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链抗体在消化系肿瘤免疫诊治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卢筱华 杨冬华 《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 CAS 2005年第4期251-253,共3页
新型小分子抗体-单链可变区片段(scFv)是用基因工程方法将抗体重链和轻链可变区通过一段连接肽连接而成的重组蛋白,是保持了亲本抗体的抗原亲和活性和特异性的最小功能性抗体片段,具有分子量小、免疫原性低、血液清除快、肿瘤穿透性强... 新型小分子抗体-单链可变区片段(scFv)是用基因工程方法将抗体重链和轻链可变区通过一段连接肽连接而成的重组蛋白,是保持了亲本抗体的抗原亲和活性和特异性的最小功能性抗体片段,具有分子量小、免疫原性低、血液清除快、肿瘤穿透性强、成本低等优点,可成为将药物、毒素、放射性核素、细胞因子导向肿瘤的有价值的分子,并在肿瘤疫苗的开发和诊断试剂的发展上具有较大的潜力。文章主要就当前scFv在消化系肿瘤免疫诊治的进展以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链抗体 消化系肿瘤 免疫诊治 研究进展 肿瘤免疫 消化系 诊治 单链可变区片段 小分子抗体 基因工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比夫定与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汤绍辉 吴小娟 +1 位作者 张嫚嫚 王旷靖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73-577,共5页
目的比较替比夫定与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 目的比较替比夫定与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有关替比夫定与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4.2.10软件对入选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7项随机对照试验包含2672例慢性乙肝患者符合入选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替比夫定组的HBV DNA阴转率、HBeAg消失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治疗应答率均明显高于拉米夫定组,RR值分别为1.46(95%CI:1.35~1.57,P〈0.00001)1、.28(95%CI:1.13~1.45,P=0.0001)1、.31(95%CI:1.14~1.52,P=0.0002)1、.31(95%CI:1.23~1.40,P〈0.00001),而病毒耐药率和病毒学突破率则显著低于拉米夫定组,RR值分别为0.58(95%CI:0.48~0.69,P〈0.00001)和0.52(95%CI:0.44~0.60,P〈0.00001)。替比夫定组的ALT复常率和一般药物不良反应率与拉米夫定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RR=1.13,95%CI:0.99~1.27,P=0.06;RR=1.05,95%CI:1.00~1.11,P=0.07)。替比夫定组肌酸激酶(CK)升高率高于拉米夫定组,RR值为3.26(95%CI:2.28~4.67,P〈0.00001)。结论替比夫定可强效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优于拉米夫定,且相对较为安全,但其引起CK值升高应予以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比夫定 拉米夫定 随机对照试验 肝炎 乙型 慢性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对溃疡性结肠炎诱导缓解及维持治疗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21
3
作者 汤绍辉 冯淑芬 姚艳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21-525,共5页
目的评价益生菌对溃疡性结肠炎(UC)诱导缓解及维持治疗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等外文数据库(1966-2009年8月)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目的评价益生菌对溃疡性结肠炎(UC)诱导缓解及维持治疗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等外文数据库(1966-2009年8月)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1979-2009年8月)中有关益生菌对UC诱导缓解及维持治疗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4.2.10软件对入选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11项随机对照试验符合入选标准,有5项纳入益生菌与安慰剂对照试验,评价临床诱导缓解率;有7项纳入益生菌与安慰剂(3项)或美沙拉嗪(4项)对照试验,评价维持治疗中的复发率(有1项试验同时入选评价诱导缓解率及维持治疗的复发率)。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在合用传统药物的基础上,益生菌组的临床缓解率明显高于安慰剂(OR=0.28,95%CI0.16~0.49,P<0.00001);②在UC维持治疗中,益生菌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安慰剂组(OR=0.05,95%CI0.01~0.20,P<0.0001),与美沙拉嗪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OR=0.99,95%CI0.68~1.45,P=0.98)。结论对于活动期UC患者,在应用传统药物治疗的同时合用益生菌制剂可明显提高临床缓解率;对于缓解期UC患者,益生菌制剂可作为维持治疗药物,其疗效与美沙拉嗪相当并优于安慰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性 益生菌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483-5p通过上调IGF2基因转录促进肝癌细胞生长、迁移与侵袭 被引量:11
