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激素等调控因子对水稻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进展
1
作者 黄熠 赵永超 +3 位作者 崔丽丽 何伟 蔡秋华 张建福 《福建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11,共13页
水稻(Oryza sativa L.)作为全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提高其产量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策略。根系作为水稻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在水稻的生长发育、信号感知、激素合成、水分和养分吸收以及产量形成中起重要作用。然而,水稻根系的形成及生... 水稻(Oryza sativa L.)作为全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提高其产量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策略。根系作为水稻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在水稻的生长发育、信号感知、激素合成、水分和养分吸收以及产量形成中起重要作用。然而,水稻根系的形成及生长发育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植物激素在调控水稻根系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使植物能够根据环境需求调节其发育、生长和生理状态。本文综述了影响水稻根系生长发育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概述了与根系生长相关的基因及调控网络,重点阐述了植物激素在水稻根系形成及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机制;总结了几种激素之间相互协同对根系的生长调控,并对其他影响根系的小分子物质进行讨论,旨在为水稻根系研究及提高水稻产量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今后更加精细化研究激素信号通路之间复杂的串扰以及和其他信号之间的作用机制提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根系结构 植物激素 调控网络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白背飞虱和褐飞虱抗性基因创制杂交水稻恢复系 被引量:11
2
作者 朱永生 白建林 +8 位作者 谢鸿光 吴方喜 罗曦 姜身飞 何炜 陈丽萍 蔡秋华 谢华安 张建福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21-428,共8页
【目的】为了创制兼抗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水稻恢复系,【方法】分别以抗褐飞虱材料B5(携带褐飞虱抗性基因Bph14和Bph15)及携带白背飞虱抗性位点qsI-4的籼型恢复系福恢7011为供体亲本,以骨干恢复系福恢676为轮回亲本,应用低世代分离群体... 【目的】为了创制兼抗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水稻恢复系,【方法】分别以抗褐飞虱材料B5(携带褐飞虱抗性基因Bph14和Bph15)及携带白背飞虱抗性位点qsI-4的籼型恢复系福恢7011为供体亲本,以骨干恢复系福恢676为轮回亲本,应用低世代分离群体田间表型结合单株鉴定与高世代稳定株系室内筛选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的方法,并对抗虫株系及其测交后代进行考查和农艺性状分析。【结果】选育出聚合Bph14、Bph15和qsI-4的恢复系材料3份,携带2个抗虫基因的恢复系材料3份。其中6份恢复系的褐飞虱抗性鉴定结果均表现中抗以上。通过抗性鉴定和杂交后代农艺性状分析筛选出具有生产应用潜力的恢复系材料2份。【结论】为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抗性聚合新种质的创制和应用提供了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白背飞虱 褐飞虱 抗性基因 聚合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育种骨干亲本的米质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颖姮 蔡秋华 +4 位作者 廖长见 郑燕梅 何炜 张建福 谢华安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42-247,共6页
