年9月~2014年6月住院分娩,产后6周复查的初产妇600例,其中阴道分娩组350例,剖宫产组250例,取同期妇科门诊健康未育妇女100例为对照组,分别对其进行盆底肌肉肌力筛查及三维超声经会阴检测,三组在静息和缩肛动作时的盆底裂孔情况和肛提肌厚度。结果按评定标准将盆底肌力分6个级别,其中Ⅳ级以上为盆底肌力正常,共92例(15.33%),0-Ⅲ级为不正常,共508例(84.67%);其中剖宫产组正常率为33.6%,阴道分娩组正常率为2.29%,对照组正常率为100%;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两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在静息和缩肛动作状态下盆膈裂孔前后径、横径及面积均高于对照组(P<0.05),肛提肌厚度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底肌力筛查结合三维超声测量为产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断提供解剖学和功能学方面的依据和为制定指导个体化盆底康复治疗提供最佳治疗效果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 盆底功能 肌力等级 三维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