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财会监督助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张春艳 屈冬冬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3-147,共5页
公立医院作为医疗服务的主要提供者,承担着必要的社会责任。然而,公立医院在面临庞大的医疗需求和复杂的管理挑战时,需要有效的财会监督来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透明度和效率。文章首先分析了财会监督对公立医院的重要作用,包括保障医... 公立医院作为医疗服务的主要提供者,承担着必要的社会责任。然而,公立医院在面临庞大的医疗需求和复杂的管理挑战时,需要有效的财会监督来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透明度和效率。文章首先分析了财会监督对公立医院的重要作用,包括保障医院资金安全、提高管理效率、促进业财融合等方面的作用。其次,探讨了当前财会监督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如监督体系不够完善、制度体系不够健全等。最后,提出了加强财会监督、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建议。本研究旨在为公立医院财会监督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促进医院向着更高质量的发展目标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会监督 公立医院 高质量发展 国家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P付费模式下公立医院成本管控体系构建
2
作者 屈冬冬 《当代会计》 2024年第7期187-189,共3页
近年来,我国医药卫生体制不断改革,有效促进了医疗事业的发展。以DIP付费模式为核心的公立医院支付方式有效节约了医院成本,优化了支付结构。这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还有效推动了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基于此,概述了DIP付费模式,... 近年来,我国医药卫生体制不断改革,有效促进了医疗事业的发展。以DIP付费模式为核心的公立医院支付方式有效节约了医院成本,优化了支付结构。这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还有效推动了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基于此,概述了DIP付费模式,分析了DIP付费模式改革对公立医院的影响,探索了DIP付费模式下公立医院成本管控体系的构建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P付费模式 公立医院 成本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多巴胺纳米颗粒在缺血性卒中脑保护治疗的应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梁思婉 付雪 +1 位作者 李贝贝 杨万勇 《临床医学进展》 2025年第2期782-789,共8页
缺血性卒中是一种高致残率和致死率的脑血管疾病,早期治疗以溶栓和神经保护为主。神经保护剂可改善溶栓再通引发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但因存在脑靶向性不足和作用靶点单一等缺陷,在临床应用中疗效欠佳。聚多巴胺纳米颗粒是一种具有自由基... 缺血性卒中是一种高致残率和致死率的脑血管疾病,早期治疗以溶栓和神经保护为主。神经保护剂可改善溶栓再通引发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但因存在脑靶向性不足和作用靶点单一等缺陷,在临床应用中疗效欠佳。聚多巴胺纳米颗粒是一种具有自由基清除、多功能修饰、光热转换等特性的纳米材料,在神经保护、药物靶向、多靶点治疗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为突破目前神经保护治疗的局限提供了一个多功能集合平台。本文总结了聚多巴胺纳米颗粒的抗炎抗氧化的神经保护作用,系统阐述了聚多巴胺纳米颗粒通过各种途径促进神经保护剂靶向大脑,并结合其本身的自由基清除功能发挥多靶点治疗,为疗效确切的脑保护治疗方案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新的策略。Ischemic stroke is a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with a high disabling and lethal rate, and early treatment is mainly thrombolysis and neuroprotection. Neuroprotective agents can improve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caused by thrombolytic recanalization, but they have poor efficacy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due to shortcomings such as insufficient brain targeting and single target. Polydopamine nanoparticles are nanomaterial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multifunctional modification, photothermal conversion, etc., which have unique advantages in neuroprotection, drug targeting, and multi-target therapy, and provide a multifunctional platform for breaking through the limitations of current neuroprotective therapy. In this paper, we summarize the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f polydopamine nanoparticles on anti-inflammatory and antioxidant effects, and systematically elaborate that polydopamine nanoparticles promote the targeting of neuroprotective agents to the brain through various pathways, and combine their own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functions to exert multi-target therapy, providing a new strategy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brain protection therapy regimens with definite effica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多巴胺纳米颗粒 缺血性卒中 神经保护 大脑靶向 多靶点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荆防颗粒对小鼠急性脊髓损伤后肺部炎性反应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4