4
作者 马彦 朱翠萍 +3 位作者 胡建军 李悅行 王敏 汤绍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77-584,共8页
目的:探讨miR-483-5p对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基因P3启动子驱动的m RNA(P3 m RNA)表达的影响及其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1)采用real-time PCR检测人肝癌细胞株Huh7、Hep3B、Bel-7402、Hep G2和SMMC-7721,人正常肝细胞株... 目的:探讨miR-483-5p对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基因P3启动子驱动的m RNA(P3 m RNA)表达的影响及其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1)采用real-time PCR检测人肝癌细胞株Huh7、Hep3B、Bel-7402、Hep G2和SMMC-7721,人正常肝细胞株HL-7702,83例人肝细胞癌组织和配对的癌旁组织,22例正常肝组织中miR-483-5p和P3 m RNA的表达水平,并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P3 m RNA与miR-483-5p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2)将IGF2基因P3 m RNA的5’端非翻译区(5’UTR)克隆入p GL3启动子载体,构建P3 m RNA 5’UTR野生型(p GL3-P3-5’UTR-WT)及P3 m RNA 5’UTR突变型(p GL3-P3-5’UTR-MUT)重组萤光素酶报告质粒,将其分别与miR-483-5p mimic、miR-483-5p inhibitor及scrambled control共转染He La、293T及Huh7细胞,采用双萤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萤光素酶活性。(3)分别将miR-483-5p mimic、miR-483-5p inhibitor及scrambled control转染Huh7及Hep3B肝癌细胞,应用real-time PCR检测这2种肝癌细胞P3 m RNA表达水平的变化。(4)应用real-time PCR检测肝癌细胞Huh7及Hep3B的细胞核和细胞质中miR-483-5p的表达水平;应用核连缀实验(nuclear run-on assay)分析miR-483-5p对P3 m RNA转录的影响;应用RNA稳定性实验分析miR-483-5p对P3 m RNA稳定性影响。(5)应用体外细胞功能实验研究miR-483-5p对Huh7肝癌细胞生长、凋亡、迁移与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1)5种肝癌细胞株miR-483-5p及P3 m 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肝细胞株HL-7702(P<0.01),肝细胞癌组织中miR-483-5p及P3 m 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配对的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P<0.01);线性相关分析显示,在5种肝癌细胞株及肝细胞癌组织中,P3 m RNA表达水平均与miR-483-5p水平呈正相关。(2)萤光素酶实验显示,miR-483-5p与P3m RNA 5’UTR的同源位点互补结合可促进P3 m RNA的表达。(3)瞬时转染实验显示,过表达miR-483-5p呈剂量依赖性促进Hep3B和Huh7肝癌细胞P3 m RNA表达水平的增高。(4)miR-483-5p表达实验显示,成熟miR-483-5p存在于肝癌细胞Hep3B和Huh7的细胞质和细胞核中;核连缀实验显示,miR-483-5p诱导Huh7肝癌细胞核中新生P3 m RNA转录;RNA稳定性实验表明,miR-483-5p不改变Huh7肝癌细胞P3 m RNA稳定性。(5)体外细胞功能实验显示,miR-483-5p促进Huh7肝癌细胞增殖,抑制其凋亡,并增强迁移与侵袭能力。结论:miR-483-5p高表达可部分通过上调IGF2基因P3 m RNA转录促进肝癌细胞生长、迁移与侵袭,进而参与肝细胞癌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miR-483-5p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细胞生长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胃管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疗效与耐受性分析 被引量:22
5
作者 冯淑芬 汤绍辉 张小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1-146,共6页
目的评价鼻胃管肠内营养(NGEN)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y)治疗中的疗效与耐受性。方法检索外文数据库(1966-2011年)PubMed、Web of Science and 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及中文数据库(1978-2011年)中国... 目的评价鼻胃管肠内营养(NGEN)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y)治疗中的疗效与耐受性。方法检索外文数据库(1966-2011年)PubMed、Web of Science and 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及中文数据库(1978-2011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有关NGEN与鼻空肠管肠内营养(NJEN)比较治疗SAP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个评价员对文献进行评价,意见不统一时通过讨论解决或由第三者判断。