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电机组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异常数据识别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李特 王荣喜 高建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6-116,共11页
为了解决原始的风电机组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SCADA)中包含大量异常记录的数据、难以准确反映机组运行状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带噪声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DBSCAN)模型的风电机组SCADA异常数据识别方法。该方法从分析风速-功率曲线的特点出... 为了解决原始的风电机组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SCADA)中包含大量异常记录的数据、难以准确反映机组运行状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带噪声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DBSCAN)模型的风电机组SCADA异常数据识别方法。该方法从分析风速-功率曲线的特点出发,采用预测误差和分类准确度来选取关键聚类参数邻域半径和邻域最小样本点数,避免了人工确定聚类参数的主观性,且参数选择过程可以完全自动化,实现了风电机组SCADA异常数据的有效识别。通过某风场中风电机组的监测数据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在保证异常数据被剔除的前提下,保留尽可能多的正常数据,异常识别效果好于现有的k-dist图法和基于k-平均最近邻算法的改进算法(KANN-DBSCAN)。该研究可为开展风电机组状态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异常数据识别 空间聚类 风速-功率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颗粒冷态高速微喷射增材制造工艺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田小永 曹家赫 +3 位作者 曹毅 田晓阳 张敏娟 李涤尘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5-212,共8页
针对金属零件三维自由直接成形工艺中普遍存在的高能耗、高热残余应力等问题,提出了金属颗粒冷态高速微喷射增材制造新工艺。以常温下的高压氮气作为加速气流,利用微喷枪将微米级的金属粒子加速至其临界速度以上形成沉积。针对高速微喷... 针对金属零件三维自由直接成形工艺中普遍存在的高能耗、高热残余应力等问题,提出了金属颗粒冷态高速微喷射增材制造新工艺。以常温下的高压氮气作为加速气流,利用微喷枪将微米级的金属粒子加速至其临界速度以上形成沉积。针对高速微喷射增材制造平台搭建、具有高加速性能与高分辨率的微喷枪设计展开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单点成形与单线成形的试验研究,通过最小特征尺寸的大小与稳定度分析新工艺成形精度与成形质量,通过微观结构与显微硬度分析新工艺成形件的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通过喷射压力的变化可以实现单点成形尺寸的线性可控,通过喷射压力与导轨移动速度可以实现直线成形线宽与层厚的线性可控;试验中的0.9 mm的最窄线宽与低于8%的线宽波动量保证了该工艺一定的加工精度与成形质量;致密的微观组织结构与较高的显微硬度值保证了该工艺成形件良好的力学性能;多层扫描时层与层之间致密结合保证了该工艺逐层累加制造的能力。研究表明,金属颗粒冷态高速微喷射是一种稳定可控,可行的增材制造新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微喷射 增材制造 成形精度 力学性能 冷态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能电子束原位固化树脂基复合材料纤维铺放制造及性能 被引量:8
3
作者 赵新明 段玉岗 +2 位作者 刘潇龙 张小辉 李涤尘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1-127,共7页
针对树脂基复合材料热压罐固化能耗高、工艺周期长以及高能电子束固化辐射大,设备笨重等问题,研究125 keV低能电子束与纤维铺放相结合的复合材料原位固化分层制造方法及复合材料性能。试验结果表明,125 keV低能电子束穿透能力较差,在辐... 针对树脂基复合材料热压罐固化能耗高、工艺周期长以及高能电子束固化辐射大,设备笨重等问题,研究125 keV低能电子束与纤维铺放相结合的复合材料原位固化分层制造方法及复合材料性能。试验结果表明,125 keV低能电子束穿透能力较差,在辐照固化过程中电子能量衰减很大,不能穿透0.125 mm单层预浸带,双面辐照能够穿透复合材料预浸带且辐照剂量分布均匀。由于低能电子束固化过程温度低,即使辐照剂量达到250 kGy,固化度及玻璃化转变温度仍然只有60.7%和48.3℃。但经加热后固化处理后,复合材料的固化度及玻璃化转变温度得到了大幅度提高,50 kGy双面辐照复合材料层压板经180℃加热30 min后固化处理,其固化度从16.7%上升到97.4%,玻璃化转变温度从–3.2℃提高到167.3℃,同时试验结果表明经50 kGy双面辐照及热后固化复合材料的层间抗剪强度达到59.62 MPa,接近高能电子束固化复合材料层间抗剪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低能电子束 纤维铺放 分层制造 层间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光纤组量程扩增的激光频率扫描干涉绝对测距系统 被引量:6
