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的价值 被引量:38
1
作者 胡杨志 潘运龙 +3 位作者 赵晓旭 覃莉 巫青 丁晖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93-1495,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中甲状腺癌血管生成表现对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经病理证实的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比较良、恶性结节的血流分级、收缩期峰流速(PSV)、阻力系数(RI)和微血管...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中甲状腺癌血管生成表现对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经病理证实的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比较良、恶性结节的血流分级、收缩期峰流速(PSV)、阻力系数(RI)和微血管密度(MVD)值。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中,恶性结节的血流分级多为Ⅱ级和Ⅲ级,处于较高水平;良性结节的血流分级主要集中在0级和Ⅰ级,处于较低水平(Z=3.74,P<0.001)。恶性结节的PSV[(41.30±19.99)cm/s]大于良性结节[(32.38±11.00)cm/s,t=2.37,P=0.02];恶性结节的MVD[(59.03±12.85)条/200倍镜]高于良性结节[(46.97±10.16)条/200倍镜](t=4.47,P<0.001)。结论恶性结节相对于良性结节具有较高的血流分级及PSV。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表现与肿瘤组织血管生成具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恶性结节 血管生成 收缩期峰流速 阻力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术中冰冻病理诊断分析 被引量:37
2
作者 赵蕾 翟贺宁 王存川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2697-2699,共3页
目的了解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探讨完全腔镜手术对甲状腺微小癌冰冻病理诊断的影响。方法按纳入排除标准回顾性分析分别通过完全腔镜手术(包括经胸乳入路甲状腺切除术和经口腔前庭入路的甲状腺切除术)... 目的了解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探讨完全腔镜手术对甲状腺微小癌冰冻病理诊断的影响。方法按纳入排除标准回顾性分析分别通过完全腔镜手术(包括经胸乳入路甲状腺切除术和经口腔前庭入路的甲状腺切除术)及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甲状腺病变且最终石蜡病理诊断包含有甲状腺微小癌诊断的共29和37例患者。比较两种术式的术中冰冻病理结果与术后石蜡病理结果。结果以石蜡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本研究共包括68个微小癌受累腺叶,其中冰冻病理检查诊断出56个受累腺叶,与石蜡病理诊断结果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完全腔镜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分别包括31和37个微小癌受累腺叶,冰冻病理检查确诊的分别有23和33个腺叶,两者冰冻病理检查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6)。结论冰冻病理检查对于术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检出能起到积极肯定的作用,但仍存在一定的误诊及漏诊率;完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这种可能影响病理取材的手术方式并不会降低冰冻病理诊断的准确率,该术式能够较好地运用到治疗甲状腺微小癌的领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癌 完全腔镜手术 开放手术 冰冻病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报告 被引量:8
3
作者 王存川 任亦星 +3 位作者 陈鋆 胡友主 许朋 徐以浩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1-112,共2页
关键词 腹腔镜 胰十二指肠 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与非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赵辉 李宝金 +1 位作者 龙宏刚 姜海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2739-2741,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选择性与非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2008年因门静脉高压症实施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57例(选择组)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51例(非选择组)的临床资料,通过... 目的:对比分析选择性与非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2008年因门静脉高压症实施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57例(选择组)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51例(非选择组)的临床资料,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手术前后门静脉与肝动脉血流量变化,并术中监测自由门静脉压力(FPP)。