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监测及清洁路径规划机器人控制系统研究
1
作者 谢檬 赵尤浩 +3 位作者 徐轩 陈袁锋 袁东 贾谦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2-570,共9页
针对传统室内外仓库环境参数监测范围小、报警准确率低以及人工环境卫生差等缺陷,研究设计基于LabVIEW的环境监测及清洁路径规划机器人控制系统。下位机采用STC89C52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利用直流电机和按键实现对环境监测机器人手动控制... 针对传统室内外仓库环境参数监测范围小、报警准确率低以及人工环境卫生差等缺陷,研究设计基于LabVIEW的环境监测及清洁路径规划机器人控制系统。下位机采用STC89C52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利用直流电机和按键实现对环境监测机器人手动控制。DTH11传感器采集温湿度数据,同时信号发生器和电位器采集风速和风向数据。上位机采用LabVIEW仿真平台实现环境监测子系统的手动控制、数据显示、温湿度曲线图显示、风速风向监测、风速曲线图显示、数据记录以及清洁路径规划子系统的运行时间、行驶速度、运行轨迹、数据记录存储功能。该系统实现了机器人自主路径巡逻导航、室内外仓库环境监测以及实时远程监控等功能,大大提高了实时环境监测的智能化管理和实时预警,具有传感器扩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测 多传感器 路径规划 LABVIE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教融合的智能制造应用型工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研究
2
作者 王国平 刘吉轩 +2 位作者 门静 黑晨菲 罗腾霄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2024年第12期133-137,共5页
随着中国制造强国战略的全面推进,智能制造产业高质量应用型工程人才成为现实急需,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应用型人才综合实践能力薄弱、知识体系与产业脱节明显。为此在深入分析智能制造人才培养规格与需求的基础上,重构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 随着中国制造强国战略的全面推进,智能制造产业高质量应用型工程人才成为现实急需,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应用型人才综合实践能力薄弱、知识体系与产业脱节明显。为此在深入分析智能制造人才培养规格与需求的基础上,重构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并以此为导向,以产教融合为路径,实现了内容体系的新设计、过程管理体系的新架构和实践能力评价体系的新塑造,形成了以基础实验、综合实训、创新实践、企业实战为内容的“四位一体四层次”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实践效果明显,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智能制造 实践能力 应用型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智能制造导论”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国平 刘吉轩 +2 位作者 程爽 门静 闫菲菲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2023年第7期130-134,共5页
当前在应用型本科机械大类专业新工科建设中,智能制造成为最主要的方向之一。“智能制造导论”作为修读智能制造方向学生的第一门课程,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将智能制造这一高度交叉复合的系统性知识比较直观又不失深度和广度地全面展示给学... 当前在应用型本科机械大类专业新工科建设中,智能制造成为最主要的方向之一。“智能制造导论”作为修读智能制造方向学生的第一门课程,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将智能制造这一高度交叉复合的系统性知识比较直观又不失深度和广度地全面展示给学生成为其必须要解决的问题。通过综合分析“中国智造”的基本国情和新工科教育内涵,立足教育教学中多个层面的问题,较为全面地研究了“智能制造导论”课程建设目标、内容、教学的方式方法与考核评价等,并通过多个周期教学实践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智能制造 课程思政 应用型本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mart组件的工业机器人给料产线仿真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樊琛 李濛 颜远远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22年第6期115-118,共4页
