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种全厚板层角膜和前板层角膜植片板层移植术后拆线时间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吴连胜 陈建苏 +2 位作者 徐锦堂 丁勇 郑佩娥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5-169,共5页
目的研究全厚板层和前板层角膜移植后不同的角膜缝线拆除时间对植片的影响。方法将32只健康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4组,每组各8只:A组、B组(A、B2组又合为M组)为猫→兔异种全厚板层移植组。C组、D组(C、D2组又合为N组)为猫→兔异种前板层移... 目的研究全厚板层和前板层角膜移植后不同的角膜缝线拆除时间对植片的影响。方法将32只健康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4组,每组各8只:A组、B组(A、B2组又合为M组)为猫→兔异种全厚板层移植组。C组、D组(C、D2组又合为N组)为猫→兔异种前板层移植组。术眼为右眼,植片直径为9.0mm,植床直径为8.0mm。A、C2组拆线时间为10d(A、C2组又合为G组),B、D2组拆线时间为1个月(B、D2组又合为H组)。观察时间为3个月。结果用两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3个月时的炎性反应指数:(1)角膜植片M组(2.560±2.065)与N组(5.250±2.887)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15.427,P=0.001<0.05),即M组炎性反应较轻;(2)拆线时间G组(2.560±2.128)与H组(5.250±2.840)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15.427,P=0.001<0.05),即G组炎性反应较轻;(3)角膜植片差异联合拆线时间差异:F=7.017,P=0.013<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角膜植片差异和拆线时间之间存在交互影响角膜移植炎性反应作用。结论角膜植片差异和拆线时间差异均存在影响异种角膜移植炎性反应的作用,并且二者存在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反应指数 异种角膜移植 全厚板层角膜移植 前板层角膜移植 高渗葡萄糖 角膜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角膜重度碱烧伤后异种猫前板层角膜移植重建角膜眼表 被引量:3
2
作者 吴连胜 陈建苏 +4 位作者 徐锦堂 丁勇 唐光霞 郑佩娥 雷自鸣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5-108,114,共5页
目的研究猫新鲜前板层角膜移植治疗兔右眼角膜重度碱烧伤的疗效。方法将16只5个月龄的健康雄性新西兰白兔右眼制作重度角膜碱烧伤模型,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各8只兔,其中A组为猫(4只)→兔异种前板层角膜移植组,植片直径为11.0mm,植床... 目的研究猫新鲜前板层角膜移植治疗兔右眼角膜重度碱烧伤的疗效。方法将16只5个月龄的健康雄性新西兰白兔右眼制作重度角膜碱烧伤模型,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各8只兔,其中A组为猫(4只)→兔异种前板层角膜移植组,植片直径为11.0mm,植床直径为10.0mm;B组未行手术。A组兔术后及B组造模后用500g.L-1葡萄糖及复方氯霉素滴术眼直至处死,记录两组疗效指数,并分别于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取材进行术眼角膜病理学及扫描电镜检查。结果3个月内A组8只角膜碱烧伤兔经异种猫前板层角膜移植后,7只移植角膜保持透明,1只出现局限性角膜混浊和角膜新生血管;而B组未手术的8只兔中出现角膜白斑、新生血管4只,角膜溃疡、穿孔3只,角膜溶解穿孔1只,并且有4只发生睑球粘连等并发症。A、B两组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平均疗效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组透明角膜中组织学及扫描电镜下的结构特征清晰;B组兔角膜中有明显的角膜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组织学及扫描电镜下的结构特征显示细胞连接混乱、消失。B组扫描电镜还提示随着时间的延长,上皮细胞部分生长、增多,细胞连接差,角膜上皮排列紊乱;角膜内皮细胞数量明显减少或无,细胞连接混乱、消失。结论用异种猫新鲜前板层材料对重度兔碱烧伤角膜进行板层移植手术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伤后炎症反应,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维持眼表结构并可达到一定的光学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角膜移植 前板层角膜移植 角膜碱烧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细胞角膜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吴连胜 陈建苏 +4 位作者 徐锦堂 丁勇 郑佩娥 徐国风 黄慧研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59-363,共5页