4
作者 吕涛 刘志刚 +2 位作者 邓忠文 陶龙 龚海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7-82,共6页
为解决激光频率扫描干涉(FSI)测距系统随着目标距离增大测量精度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光纤组量程扩增技术实现大尺寸绝对测距的精度补偿方法。采用参考光路光程可变递增的方法,建立了光纤组量程扩增的激光频率扫描干涉绝对测距系统... 为解决激光频率扫描干涉(FSI)测距系统随着目标距离增大测量精度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光纤组量程扩增技术实现大尺寸绝对测距的精度补偿方法。采用参考光路光程可变递增的方法,建立了光纤组量程扩增的激光频率扫描干涉绝对测距系统,通过FSI原理实现了量程扩增部分光程差的自标定。对应不同测量目标,通过粗测和精确测量,实现了系统原点自标定、光纤通道切换和目标值的精确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在测量距离大于3 000mm后,光纤组量程扩增测距系统具有更高的绝对距离测量重复精度,在6 700mm目标位置的绝对距离重复精度比FSI测距系统的重复精度提高了2.4μm,并且在大尺寸测量方面更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频率扫描干涉 光纤组量程扩增 原点自标定 大尺寸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激光经纬仪空间定位网络的组合式激光三维扫描系统 被引量:11
5
作者 方红根 郭立杰 +5 位作者 杨晓慧 张欢 刘志刚 聂斌 董丰波 杨天豪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7-62,共6页
研究了一种基于旋转激光经纬仪三维空间定位网络的组合式激光三维扫描系统。旋转激光经纬仪定位系统的空间定位结合激光经纬仪前方空间角度交会和GPS空间定位原理,实现并行测量多个光电传感器空间坐标。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组合式激... 研究了一种基于旋转激光经纬仪三维空间定位网络的组合式激光三维扫描系统。旋转激光经纬仪定位系统的空间定位结合激光经纬仪前方空间角度交会和GPS空间定位原理,实现并行测量多个光电传感器空间坐标。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组合式激光三维扫描系统,通过三个光电传感器坐标确定激光测头的空间测量位姿,实现了一种适用于现场测量便携式三维扫描系统。研制的组合式三维激光扫描装置对多个物体进行扫描获取物体表面特征点云数据,得到了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激光经纬仪网络 组合式三维激光扫描 现场标定 姿态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切法可重构反求测量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兰红波 丁玉成 +1 位作者 洪军 卢秉恒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42-1147,1190,共7页
针对现阶段国内外层切反求测量系统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独立于加工设备可重构反求测量系统。论述了系统的工艺流程及其组成;研制了一种具有良好粘接性能和可切削性能的包埋材料;详细设计了断层截面图像采集系统。最后,以摩托车发... 针对现阶段国内外层切反求测量系统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独立于加工设备可重构反求测量系统。论述了系统的工艺流程及其组成;研制了一种具有良好粘接性能和可切削性能的包埋材料;详细设计了断层截面图像采集系统。最后,以摩托车发动机缸体的三维断层反求作为典型实例,展示了该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具体应用。众多工程应用实例表明,该反求系统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资源,达到成本低、周期短和可重构等目的,具有广泛的工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求工程 层切法 断层图像 包埋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现状分析及国际比较 被引量:76
7