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技术可以基于模型快速生成机器人轨迹规划程序,并对机器人与产线的工作站进行布局与验证,对运行过程进行仿真与调试,已成为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不可或缺的软件工具。基于工业机器人机床上、下料的工作环境和仿真需求,... 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技术可以基于模型快速生成机器人轨迹规划程序,并对机器人与产线的工作站进行布局与验证,对运行过程进行仿真与调试,已成为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不可或缺的软件工具。基于工业机器人机床上、下料的工作环境和仿真需求,研究设计工作站整体布局并进行充分论证;对动态夹具进行工具导入与创建;运用Smart组件创建输送装置与机床运动;对工作站进行逻辑设定与编程调试,得到满足需求的工业机器人机床给料工作站仿真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rt组件 工业机器人 给料工作站 程序设计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个性化跌倒检测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楠 刘豪 闵亮 《微型电脑应用》 2024年第6期35-37,41,共4页
为了提高跌倒检测的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加速度和克托莱指数的跌倒检测算法。在可穿戴设备获取人体运动数据的同时,根据用户的身高与体重计算克托莱指数,构建共有1080条数据的特征数据集。通过BP神经网络对数据集进行分类,并对跌倒行为... 为了提高跌倒检测的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加速度和克托莱指数的跌倒检测算法。在可穿戴设备获取人体运动数据的同时,根据用户的身高与体重计算克托莱指数,构建共有1080条数据的特征数据集。通过BP神经网络对数据集进行分类,并对跌倒行为进行识别。测试结果表明,算法的识别准确率为98.8%、敏感度为97.9%、特异性为99.4%、检测时间为0.27 s。相较于仅以加速度特征值作为检测数据的跌倒检测算法,所提算法的识别准确率提高了4.9个百分点,敏感度提高了2.9个百分点,特异性提高了6.5个百分点。由此说明算法具备较高的检测精度和实时性,适用于低成本、高性能的可穿戴设备在老年人群体中的普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跌倒检测 可穿戴设备 BP神经网络 加速度传感器 克托莱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扭耦合作用下膜盘联轴器扭转刚度特性研究
6
作者 王国平 王凯 +4 位作者 刘吉轩 樊琛 贾谦 张琛 闫菲菲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5-99,108,共6页
微型燃机轴系在实际工况下,往往因多种因素影响而受到耦合载荷的作用。膜盘联轴器作为燃气轮机上连接双跨转子的关键柔性零件,其耦合刚度成为影响系统静、动态性能的重要参数。当前,膜盘联轴器单载刚度研究较多,耦合刚度特性不明,不利... 微型燃机轴系在实际工况下,往往因多种因素影响而受到耦合载荷的作用。膜盘联轴器作为燃气轮机上连接双跨转子的关键柔性零件,其耦合刚度成为影响系统静、动态性能的重要参数。当前,膜盘联轴器单载刚度研究较多,耦合刚度特性不明,不利于其设计技术及轴系稳定性的提升。基于这一问题,通过简化膜盘联轴器求解模型,以仿真分析对该型膜盘联轴器在轴向载荷和扭转载荷共同作用下联轴器整体的扭转刚度特性进行研究,并对比了纯扭转条件下扭转刚度特性,结果表明在轴扭耦合作用下,膜盘联轴器扭转刚度整体表现出非线性特性;在扭转载荷与轴向载荷之比小于0.25时,轴扭耦合效应明显,膜盘联轴器扭转刚度下降;在扭转载荷与轴向载荷之比大于等于0.25时,耦合效应可忽略不计,可视作纯扭转状态。这一特性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膜盘联轴器对轴系动态性能的影响关系及其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转刚度 轴扭载荷耦合 燃气轮机 耦合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行泊车路径规划的智能泊车系统设计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安莉 王娟 +2 位作者 袁安中 陈奎锋 张秦阳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23年第6期168-175,共8页