作者 何坤睿 姚景春 +1 位作者 孙成宏 孙国栋 《临床合理用药》 2025年第10期17-21,39,F0003,共7页
目的观察荆防颗粒对小鼠急性脊髓损伤后肺部炎性反应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为临床采用荆防颗粒治疗脊髓损伤后肺损伤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将80只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低浓度药物组(1 g/kg)、中浓度药物组(2 g/kg)、高浓度药物组(4 g... 目的观察荆防颗粒对小鼠急性脊髓损伤后肺部炎性反应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为临床采用荆防颗粒治疗脊髓损伤后肺损伤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将80只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低浓度药物组(1 g/kg)、中浓度药物组(2 g/kg)、高浓度药物组(4 g/kg),每组16只。模型组及3个药物组均进行脊髓打击,各浓度药物组按照分组给予相应浓度的荆防颗粒溶液进行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相同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术后72 h,采用显微镜观察小鼠肺部的胸膜下出血程度;使用苏木素—伊红染色及TUNEL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肺部形态学改变及细胞凋亡情况;使用肺组织湿干重比值评估小鼠肺部水肿程度;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小鼠外周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炎性因子[白介素(IL)-1β、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各浓度药物组IL-1β、IL-6、TNF-α水平均较模型组降低,IL-10水平较模型组有所提高(P<0.05);各浓度药物组小鼠胸膜下出血程度更低,肺组织切片中病变程度更轻,且较少出现凋亡细胞;高浓度药物组肺组织湿重约为干重的4.23倍,较模型组降低(P<0.05)。结论荆防颗粒能有效减轻脊髓损伤小鼠肺部炎性反应的严重程度,对小鼠的肺组织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肺部炎性反应 荆防颗粒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通络定颤汤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中早期帕金森病阴虚风动证的疗效分析
5
作者 张乐乐 甘丽云 黄立新 《世界复合医学(中英文)》 2024年第7期29-32,共4页
目的探析中早期阴虚风动证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应用自拟通络定颤汤+多巴丝肼片联合方案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8月翁源县人民医院接收的80例中早期PD患者,并以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单一组(n=40)应用巴丝肼... 目的探析中早期阴虚风动证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应用自拟通络定颤汤+多巴丝肼片联合方案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8月翁源县人民医院接收的80例中早期PD患者,并以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单一组(n=40)应用巴丝肼片治疗,联合组(n=40)在单一组基础上联合应用自拟通络定颤汤,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帕金森病综合评定量表(Unified Parkinson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39项帕金森病生存质量调查问卷(Parkinson Disease Questionnaire-39,PDQ-39)评分。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38/40),比单一组的80.00%(32/40)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2,P<0.05)。治疗后,联合组UPDRS各项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中的主症、次症积分、PDQ-39评分均比单一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针对中早期PD患者实施自拟通络定颤汤+多巴丝肼片联合治疗方案,不仅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还可提升生活质量,显示出良好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拟通络定颤汤 多巴丝肼片 中早期帕金森病 阴虚风动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应用于血液透析的研究趋势:基于VOSviewer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佳丽 胡申玲 +3 位作者 周佩如 莫鸿强 黄洁微 胡波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3年第8期633-637,共5页
目的探究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应用于血液透析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方法检索建库至2023年3月29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AI应用于血液透析领域的文献,应用文... 目的探究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应用于血液透析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方法检索建库至2023年3月29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AI应用于血液透析领域的文献,应用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与VOSviewer软件对国家、研究机构、期刊、作者、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及视图展现。结果共有98篇论著和5篇综述纳入分析。近20年,AI应用于血液透析领域研究产出整体呈上升趋势,发文量居首位的国家是中国(n=37),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费森尤斯医疗(n=16)。本领域目前及未来的前沿研究趋势为血液透析结局、影响因素以及并发症预测模型。结论使用文献计量学与VOSviewer软件进行研究分析,可直观地展现领域内的研究现状和前沿热点,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人工智能 VOSviewer 文献计量学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流速与导管消融后复发的相关性:单中心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樊永强 吕华胜 +6 位作者 刘佳琦 汤宝鹏 周贤惠 李耀东 邢强 张疆华 芦颜美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3年第10期949-954,共6页