全面系统地评价杂交水稻骨干育种亲本的米质性状,对于杂交水稻稻米品质性状改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对274份来源于中国十余个水稻主产区的骨干育种亲本及部分国外来源的育种材料进行了基于类群划分的米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7项... 全面系统地评价杂交水稻骨干育种亲本的米质性状,对于杂交水稻稻米品质性状改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对274份来源于中国十余个水稻主产区的骨干育种亲本及部分国外来源的育种材料进行了基于类群划分的米质分析。研究结果表明,7项米质性状中,籼稻糙米率、透明度、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的平均值达到三等以上标准,粳稻糙米率、整精米率、透明度、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的平均值达到三等以上标准。籼稻米质性状优质达标率变化范围为27.7%~97.7%,粳稻米质性状优质达标率变化范围为16.7%~100%,籼、粳稻垩白性状的优质达标率均较低。籼稻类群中,恢复系和保持系的垩白性状和直链淀粉含量是米质性状改良的重点,常规稻直链淀粉含量较优,热带籼稻中IR43、GIZA 178等米质性状优良,是杂交育种的有利种质资源。筛选出10项米质指标均达三级以上的各类亲本材料共23份,这些育种材料可以作为优异的米质性状改良的基因供体加以利用。另一方面,应加强垩白性状优良的种质资源的引进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骨干亲本 籼稻 粳稻 米质 品质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储藏籼型杂交水稻恢复系福恢7185的创制与利用 被引量:3
4
作者 许惠滨 魏毅东 +11 位作者 谢鸿光 吴方喜 罗曦 朱永生 江敏榕 蒋家焕 林强 连玲 蔡秋华 潘丽燕 谢华安 张建福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75-1280,共6页
福恢7185(FH7185)是以优良恢复系福恢653为受体亲本,以耐储藏品种云恢290为供体亲本,采用连续回交与系统选育的方法,育成的籼型杂交水稻新恢复系;该恢复系集株叶形态好、农艺性状优良、配合力高、恢复力强、耐储藏性好等优点于一体,具... 福恢7185(FH7185)是以优良恢复系福恢653为受体亲本,以耐储藏品种云恢290为供体亲本,采用连续回交与系统选育的方法,育成的籼型杂交水稻新恢复系;该恢复系集株叶形态好、农艺性状优良、配合力高、恢复力强、耐储藏性好等优点于一体,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价值和潜力。对比FH7185与对照的颖壳和淀粉粒显微结构,发现FH7185颖壳上麸毛最少,人工老化处理20d后淀粉粒结构相对整齐,这与人工老化结果一致,说明FH7185具有较高的耐储性,可以利用其创制出更多的耐储藏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福恢7185 耐储藏 回交 创制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个杂交水稻骨干恢复系的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陈锦文 朱永生 +1 位作者 张建福 谢华安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319-323,共5页
选取均匀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134对SSR (Simple Sequence Repeats ,SSR)标记,对明恢63、明恢86、航1号和航2号等4个具有相似遗传背景的水稻骨干恢复系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经航天诱变选育的“航1号、航2号”与原种明... 选取均匀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134对SSR (Simple Sequence Repeats ,SSR)标记,对明恢63、明恢86、航1号和航2号等4个具有相似遗传背景的水稻骨干恢复系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经航天诱变选育的“航1号、航2号”与原种明恢86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遗传多样性。在筛选的134对SSR引物中,具有多态性标记为39对,多态性频率为29.10%。每个标记位点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2.10个,变幅为1~4个,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指数(PIC )为0.37。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以0.87为阀值时可将航天诱变选育的“航1号、航2号”与原种“明恢86”区分开。其中在标记RM234两侧邻近的7个含有重要基因区段的SSR标记中有5个标记存在多态性,表明明恢86在航天诱变过程中可能在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基因座发生了突变,再经系统选育成航1号、航2号优良恢复系,为航天诱变中因发生有利变异而选育新品种提供分子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育种 骨干恢复系 SSR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骨干亲本Wx基因第一内含子+1位碱基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连玲 潘丽燕 +8 位作者 朱永生 许惠滨 郑燕梅 何炜 罗曦 王颖姮 蔡秋华 谢华安 张建福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55-1363,共9页
