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内科癫痫患者采取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 药物进行治疗的临床安全性
1
作者 李春梅 杨龙 单翠翠 《系统医学》 2025年第3期81-84,共4页
目的分析癫痫患者采用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治疗的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标准组和研究组,各41例。标准组使用丙戊酸钠治疗,研究组在标准组基础上加... 目的分析癫痫患者采用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治疗的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标准组和研究组,各41例。标准组使用丙戊酸钠治疗,研究组在标准组基础上加用左乙拉西坦。对比两组疗效、癫痫发作情况、神经递质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40/41),高于标准组的80.49%(3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93,P<0.05)。治疗后研究组癫痫发作次数少于标准组,持续时间短于标准组,神经递质水平优于标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比两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癫痫患者采取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效果较好,可减少疾病的发作频率,并改善神经递质传递水平,不良反应少,临床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丙戊酸钠 左乙拉西坦 临床疗效 神经递质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凝血功能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
2
作者 王秀娟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8期72-74,共3页
目的:探究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对进展性脑梗死(PCI)患者神经功能、凝血功能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9月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PCI患者110例,以随机数表法均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 目的:探究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对进展性脑梗死(PCI)患者神经功能、凝血功能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9月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PCI患者110例,以随机数表法均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凝血功能、血清学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量表(BI)评分(70.29±5.43)分,高于对照组的(63.86±4.68)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6.15±1.04)分,低于对照组的(7.52±1.77)分(P<0.05)。治疗后,观察组纤维蛋白原(FIB)(2.71±1.02)g/L、血浆黏度(PV)(1.12±0.31)MPa/s,均低于对照组的(3.19±1.13)g/L、(1.41±0.43)MPa/s(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12.61±3.43)μmol/L、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966.41±98.82)ng/mL、血清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142.14±19.31)ng/L,均低于对照组的(19.72±4.79)μmol/L、(1552.63±110.49)ng/mL、(160.25±20.72)ng/L(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09%)略高于对照组(5.45%),组间差异较小(P>0.05)。结论:对于PCI患者而言,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可有效改善血清学指标、神经功能及凝血功能,提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性脑梗死 阿加曲班 阿司匹林 神经功能 凝血功能 血清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速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张敬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23期145-148,共4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治疗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脑血流速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10月于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30例AC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治疗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脑血流速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10月于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30例AC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丁苯酞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脑血流速度、神经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69%,高于对照组的7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大脑后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的血流速度均快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治疗ACI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脑血流速度和神经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丁苯酞 阿替普酶 脑血流速度 神经功能
原文传递
依达拉奉联合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与神经损伤恢复的影响
4
作者 闫世勇 《大医生》 2024年第10期36-38,共3页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与神经损伤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于曹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0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单一组(采用静脉溶栓治疗,52例)和联合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与神经损伤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于曹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0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单一组(采用静脉溶栓治疗,52例)和联合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静脉溶栓治疗,52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脑血流动力学、生活质量、日常活动能力,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单一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单一组(均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美国国立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均降低,且联合组均低于单一组;大脑中动脉峰流速(Vp)、大脑中动脉平均流速(Vm)、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评分均升高,且联合组均高于单一组(均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单一组(P<0.05)。结论 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静脉溶栓的效果较好,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神经损伤,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静脉溶栓 急性脑梗死 神经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塞通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
5