目的探讨左心耳流速(LAAV)与心房颤动(AF)患者首次导管消融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1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次进行导管消融的AF患者。术前使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LAAV,评估患者的左心耳功能,收... 目的探讨左心耳流速(LAAV)与心房颤动(AF)患者首次导管消融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1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次进行导管消融的AF患者。术前使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LAAV,评估患者的左心耳功能,收集患者的基本临床数据。并对纳入的患者随访1年。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来确定LAAV在AF复发中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共纳入268例患者,平均年龄(60.10±11.11)岁,49例患者出现AF复发。复发的患者多为持续性AF(P=0.001),45°左心耳开口深度较深[(28.06±7.09)mm vs(26.01±6.11)mm,P=0.04],LAAV较低[(0.51±0.22)m/s vs(0.59±0.22)m/s,P=0.033],通过ROC曲线分析显示LAAV=0.495 m/s对AF复发具有最佳的检验效能,并以此将患者分为LAAV正常组和LAAV减低组。通过Kaplan-Meier曲线分析发现,LAAV减低组与LAAV正常组相比,术后AF发生率明显升高(long-rank P=0.004),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持续性AF(HR=1.929,95%CI 1.017~3.658,P=0.044)、体重指数(HR=1.094,95%CI 1.005~1.192,P=0.038)、LAAV≤0.495 m/s(HR=1.947,95%CI 1.034~3.664,P=0.039)是影响AF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亚组分析中,无论阵发性AF患者还是持续性AF患者均未发现导管消融后AF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LAAV减低可能是导管消融后AF复发的潜在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左心耳流速 导管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不同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张凤杰 曾畅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10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不同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老年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暨南大学附属第五医院86例老年KOA患者。根据随机...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不同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老年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暨南大学附属第五医院86例老年KOA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收肌管阻滞(adductor canal block,ACB)组和髂筋膜间隙阻滞(fascia iliaca compartment block,FICB)组,各43例。两组均择期行TKA治疗,ACB组采用超声引导下ACB复合全身麻醉,FICB组采用超声引导下FICB复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术后6 h、术后12 h、术后24 h及术后48 h时疼痛程度,术后6 h内、术后6~12 h、术后12~24 h、术后24~48 h镇痛泵加药次数,术后48 h股四头肌肌力情况。结果:FICB组术后12 h、术后24 h及术后48 h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分均低于AC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CB组术后6~12 h、术后12~24 h、术后24~48 h镇痛泵加药次数均少于AC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B组股四头肌肌力分级优于FIC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超声引导下ACB复合全身麻醉,FICB复合全身麻醉更利于降低老年KOA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减少镇痛泵加药次数,但FICB对股四头肌肌力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全膝关节置换术 收肌管阻滞 髂筋膜间隙阻滞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复合全凭静脉麻醉在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凤杰 曾畅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第31期50-54,共5页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患者术中采用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ESP)阻滞复合全凭静脉麻醉(TIVA)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行手术治疗的40~70岁结直肠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患者术中采用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ESP)阻滞复合全凭静脉麻醉(TIVA)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行手术治疗的40~70岁结直肠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TIVA,观察组实施超声引导下ESP阻滞联合TIVA。