目的研究异种脱细胞猫角膜板层角膜移植术后的组织相容性。方法24只18周龄的健康新西兰白兔随机平均分成3组:A组为脱细胞猫角膜材料→兔板层移植组,B组为猫→兔异种新鲜角膜植片板层移植组,C组为兔→兔同种异体新鲜角膜植片板层移植组... 目的研究异种脱细胞猫角膜板层角膜移植术后的组织相容性。方法24只18周龄的健康新西兰白兔随机平均分成3组:A组为脱细胞猫角膜材料→兔板层移植组,B组为猫→兔异种新鲜角膜植片板层移植组,C组为兔→兔同种异体新鲜角膜植片板层移植组。用扫描电镜观察术后不同时期术眼角膜的组织病理学改变,抽取兔血测定CD4+/CD8+T细胞百分比。结果术后1个月3个组间角膜植片炎症反应指数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个月A组与B组、A组与C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A组与B组、A组与C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组间术后同期7、15、30d兔外周血CD4+T细胞和CD8+T细胞活化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切片显示术后3个月内,B、C两组角膜植片炎症反应轻,植片内皮细胞吸收,组织结构基本正常。A组角膜植片炎症反应显著,结构较紊乱,新生血管增生。扫描电镜可见B、C2组角膜上皮结构基本正常,细胞连接较好。A组扫描电镜可见有上皮缺损。结论脱细胞处理的异种猫角膜移植后生物相容性较新鲜角膜差,免疫反应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 脱细胞生物材料 板层角膜移植 异种角膜移植 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谷氨酰胺酶交联胶原凝胶构建三维角膜基质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燕 陈建苏 +1 位作者 李晓霞 王伟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39-843,共5页
目的检测转谷氨酰胺酶交联胶原凝胶对三维培养的角膜基质细胞的影响,探讨可提高机械性能的组织工程角膜基质层新途径。方法胶原酶消化法获取原代兔角膜基质细胞,以加入转谷氨酰胺酶与胶原凝胶交联为实验组,不加酶交联为对照组。倒置显... 目的检测转谷氨酰胺酶交联胶原凝胶对三维培养的角膜基质细胞的影响,探讨可提高机械性能的组织工程角膜基质层新途径。方法胶原酶消化法获取原代兔角膜基质细胞,以加入转谷氨酰胺酶与胶原凝胶交联为实验组,不加酶交联为对照组。倒置显微镜下每日观察细胞生长情况、Alamar-Blue试剂检测细胞增生、免疫荧光法检测凝胶内细胞波形蛋白、检测透光度、酶消化法检测胶原凝胶抗消化能力。结果实验组细胞胶原凝胶内附着和生长优于对照组,细胞在凝胶内呈树枝状生长。2组细胞均随培养时间延长明显增生(P=0.000)。共焦显微镜下见2组细胞胞浆波形蛋白均阳性表达,实验组细胞伪足更丰富。实验组透光度稍差于对照组。实验组抵抗胶原酶消化的能力显著增强。结论酶交联的胶原凝胶对角膜基质细胞无毒性作用,重构的基质层结构更加稳定,有利于组织工程角膜基质层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谷氨酰胺酶 交联 胶原凝胶 组织工程角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角膜内皮中央与周围部端粒酶活性比较及其与增生潜能关系的研究
5
作者 何文婷 吴静 +2 位作者 侯光辉 陈剑 徐锦堂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33-335,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年龄猫角膜内皮周围部和中央部的增生潜能。方法实验所用眼球取自不同年龄猫进行分组:幼年猫组(<6个月龄)和成年猫组(>18个月龄)各7只,每只猫均取一只眼球作中央部和外周部的分离,其角膜用9.5mm直径环钻分离巩膜组织,... 目的比较不同年龄猫角膜内皮周围部和中央部的增生潜能。方法实验所用眼球取自不同年龄猫进行分组:幼年猫组(<6个月龄)和成年猫组(>18个月龄)各7只,每只猫均取一只眼球作中央部和外周部的分离,其角膜用9.5mm直径环钻分离巩膜组织,6.0mm直径环钻分离中央部和周围部,然后完整撕取带有角膜内皮细胞的后弹力层,根据每眼角膜取材部位不同分为周围部组和中央部组。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端粒酶活性,探讨角膜内皮中央部与周围部增生潜能是否存在差异。结果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猫角膜内皮周围部组和中央部组端粒酶表达,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58.510,P=0.000),周围部组高于中央部组,中央部组仅有微量表达。成年猫组和幼年猫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6.210,P=0.028),即端粒酶活性表达不受年龄因素影响。结论猫角膜内皮周围部具有增生潜能,且其增生能力不受年龄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内皮 端粒酶活性 增生 中央部 周围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