结果:断流术后选择组FPP较非选择组FPP下降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断流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门静脉血流量均减少,选择组减少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断流术后1个月两组肝动脉血流量均增加,选择组增加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选择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5.8%,非选择组为27.5%(P<0.05)。选择组50例完成6~36个月随访,复发出血率为16.0%,3年生存率88%;非选择组42例完成6~36个月随访,复发出血率为30.2%,3年生存率78.6%。结论: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优于非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门静脉 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非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陈潮文 刘序友 +2 位作者 汤绍辉 杨冬华 劳学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604-1606,1609,共4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危险因素。方法将住院治疗的172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分为SBP组和非SBP组,从MELD评分、血清白蛋白、腹水总蛋白、是否合并肝癌、ALT、AST、年龄、性别、肝硬化病因等方面,分别采用单变...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危险因素。方法将住院治疗的172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分为SBP组和非SBP组,从MELD评分、血清白蛋白、腹水总蛋白、是否合并肝癌、ALT、AST、年龄、性别、肝硬化病因等方面,分别采用单变量(t检验或χ2检验)及多变量(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SBP的发生率为24.4%(42/172);单变量分析显示SBP组与非SBP组之间在MELD评分、合并肝癌百分比、血清ALT和AST、血清白蛋白及腹水总蛋白6个方面差异具有显著性;logistic回归显示只有MELD评分、血清白蛋白及腹水总蛋白3个因素入选回归模型(P<0.01)。结论较高的MELD评分、较低的血清白蛋白及腹水总蛋白浓度3者可能是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SBP的独立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化学治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少见并发症——附400例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曹明溶 杨冠群 +1 位作者 王晓白 梁忠平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04-206,共3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学治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少见并发症的原因与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00例612次经介入治疗的中晚期肝癌的临床资料,对其少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以及预防、处理措施进行讨论。结果:上消化道出血13例。肝衰竭7例,2例...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学治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少见并发症的原因与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00例612次经介入治疗的中晚期肝癌的临床资料,对其少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以及预防、处理措施进行讨论。结果:上消化道出血13例。肝衰竭7例,2例死亡。肝癌破裂4例。肾衰竭4例,1例死亡。胆囊动脉栓塞4例。急性胰腺炎2例,1例死亡。肺栓塞2例,均死亡。截瘫1例,死亡。存活患者的并发症经护肝、制酸药、保护胃黏膜药物、利尿等治疗后治愈。结论:经导管动脉化学治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肝癌出现的少见并发症与患者术前肝功能较差及门静脉高压、术中化疗栓塞药物反流及异位栓塞、术后处理不当等有关。重视术前病例的选择,加强护肝治疗、术中规范操作、术后护肝、保护胃黏膜、维护肾功能等措施,可减少或防止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肝癌 少见并发症 化学治疗 死亡 治疗中 栓塞术 肝动脉 处理措施 维护 规范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金抑制Ang-2和RGS-5表达导致裸鼠肝癌血管正常化 被引量:9
7
作者 傅岳武 潘运龙 +2 位作者 覃莉 孙立 刘英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247-2252,共6页