【目的】直链淀粉含量是影响稻米品质的重要因素,而编码颗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granule-bound starch synthetase,GBSS)的蜡质基因(Wx)是影响直链淀粉含量的主效基因。本研究拟分析120份杂交水稻亲本的Wx基因第一内含子+1位碱基的多态性... 【目的】直链淀粉含量是影响稻米品质的重要因素,而编码颗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granule-bound starch synthetase,GBSS)的蜡质基因(Wx)是影响直链淀粉含量的主效基因。本研究拟分析120份杂交水稻亲本的Wx基因第一内含子+1位碱基的多态性,以期研究其对内含子的剪接效率及Wx的表达的影响,为亲本育种筛选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120份水稻亲本材料,采用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并以此为模版PCR扩增Wx基因片段;采用限制性内切酶Acc I对PCR产物进行酶切分析,根据琼脂糖电泳结果分析Wx基因第一内含子+1位碱基类型;同时测定其中19份亲本的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碱消值。【结果】PCR扩增结果显示所有材料中均可扩增出清晰且单一的目的条带;PCR产物的Acc I酶切分析结果显示,其中81份亲本的Wx基因第一内含子+1位碱基是T,即为T型,占总数的67.5%,38份亲本为G型,占总数的31.67%,而仅有1份亲本为杂合型,即GT型,占总数的0.83%。19份亲本的直链淀粉含量测定结果表明,7份G型亲本的直链淀粉含量比12份T型亲本的高,且其中6个G型亲本的直链淀粉含量平均值均超过20%。另外,测定结果表明T型亲本和G型亲本的胶稠度和碱消值差别不明显。【结论】120份杂交水稻骨干亲本的Wx基因第一内含子+1位碱基类型测定结果表明,与T型亲本相比,G型亲本的直链淀粉含量明显较高,而胶稠度和碱消值没有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X基因 第一内含子 碱基多态性 直链淀粉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恢复系福恢7185 OsSDR1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许惠滨 徐倩 +8 位作者 连玲 朱永生 蒋家焕 谢鸿光 罗曦 江敏榕 郑燕梅 谢华安 张建福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39-945,共7页
植物种子从休眠到萌发的转变是其生命周期中一个关键的生理过程,其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发挥了重要的调控作用,而SDR1(short-chain dehydrogenase/reductase 1)是调控营养信号转导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合成的关键酶。本研究克隆获得了福恢7185... 植物种子从休眠到萌发的转变是其生命周期中一个关键的生理过程,其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发挥了重要的调控作用,而SDR1(short-chain dehydrogenase/reductase 1)是调控营养信号转导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合成的关键酶。本研究克隆获得了福恢7185、福恢653和云恢290中SDR1基因的CDS序列,比对发现其在3个不同休眠品种并无差异,但与NCBI上日本晴的基因序列相比,缺失了9个碱基,3个丙氨酸;结合qRT-PCR技术分析SDR1基因在不同休眠水稻品种种胚中的表达情况,探索其与种子休眠的关系,同时利用GST pull-down技术找到SDR1的1个互作蛋白,结果表明,该蛋白与休眠相关,初步表明SDR1基因可能通过与其它结构原件的互作来调控种子休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福恢7185 OsSDR1 克隆 序列分析 互作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高产抗病耐贮藏杂交水稻新品种内10优7185的选育与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谢鸿光 陈丽萍 +9 位作者 王颖姮 蔡秋华 魏林艳 魏毅东 林强 郑燕梅 何炜 吴方喜 谢华安 张建福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5-108,共4页
内10优7185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福恢7185与内香10A配组育成的三系籼型杂交水稻新品种,在2017—2019年长江上游国家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中,表现出群体整齐、熟期较早、米质优(达部颁3等)、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较好等特点。2... 内10优7185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福恢7185与内香10A配组育成的三系籼型杂交水稻新品种,在2017—2019年长江上游国家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中,表现出群体整齐、熟期较早、米质优(达部颁3等)、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较好等特点。202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21年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20年经田间和室内稻瘟病抗性鉴定,内10优7185对苗瘟、叶瘟和穗颈瘟均表现为抗病。人工模拟老化处理(42℃下处理28 d)后再进行发芽实验结果表明,其发芽率达72.00%,表现出较强的耐贮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优质 高产 抗病 耐贮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型优质高产杂交稻新品种野香优669的选育与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朱永生 魏毅东 +8 位作者 李齐向 郑菲艳 蔡秋华 董瑞霞 陈丽萍 蒋家焕 吴方喜 谢华安 张建福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2,共8页
