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新课程标准的高中英语教材中华文化呈现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陈勇 符悠悠 杨茜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105-109,共5页
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分析显示,2019人教版、北师大版、外研版、译林版四套高中英语教材中,人教版中华文化内容最集中且分布均匀;各教材以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新成就较多,革命文化欠缺;呈现方式以课文练习和主题导入... 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分析显示,2019人教版、北师大版、外研版、译林版四套高中英语教材中,人教版中华文化内容最集中且分布均匀;各教材以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新成就较多,革命文化欠缺;呈现方式以课文练习和主题导入为主,完整篇章呈现较旧版教材有大幅提升。新版教材中华文化得以突显,但离新课标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需要不断优化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课标2017年版2020年修订 高中英语教材 中华文化 文化呈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对生态文学社会价值的重审
2
作者 刘阳 朱天星 符悠悠 《极目》 2022年第2期72-76,共5页
生态文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创作者和研究者与日俱增,作品思想内涵越发深刻,艺术表现形式越加丰富,其观照的领域也越发广阔,成为了中国文学的重要组织部分。立足新时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生态文学本身的生态启迪功能和生... 生态文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创作者和研究者与日俱增,作品思想内涵越发深刻,艺术表现形式越加丰富,其观照的领域也越发广阔,成为了中国文学的重要组织部分。立足新时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生态文学本身的生态启迪功能和生态价值引导作用,重新审视生态文学的社会价值,阐明生态文学作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一致性。生态文学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创造了精神场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生态文学创作提供了引领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价值观 生态文学 价值重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聚落景观中文化地景的营造与乡土脉络传承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金泽 宗明明 +1 位作者 王飞宇 罗陈诚 《美与时代(城市)》 2021年第8期103-105,共3页
营造文化地景,传承乡土脉络,是乡村聚落塑造地缘文化、保持优美风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文章分析了乡村聚落的形态与特色景观,提出乡村聚落文化地景的营造策略与乡土脉络的传承策略,以期进一步推进乡村聚落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乡村聚落 文化地景 原生秩序 适度空间 渐进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面情绪与声乐教学效果分析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符悠悠 《教师博览(下旬刊)》 2022年第12期16-18,共3页
在声乐演唱中,情绪作为情感的助推器,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有效的情绪渐进,有助于演唱者对演唱作品内涵的正确把握和情感的准确表达。在日常教学中,声乐教学的过程是一对一的,教师的引领特别重要。文章阐述了当下声乐学习及教育教学的现... 在声乐演唱中,情绪作为情感的助推器,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有效的情绪渐进,有助于演唱者对演唱作品内涵的正确把握和情感的准确表达。在日常教学中,声乐教学的过程是一对一的,教师的引领特别重要。文章阐述了当下声乐学习及教育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供声乐爱好者及教育者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研究 正面情绪 声乐演唱教学 教学方法 情绪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围城》的女性书写及其现代意义
5
作者 符悠悠 朱尚典 《老区建设》 2022年第15期69-75,共7页
《围城》主要塑造了“海归大家闺秀”“享受至上新女性”“新旧交杂的国内知识女性”等人物群像,她们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共性,还有着独特的个性。她们是中国三四十年代的知识女性,受当时的社会环境影响,努力尝试,挣扎生存,但还是受困于... 《围城》主要塑造了“海归大家闺秀”“享受至上新女性”“新旧交杂的国内知识女性”等人物群像,她们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共性,还有着独特的个性。她们是中国三四十年代的知识女性,受当时的社会环境影响,努力尝试,挣扎生存,但还是受困于生存“围城”和精神“围城”中,她们不仅是被困者,也是束缚他人的囚禁者。《围城》中的女性具有一定的现代意识,但这种现代意识是不彻底的。她们在追求经济独立摆脱困境的同时仍难以消除心理上对男性的依赖,因而“围城”中的女性又常常沦为束缚他人自由的“围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城》 女性书写 现代意识 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与艺术关系之辨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黄岱 《艺术市场》 2023年第1期66-68,共3页
当今很多艺术家的创作逻辑与方式看起来更像是工程师、科学家、电脑程序员的工作,艺术品的呈现方式更像是新兴技术的演示。理清技术与艺术之间的关系,问题的关键在于审视其角度与立场。从事物的本质去分析,我们会发现技术与艺术是对立... 当今很多艺术家的创作逻辑与方式看起来更像是工程师、科学家、电脑程序员的工作,艺术品的呈现方式更像是新兴技术的演示。理清技术与艺术之间的关系,问题的关键在于审视其角度与立场。从事物的本质去分析,我们会发现技术与艺术是对立且统一的内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 科技 艺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