作者 苏秦 张艳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7-45,共9页
基于OECD统一编制的各成员国1985、1990、1995、2000、2005年投入产出表,以中国、韩国及美、英、法、德、加、日等G7国家为研究对象,结合各国物流产业特征和经济发展阶段,本文分析了各国物流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融合、互动现状及其动态变... 基于OECD统一编制的各成员国1985、1990、1995、2000、2005年投入产出表,以中国、韩国及美、英、法、德、加、日等G7国家为研究对象,结合各国物流产业特征和经济发展阶段,本文分析了各国物流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融合、互动现状及其动态变化规律,这对正确认识我国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现状具有重要意义,并为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物流业 联动 国际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喷涂过程数值计算与实验研究
8
作者 谭超 魏正英 +2 位作者 胡福胜 李本强 韩志海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284-2292,共9页
应用流体控制方程、传热传质方程、粒子输运方程、Maxwell电磁场方程建立多场耦合数学模型,研究普通等离子喷枪内外的流场特性.计算中考虑等离子气体的电离与复合反应,以及非局域热平衡效应,在此基础上,采用新的三维模型分析气流中粉末... 应用流体控制方程、传热传质方程、粒子输运方程、Maxwell电磁场方程建立多场耦合数学模型,研究普通等离子喷枪内外的流场特性.计算中考虑等离子气体的电离与复合反应,以及非局域热平衡效应,在此基础上,采用新的三维模型分析气流中粉末颗粒的速度和温度分布,并与DPV2000诊断系统测量值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二者的相对误差小于10%.分析结果表明:颗粒的速度和温度在喷涂距离70~90mm范围内同时达到最大,可选择此范围为最佳喷涂距离.颗粒的加热加速行为研究为其最终的沉积和扁平化奠定了基础,对工艺参数优化和喷枪结构优化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喷涂 数值计算 颗粒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短脉冲激光微孔加工(下)——实验探索 被引量:14
9
作者 赵万芹 梅雪松 王文君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9-140,共12页
自20世纪60年代激光器被发明以来,其脉冲宽度被不断压缩至亚皮秒及飞秒量级,使得激光加工技术进入到了超短脉冲阶段。与其它加工技术相比,超短脉冲激光微孔加工突破了对尺度和材料的限制,并具有高精度和自动化等优点。主要论述了超短脉... 自20世纪60年代激光器被发明以来,其脉冲宽度被不断压缩至亚皮秒及飞秒量级,使得激光加工技术进入到了超短脉冲阶段。与其它加工技术相比,超短脉冲激光微孔加工突破了对尺度和材料的限制,并具有高精度和自动化等优点。主要论述了超短脉冲激光微孔加工的优势,如"冷"加工、突破衍射极限的低微米及纳米量级的加工等。介绍了超短脉冲激光微孔加工中的三个经典模型,包括孔径和阈值关系模型、多脉冲累积模型和单脉冲烧蚀深度模型。简述了超短脉冲激光微孔加工的实验研究现状,并给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短脉冲激光 微孔加工 经典模型 实验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多维多尺度智能制造空间及其建模方法 被引量:66
10
作者 丁凯 张旭东 +4 位作者 周光辉 王闯 杨海东 张富强 曹学鹏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91-1504,共14页
随着数字孪生、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如何实现面向制造业应用的物理空间、信息空间与业务空间的多维融合已成为智能制造落地实施的关键。针对该问题,从逻辑关联的视角提出了多维多尺度智能制造空间的内涵与特征,并结合数... 随着数字孪生、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如何实现面向制造业应用的物理空间、信息空间与业务空间的多维融合已成为智能制造落地实施的关键。针对该问题,从逻辑关联的视角提出了多维多尺度智能制造空间的内涵与特征,并结合数字孪生技术的实现逻辑,研究了智能制造空间的虚实映射建模方法、复杂多维时空域下智能制造过程及数据建模方法。进一步,结合某叶轮的生产制造案例对所提出的建模方法进行了验证,证明了该建模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实现智能制造空间多要素、多业务、多流程的实时同步仿真与虚实联动控制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智能制造空间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 多维融合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设备状态监控的单级备件库存系统补货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维娜 孙林岩 +1 位作者 张盛浩 王凌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17-225,共9页