目的:观察纳米金在一定时间窗内,对裸鼠H22肝癌组织中血管生成素-1(Ang-1)、血管生成素-2(Ang-2)、G蛋白信号调节蛋白-5(RGS-5)表达及肝癌血管正常化的影响。方法:6周龄BALB/c裸鼠48只,从右腋皮下注入H22肝癌细胞,肿瘤形成约3~4 mm大小... 目的:观察纳米金在一定时间窗内,对裸鼠H22肝癌组织中血管生成素-1(Ang-1)、血管生成素-2(Ang-2)、G蛋白信号调节蛋白-5(RGS-5)表达及肝癌血管正常化的影响。方法:6周龄BALB/c裸鼠48只,从右腋皮下注入H22肝癌细胞,肿瘤形成约3~4 mm大小,随机分为对照组(12只,注入生理盐水)和实验组(36只)。实验组从肿瘤周围及瘤内注入纳米金溶液0.2 mL(浓度为500 nmol/L),每天1次;连续给药3 d、7 d、11d后,分批处死12只,取肿瘤标本,用免疫化学染色法检测Ang-1、Ang-2及RGS-5的表达,并用电镜观察肿瘤血管壁周细胞形态。结果:(1)Ang-1在纳米金治疗后第3 d、第7 d及第11 d阳性率分别为16.7%、50.0%和16.7%,均高于对照组(8.3%),差异显著(P<0.05);其中实验组第7 d时Ang-1阳性率最高,与其在第3 d、第11d时比较,差异显著(P<0.05)。Ang-2在纳米金治疗后第3 d、第7 d及第11 d阳性率分别为33.3%、16.7%和41.7%,均低于对照组(58.3%),差异显著(P<0.05);其中Ang-2在第7 d时阳性率最低,与其在第3 d、第11 d时比较,显著差异(P<0.05)。(2)RGS-5在纳米金治疗后第3 d、第7 d和第11 d阳性率分别为33.3%、16.7%和50.0%,其中第7 d阳性率最低;低于对照组(50.0%)及第3 d、第11 d实验组,差异显著(P<0.05)。(3)不成熟周细胞覆盖率在纳米金治疗后第7 d时最低,为19.6%±4.3%,低于对照组(64.8%±11.7%)及第3 d(32.5%±7.9%)、第11 d(41.2%±9.1%)实验组,差异显著(P<0.05)。电镜观察见实验组裸鼠在纳米金治疗后第7 d血管外壁周细胞形态多数趋于正常,完整覆盖内皮细胞;而对照组周细胞形态大小不一、结构不完整,对内皮细胞覆盖少。结论:纳米金在其用药7 d时间窗内,能最大限度地通过抑制Ang-2和RGS-5在裸鼠肝癌组织中的过度表达,减少不成熟周细胞对新生血管的覆盖,使裸鼠肝癌血管正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 G蛋白信号调节蛋白-5 血管生成素-2 血管正常化 肝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转录因子κBp6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和p53在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8
作者 孙加升 潘运龙 +1 位作者 覃莉 邱思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578-1580,共3页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Bp65(NF-κBp6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和p53蛋白在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在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50例原发直肠癌组织中的NF-κBp65、VEGF-A和p53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合有无淋巴...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Bp65(NF-κBp6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和p53蛋白在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在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50例原发直肠癌组织中的NF-κBp65、VEGF-A和p53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合有无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NF-κBp65、VEGF-A和p53在直肠癌中高表达(分别为66%、54%、58%),三者相互间具相关性(P<0.05);NF-κBp65、VEGF-A和p53阳性表达与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具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高度表达NF-κBp65、VEGF-A和p53的直肠癌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它们可作为直肠癌浸润、转移的分子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NF—κBp65 VEGF—A P53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度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29
9
作者 潘永勤 焦根龙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70-274,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恩度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CNKI、CBM、VIP,中华医学会数字化期刊。检索年限均为建库至2013年1月。按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对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 目的系统评价恩度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CNKI、CBM、VIP,中华医学会数字化期刊。检索年限均为建库至2013年1月。按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对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后,提取数据,采用RevMan 5.2统计软件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220例病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恩度联合化疗较单纯化疗而言,其疾病的恩度联合化疗组的CR(10.91%vs 2.73%,RR=4.08,95%CI:1.19-13.95,P=0.02)、PR(48.18%vs 30.91%,RR=2.18,95%CI:1.23-3.87,P=0.007)、PD(15.45%vs 41.82%,RR=0.25,95%CI:0.13-0.47,P<0.0001)、RR(60.00%vs 33.64%,RR=3.23,95%CI:1.79-5.81,P<0.0001)、CBR(82.73%vs 55.45%,RR=4.30,95%CI:1.19-13.95,P<0.0001)方面均显示出优势。