采用RevMan4.2软件对纳入研究(Jadad评分≥3分)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3项随机对照试验纳入本研究。共纳人研究对象159例(2例退出研究),其中NGEN组82例(1例退出),NJENnY77例(1例退出)。Meta分析结果显示:NGEN组SAP的病死率(RR=0.69,95%CIo.37-1.29,P=O.2s)、手术干预情况(RR=2.09,95%C10.55-7.92,P=0.28)、营养相关性腹泻(RR=l_43,95%CIo.59-3.4S,P=0.43)、置管脱出率(RR=0.42,95%C10.08-2.17,P=0.30)及营养相关性疼痛(RR=0.94,95%CIo.32.-2.70,P=0.90)与N1EN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感染并发症(Rg=0.64,95%CIO.42-0.99,P=O.04)明显低于NJEN组。结论在SAP的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中,NGEN与NJEN具有相似的临床疗效和耐受性,但前者感染并发症较后者低,且操作相对简便,具有取代后者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肠道营养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陈潮文 刘序友 +2 位作者 汤绍辉 杨冬华 劳学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604-1606,1609,共4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危险因素。方法将住院治疗的172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分为SBP组和非SBP组,从MELD评分、血清白蛋白、腹水总蛋白、是否合并肝癌、ALT、AST、年龄、性别、肝硬化病因等方面,分别采用单变...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危险因素。方法将住院治疗的172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分为SBP组和非SBP组,从MELD评分、血清白蛋白、腹水总蛋白、是否合并肝癌、ALT、AST、年龄、性别、肝硬化病因等方面,分别采用单变量(t检验或χ2检验)及多变量(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SBP的发生率为24.4%(42/172);单变量分析显示SBP组与非SBP组之间在MELD评分、合并肝癌百分比、血清ALT和AST、血清白蛋白及腹水总蛋白6个方面差异具有显著性;logistic回归显示只有MELD评分、血清白蛋白及腹水总蛋白3个因素入选回归模型(P<0.01)。结论较高的MELD评分、较低的血清白蛋白及腹水总蛋白浓度3者可能是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SBP的独立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FP及hTERT双启动子调控的针对人IGF-II基因的siRNA特异性抑制人肝癌细胞生长 被引量:5
7
作者 汤绍辉 吴胜兰 +4 位作者 王旷靖 张良鹏 罗羽宏 曹明溶 周鸿科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22-1427,共6页
目的:设计并筛选高效沉默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IGF-II)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序列,构建由重组人甲胎蛋白(hAFP)和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双启动子调控的该siRNA表达载体,观察其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根据siRNA设计原则,参照IGF-I... 目的:设计并筛选高效沉默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IGF-II)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序列,构建由重组人甲胎蛋白(hAFP)和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双启动子调控的该siRNA表达载体,观察其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根据siRNA设计原则,参照IGF-II mRNA序列设计3对siRNA序列及1对阴性对照序列,转染人肝癌Huh7细胞,转染24 h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IGF-II mRNA表达量变化,筛选干扰效率最高的siRNA序列。采用PCR扩增出hAFP及hTERT启动子的核心序列,应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重组hAFP和hTERT双启动子调控的该siRNA表达载体。将上述siRNA表达载体转染Huh7细胞及L-02人正常肝细胞,观察IGF-II mRNA表达及细胞生长情况变化。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siRNA3在25 nmol/L浓度时抑制效率最高,约90%。成功扩增hAFP及hTERT启动子核心序列,将其分别克隆入pGL3-Basic载体,构建成重组pGL3-hAFP-hTERT载体;将siRNA3克隆至pGL3-hAFP-hTERT载体,构建成重组pGL3-hAFP-hTERT-siRNA3表达载体。Huh7细胞IGF-II 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抑制效率达86%,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G1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L-02细胞上述指标无明显改变。结论:成功构建双重RNA聚合酶II启动子(hAFP及hTERT双启动子)调控的针对IGF-II基因的siRNA表达载体,即pGL3-hAFP-hTERT-siRNA3;该siRNA表达载体可特异性抑制IGF-II mRNA表达及肝癌细胞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FP hTERT双启动子 RNA干扰 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 肝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组织p14^(ARF)与p53基因变异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汤绍辉 杨冬华 +2 位作者 黄卫 周旻 周鸿科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91-1195,共5页