作者 汪丰华 《医药前沿》 2025年第10期96-98,101,共4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应用血塞通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曹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21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90例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接受依达拉奉单独治疗,观察组接受血塞通...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应用血塞通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曹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21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90例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接受依达拉奉单独治疗,观察组接受血塞通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各量表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改良Barthel指数(MBI)]、炎症因子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6(IL-6)]、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和MBI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MRS评分、TNF-α、IL-10、IL-6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血塞通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脑梗死患者,有助于提升临床效果,改善各临床指标,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具有较高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塞通 依达拉奉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改良Rankin量表 肿瘤坏死因子-Α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性认知障碍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效果分析
6
作者 姜会 李英真 高富娟 《系统医学》 2025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目的分析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合并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cerebral infarction,LI)患者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治疗对其生活质量、认知水平的影响。方法非随机选取曹县人民医院... 目的分析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合并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cerebral infarction,LI)患者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治疗对其生活质量、认知水平的影响。方法非随机选取曹县人民医院于2019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62例VCI合并L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31,药物治疗)、手术组(n=31,CAS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脑血流灌注参数、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血清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流灌注参数指标、简明精神状态(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Ba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脑损伤血清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手术组平均通过时间、相对达峰时间、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内皮素均低于常规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水平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手术组MMSE评分(23.98±2.57)分及BI评分(62.17±3.92)分均高于常规组的(22.52±1.68)分、(59.37±4.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48、2.570,P均<0.05)。结论CAS治疗方式可有效改善VCI合并LI患者血流灌注与血清指标,有利于提升其认知水平与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血管性认知障碍 腔隙性脑梗死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研究
7
作者 杨龙 李春梅 伊涛 《系统医学》 2025年第4期103-105,109,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应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的作用。方法非随机选取2023年1—12月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参照组(常规治疗)和研究组(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各46例,比较两组的... 目的分析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应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的作用。方法非随机选取2023年1—12月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参照组(常规治疗)和研究组(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各46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肠道菌群、胃肠激素。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44/46),高于参照组的76.09%(35/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56,P<0.05)。治疗后研究组双歧杆菌、乳杆菌、胃泌素、胃动素、胃促生长素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运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改善胃肠道症状与肠道菌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老年患者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外伤性脑梗死的疗效 被引量:13
8
作者 孙玉英 郑新安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96-298,共3页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外伤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98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49例。在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应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神经节苷脂;对照组仅给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采...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外伤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98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49例。在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应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神经节苷脂;对照组仅给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于治疗前及治疗后7d、14d、21d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并比较其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7d、14d、21dNIHSS及NDS均显著降低(均P〈0.05);第14d和21d的ADL评分显著升高(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14d及21d的NIHSS与NDS均显著降低,ADL评分显著增高(P〈0.05~0.01)。治疗组的治愈率及有效率(24.5%,98.O%)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6.3%,73.5%)(均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外伤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节苷脂 丹参酮ⅡA磺酸钠 外伤性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糖水平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马娜 《系统医学》 2022年第13期111-115,共5页
目的探究血糖水平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后认知功能障碍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0年3月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36例AI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空腹血糖值分为高血糖组(A组,62例)与正... 目的探究血糖水平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后认知功能障碍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0年3月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36例AI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空腹血糖值分为高血糖组(A组,62例)与正常血糖组(B组,74例),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价患者认知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定神经功能、mRS量表(Menopause Rating Scale,mRS)评定预后。结果A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MMSE(13.61±3.18)分、(17.61±5.69)分,MoCA量表评分(12.45±3.36)分、(16.83±5.37)分均显著低于B组(16.36±3.44)分、(20.72±7.21)分、(14.67±4.29)分、(21.33±3.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05、2.753、3.311、5.710,P<0.05)。A组患者入院时NIHSS、mRS量表评分(11.39±2.51)分、(4.32±1.56)分均显著高于B组(7.31±1.42)分、(3.11±1.02)分,且出院时NIHSS、mRS量表评分(6.45±2.33)分、(2.38±1.13)分均显著高于B组(4.89±1.64)分、(1.90±0.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99、5.431、4.431、3.090,P<0.05)。结论血糖水平是影响AIS患者认知及神经障碍的重要因素,高血糖水平的AIS患者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较大,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认知功能障碍 神经功能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小RNA-146a探究川陈皮素对帕金森病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董柏萍 王永生 +4 位作者 吕静静 韩燕珍 袁锁伟 梁永 毛蕾蕾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254-259,共6页