针对智能泊车系统对泊车准确度及计费实时性要求,提出一种基于距离和避障信息融合的自动泊车路径规划方法和泊车计费方法,解决当前泊车与计费不能有效融合,不利于进行智能管控的现实问题;系统采用STM32单片机作为系统主控芯片,电机驱动... 针对智能泊车系统对泊车准确度及计费实时性要求,提出一种基于距离和避障信息融合的自动泊车路径规划方法和泊车计费方法,解决当前泊车与计费不能有效融合,不利于进行智能管控的现实问题;系统采用STM32单片机作为系统主控芯片,电机驱动模块RZ7889D驱动直流电机,转向舵机采用MG996,超声波测距传感器HC-SR04用于测量车身与障碍物物理距离并结合LM393实现红外避障,实现智能泊车;系统采用LabVIEW设计智能泊车系统上位机面板,实时显示泊车车位、数量、时长和费用,并具有历史数据查询和车辆数据波形显示功能;经仿真测试和系统微缩物理模型测试,该系统能够实现平行泊车路径规划,可实现平稳、顺滑的良好泊车,平均泊车时长为41 s,能够根据停车时长进行计费,满足简单、可靠且准确的智能泊车计费系统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传感器 模糊控制器 平行泊车 路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床电主轴动静压轴承静动特性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苗 门静 +2 位作者 韩少燕 贾谦 李晓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9-84,共6页
针对精密磨床电主轴的高精度设计需要,采用动静压轴承作为支承轴承,动静压轴承采用四油腔小孔节流结构。文章分析了动静压轴承的结构和使用工况,给出了动静压轴承的静动特性的理论计算方法,分析了节流孔径d和油腔面积A对静动特性的影响... 针对精密磨床电主轴的高精度设计需要,采用动静压轴承作为支承轴承,动静压轴承采用四油腔小孔节流结构。文章分析了动静压轴承的结构和使用工况,给出了动静压轴承的静动特性的理论计算方法,分析了节流孔径d和油腔面积A对静动特性的影响,静特性包括承载力F和流量Q,动特性包括刚度系数k和阻尼系数c。研究结果表明:随着d的增大,F先增大后减小,在d为0.5 mm时达到最大值;Q随d的增大而增大,且增大的趋势逐渐变缓;F随A的增大呈线性增大,当A大于1 000 mm^(2)之后F开始减小。Q随着A增大而增大,但增大趋势有递增迹象;主刚度k_(xx)随着d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在d为0.5 mm时达到最大值,k_(yy)随着d增大而减小,但在d为0.5 mm之后的减小趋势放缓;随着A的增加,两个方向主刚度k_(xx)、k_(yy)均近似线性增大,k_(xx)在A大于1 000 mm^(2)时达到最大值,交叉刚度k_(xx)随着A增大而递减,但在递减趋势逐渐平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磨床 电主轴 动静压轴承 静特性 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介质滤料的颗粒床除尘效率试验研究
9
作者 王苗 秦颂 +1 位作者 刘庚林 贾谦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3-57,169,共6页
为了研究不同操作条件下以多孔介质为滤料的颗粒床除尘效率变化规律,考虑床层空隙率和滤料表面粉尘沉积的变化以及二次夹带现象,推导非稳态除尘效率的数学模型。研制了以多孔介质为滤料的颗粒床试验台,由粉尘加料装置、空气供应装置、... 为了研究不同操作条件下以多孔介质为滤料的颗粒床除尘效率变化规律,考虑床层空隙率和滤料表面粉尘沉积的变化以及二次夹带现象,推导非稳态除尘效率的数学模型。研制了以多孔介质为滤料的颗粒床试验台,由粉尘加料装置、空气供应装置、颗粒床过滤器和检测装置组成。在不同表观气速、滤料厚度、滤料粒径和粉尘进料浓度下,对颗粒床过滤器除尘效率数学模型和试验台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试验范围内数学模型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床过滤器 半焦 除尘效率 试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润滑推力轴承摩擦学性能的分析和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贾谦 杨帅 +5 位作者 刘哲 李思晗 蔡龙 韩海燕 闫菲菲 袁小阳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35-542,共8页
针对某堆型核电机组主泵水润滑推力轴承极端工况及超长服役周期的特点,从分析和试验两个方面进行了摩擦学的相关研究工作。在分析方面,考虑了平衡支撑下的润滑性能分析,仿真分析了推力轴承在不同转速下的最小润滑膜厚度h_(min)、摩擦力... 针对某堆型核电机组主泵水润滑推力轴承极端工况及超长服役周期的特点,从分析和试验两个方面进行了摩擦学的相关研究工作。在分析方面,考虑了平衡支撑下的润滑性能分析,仿真分析了推力轴承在不同转速下的最小润滑膜厚度h_(min)、摩擦力矩M_(f)和温升ΔT,并根据起飞转速建立了基于启停次数的轴承磨损预测模型;在试验方面,进行了与轴承材料相关的摩擦磨损试验,获得了石墨-不锈钢摩擦副在边界润滑和干摩擦下的摩擦因数f和体积磨损量ΔW,通过缩比的台架试验测试了石墨轴承的润滑膜厚度h、瓦面温度T及磨损质量Δm。结果表明:工作转速对h_(min)影响较大,对ΔT影响较小,石墨材料对干摩擦下的f和ΔW影响较大;从h和T来看,试验结果与计算分析的结果较为接近,说明半尺寸缩比试验与实际使用工况相似性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厂主泵 水润滑推力轴承 摩擦学性能 仿真分析 试验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轮泵机械密封摩擦学性能的计算和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贾谦 阮琪 +3 位作者 刘朝丰 刘晨阳 崔展 王贺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共7页