目的:观察大肠癌组织p14ARF基因遗传和表观遗传变化及p53基因突变状况,探讨两者改变的关系及p14ARF-p53通路功能破坏在大肠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应用PCR、直接测序、甲基化特异PCR和RT-PCR分别检测56例原发性大肠癌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p... 目的:观察大肠癌组织p14ARF基因遗传和表观遗传变化及p53基因突变状况,探讨两者改变的关系及p14ARF-p53通路功能破坏在大肠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应用PCR、直接测序、甲基化特异PCR和RT-PCR分别检测56例原发性大肠癌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p14ARF基因纯合性缺失、突变、5′CpG岛甲基化、mRNA表达及p53基因突变状况。结果:①大肠癌组织p14ARF总变异率为27%(15/56),其中1例纯合性缺失,14例5′CpG岛甲基化,未见突变发生。②15例p14ARF基因变异的大肠癌组织其相应mRNA表达阴性(13例)或低水平表达(2例),41例未发生基因变异的大肠癌组织和所有癌旁正常组织p14ARFmRNA均显示明显表达。③大肠癌组织p53突变率为48%(27/56)。④56例大肠癌组织中,12例仅发生p14ARF变异,24例仅显示p53突变,3例同时有p14ARF5′CpG岛甲基化和p53突变,17例p14ARF和p53均无变异,p14ARF-p53通路总变异率为70%(39/56),p14ARF5′CpG岛高甲基化与野生型p53状态有关(P<0·05)。⑤低分化腺癌组p14ARF变异率(44%,7/16)明显高于高中分化腺癌组(20%,8/40)(P<0·05),但两组间p53突变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①大肠癌p14ARF基因5′CpG岛高甲基化是其表达失活的主要机制;②大肠癌p14ARF基因高甲基化与p53基因突变可能是相互独立的事件,两者的失活可能各自出现于不同的大肠癌亚组中;③p14ARF高甲基化或p53突变引起的p14ARF-p53通路功能破坏在大肠癌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肿瘤 基因 p14^ARF 基因 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基因P1、P3启动子克隆及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汤绍辉 杨冬华 +1 位作者 舒建昌 黄卫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662-1666,共5页
目的 :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 (IGF -Ⅱ )基因P1、P3启动子的克隆。方法 :根据GenBank数据库提供的IGF -Ⅱ基因DNA全序列及有关文献 ,应用巢式PCR技术从L - 0 2正常人胎肝细胞系中扩增分离出P1、P3启动子片段 ,并采用TOPOTACloningkit将... 目的 :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 (IGF -Ⅱ )基因P1、P3启动子的克隆。方法 :根据GenBank数据库提供的IGF -Ⅱ基因DNA全序列及有关文献 ,应用巢式PCR技术从L - 0 2正常人胎肝细胞系中扩增分离出P1、P3启动子片段 ,并采用TOPOTACloningkit将PCR产物克隆入pCR2 .1-TOPOT载体。结果 :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及直接测序鉴定 ,克隆的IGF -Ⅱ基因P1、P3启动子片段碱基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一致。结论 :成功克隆了IGF -II基因P1、P3启动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 基因 启动子区(遗传学) 克隆 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α-SMA,PDGF-BB和TGF-β_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黄思敏 汤绍辉 +1 位作者 杨冬华 段雪辉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29-931,共3页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α-SMA、PDGF-BB和TGF-β1表达的影响,探讨姜黄素抗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四氯化碳制作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同时分别予低(100mg/kg)、中(200mg/kg)、高(300mg/kg)剂量姜黄素灌胃,设立溶质...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α-SMA、PDGF-BB和TGF-β1表达的影响,探讨姜黄素抗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四氯化碳制作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同时分别予低(100mg/kg)、中(200mg/kg)、高(300mg/kg)剂量姜黄素灌胃,设立溶质对照组;分别于实验第4,7,21,42天,各组随机处死5只大鼠,取同部位肝组织行HE,V-G染色,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α-SMA、PDGF-BB和TGF-β1的表达。