本文研究一个周期性订货的多设备同备件库存系统,将备件库存策略与设备状态监控相结合,讨论了存在设备状态监控情形下的备件库存策略。针对设备状态自然腐蚀过程和人为修复过程的复合过程,运用一个新的马尔科夫概率转移矩阵对设备需求... 本文研究一个周期性订货的多设备同备件库存系统,将备件库存策略与设备状态监控相结合,讨论了存在设备状态监控情形下的备件库存策略。针对设备状态自然腐蚀过程和人为修复过程的复合过程,运用一个新的马尔科夫概率转移矩阵对设备需求概率进行刻画,并在此基础上给出静态订货模型和状态监控下的动态订货模型的最优订货策略。通过对比以上两种订货策略优缺点,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启发式订货策略:基于关键状态的订货策略模型。该策略可以有效降低对全部设备实行动态监控的信息成本,且成本节省优于静态订货策略,对于企业的现实问题有着较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存策略 状态监控 马尔科夫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陶瓷材料增材制造 被引量:5
12
作者 霍存宝 田小永 +1 位作者 南洋 李涤尘 《中国建材科技》 CAS 2021年第3期41-48,共8页
多孔陶瓷具有低密度、低导热率、高比表面积和耐腐蚀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生物组织工程、催化剂载体、建筑材料等领域。多孔陶瓷的传统成型技术难以满足对多孔陶瓷个性化、结构复杂化、快速制造化、多级孔的要求。增材制造技术(3D打印)具... 多孔陶瓷具有低密度、低导热率、高比表面积和耐腐蚀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生物组织工程、催化剂载体、建筑材料等领域。多孔陶瓷的传统成型技术难以满足对多孔陶瓷个性化、结构复杂化、快速制造化、多级孔的要求。增材制造技术(3D打印)具有设计自由度高、制造周期短、制造成本低等优势,可以无需模具快速制造复杂结构多孔陶瓷零件。本文综述了粉末床熔融、粘结剂喷射、材料挤出工艺应用于多孔陶瓷增材制造的研究现状,重点讨论了制备多级孔陶瓷的最新进展及其在陶瓷催化剂载体领域的应用前景,并对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对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陶瓷 3D打印 催化剂载体 粉末床熔融 粘结剂喷射 直写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振镜式线结构光三维测量系统的标定 被引量:6
13
作者 杨林林 杨树明 《工具技术》 2019年第10期97-102,共6页
振镜式线结构光三维测量系统是一种新型系统,具有扫描速度快、测量精度和集成度高等优点,在三维测量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了避免建立复杂的系统数学模型,提高系统的标定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标定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双... 振镜式线结构光三维测量系统是一种新型系统,具有扫描速度快、测量精度和集成度高等优点,在三维测量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了避免建立复杂的系统数学模型,提高系统的标定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标定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双重交比不变原理,利用棋盘格靶标和电动平移台获取大量精确的标定点坐标,以标定点的图像坐标及光平面转角为输入,对应的三维世界坐标为输出,建立系统的神经网络模型,通过训练完成系统标定。试验表明,本文提出的标定方法简化了系统的标定过程,标定精度高且通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镜 线结构光 神经网络 标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LED不间断应急照明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晓宁 王鸿麟 《国外电子元器件》 2008年第9期55-56,共2页