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情况(舒芬太尼用量、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次数、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比较两组麻醉前、手术开始后30 min、拔管前、术后12 h时应激反应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肾上腺素(A)]水平,比较两组术前1 d、离开麻醉复苏室前5 min、术后24 h及术后48 h的免疫功能[自然杀伤细胞(NK)、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Th1/Th2)],比较两组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舒芬太尼用量、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次数均少于对照组,苏醒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开始后30 min、拔管前、术后12 h观察组的NE、皮质醇、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离开麻醉复苏室前5 min、术后24 h及术后48 h观察组的NK、Th1/Th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ESP阻滞联合TIVA在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中麻醉效果较好,可减少舒芬太尼用量,稳定血流动力学,缩短苏醒时间,且对患者应激反应及免疫功能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 全凭静脉麻醉 应激反应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西替尼联合DP化疗方案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影响
10
作者 卢影 《中外医学研究》 2025年第8期136-139,共4页
目的:探究奥西替尼联合多西他赛+顺铂(DP)化疗方案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暨南大学附属第五医收治的12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 目的:探究奥西替尼联合多西他赛+顺铂(DP)化疗方案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暨南大学附属第五医收治的12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单独使用DP化疗方案,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奥西替尼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免疫功能(CD3^(+)T细胞、CD4^(+)T细胞)、肿瘤标志物水平及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KP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CD3^(+)T细胞、CD4^(+)T细胞及肿瘤标志物水平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及KPS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西替尼联合DP化疗对中晚期NSCLC患者具有显著疗效,能改善免疫功能和肿瘤标志物,提升KPS评分,不良反应在可控范围内,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西替尼 多西他赛 + 顺铂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功能 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糖尿病高风险人群血管硬化程度的现状及PWV评估的可行性研究
11
作者 何梦玲 蓝俊康 +3 位作者 周佩如 杨心茹 朱瑶瑶 丘妍 《医学研究前沿》 2025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基层人群的血管硬化程度现状,并探讨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在早期评估糖尿病高风险人群动脉弹性中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无创动脉硬化检测设备,测量203例糖尿病高风险人群和315例糖尿病低风险人群的踝动脉PWV(脉搏波传导速... 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基层人群的血管硬化程度现状,并探讨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在早期评估糖尿病高风险人群动脉弹性中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无创动脉硬化检测设备,测量203例糖尿病高风险人群和315例糖尿病低风险人群的踝动脉PWV(脉搏波传导速度)和随机血糖水平,并绘制ROC曲线。结果糖尿病高风险组的PWV参数和随机血糖水平显著高于低风险组(p<0.001)。ROC曲线下面积为0.739,特异度为86.72%,敏感度为62.6%。结论糖尿病高风险人群在早期即表现出动脉弹性降低,踝动脉PWV可作为早期定量评估血管僵硬度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高风险人群 动脉硬化 脉搏波传导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48h内极早期复发与晚期复发的相关性
12
作者 樊永强 魏猛 +1 位作者 吕华胜 芦颜美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1053-1059,共7页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导管消融术后48 h内极早期复发与晚期复发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1年1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行导管消融的房颤患者。收集患者术前检查和基线资料。术后给予患者48 h持续心...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导管消融术后48 h内极早期复发与晚期复发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1年1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行导管消融的房颤患者。收集患者术前检查和基线资料。术后给予患者48 h持续心电监测,观察是否存在极早期的房颤复发,并于术后3、6、9、12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是否存在房颤事件。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极早期复发对晚期复发的影响,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极早期复发及其他指标对房颤晚期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本研究共纳入96例首次行房颤导管消融的患者,年龄(60.2±12.6)岁,其中46例(47.92%)患者在术后48 h内发生了极早期复发。在1年的随访过程中,极早期复发组患者中持续性房颤占比更高[32.6%(15/46)vs 8.0%(4/50),P=0.006],发生晚期复发的患者更多[34.8%(16/46)vs 8.0%(4/50),P=0.003],左心房内径更大[(40.28±4.72)mm vs(37.10±4.35)mm,P=0.001]。Kaplan-Meier曲线显示与极早期非复发组相比,极早期复发组患者的晚期复发率明显更高(Long-rankP=0.0016)。Cox单因素回归分析提示极早期复发、年龄增长、左心房内径增加、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是晚期复发的危险因素(均P<0.2)。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极早期复发是晚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HR=3.99,95%CI:1.22~13.06,P=0.021)。极早期复发预测房颤导管消融术后晚期复发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03,阴性预测值为0.920。结论房颤导管消融术后48 h内的极早期复发是晚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术 复发