恩度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便秘、心慌、心电图改变等。结论恩度联合化疗对于晚期结直肠癌疗效较好,恩度联合化疗药物可作为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常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度 晚期结直肠癌 META分析 随机对照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乳糖受体介导的PCNA反义核酸提高肝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光胜 曾慧兰 +3 位作者 蒋建伟 曹明溶 严玉霞 何文珊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5-457,共3页
目的 研究半乳糖(galactose ,Gal) -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eimine ,PEI)介导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ro 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 ,PCNA)反义核酸(antisenseoligdeoxynucleotides ,ASODN)分别与3种常用化疗药物5 -氟尿嘧啶(5 -fluorou... 目的 研究半乳糖(galactose ,Gal) -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eimine ,PEI)介导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ro 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 ,PCNA)反义核酸(antisenseoligdeoxynucleotides ,ASODN)分别与3种常用化疗药物5 -氟尿嘧啶(5 -fluorouracil,5 -FU) ,顺铂(cis-Diamminedichloroplatinum ,DDP) ,羟喜树碱(hydroxyicamptothecine ,HCPT)联合作用于人肝癌Bel- 74 0 2细胞,观察它们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Gal-PEI与反义核酸形成交联复合物Gal-PEI-ASODN ,用CCK - 8细胞计数试剂盒检测单纯使用化疗药物以及联合0 0 3μmol/LASODN或0 0 3μmol/LGal-PEI-ASODN对Bel- 74 0 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分别计算抑制率和IC50 。结果 单纯使用5 -FU ,DDP ,HCPT作用于Bel- 74 0 2细胞4 8h ,其IC50 分别为16 15 ,1 88,0 31μg/ml;ASODN与上述药物联合使用其IC50 分别为12 5 9,1 71,0 2 7μg/ml,将Bel- 74 0 2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分别提高到单用化疗药物的1 2 8,1 10 ,1 15倍;Gal-PEI-ASODN与上述药物联合使用其IC50 分别为0 5 1,0 90 ,0 10 μg/ml,将Bel- 74 0 2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分别提高到单用化疗药物的31 6 7,2 0 9,3 10倍。金正均Q值法分析表明:5 -FU与Gal-PEI-ASODN联合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乳糖 PCNA 反义核酸 肝癌 癌细胞 化疗药物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癌VEGF、p53和CerbB-2蛋白联合表达与肝肺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5
11
作者 丁晖 潘运龙 +1 位作者 覃莉 施宏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93-1595,共3页
目的:探讨结肠癌组织中VEGF、p53和CerbB-2蛋白表达与肝肺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联合检测100例结肠腺癌组织中VEGF、p53和CerbB-2蛋白的表达。结合临床资料计算100例结肠癌发生肝肺转移的病例数。首先将1个蛋白表达... 目的:探讨结肠癌组织中VEGF、p53和CerbB-2蛋白表达与肝肺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联合检测100例结肠腺癌组织中VEGF、p53和CerbB-2蛋白的表达。结合临床资料计算100例结肠癌发生肝肺转移的病例数。首先将1个蛋白表达阳性与阴性时患者肝、肺转移率进行比较。其次把2个和3个蛋白表达阳性患者分为A组,2个和3个蛋白表达阴性患者分为B组,将A组与B组患者的肝、肺转移率进行比较。结果:结肠癌中VEGF、p53和CerbB-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62.0%、74.0%和36.0%。VEGF、p53和CerbB-2单个蛋白阳性表达者肝转移率分别是51.6%、45.9%和72.2%;肺转移率分别是25.8%、24.3%和33.3%,均高于VEGF、p53和CerbB-2单个蛋白阴性表达者肝、肺转移率(P<0.01)。A组患者肝、肺转移率为52.4%和31.0%,比B组患者的肝、肺转移率22.4%和8.6%明显增高(P<0.01)。结论:VEGF、p53和CerbB-2蛋白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与结肠癌肝肺转移密切相关,可能与3种蛋白协同作用促进结肠癌细胞增殖及肿瘤血管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VEGF P53 CERBB-2 肝转移 肺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连环素在结肠腺癌中的异常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5