结果溶质对照组不表达或微量表达α-SMA、PDGF-BB和TGF-β1;模型组α-SMA、PDGF-BB和TGF-β1的表达随造模时间延长明显增强,姜黄素可显著减少α-SMA、PDGF-BB和TGF-β1的表达,其作用强度与剂量和时间有关。结论姜黄素可抑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中PDGF-BB和TGF-β1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肝纤维化肝星状细胞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β1-转化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伐他汀通过抑制p38 MAPK活化降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大鼠门静脉压力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埏芳 钟健 +4 位作者 汤绍辉 陈昭琳 吴小娟 胡建军 劳学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5-209,共5页
目的:探讨p38 MAPK信号通路在辛伐他汀降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大鼠门静脉压力(PP)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四氯化碳复合因素法构建大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模型,成模后将存活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10)、辛伐他汀治疗组(n=11)和p38 MAPK信号... 目的:探讨p38 MAPK信号通路在辛伐他汀降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大鼠门静脉压力(PP)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四氯化碳复合因素法构建大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模型,成模后将存活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10)、辛伐他汀治疗组(n=11)和p38 MAPK信号通路抑制剂SB203580处理组(n=10),后2组分别给予辛伐他汀及SB203580干预处理;另设正常对照组(n=8)。处理结束后检测大鼠PP、肝脏总p38 MAPK蛋白、磷酸化p38 MAPK蛋白、总eNOS蛋白、磷酸化eNOS蛋白表达水平以及肝脏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结果:(1)模型组大鼠PP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辛伐他汀治疗组及SB203580处理组PP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辛伐他汀治疗组PP明显低于SB203580处理组(P<0.01)。(2)与正常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肝脏总p38 MAPK蛋白及总eNOS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而磷酸化p38 MAPK蛋白及磷酸化eNOS蛋白表达水平分别增高与降低(P<0.01);辛伐他汀治疗组大鼠肝脏磷酸化p38 MAPK蛋白及磷酸化eNOS蛋白表达水平分别降低与增高(P<0.01);SB203580处理组大鼠肝脏磷酸化p38 MAPK蛋白及磷酸化eNOS蛋白表达水平分别降低与增高(P<0.01),但磷酸化eNOS蛋白表达水平增高的程度低于辛伐他汀治疗组(P<0.01)。(3)辛伐他汀治疗组肝脏NO含量[(15.73±1.59)μmol/(g protein)]及SB203580处理组肝脏NO含量[(13.98±1.27)μmol/(g protein)]明显高于模型组[(9.81±1.12)μmol/(g protein)](P<0.01),辛伐他汀治疗组NO含量明显高于SB203580处理组(P<0.01)。结论:辛伐他汀降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大鼠门静脉压力可能与其抑制p38 MAPK信号通路的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症 p38 MAP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病毒介导hTERT基因对肝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梁旭竞 陈小佳 +1 位作者 陈友鹏 杨冬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31-734,共4页
目的:研究慢病毒介导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对人肝细胞L02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将表达hTERT基因的重组慢病毒感染人肝细胞L02,通过杀稻瘟筛选获得阳性克隆。分别采用实时荧光RT-PCR和PCR—ELISA方法检测转染前后L02肝细胞... 目的:研究慢病毒介导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对人肝细胞L02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将表达hTERT基因的重组慢病毒感染人肝细胞L02,通过杀稻瘟筛选获得阳性克隆。分别采用实时荧光RT-PCR和PCR—ELISA方法检测转染前后L02肝细胞的hTERT-mRNA水平和端粒酶活性的变化。通过MTT法、流式细胞术(FCM)及RT-PCR等方法观察其形态和生物学功能的变化。结果:转染后的L02肝细胞存在hTERT基因过表达和端粒酶活性上调,体外培养条件下维持肝细胞原有形态,存活期显著延长,增殖能力较强,同样具有表达和分泌ALB及糖原合成的功能。结论:外源性hTERT基因的异位表达不仅上调L02肝细胞的端粒酶活性,而且促进其增殖而不影响基本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病毒 端粒酶 HTERT基因 肝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和绿色荧光蛋白融合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7