为了研究涡轮泵机械密封的摩擦学性能,本文建立了机械密封摩擦学性能的计算模型,对润滑膜厚度h、润滑膜承载力F和摩擦力矩M_(f)随工况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通过摩擦磨损和台架试验,对摩擦系数μ、体积磨损量ΔV、润滑膜温度T和摩擦力f... 为了研究涡轮泵机械密封的摩擦学性能,本文建立了机械密封摩擦学性能的计算模型,对润滑膜厚度h、润滑膜承载力F和摩擦力矩M_(f)随工况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通过摩擦磨损和台架试验,对摩擦系数μ、体积磨损量ΔV、润滑膜温度T和摩擦力f进行了测量,分析了其对涡轮泵重复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h,F和M_(f)随转速变化明显,转速越高h,F和M_(f)越大,转速为35000 r/min时h,F和M_(f)出现最大值,分别为8.6μm、2.3 kN和2.89 N·m;在启动和停止阶段机械密封处于干摩擦或边界润滑状态,伴随的摩擦磨损现象将严重制约涡轮泵的重复使用;摩擦磨损试验获得μ和ΔV的平均值分别为0.22和0.27 cm^(3);台架试验中T和f的数值大小能够实时反映其所在的摩擦学状态,全尺寸试验件的磨损形貌反映出了摩擦磨损试验结果不能完全代替全尺寸的台架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发动机 涡轮泵 机械密封 摩擦学性能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轮泵超导磁力与液膜力复合机械密封性能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小丽 尚雪梅 +3 位作者 刘希 白利锋 赵伟刚 贾谦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13,共6页
利用火箭发动机涡轮泵机械密封所处的低温工况,设计静环上嵌有圆形YBCO超导块材的机械密封结构。该机械密封在工作时静环和动环之间同时产生动压液膜力和超导磁斥力,可增大机械密封端面的轴向承载力,避免小间隙下的磨损。利用超导磁力... 利用火箭发动机涡轮泵机械密封所处的低温工况,设计静环上嵌有圆形YBCO超导块材的机械密封结构。该机械密封在工作时静环和动环之间同时产生动压液膜力和超导磁斥力,可增大机械密封端面的轴向承载力,避免小间隙下的磨损。利用超导磁力计算模型和磁斥力检测系统,从理论和试验2个角度研究YBCO块材超导磁力大小随间隙的变化;建立含超导磁力的机械密封性能计算模型,对导磁液复合机械密封的承载力、泄漏量、膜厚和摩擦阻力矩等进行计算仿真。研究结果表明:YBCO超导导块可在间隙为5~30μm时为机械密封提供784~896 N的超导磁力;在转速为10000~35000 r/min时,受超导磁力的影响,机械密封的承载力平均增大了896 N,泄漏量平均增大了0.72 mL/s,膜厚平均增加了2.8μm,摩擦阻力矩平均降低了0.47 N·m。承载力和膜厚的增大以及摩擦阻力矩的降低,有助于减小机械密封在极端工况下因启动和停止而产生的磨损,提高了其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泵 机械密封 超导块材 磁力 液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一体化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以“机电液传动与控制”课程为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国平 刘吉轩 +3 位作者 门静 任晓莉 赵瑾 闫菲菲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2022年第8期131-134,共4页
在当前大力推进新工科建设的大背景下,为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提出通过传统工科之间的交叉复合来培养与地方企业零距离接触的应用型工程科技创新人才的方法。通过综合考虑新工科教育的内涵和教育教学中一体化的多个层面,较为全... 在当前大力推进新工科建设的大背景下,为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提出通过传统工科之间的交叉复合来培养与地方企业零距离接触的应用型工程科技创新人才的方法。通过综合考虑新工科教育的内涵和教育教学中一体化的多个层面,较为全面地剖析一体化课程建设与实践的主要内容、方式和方法,以“机电液传动与控制”课程为例,构建其一体化课程建设与实践的方案,实践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一体化课程 机电液传动 交叉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密磨床电主轴静压滑动轴承的设计和优化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韩少燕 曹阳 +2 位作者 贾谦 韩海燕 李晓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0-185,共6页