12
作者 高明 龚瑾 +2 位作者 吕永添 张育超 劳学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28-930,共3页
目的:检测β-连环素(β-catenin)在结肠腺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情况,分析其临床意义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0年6月至2004年6月实施根治性切除、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完整的52例结肠腺癌患者及20例癌旁正常结肠组织的石蜡组织切片,采... 目的:检测β-连环素(β-catenin)在结肠腺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情况,分析其临床意义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0年6月至2004年6月实施根治性切除、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完整的52例结肠腺癌患者及20例癌旁正常结肠组织的石蜡组织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β-catenin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因素和预后的关系。结果:20例正常癌旁组织中β-catenin均呈正常表达。52例结肠腺癌组织中β-catenin的异常表达率为71%,β-catenin的异常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及血癌胚抗原(CEA)异常无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相关(P<0.05)。表达正常组患者术后生存期高于表达异常组患者,两者比较显著差异(P<0.05)。结论:β-catenin的异常表达与结肠腺癌淋巴结转移及肿瘤的临床分期有关,其异常表达可能是结肠癌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可作为临床判断结肠腺癌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Β-连环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腹股沟斜疝行无张力疝修补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文斌 梁中平 郭国庆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52-953,958,共3页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不同年龄腹股沟斜疝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90例腹股沟斜疝患者根据年龄分成两组:60岁以上和60岁以下组,比较每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结果在60岁以上组,疝环充填式无张力斜疝修补术在手术时间、平均下床...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不同年龄腹股沟斜疝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90例腹股沟斜疝患者根据年龄分成两组:60岁以上和60岁以下组,比较每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结果在60岁以上组,疝环充填式无张力斜疝修补术在手术时间、平均下床活动时间、疼痛、牵拉不适以及复发等并发症方面优于传统腹股沟斜疝修补术;而在60岁对以下组,并不优于传统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结论疝的治疗应根据个体化原则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疝修补术 无张力疝修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金阻断VEGF165信号传导并抑制裸鼠肝癌血管生成 被引量:3
14
作者 潘运龙 邱思远 +2 位作者 孙加升 覃莉 蔡继业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87-290,共4页
目的:探讨纳米金如何阻断VEGF165的信号传导,抑制裸鼠移植肝癌血管生成。方法:无血清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加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VEGF165),再加入不同浓度纳米金,作用5min,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磷酸化PLC... 目的:探讨纳米金如何阻断VEGF165的信号传导,抑制裸鼠移植肝癌血管生成。方法:无血清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加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VEGF165),再加入不同浓度纳米金,作用5min,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磷酸化PLC-γ1蛋白、6周龄Balb/c裸鼠20只,从裸鼠右腋皮下注入H22细胞。第5天,肿瘤形成约8mm大小,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从肿瘤周围及瘤内注入纳米金,每天1次,连续8天;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处理。处死裸鼠时测量肿瘤体积及重量,免疫组化染色并计算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结果:VEGF165浓度不变(10μg,L),随着纳米金溶液浓度的增加(125、250、500nmol/L),纳米金抑制PLC-γ1磷酸化越来越明显。肝癌组织内微血管密度分别为,实验组14.27±1.08,对照组23.52±1.36,说明纳米金明显抑制了肝癌血管生成(P〈0.01)。结论:纳米金阻断VEGF165的信号传导,明显抑制裸鼠肝癌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肝素结合位点 肝癌 抗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金与VEGF_(165)分子作用的原子力显微镜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潘运龙 邱思远 +4 位作者 覃莉 王存川 丁晖 程欣 杜彬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295-2300,共6页