目的通过建立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细胞和动物模型,揭示微小RNA-146a(miR-146a)介导川陈皮素(nobiletin)对PD的调控作用。方法分别构建PD细胞模型和PD小鼠模型作为研究样本,并接受不同浓度川陈皮素治疗。利用实时荧光定量... 目的通过建立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细胞和动物模型,揭示微小RNA-146a(miR-146a)介导川陈皮素(nobiletin)对PD的调控作用。方法分别构建PD细胞模型和PD小鼠模型作为研究样本,并接受不同浓度川陈皮素治疗。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样本中miR-146a的表达水平,CCK-8法分析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分别检测小鼠血清和海马组织匀浆中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并利用旷场实验记录小鼠运动能力,分析miR-146a介导川陈皮素对PD的治疗功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D细胞模型组中miR-146a的表达和细胞凋亡率随川陈皮素浓度的增加而下降,细胞增殖水平则相反,提示川陈皮素具有提高PD细胞增殖活力、抑制凋亡的作用。进一步选择川陈皮素高剂量组验证发现,异常表达miR-146a介导川陈皮素调控PD的进展,并通过PD小鼠运动能力、血清和组织中炎症因子的变化再次验证了川陈皮素对神经保护功能的分子机制。结论miR-146a在PD细胞模型中表达显著升高,川陈皮素可恢复神经细胞的活力。miR-146a通过介导川陈皮素调控神经细胞的生长及炎症因子的水平,恢复小鼠的正常运动功能,可能是治疗PD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微小RNA-146a 川陈皮素 增殖 凋亡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在老年脑梗死中的临床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神经功能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卢宪曾 《大医生》 2021年第18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究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治疗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进行前瞻性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行依达... 目的探究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治疗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进行前瞻性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行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加以疏血通,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蒙特利尔认知(MoCA)、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治疗后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脑梗死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治疗,效果明显、对改善认知与神经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脑梗死 依达拉奉 疏血通 联合用药 认知功能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钙联合肠溶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脂水平的影响
12
作者 张敬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21期81-83,87,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采用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钙联合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曹县人民医院2020年4月-2023年5月收治的80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均采用肠溶阿司匹林治...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采用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钙联合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曹县人民医院2020年4月-2023年5月收治的80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均采用肠溶阿司匹林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低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观察组采用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血脂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为(19.63±2.74)分,低于对照组的(23.26±3.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分别为(3.71±0.74)mmol/L、(1.88±0.39)mmol/L、(1.09±0.24)mmol/L、(3.02±0.63)m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4.26±0.82)mmol/L、(2.21±0.43)mmol/L、(0.90±0.21)mmol/L、(3.45±0.70)mmol/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I患者采用负荷剂量瑞舒伐他汀钙联合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的效果显著,能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改善其血脂水平,且应用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阿司匹林 瑞舒伐他汀钙 神经功能 血脂水平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分析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
13
作者 王海娟 于明娜 李英真 《系统医学》 2024年第4期114-116,128,共4页
目的 分析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使用低分子肝素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曹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其中奇数号患者为对照组(n=40),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 目的 分析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使用低分子肝素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曹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其中奇数号患者为对照组(n=40),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偶数号为研究组(n=40),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脑神经功能、生活水平、不良反应和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脑神经功能和生活水平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脑神经功能和生活水平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4,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的患者,其神经功能恢复明显,生活水平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低分子肝素 脑神经功能 不良反应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罗非班治疗超时间窗后循环脑梗死对患者临床疗效和预后的影响
14