为了确保地下照明具有节电、高亮度、长寿命和不间断性,采用由直流电源供电的半导体照明灯(LED)。简要介绍了普通应急照明系统的组成;详细介绍了LED灯的优点和地铁应急照明系统中各部分的功能,还分析了地铁LED灯驱动系统的电路原理和系... 为了确保地下照明具有节电、高亮度、长寿命和不间断性,采用由直流电源供电的半导体照明灯(LED)。简要介绍了普通应急照明系统的组成;详细介绍了LED灯的优点和地铁应急照明系统中各部分的功能,还分析了地铁LED灯驱动系统的电路原理和系统可靠性。采用LED灯后,节约了大量的电能,维修费用,同时也确保了照明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照明 直流电源/应急照明 半导体照明灯 冗余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集成车削力传感器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设计
15
作者 梁松博 赵玉龙 赵友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23-627,共5页
切削力与切屑形成、切削热、刀具磨损和切削振动等现象有着密切联系,是影响加工精度、刀具寿命和切削效率的重要因素。通过实时测量切削力,及时调整切削参数、优化切削工艺,对于保证加工质量、延长刀具寿命、提高切削效率等有着重要意... 切削力与切屑形成、切削热、刀具磨损和切削振动等现象有着密切联系,是影响加工精度、刀具寿命和切削效率的重要因素。通过实时测量切削力,及时调整切削参数、优化切削工艺,对于保证加工质量、延长刀具寿命、提高切削效率等有着重要意义。切削力的准确测量和处理离不开优良的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针对基于MEMS压阻式芯片的三维集成车削力传感器,以微处理器STM32为控制核心研制了一种三维集成车削力传感器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实现了三维车削力的标定、实时采集和数据分析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削力 MEMS传感器 数据采集 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D-CNN提取Cl2紫外吸收谱特征的浓度反演方法研究
16
作者 贾彤华 程光旭 +3 位作者 杨嘉聪 陈昇 王海容 胡海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109-3119,共11页
开放环境下氯气泄漏的准确检测一直是氯碱生产企业亟待解决的难题,差分吸收光谱技术(DOAS)可以实现大气中的污染气体的痕量远距离测量,而氯气的紫外吸收光谱呈现“慢变化”的特征,无法用差分的方法分离吸收特征与噪声信号。提出了一种... 开放环境下氯气泄漏的准确检测一直是氯碱生产企业亟待解决的难题,差分吸收光谱技术(DOAS)可以实现大气中的污染气体的痕量远距离测量,而氯气的紫外吸收光谱呈现“慢变化”的特征,无法用差分的方法分离吸收特征与噪声信号。提出了一种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CNN)的氯气浓度反演算法来充分利用光谱信息,通过逐层提取氯气的吸收特征,解决了传统算法容易受噪声干扰导致反演精度下降的问题。与常用的最小二乘法(LS)、多层感知机(MLP)、支持向量机(SVR)和k近邻(KNN)方法相比,该算法的反演结果相比实测数据的准确度最高(R2=0.996,RMSE=4.40,MAE=2.64,SMAPE=8.51%)。由于系统中不可避免的随机噪声会对检测产生干扰,对比了S-G滤波、傅里叶变换、奇异值分解和小波变换分解算法的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S-G滤波和小波分解算法可以在去除噪声的同时保留氯气的吸收特征信息,进一步提高氯气浓度反演模型的性能。所提出的浓度反演算法为实现开放环境下氯气泄漏的远距离定量检测提供了新的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气泄漏 远程检测 差分吸收光谱技术 深度学习 一维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补偿灌水器水力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17
作者 魏正英 马胜利 +1 位作者 周兴 苑伟静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9-25,共7页
压力补偿灌水器以其补偿性能好、灌水均匀、铺设长度长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影响压力补偿灌水器水力性能的因素比较复杂,因此造成压力补偿灌水器设计和优化的困难。该文通过理论分析确定影响压力补偿灌水器水力性能的关键因素包... 压力补偿灌水器以其补偿性能好、灌水均匀、铺设长度长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影响压力补偿灌水器水力性能的因素比较复杂,因此造成压力补偿灌水器设计和优化的困难。该文通过理论分析确定影响压力补偿灌水器水力性能的关键因素包括压力调节腔出水口位置、出水口直径、压力调节腔凸台高度、直径、小槽宽度、弹性膜片的材料性能与厚度,并进一步通过水力性能试验研究了这些关键因素对灌水器水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压力调节腔出水口距离越远,流量调节性能越差;压力调节腔出口直径增大会导致工作区间减小;凸台高度应该<0.3 mm,否则无补偿效果;凸台直径的改变对灌水器性能影响不大;槽宽的增大有利于提高压力补偿过程的平稳性,但减弱流量调节性能;膜片硬度对补偿效果影响很大,硬度为50 HA时补偿效果最优;膜片厚度的增加可减缓高压阶段流量随压力增长而下降的趋势,有利于灌水器在高压工况下保持流量稳定。研究为压力补偿灌水器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结构 膜片 滴灌 压力补偿灌水器 水力性能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旋切法加工高质量微小孔工艺与理论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段文强 王恪典 +3 位作者 董霞 梅雪松 王文君 凡正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5-103,112,共10页