目的:用原子力显微镜(AFM)从分子水平、可视化角度研究纳米金(GNP)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165)的分子作用。方法:GNP与VEGF165作用前后,用AFM表征粒子大小和形貌,光谱学检测GNP紫外吸收光谱变化,粒径分析仪检测粒径分布变化;用VEGF165... 目的:用原子力显微镜(AFM)从分子水平、可视化角度研究纳米金(GNP)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165)的分子作用。方法:GNP与VEGF165作用前后,用AFM表征粒子大小和形貌,光谱学检测GNP紫外吸收光谱变化,粒径分析仪检测粒径分布变化;用VEGF165刺激无血清培养液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增殖,在GNP干预前后,用AFM观察HUVECs细胞表面超微结构变化。MTT法观察纳米金对HUVECs增殖的影响。结果:GNP与VEGF165作用后,其吸收峰发生红移;粒径分析表明GNP粒径的主要分布从20 nm变成30 nm;AFM表征下,单个GNP粒径22.05 nm±1.52 nm,呈椭圆形,边界清晰,加入VEGF165后,平均粒径变成33.91 nm±2.61 nm,边界模糊,形状不甚规则,表明GNP与VEGF165结合;在AFM观察到VEGF165作用的HUVECs细胞出现伪足、细胞膜孔洞、细胞膜颗粒化和细胞连接增多等表现,而GNP可以明显抑制这一现象,MTT法表明GNP抑制VEGF165介导的HUVECs增殖。结论:GNP可与VEGF165通过化学键连接,形成以GNP为核、VEGF165为壳的GNP-VEGF165复合物,使VEGF165与其受体结合的位点失活或被阻断,抑制VEGF165的信号转导,从而抑制HUVECs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原子力显微镜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金-表阿霉素复合体的体外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晓旭 潘运龙 +3 位作者 胡杨志 覃莉 丁晖 巫青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2-177,共6页
【目的】观察纳米金-表阿霉素复合体(EPI-AuNP)能否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人肝癌细胞(HepG2)的增殖。【方法】采用化学合成法制备EPI-AuNP,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淬灭实验、动态光散射及Zeta电位变化对其进行鉴定。体外... 【目的】观察纳米金-表阿霉素复合体(EPI-AuNP)能否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人肝癌细胞(HepG2)的增殖。【方法】采用化学合成法制备EPI-AuNP,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淬灭实验、动态光散射及Zeta电位变化对其进行鉴定。体外实验分为AuNP处理组、EPI处理组、EPI-AuNP处理组和空白对照组。将HUVEC、HepG2细胞分别接种于96孔板,培养24 h后各组分别加入AuNP溶液、EPI溶液、EPI-AuNP溶液和无血清培养液200μL,继续培养24 h后:MTT比色法检测HUVEC、HepG2细胞生存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细胞内EPI的积聚量。【结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显示:AuNP的最大吸收峰在520 nm处,而EPI-AuNP在525 nm处。EPI(100 mg/L)荧光强度为195.2±7.5;EPI-AuNP为16.4±5.0,P=0.000。AuNP的平均粒径及Zeta电位分别为:(14.34±0.75)nm、(-21.19±0.64)mV;EPI-AuNP为:(18.54±1.84)nm、(-15.34±0.72)mV,P<0.01。体外实验:MTT比色法结果显示EPI处理组HUVEC、HepG2细胞的生存率分别为(29.25±1.59)%、(71.10±4.16)%;EPI-AuNP处理组:(21.29±1.51)%、(43.82±2.21)%,P=0.000。【结论】成功合成EPI-AuNP复合体,体外实验证实其对HUVEC、HepG2细胞均具有增殖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表阿霉素复合体 HUVEC HEPG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手术后肠粘膜屏障障碍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文斌 姜海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6-249,共4页