原文传递
γδ T细胞激活机制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陈耀金 陈志奋 +5 位作者 王文卓 张志为 黎权能 朱浩然 沃金 孙国栋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2648-2653,共6页
γδ T细胞是一类独特的T细胞亚群,不受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分子的限制,能够迅速识别外源性病原体和内源性应激诱导的配体,并启动适应性免疫反应。γδ T细胞在免疫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既能促进炎性反应,又能抑制过度的免疫反应,... γδ T细胞是一类独特的T细胞亚群,不受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分子的限制,能够迅速识别外源性病原体和内源性应激诱导的配体,并启动适应性免疫反应。γδ T细胞在免疫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既能促进炎性反应,又能抑制过度的免疫反应,维持免疫系统的平衡。它们在桥接先天免疫和适应性免疫方面也具有关键作用,通过多种途径介导靶细胞的杀伤,参与感染、癌症和神经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的免疫调节。目前,对于γδ T细胞的激活机制的理解仍不完全。本文综述了γδ T细胞的分类及其受体结构,重点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激活机制,包括磷酸抗原(PAgs)协同嗜乳脂蛋白(BTN)和嗜乳脂蛋白类(BTNL)激活Vγ9Vδ2 T细胞、细胞因子介导的激活途径、抗原依赖的激活途径以及共刺激分子相互作用介导的激活途径。深入研究γδ T细胞的激活机制有助于理解其在免疫反应中的多样功能,为相关疾病的免疫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ΔT细胞 受体激活 单细胞测序技术
原文传递
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研究现状及热点:基于VOSviewer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佳丽 胡申玲 +4 位作者 周佩如 黄洁微 周戈 余惠霞 胡波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47-950,共4页
该研究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领域相关文献展开文献计量学分析,通过梳理、解读研究数据,绘制可视化图谱,直观地展现本领域目前及未来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结果提示,我国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学术壁垒,未来可... 该研究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领域相关文献展开文献计量学分析,通过梳理、解读研究数据,绘制可视化图谱,直观地展现本领域目前及未来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结果提示,我国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学术壁垒,未来可以动静脉内瘘功能障碍早期识别及新兴诊疗手段为学术发展方向,开展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 动静脉瘘 文献计量学 VOSviewer 可视化分析
原文传递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后食道损伤二例报告及文献回顾
15
作者 樊永强 吕华胜 +3 位作者 美迪娜·叶尔肯 高亮 刘晓彤 芦颜美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1879-1882,共4页
目的总结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出现食道损伤的患者特征,为食道损伤患者的早期识别、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收治的2例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后食道损伤患者的症状特点和诊治经验进行总结,并回顾分析食道损伤... 目的总结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出现食道损伤的患者特征,为食道损伤患者的早期识别、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收治的2例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后食道损伤患者的症状特点和诊治经验进行总结,并回顾分析食道损伤相关文献,总结食道损伤的相关机制以及防治措施。结果2例患者均在行导管消融手术后出现胸痛等症状,胃镜显示食道间接损伤。予以禁食水、抑酸、补液等治疗后复查,胃镜好转出院。结论食道损伤仍是目前导管消融难以避免的并发症,即刻的胃镜检查仍是发现食道损伤最主要的检查手段。目前对于食道保护的策略存在很大差异,应用质子泵抑制剂、食道温度监测、食道机械移位、食道主动冷却等方法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食道损伤,但减轻食道损伤的方式方法还需进一步标准化。脉冲电场消融初步结果可喜,被寄予厚望,但有效性和安全性还需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术 食道损伤
原文传递
桡骨近端肌周细胞瘤3D打印假体重建1例及文献复习
16
作者 邱东新 张传开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CSCD 2023年第1期52-57,共6页
肌周细胞瘤(myopericytoma, MPC)是一类罕见的肿瘤。临床报道多发生于软组织内,且良性者居多[1-2]。本文报道1例位于桡骨近端的侵袭性MPC,并对该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进行文献复习,归纳总结。1病例资料患者,女,52岁。间断性右前臂酸... 肌周细胞瘤(myopericytoma, MPC)是一类罕见的肿瘤。临床报道多发生于软组织内,且良性者居多[1-2]。本文报道1例位于桡骨近端的侵袭性MPC,并对该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进行文献复习,归纳总结。1病例资料患者,女,52岁。间断性右前臂酸痛不适病史3年,可正常劳动,劳累后出现症状;在当地医院X线检查发现右桡骨近端骨肿瘤,转来我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周细胞瘤 手术 骨肿瘤 3D打印 骨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