【目的】选育产量、米质和抗性相协调的香型优质水稻新品种。【方法】利用亲本间的遗传多样性和农艺性状的互补性,以高产、高配合力的父本福恢669与香型、优质、抗病的不育系野香A杂交,结合多生态点抗性鉴定、高温逼熟后品质分析、多年... 【目的】选育产量、米质和抗性相协调的香型优质水稻新品种。【方法】利用亲本间的遗传多样性和农艺性状的互补性,以高产、高配合力的父本福恢669与香型、优质、抗病的不育系野香A杂交,结合多生态点抗性鉴定、高温逼熟后品质分析、多年多点品比试验等相结合。【结果】选育出优质、高产、抗病,株叶态协调的杂交稻品种野香优669。2019–2020年参加福建省中稻区域试验,全生育期两年平均139.8 d,比对照II优3301早熟1.1d,产量平均9363 kg·hm^(-2),比对照增产2.24%,未达显著水平。两年稻瘟病抗性鉴定综合评价为抗稻瘟病,稻米品质达部颁一等优质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2021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210014)。野香优669聚合了来自双亲的22个有利基因,其中6个为单方携带,16个为双亲均携带。【结论】野香优669产量高、抗性强、品质好、口感佳,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是福建省农业主推品种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香稻 野香优669 优质 抗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粒、抗病杂交水稻恢复系福恢7076的选育与应用
10
作者 陈丽萍 谢鸿光 +7 位作者 吴方喜 罗曦 朱永生 郑燕梅 林强 蔡秋华 谢华安 张建福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76-581,共6页
【目的】福建稻区稻瘟病多发,快速高效培育稻瘟病抗性较强的新品系,使其适应不断发生变异的稻瘟病菌生理小种,从而保持水稻主栽品种的抗瘟性,可为高效培育新品种奠定基础。【方法】于2008年,对农艺性状优良但抗稻瘟病性较弱的强恢复系(... 【目的】福建稻区稻瘟病多发,快速高效培育稻瘟病抗性较强的新品系,使其适应不断发生变异的稻瘟病菌生理小种,从而保持水稻主栽品种的抗瘟性,可为高效培育新品种奠定基础。【方法】于2008年,对农艺性状优良但抗稻瘟病性较弱的强恢复系(航2号)进行EMS(ems mutagenesis,甲基磺酸乙酯)化学诱变,经过多年多点不同生态区的定向培育,并结合抗瘟性鉴定,筛选具有目标性状的新恢复系。【结果】于2012年选育出籼型恢复系福恢7076。福恢7076既保持了航2号广亲和性、强恢复力、高配合力的优良特点,同时在品质和产量等方面均较航2号有所改善,稻瘟病抗性表现为中抗(MR)。用福恢7076与赣香A配组的杂交水稻新组合赣优7076,参加2015-2016年云南省杂交籼稻品种试验,两年平均产量为10711.5 kg·hm^-2,比对照品种F优498增产3.24%,增产点率68.42%,2017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滇审稻2017009)。【结论】对农艺性状优良但抗稻瘟病性较弱的强恢复系(航2号)进行EMS化学诱变后,经过多年多点不同生态区的定向培育,再通过在稻瘟病多发稻区的筛选,加速了自然选择的过程,相比于长期的自然选择,可以更快地获得即具备亲本优良性状又具备稻瘟病抗性的新恢复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恢复系 福恢7076 稻瘟病抗性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优良三系不育系福农A多抗性基因分析及表达特性研究
11
作者 连玲 涂诗航 +7 位作者 张居念 董萌 何炜 郑燕梅 解振兴 施龙清 姜照伟 吴春珠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07-1016,共10页
【目的】分析福农A中的抗病虫基因,为该不育系更好地应用于育种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福农A及亲本福稻B、华航丝苗为材料,利用抗稻瘟病基因分子标记检测各材料中抗稻瘟病基因情况,并应用高密度芯片检测抗白叶枯病、抗病毒及抗褐... 【目的】分析福农A中的抗病虫基因,为该不育系更好地应用于育种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福农A及亲本福稻B、华航丝苗为材料,利用抗稻瘟病基因分子标记检测各材料中抗稻瘟病基因情况,并应用高密度芯片检测抗白叶枯病、抗病毒及抗褐飞虱基因情况。PCR扩增获得福农A及亲本福稻B、华航丝苗中的抗稻瘟病基因,进行序列比对分析。植株培养至三叶一心期,喷雾接稻瘟病菌并取样,采用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抗稻瘟病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福农A及亲本福稻B、华航丝苗中均含有稻瘟病抗性基因Pib、Pia、Pid3和Pid2,但均不含Pi9、Pi54、Pigm、Pit、Pi2;另外,福农A和华航丝苗中含有Pi5,而福稻B中含有Pita和Pi37。