目的探讨腹部外科术后患者血浆谷氨酰胺(Gln)水平、肠粘膜通透性与细菌移位及细菌移位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之间的关系。方法腹部择期手术患者42例,于术前、术后2、7d采集外周血进行血浆Gln浓度和全血细菌DNA检测,同时进行尿中乳... 目的探讨腹部外科术后患者血浆谷氨酰胺(Gln)水平、肠粘膜通透性与细菌移位及细菌移位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之间的关系。方法腹部择期手术患者42例,于术前、术后2、7d采集外周血进行血浆Gln浓度和全血细菌DNA检测,同时进行尿中乳果糖/甘露醇(L/M)比值测定,分析肠粘膜屏障障碍与术后SIRS发生情况的关系。结果血浆Gln浓度与术前比较,术后2、7d血浆Gln浓度显著降低(P<0.01)。与术前比较,术后尿中L/M比值显著增高(P<0.01)。这42例手术病人术前PCR结果均为阴性,术后5例变为阳性,其中,术后2d的PCR阳性率为9.5%(4/42),术后7d的PCR阳性率为2.4%(1/42)。术后2d的PCR阳性患者血浆Gln浓度较阴性患者显著降低(P<0.01)。术后2d的PCR阳性患者的L/M比值较阴性患者显著增高(P<0.01)。术后42例病人中,26例发生SIRS;SIRS组术后2dGln浓度较非SIRS组显著下降(P<0.01),而L/M比值显著增加(P<0.01)。术后26例SIRS患者中5例PCR阳性,而16例非SIRS患者的PCR结果均为阴性,两组间PCR阳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部手术后患者血浆Gln水平下降和肠粘膜通透性增高与细菌移位的发生密切相关,肠粘膜屏障障碍可能是术后感染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手术 谷氨酰胺 肠粘膜通透性 细菌移位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素联合VEGF预处理对人工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及贴附率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红 洪晓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75-76,79,共3页
目的联合应用肝素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预处理以提高人工血管移植物内皮细胞(EC)生长及贴附率。方法联合应用肝素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预处理人工血管移植物,比较各组EC生长曲线和贴附率。结果肝素在体外与VEGF联合应用,可显... 目的联合应用肝素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预处理以提高人工血管移植物内皮细胞(EC)生长及贴附率。方法联合应用肝素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预处理人工血管移植物,比较各组EC生长曲线和贴附率。结果肝素在体外与VEGF联合应用,可显著增加EC在人工血管内壁的贴附率,并对EC的增殖有一定的持续影响。结论肝素与VEGF联用,能促进EC在人工血管的增殖和贴附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人工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金对HepG2上清液抑制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巫青 潘运龙 +5 位作者 覃莉 赵晓旭 丁晖 胡杨志 傅岳武 蔡继业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2期1-6,共6页
目的通过纳米金对HepG2上清液诱导的人淋巴细胞进行干预,初步观察纳米金对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建立HepG2上清液与人淋巴细胞共培养体系,实验分为对照组、共培养组、纳米金干预组。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抑制率;EL... 目的通过纳米金对HepG2上清液诱导的人淋巴细胞进行干预,初步观察纳米金对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建立HepG2上清液与人淋巴细胞共培养体系,实验分为对照组、共培养组、纳米金干预组。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抑制率;ELISA法检测共培养体系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原子力显微镜(AFM)表征淋巴细胞表面形貌及超微结构。结果 HepG2上清液(富含VEGF)明显抑制淋巴细胞增殖,且随浓度的增大其增殖抑制率上升到(41.90±1.32)%,而纳米金干预后抑制率下降为(35.73±1.54)%(P<0.05);AFM结果显示HepG2上清液诱导的淋巴细胞高度、粗糙度均减小,细胞膜内陷,而纳米金干预组这种变化不明显;共培养组体系中VEGF含量为(308.51±21.73)pg/mL,而纳米金干预组VEGF下降为(96.78±11.27)pg/mL(P<0.05)。结论纳米金通过与HepG2上清液中VEGF结合,增加了共培养体系中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 淋巴细胞 细胞增殖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原子力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根治术中骶前出血的防治 被引量:2
20
作者 董高宏 张肇达 胡伟明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9-300,共2页
目的 总结直肠癌根治术中骶前静脉出血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实施的直肠癌根治术 ,发生骶前静脉出血 11例病例资料。术中根据出血部位、范围以及出血情况 ,运用止血钉按压和纱布填塞压迫等方法止血。结果 术中失血量 <10 0 ... 目的 总结直肠癌根治术中骶前静脉出血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实施的直肠癌根治术 ,发生骶前静脉出血 11例病例资料。术中根据出血部位、范围以及出血情况 ,运用止血钉按压和纱布填塞压迫等方法止血。结果 术中失血量 <10 0 0ml4例 ;10 0 0~ 2 0 0 0ml 5例 ;>2 0 0 0ml 2例。均成功止血 ,未发生术后再次出血 ,无术中死亡。结论 直肠癌根治加强术前评估、术中按解剖层次注重锐性分离能有效防止骶前静脉大出血。止血钉按压和纱布填塞压迫等方法止血行之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中 骶前出血 静脉 直肠癌根治术 止血 按压 纱布填塞 结论 压迫 层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