13
作者 梁旭竞 陈小佳 +4 位作者 金玲 李丽玲 汤绍辉 陈友鹏 杨冬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2931-2936,共6页
背景:外源性端粒酶反转录酶的表达可重建端粒酶活性,诱导细胞永生化。目的:采用慢病毒载体作为基因转移载体,克隆人端粒酶反转录酶的编码区全序列,同时选用绿色荧光蛋白作为目的基因表达标志物,构建人端粒酶反转录酶慢病毒表达载体。设... 背景:外源性端粒酶反转录酶的表达可重建端粒酶活性,诱导细胞永生化。目的:采用慢病毒载体作为基因转移载体,克隆人端粒酶反转录酶的编码区全序列,同时选用绿色荧光蛋白作为目的基因表达标志物,构建人端粒酶反转录酶慢病毒表达载体。设计、时间及地点:开放性实验,单一样本观察,于2007-06/2008-03在暨南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及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pBABE-puro-hTERT质粒由Robert Weinberg教授惠赠,质粒pDONR221,pLenti6/V5-DEST,ccdBSurvival,Stbl3及293FT细胞由暨南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方法:以pBABE-puro-hTERT质粒为模板聚合酶链反应法获取目的基因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包含酶切位点BglⅡ、HindⅢ),通过BP反应克隆至pDONR221,以质粒pEGFP-N1为模板,以聚合酶链反应法获取目的基因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包含酶切位点HindⅢ,BgⅢ),通过酶切及连接反应形成pDONR221-hTERT-EGFP。采用LR重组酶将pDONR221-hTERT-EGFP和pLenti6/V5-DEST进行重组反应,形成pLenti6/V5-DEST-hTERT-EGFP。将pLenti6/V5-DEST-hTERT-EGFP与包装质粒混合,利用脂质体共转染293FT细胞。主要观察指标:通过酶切、聚合酶链式反应及测序验证重组质粒pDONR221-hTERT-EGFP和pLenti6/V5-DEST-hTERT-EGFP是否构建成功。包装重组慢病毒,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报告基因绿色荧光蛋白在293FT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测序发现慢病毒入门载体pDONR221包含目的基因hTERT1547位点存在点突变(原碱基A变成G),通过定点突变技术成功诱变并鉴定慢病毒表达载体pLenti6/V5-DEST-hTERT-EGFP成功构建。转染后的293FT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强绿色荧光。结论:实验成功构建了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和绿色荧光蛋白融合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载体,为人端粒酶反转录酶稳定转染提供快速、简洁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反转录酶 绿色荧光蛋白 慢病毒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人肝细胞的初步筛选 被引量:6
14
作者 梁旭竞 陈小佳 +4 位作者 金玲 李丽玲 汤绍辉 陈友鹏 杨冬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26-829,共4页
目的:构建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慢病毒表达载体,将其转染人肝细胞L02并且通过杀稻瘟筛选出阳性克隆细胞。方法:以PBABE-puro-hTERT质粒为模板PCR法获取目的基因attB1-hTERT-attB2,通过BP反应克隆至pDONR221;采用LR重组酶将pDONR221-h... 目的:构建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慢病毒表达载体,将其转染人肝细胞L02并且通过杀稻瘟筛选出阳性克隆细胞。方法:以PBABE-puro-hTERT质粒为模板PCR法获取目的基因attB1-hTERT-attB2,通过BP反应克隆至pDONR221;采用LR重组酶将pDONR221-hTERT和pLenti6/V5-DEST进行重组反应,形成pLenti6/V5-DEST-hTERT。将重组载体pLenti6/V5-DEST-hTERT与包装质粒充分混合,利用脂质体共转染293FT细胞,获得重组慢病毒颗粒。将其感染人肝细胞L02,通过杀稻瘟筛选获得阳性克隆。结果:测序发现入门载体pDONR221包含的目的基因hTERT 1547位点存在点突变(原碱基A变成G),通过定点突变技术成功诱变并鉴定慢病毒表达载体pLenti6/V5-DEST-hTERT成功构建。重组慢病毒滴度为1×108TU/L,获得20株稳定抗性的单克隆细胞。结论:成功构建人端粒酶逆转录酶的慢病毒表达载体,获得稳定抗性的单克隆肝细胞,为进一步建立永生化肝细胞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逆转录酶 慢病毒载体 肝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他宁联合手术治疗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效果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华洲 丁思勤 +1 位作者 王铎 韦宏成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22期30-32,36,共4页