福农A及亲本福稻B和华航丝苗中均含有抗白叶枯病基因Xa21和抗黄色斑驳病毒病基因Rymv1;福农A及华航丝苗中含持久性抗水稻条叶枯病毒基因STV11;但它们中均不含抗褐飞虱基因Bph14、Bph15、Bph18、Bph26、Bph6、Bph9。扩增获得的Pi5、Pia、Pib、Pid3、Pid2基因序列长分别为5672、2597、5532、2865、3847 bp;福农A与亲本华航丝苗中的Pi5基因序列完全一致;福农A和亲本华航丝苗、福稻B中的Pia、Pib基因序列均完全一致;福农A和华航丝苗中的Pid3和Pid2基因序列完全一致,而它们与福稻B的序列分别有2个和5个碱基差异。在福农A中,抗稻瘟病基因Pi5和Pib的表达明显受稻瘟病菌的诱导,接菌72 h时表达量最高;Pia和Pid3的表达随接菌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接菌96 h时表达量最高;Pid2的表达先升高后降低,且在接菌24 h时表达量最高。【结论】水稻三系不育系福农A中含有稻瘟病抗性基因Pi5、Pib、Pia、Pid3和Pid2,抗白叶枯病基因Xa21、抗黄色斑驳病毒病基因Rymv1及持久性抗水稻条叶枯病毒基因STV11。因此,该不育系有望应用于多抗基因的聚合育种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农A 稻瘟病抗性基因 序列分析 基因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乙醇酸/甘油酸转运体OsPLGG1对光呼吸支路强化功能的研究
12
作者 崔丽丽 蔡秋华 +6 位作者 邱洁瑜 高蓉蓉 赵永超 王颖姮 彭新湘 朱国辉 张建福 《福建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11-1119,共9页
【目的】在已构建GOC(乙醇酸氧化酶OsGLO、草酸氧化酶OsOXO和过氧化物酶OsCAT)光呼吸支路的工程水稻中,敲除乙醇酸转运体编码基因OsPLGG1a或OsPLGG1b,以优化光呼吸支路的改造,提高水稻光合效率。【方法】以GOC工程水稻为背景材料,通过CR... 【目的】在已构建GOC(乙醇酸氧化酶OsGLO、草酸氧化酶OsOXO和过氧化物酶OsCAT)光呼吸支路的工程水稻中,敲除乙醇酸转运体编码基因OsPLGG1a或OsPLGG1b,以优化光呼吸支路的改造,提高水稻光合效率。【方法】以GOC工程水稻为背景材料,通过CRISPR-Cas9技术分别敲除OsPLGG1a或OsPLGG1b基因,通过抗性筛选和测序鉴定osplgg1a-GOC和osplgg1b-GOC纯合敲除株系,并测定光合速率。【结果】获得敲除OsPLGG1a或OsPLGG1b的GOC代谢支路的纯合株系(osplgg1a-GOC和osplgg1b-GOC)。osplgg1a-GOC植株与ZH11背景中OsPLGG1a敲除突变体表型相似,均表现出黄化矮小生长抑制的表型;osplgg1b-GOC植株相比GOC水稻的净光合速率提高,说明OsPLGG1b突变有利于叶绿体中滞留乙醇酸,增加GOC支路的代谢通量,进一步提高叶绿体中的CO_(2)浓度。【结论】相对于GOC水稻,osplgg1b-GOC部分株系的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增加,暗示敲除OsPLGG1b可用于光呼吸代谢支路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酸/甘油酸转运体 水稻 光呼吸 GOC代谢支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的水稻抗性淀粉含量测定研究 被引量:23
13
作者 罗曦 吴方喜 +3 位作者 谢鸿光 朱永生 张建福 谢华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97-701,共5页
用化学法测定水稻抗性淀粉含量耗时长、成本高,为此,探索了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的水稻抗性淀粉含量测定新途径。首先,采集了62份抗性淀粉含量差异较大的水稻的光谱数据,将光谱数据和已测定的化学值数据导入化学计量学软件,采用偏... 用化学法测定水稻抗性淀粉含量耗时长、成本高,为此,探索了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的水稻抗性淀粉含量测定新途径。首先,采集了62份抗性淀粉含量差异较大的水稻的光谱数据,将光谱数据和已测定的化学值数据导入化学计量学软件,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了抗性淀粉含量的近红外定标模型,对不同预处理得到的预测模型进行了内部验证和外部验证。结果如下:内部交叉验证方面,未处理、MSC+1thD预处理、1thD+SNV预处理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20 2,0.967 0,0.976 7,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1.533 7,1.011 2,0.837 1。外部验证方面,未处理、MSC+1thD预处理和1thD+SNV预处理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05,0.976,0.992,绝对误差平均值分别为1.456,0.818,0.515,预测值和化学值之间没有显著差异(Turkey法多重比较),说明以近红外光谱分析法代替化学测定法是有可能的。在不同预处理方法之中,1thD+SNV的预处理方法无论内部验证还是外部验证都具有较高的决定系数和较低的误差值,定标模型精度更高,误差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抗性淀粉 近红外光谱 定标模型 含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创制抗白背飞虱水稻恢复系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建福 曾大力 +8 位作者 朱永生 谢鸿光 蔡秋华 连玲 吴方喜 罗曦 王颖姮 郑轶 谢华安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9-334,共6页