针对磨削精度的提升问题,对精密磨床电主轴静压支撑轴承进行设计和优化。设计的静压轴承为四油腔结构,节流方式为小孔节流,主要的设计参数包括节流比、半径间隙、回油槽宽度和封油面宽度等。建立了小孔节流静压滑动轴承的刚度计算模型,... 针对磨削精度的提升问题,对精密磨床电主轴静压支撑轴承进行设计和优化。设计的静压轴承为四油腔结构,节流方式为小孔节流,主要的设计参数包括节流比、半径间隙、回油槽宽度和封油面宽度等。建立了小孔节流静压滑动轴承的刚度计算模型,分析了节流比、半径间隙、回油槽宽度和封油面宽度对静压轴承支撑刚度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对轴承的节流比、半径间隙、回油槽宽度和封油面宽度进行优化设计,并通过极差分析获得以上四项参数对轴承刚度影响的主次顺序,从而获得最优的参数组合。研究结果表明:为半径间隙0.04mm,小孔节流比为1.8,回油槽宽度为12mm,封油面宽度为20mm,此时轴承的油膜刚度为最大值。文章的研究成果可为提升高精密加工机床的精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主轴 静压滑动轴承 支撑刚度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预热温度下马氏体钢焊接性及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俊华 刘云韬 +2 位作者 贾谦 赵伟刚 孔令明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6-93,共8页
针对火箭发动机在重复利用中机架等结构焊接件的可靠性提升问题,用G232焊条焊接10Cr13Ni2马氏体钢,通过冷裂纹敏感性、拉伸、冲击试验,研究在不同工艺对钢材的焊接性及焊接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获得最佳焊接工艺对焊接接头受力载荷的影... 针对火箭发动机在重复利用中机架等结构焊接件的可靠性提升问题,用G232焊条焊接10Cr13Ni2马氏体钢,通过冷裂纹敏感性、拉伸、冲击试验,研究在不同工艺对钢材的焊接性及焊接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获得最佳焊接工艺对焊接接头受力载荷的影响。结果表明:预热温度为0~250℃时,接头产生冷裂纹倾向小;预热温度由150℃升至250℃时,焊接接头抗拉强度增加,断口由韧性的韧窝-准解理断裂变为接近脆性的韧窝-准解理断裂,经610℃回火后抗拉强度下降;3种工艺对焊接接头热影响区冲击韧性影响均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氏体不锈钢 焊接接头 冷裂纹敏感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倾瓦推力轴承润滑膜厚度的超声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曲璠 李思晗 +3 位作者 刘希 刘雨薇 张俊华 贾谦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1-146,共6页
核主泵、水轮机等设备大多为立式轴系,轴系中的推力轴承为扇形可倾瓦轴承,基于承载和抗磨损角度考虑润滑膜的厚度值成为了反映表征推力轴承工作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为精确检测可倾瓦推力轴承的润滑膜厚度,基于超声无损检测技术给出针... 核主泵、水轮机等设备大多为立式轴系,轴系中的推力轴承为扇形可倾瓦轴承,基于承载和抗磨损角度考虑润滑膜的厚度值成为了反映表征推力轴承工作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为精确检测可倾瓦推力轴承的润滑膜厚度,基于超声无损检测技术给出针对润滑膜厚度的检测模型,并构建推力轴承润滑膜厚度的超声检测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推力轴承试验台和超声在线检测装置组成。在推力轴承额定转速1800 r/min、试验时间6 min的条件下,采用超声测试获得推力瓦块进油边和出油边附近的润滑膜厚度,采用电涡流测试获得瓦块支点处的润滑膜厚度,并将超声测量数据与理论计算数据进行对比。超声测试结果计算获得的支点处润滑膜厚度值为47μm,与电涡流传感器测得的平均值51μm仅相差4μm,从试验角度证明了超声测试方法的可行性;另外,在测点1处润滑膜厚度的理论计算值与超声测试值相差8μm,在测点2处润滑膜厚度的理论计算值与超声测试值相差3μm,从理论角度证明了超声测试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力轴承 润滑膜厚度 超声检测 润滑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式过盈连接型膜盘联轴器轴向刚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国平 张旭阳 +3 位作者 刘吉轩 闫菲菲 黑晨菲 李莉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3-98,共6页