针对激光微小孔加工中微小孔几何形貌和孔壁重铸层这2个影响微小孔加工质量的关键因素,利用大功率Nd:YAG毫秒脉冲激光器,分别在304不锈钢和DZ445定向结晶镍基合金上进行孔加工实验,主要研究了激光旋切法加工微小孔的工艺特点,对旋切法... 针对激光微小孔加工中微小孔几何形貌和孔壁重铸层这2个影响微小孔加工质量的关键因素,利用大功率Nd:YAG毫秒脉冲激光器,分别在304不锈钢和DZ445定向结晶镍基合金上进行孔加工实验,主要研究了激光旋切法加工微小孔的工艺特点,对旋切法所涉及的3个关键参数(旋切路径、旋切速度、旋切圈数)对孔质量的影响规律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显示:边缘起点的旋切路径易导致孔缘出现缺口,而圆心起点的旋切路径可以避免这种现象;旋切速度和旋切圈数对孔壁重铸层厚度影响显著,重铸层厚度随着旋切速度的降低和旋切圈数的增加而减小,其机理在于,孔壁重铸层在旋切过程中会因激光的重复照射再次发生熔化,并在气化压力与辅助气压等驱动力的共同作用下克服黏滞力发生质量迁移,进而从孔出口排出,在其他工艺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重铸层的厚度与质量迁移的持续时间成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打孔 旋切法 重铸层 旋切路径 旋切速度 旋切圈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压力补偿灌水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9
作者 魏正英 苑伟静 +1 位作者 周兴 赵光喜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4-101,107,共9页
概述了近十年来,国内外压力补偿灌水器的应用情况及研究进展,在综合数值模拟、快速成型技术、可视化试验平台等多种先进技术手段的基础上提出了压力补偿灌水器比较完善的开发路线,并对该路线中涉及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补偿机理的研... 概述了近十年来,国内外压力补偿灌水器的应用情况及研究进展,在综合数值模拟、快速成型技术、可视化试验平台等多种先进技术手段的基础上提出了压力补偿灌水器比较完善的开发路线,并对该路线中涉及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补偿机理的研究是压力补偿灌水器设计研发的核心,本文通过课题组已完成的部分工作,指出采用流固耦合方法进行数值模拟,获得灌水器内部压力速度分布及膜片变形情况,结合可视化试验是阐明压力补偿灌水器补偿原理、加快压力补偿灌水器研究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补偿灌水器 滴灌系统 开发路线 流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流式灌水器结构优化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20
20
作者 苑伟静 魏正英 +1 位作者 楚华丽 马胜利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17-124,共8页
水力性能和抗堵性能是评价灌水器性能的2个重要指标,但两者在对灌水器流道的结构要求上存在本质的矛盾,目前缺少有效的灌水器结构优化方法。为了定量优化出2方面性能都比较优越的流道结构,该文将渐缩、渐扩、分流等增大局部压力损失的... 水力性能和抗堵性能是评价灌水器性能的2个重要指标,但两者在对灌水器流道的结构要求上存在本质的矛盾,目前缺少有效的灌水器结构优化方法。为了定量优化出2方面性能都比较优越的流道结构,该文将渐缩、渐扩、分流等增大局部压力损失的方法应用到灌水器流道设计中,设计了一种分流式灌水器,提出基于灰靶理论的灌水器流道多目标优化方法;将正交试验方法和灰靶理论相结合,进行面向水力性能和抗堵性能的灌水器流道多目标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当给定水力性能和抗堵性能权重均为0.5时,最优结构参数水平组合为A3B4C2D4,此结构的流道流态指数为0.5150,粒子通过率为88.504%,综合考虑了水力性能和抗堵性能2个目标。通过试验验证,该方法是灌水器流道结构设计与定量优化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 优化 设计 灌水器 水力性能 抗堵性能 灰靶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