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与传统育种的杂交、回交方法及白背飞虱频发区大田自然诱发抗虫鉴定相结合,创制了米质优、配合力好且具有水稻白背飞虱拒食抗性主效QTL位点qSI4的新恢复系材料3份(R38、R46和R58)。室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新创制... 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与传统育种的杂交、回交方法及白背飞虱频发区大田自然诱发抗虫鉴定相结合,创制了米质优、配合力好且具有水稻白背飞虱拒食抗性主效QTL位点qSI4的新恢复系材料3份(R38、R46和R58)。室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新创制的恢复系材料的白背飞虱抗性与抗源春江06的抗性水平相当,具有较强的白背飞虱抗性。这些新恢复系通过与不同遗传背景的不育系进行杂交配组,经过田间测产和室内米质鉴定、评比,筛选出一批集抗性好、米质优、产量高等优良性状于一体的杂交水稻新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恢复系 白背飞虱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种子人工老化与自然老化的分析比较 被引量:17
15
作者 许惠滨 魏毅东 +4 位作者 连玲 朱永生 谢华安 王宗华 张建福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52-556,共5页
人工老化和自然老化是目前研究水稻种子耐储藏性常用的两种方法。本研究分别采用人工老化和自然老化对4个不同水稻品种"(航1号"",航2号",福恢653和云恢290)的种子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进行人工老化后4个水稻品种种... 人工老化和自然老化是目前研究水稻种子耐储藏性常用的两种方法。本研究分别采用人工老化和自然老化对4个不同水稻品种"(航1号"",航2号",福恢653和云恢290)的种子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进行人工老化后4个水稻品种种子的发芽率都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但不同品种降低的幅度不一样,其中"航1号"和"航2号"降幅最大,人工老化30 d后发芽率降至约8.7%;而福恢653和云恢290降幅相对较小,人工老化30 d后发芽率分别约为24.0%和25.3%。进行自然老化后,"航1号"和"航2号"的发芽率随着自然老化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但是福恢653和云恢290自然老化12个月后的发芽率与自然老化6个月后的发芽率相比反而提高。另外,通过比较分析发现人工老化相同时间后不同品种间发芽率差异都显著,但是自然老化6个月后不同品种间的发芽率差异并不显著。因此,人工老化与自然老化的效果并不完全一致,在这两种老化过程中,水稻种子各发生怎样的生理变化且有何差异等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老化 自然老化 水稻 耐储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模拟干旱胁迫对水稻抗氧化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连玲 许惠滨 +7 位作者 何炜 朱永生 潘丽燕 魏毅东 郑燕梅 罗曦 谢华安 张建福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55-263,共9页
【目的】干旱是影响水稻生产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在干旱条件下水稻植株体内会发生一系列的抗逆反应,其中参与防御反应的关键酶基因表达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因此,本研究拟分析干旱胁迫处理后抗氧化酶类基因的表达变化,为进一步研究水稻抗... 【目的】干旱是影响水稻生产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在干旱条件下水稻植株体内会发生一系列的抗逆反应,其中参与防御反应的关键酶基因表达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因此,本研究拟分析干旱胁迫处理后抗氧化酶类基因的表达变化,为进一步研究水稻抗旱机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质量体积比为0(CK)、18%、20%、22%、24%、26%的聚乙二醇(PEG6000)对三叶一心期的籼稻航2号植株进行干旱胁迫处理,筛选适合处理籼稻航2号的PEG6000质量体积比;进一步采用PEG6000对航2号植株进行干旱胁迫处理,分别于处理0、2、4、8、12、24、48、72 h取样;并用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PEG6000处理不同时间段后植株中抗氧化酶类基因表达,包括过氧化氢酶( CATA 