目的:分析思他宁联合手术治疗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效果和临床意义,以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2月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根据就诊顺序奇偶数法分为对照组... 目的:分析思他宁联合手术治疗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效果和临床意义,以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2月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根据就诊顺序奇偶数法分为对照组(n=47)和实验组(n=46),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思他宁治疗。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体液免疫水平。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34%)明显低于对照组(17.02%);实验组IgM、IgA、IgG水平[(1.15±0.33)、(2.28±0.45)、(8.06±1.28)g/L]均高于对照组[(0.83±0.25)、(1.56±0.31)、(7.35±1.24)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他宁联合手术治疗结肠癌合并肠梗阻可明显改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他宁 结肠癌 肠梗阻 效果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钾致腹泻1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别彩群 杨冬华 +1 位作者 钟健 汤绍辉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89-289,共1页
关键词 腹痛腹泻 氯化钾 恶心呕吐 退休工人 症状加重 食物残渣 生命体征 阳性体征 生理反射 辅助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通过TrkA^(NGFR)信号途径促进肝细胞增殖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俊峰 舒建昌 +2 位作者 陈莲香 朱海燕 吕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20-325,共6页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受体(TrkANGFR和p75NTR)在肝细胞中的表达,探讨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β(NGF-β)对肝细胞的生物学作用。方法:体外培养L02肝细胞,免疫细胞化学和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NGF、TrkANGFR和p75NTR在L02细胞中的...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受体(TrkANGFR和p75NTR)在肝细胞中的表达,探讨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β(NGF-β)对肝细胞的生物学作用。方法:体外培养L02肝细胞,免疫细胞化学和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NGF、TrkANGFR和p75NTR在L02细胞中的表达。XTT法检测外源性NGF-β、anti-NGF、anti-TrkANGFR和anti-p75NTR对L02细胞增殖的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源性NGF-β对L02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L02细胞表达NGF及其受体TrkANGFR、p75NTR,NGF主要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TrkANGFR和p75NTR位于细胞质和细胞膜;外源性NGF-β上调L02细胞表达NGF和TrkANGFR。低剂量外源性NGF-β(12.5~200μg/L)通过调控L02细胞的S期,促进细胞增殖,抗细胞凋亡,高剂量(>400μg/L)NGF-β不能促进L02细胞增殖;anti-NGF和anti-TrkANGFR抑制NGF-β诱导的L02细胞增殖,anti-p75NTR并不影响NGF-β诱导的L02细胞增殖。结论:L02细胞表达NGF及其受体TrkANGFR、p75NTR;合适剂量外源性NGF-β可能通过NGF/TrkANGFR信号途径促进L02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L02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囊内镜诊断老年肠道蛔虫病1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旷靖 汤绍辉 +3 位作者 杨见权 李淑珍 吴小娟 张嫚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3501-3501,共1页
患者女,61岁。2010年11月24日因"反复上腹痛2年余"入院。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隐痛,多位于剑突下,有时感右上腹钝痛并向后背部放射,与饮食及体位无明显关系。多次到门诊就医,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胃肠功能紊乱"等,