作者 李改 《大医生》 2024年第2期67-69,共3页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治疗超时间窗后循环脑梗死(PCCI)对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至2021年11月于曹县人民医院就诊的148例超时间窗(PCC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4例。两组患者...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治疗超时间窗后循环脑梗死(PCCI)对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至2021年11月于曹县人民医院就诊的148例超时间窗(PCC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接受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和预后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浆黏度、高切黏度、低切黏度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上述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研究组患者预后良好率为59.46%,高于对照组的18.92%(P <0.05)。结论 替罗非班治疗超时间窗(PCCI)患者可明显增强治疗效果,改善将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状态,使其近期预后得到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超时间窗 后循环脑梗死 临床疗效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地苯醌联合奥卡西平治疗部分性癫痫控制良好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15
作者 赵瑞颜 《大医生》 2024年第18期136-138,共3页
目的探究艾地苯醌(IDBN)联合奥卡西平(OXC)治疗部分性癫痫控制良好合并认知功能障碍(CD)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部分性癫痫控制良好合并C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 目的探究艾地苯醌(IDBN)联合奥卡西平(OXC)治疗部分性癫痫控制良好合并认知功能障碍(CD)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部分性癫痫控制良好合并C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参照组患者采用OXC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IDBN联合OXC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血清学指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脑电功能指标(P300波幅、P300潜伏期)、成年癫痫患者生活质量-31量表(QOLIE-31)评分、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MoCA评分、BDNF水平、IGF-1水平、QOLIE-31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参照组;两组患者P300波幅均增大,且研究组大于参照组;两组患者NSE、S-100β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参照组;两组患者P300潜伏期均缩短,且研究组短于参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ADR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DBN联合OXC治疗部分性癫痫控制良好合并CD患者效果较好,可改善脑损伤程度及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且药物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地苯醌 奥卡西平 部分性癫痫控制良好 认知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郭秀花 林华 +3 位作者 彭淑 崔洪恩 阎文静 孙妍萍 《广西医学》 CAS 2021年第2期234-237,共4页
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脑炎(AE)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69例AE患者,其中53例接受常规抗癫痫治疗和免疫治疗,16例仅接受常规抗癫痫治疗。治疗出院后随访6个月,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E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69例患者中,51例(73.... 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脑炎(AE)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69例AE患者,其中53例接受常规抗癫痫治疗和免疫治疗,16例仅接受常规抗癫痫治疗。治疗出院后随访6个月,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E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69例患者中,51例(73.91%)预后良好,18例(26.09%)预后不良。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意识障碍、免疫治疗、发病至接受免疫治疗时间是AE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意识障碍、免疫治疗及发病至接受免疫治疗时间是AE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脑炎 预后 影响因素 意识障碍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动静脉瘘致脑梗死1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进 叶体辉 +2 位作者 王振松 甘洁 贺燕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3期377-378,共2页
肺动静脉瘘(pulmonary artenovenous fistula.PAVF)致脑梗死是隐匿性卒中(concealed stroke,CS)的主要潜在病因。现将1例PAVF致脑梗死报道如下,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
关键词 肺动静脉瘘 脑梗死 隐匿性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不同剂量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191例 被引量:32
18
作者 刘太平 陈观明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609-611,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药物剂量效应关系。方法 :2 86例急性脑梗死病人分成 3组。在常规治疗(吡拉西坦 ,维生素E ,胞磷胆碱 ,血栓通等 )基础上 ,治疗Ⅰ组 :男性5 4例 ,女性 42例 ,年龄 (5 4±s 8)a,给奥...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药物剂量效应关系。方法 :2 86例急性脑梗死病人分成 3组。在常规治疗(吡拉西坦 ,维生素E ,胞磷胆碱 ,血栓通等 )基础上 ,治疗Ⅰ组 :男性5 4例 ,女性 42例 ,年龄 (5 4±s 8)a,给奥扎格雷 80mg ,iv ,gtt,bid ,1 0d;治疗Ⅱ组 :男性 5 7例 ,女性 3 8例 ,年龄 (5 4±8)a,给奥扎格雷 40mg ,iv,gtt,bid,1 0d ;对照组 :男性 5 5例 ,女性 40例 ,年龄 (5 4± 7)a,仅用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Ⅰ组总有效率 97% ,治疗Ⅱ组总有效率 96% ,对照组总有效率 81 % ,3组间疗效比较经Ridit分析 ,治疗Ⅰ组、治疗Ⅱ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均有非常明显差异 (P <0 .0 1 ) ,而治疗Ⅰ组与治疗Ⅱ组比较 ,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治疗组除少数病人出现皮下瘀血、血尿外 ,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小剂量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亦有肯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梗死 剂量效应关系 药物 药物疗法 奥扎格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圆孔未闭与青年缺血性卒中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崔燕 魏峰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39-940,共2页
青年缺血性卒中一般指18—45岁之间青年人发生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目前关于青年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研究日益受到关注。卵圆孔未闭(patentforamenovale,PFO)作为脑卒中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其引起的脑栓塞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尤... 青年缺血性卒中一般指18—45岁之间青年人发生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目前关于青年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研究日益受到关注。卵圆孔未闭(patentforamenovale,PFO)作为脑卒中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其引起的脑栓塞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尤其在不明原因的青年卒中患者中,卵圆孔未闭检出率明显升高,大量的研究结果证实,合并PFO的高危人群其卒中发生率及卒中合并PFO患者的卒中复发率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卵圆孔未闭与青年卒中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现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卵圆孔未闭 相关性分析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青年卒中 不明原因 正常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急性期抑郁性心理障碍的探讨 被引量:10
20
作者 黄永兰 孙玉英 谢静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2年第5期589-589,共1页
关键词 治疗 脑卒中 心理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