在燃机实际运行中,由于压气机与蜗轮内气体压力不同而产生轴向作用力,常造成轴系的轴向振动。膜盘联轴器作为连接轴系的关键弹性零部件,其轴向刚度特性直接影响着轴系的轴向振动水平。为此,文中通过建立小尺寸闭式过盈连接型膜盘联轴器... 在燃机实际运行中,由于压气机与蜗轮内气体压力不同而产生轴向作用力,常造成轴系的轴向振动。膜盘联轴器作为连接轴系的关键弹性零部件,其轴向刚度特性直接影响着轴系的轴向振动水平。为此,文中通过建立小尺寸闭式过盈连接型膜盘联轴器的有限元模型,对具有直线型、锥线型及曲线型3种膜盘型面的膜盘联轴器轴向刚度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3种型面膜盘联轴器轴向刚度均呈线性分布,且在大小相同的情况下,直线型膜盘的轴向刚度最大,锥线型的次之,曲线型的最小;直线型与锥线型膜盘联轴器具有相当的应力水平,较曲线型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曲线型及锥线型膜盘联轴器则在相同载荷下具有较好的轴向补偿能力,分析结果为膜盘联轴器的设计与选用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盈连接 膜盘联轴器 膜盘型面 轴向位移 轴向刚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式过盈连接型膜盘联轴器扭转刚度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国平 刘吉轩 +1 位作者 程爽 闫菲菲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2-97,共6页
微型燃机轴系在实际工况下,往往由于多种原因而受到扭转载荷的作用。闭式过盈连接型膜盘联轴器作为燃机上连接多跨转子的关键柔性零件,其扭转刚度成为其对系统的静、动态扭转性能影响研究的重要参数,往往解析困难,需要通过复杂的数值计... 微型燃机轴系在实际工况下,往往由于多种原因而受到扭转载荷的作用。闭式过盈连接型膜盘联轴器作为燃机上连接多跨转子的关键柔性零件,其扭转刚度成为其对系统的静、动态扭转性能影响研究的重要参数,往往解析困难,需要通过复杂的数值计算来进行研究,不利于设计。基于这一问题,文中通过简化膜盘联轴器求解模型,以结构体受载做功及其应变能关系原理,给出了膜盘及膜盘联轴器扭转刚度的解析表达式,并通过仿真分析对该型膜盘联轴器整体刚度、各部分刚度及各部分扭切应力与解析解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解析解与仿真结果保持了较高的一致性。膜盘联轴器扭转刚度的解析表达,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膜盘联轴器对轴系动态性能的影响关系及其设计标准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转刚度 膜盘联轴器 过盈连接 应变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天线展开零重力模拟试验装置的研究
19
作者 曲璠 张斌 +3 位作者 李思晗 范嘉辉 刘泽楠 贾谦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0-105,共6页
针对卫星天线展开提出的零重力模拟试验装置需求,基于公理设计方法设计了一套零重力模拟试验装置。根据设计对象的使用背景,将设计需求分解为基本功能需求、可靠性需求和经济性需求三个方面;并根据功能映射得到了设计模型。同时对关键... 针对卫星天线展开提出的零重力模拟试验装置需求,基于公理设计方法设计了一套零重力模拟试验装置。根据设计对象的使用背景,将设计需求分解为基本功能需求、可靠性需求和经济性需求三个方面;并根据功能映射得到了设计模型。同时对关键部件进行功能校核及经济性分析。采用公理化的设计方法不仅可以实现模拟装置的设计需求,还可以提高模拟装置的开发效率、减小开发和维护成本,使装置在结构和性能方面上更加合理化。该模拟装置不仅实现了对卫星天线提供重力补偿和展开过程的监测,还可消除模拟装置对卫星天线展开系统的影响,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天线 零重力 公理设计 气浮导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neNET云平台的智慧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楠 苏航 +1 位作者 张安莉 徐艳 《电子设计工程》 2024年第9期56-60,65,共6页
针对传统消防监控系统存在开发成本高、误警率高、实时监控不便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云平台的智慧消防远程监控系统。采用STM32单片机作为中枢控制芯片,经多传感器采集温度、湿度、烟雾、火焰等环境数据,通过窄带物联网(NB-IoT,Nar... 针对传统消防监控系统存在开发成本高、误警率高、实时监控不便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云平台的智慧消防远程监控系统。采用STM32单片机作为中枢控制芯片,经多传感器采集温度、湿度、烟雾、火焰等环境数据,通过窄带物联网(NB-IoT,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上传至OneNET云平台。经数据分析后以可视化方式呈现,对异常数据触发报警实时响应。通过手机APP实现数据实时监测及一键处置。经测试,监控系统报警准确率高于97.2%,数据延迟低于50 ms,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消防火警的无线远程监控,并做出快速反应,满足中小微企业和普通家庭用户的消防监控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消防 窄带物联网 云平台 传感器 远程监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