关键词 内镜诊断 肠道蛔虫病 慢性浅表性胃炎 老年 胶囊 胃肠功能紊乱 反复上腹痛 上腹隐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核承气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肝肾功能的保护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丽 刘大晟 +1 位作者 钟健 吴先林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78-383,共6页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不同时间点肝肾功能的变化情况及桃核承气汤对其影响的机制.方法: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SAP模型组、桃核承气汤组、奥曲肽组、桃核承气汤+奥曲肽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L-精氨酸...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不同时间点肝肾功能的变化情况及桃核承气汤对其影响的机制.方法: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SAP模型组、桃核承气汤组、奥曲肽组、桃核承气汤+奥曲肽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L-精氨酸腹腔注射制备大鼠SAP模型,每组于12、24、48 h 3个时间点各处死8只大鼠,采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淀粉酶(AMY)、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观察肝肾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SAP模型组各时间点大鼠血清AMY、ALT、AST、BUN、Cr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3个治疗组与SAP模型组各检测标本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且肝肾石蜡切片观察到细胞水肿出血及炎症浸润明显减轻(P<0.05);桃核承气汤、奥曲肽对改善SAP大鼠肝肾功能及肝肾病理变化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药合用存在交互作用(P<0.05).结论:桃核承气汤对SAP大鼠的肝肾功能有良好的改善作用,保护肝肾细胞,减轻炎症反应并对机体起到保护作用,抑制SAP病情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桃核承气汤 肝肾功能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F-1R-Stat3信号通路通过激活中期因子表达促进肝癌细胞活力、迁移和侵袭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埏芳 冯淑芬 +3 位作者 施颖 钟绿 李观宏 汤绍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07-1214,共8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信号通路和中期因子(midkine)在肝细胞癌中的作用以及IGF-1R-Stat3信号通路与midkine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1)采用RTqPCR检测人肝癌细胞株Huh7和Hep3B、人正常...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信号通路和中期因子(midkine)在肝细胞癌中的作用以及IGF-1R-Stat3信号通路与midkine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1)采用RTqPCR检测人肝癌细胞株Huh7和Hep3B、人正常肝细胞株HL-7702、人肝细胞癌组织(n=32)、配对的癌旁组织(n=32)及正常成人肝组织(n=13)中IGF-1R、Stat3和midkine的mRNA表达水平,并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肝细胞癌组织中三者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2)以Huh7细胞作为空白对照,在瞬时上调IGF-1R表达、稳定敲减IGF-1R表达及稳定敲减IGF-1R表达+瞬时上调Stat3表达的Huh7细胞中,采用RT-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Stat3和midkine mRNA表达水平及Stat3、磷酸化Stat3和midkine蛋白水平;以Huh7细胞作为空白对照,在瞬时上调或瞬时敲减Stat3表达的Huh7细胞中,采用RT-qPCR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midkine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3)采用MTT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IGF-1R-Stat3信号通路和midkine表达变化对Huh7细胞活力、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果:分别与正常肝细胞和癌旁组织/正常肝组织相比,肝癌细胞株和肝细胞癌组织中IGF-1R、Stat3和midkine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肝细胞癌组织中Stat3和midkine的mRNA表达水平均与IGF-1R的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716和r=0.681,P<0.01),midkine mRNA表达水平与Stat3 mRNA表达水平也呈正相关(r=0.657,P<0.01)。在Huh7细胞中,IGF-1R通过上调Stat3表达并增加其磷酸化水平而促进midkine表达(P<0.01);而且IGF-1R通过激活Stat3、上调midkine表达而增强细胞活力、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P<0.01)。结论:IGF-1R-Stat3信号通路通过激活midkine表达增强肝癌细胞活力,促进细胞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IGF-1R-Stat3信号通路 中期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