、 CATB 、 CATC )、过氧化物酶( POX 5.1、 POX 1)、超氧化物歧化酶(plastidic Cu/Zn-SOD ,cytosolic Cu/Zn-SOD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 APX )、谷胱甘肽还原酶( GR )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根据表型观察和植株存活率,筛选出籼稻航2号对PEG6000的耐受临界质量体积比为22%;qRT-PCR结果表明PEG6000胁迫处理后9个基因的表达均出现上调,大部分基因表达都呈先上调后下调的趋势,且一般PEG处理4 h之后基因表达出现较明显上调,说明这些基因均不同程度地参与了PEG胁迫反应;其中,过氧化氢酶A基因( CATA )表达变化最显著,处理8 h表达量上调至处理0 h的28倍。【结论】PEG6000胁迫处理后主要的抗氧化酶类基因表达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聚乙二醇(PEG6000) 干旱胁迫 抗氧化酶基因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留桩高度下水稻再生力的基因型差异 被引量:5
17
作者 朱永生 何炜 +5 位作者 郑燕梅 罗曦 谢鸿光 连玲 张建福 谢华安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123-127,共5页
以192份生产上广泛应用的水稻品种为研究对象,对其再生季分别进行了高留桩(40cm)和低留桩(5cm)处理,研究水稻再生力与品种及其留桩高度的关系。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高留桩处理时水稻再生芽出鞘率整体水平显著高于低留桩处理,但不同品种类... 以192份生产上广泛应用的水稻品种为研究对象,对其再生季分别进行了高留桩(40cm)和低留桩(5cm)处理,研究水稻再生力与品种及其留桩高度的关系。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高留桩处理时水稻再生芽出鞘率整体水平显著高于低留桩处理,但不同品种类型的再生力受留桩高度的影响程度各异。分析表明,粳稻品种普遍适合低留桩处理,而籼稻品种则多数适合于高留桩处理。同时,本研究还筛选出少蘖粳、台北309、K264806、R402-10等再生能力较强的品种,为强再生力水稻新品种的选育和再生力相关的遗传学分析及生理机制研究提供了可用的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再生力 基因型 留桩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稻强再生力鉴定指标的建立及组合筛选 被引量:16
18
作者 林强 姜照伟 +7 位作者 林祁 王颖姮 张初长 卓传营 谢鸿光 蒋家焕 谢华安 张建福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73-882,共10页
【目的】解析生产上杂交稻品种的再生力鉴定指标,以期筛选出头季稻产量高、再生力强的组合,为再生稻新组合的选育和研究提供基础。【方法】试验于2015-2017年在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以23个杂交稻组合为材料,其中3个为再生稻发展不同阶段... 【目的】解析生产上杂交稻品种的再生力鉴定指标,以期筛选出头季稻产量高、再生力强的组合,为再生稻新组合的选育和研究提供基础。【方法】试验于2015-2017年在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以23个杂交稻组合为材料,其中3个为再生稻发展不同阶段的代表性品种,统一采用高产栽培方式,利用相关、回归与通径分析,研究性状指标与再生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关系,进而确定再生力筛选指标,并进行新组合再生力的比较和筛选。【结果】头季稻产量与穗粒数的相关系数为0.83,达极显著水平,穗粒数对产量的贡献率达54.61%,因而头季高产的品种特征为重穗,以穗粒数的优势形成巨大的库容量;再生季产量与有效穗数的相关系数为0.70,达显著水平,有效穗数对产量的贡献率达38.98%,显示再生季的库容量来源于多穗。头季稻的有效穗数、有效穗数与母茎数比率,均与再生稻产量极显著相关,系数分别为-0.86和0.82,经回归分析获得再生稻产量预测模型,其预测准确率分别为70.6%~99.6%和76.5%~99.5%。【结论】再生季产量是衡量再生力强弱的直接依据,而头季有效穗数、有效穗数与母茎数比率是强再生力品种的重要筛选指标。经鉴定和筛选,内6优7206、川优7185、川优7206、荃优7028为再生稻优良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再生力 鉴定指标 组合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因型水稻的抗性淀粉含量与稻米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及差异性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荟 罗曦 +3 位作者 魏林艳 蔡秋华 张建福 谢华安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17-922,共6页
对不同基因型水稻的米质和抗性淀粉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根据各基因型水稻的米质进行了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粳稻米质优于籼稻;抗性淀粉含量与直链淀粉含量、垩白粒率有显著的相关性,籼稻中的抗性淀粉含量与品质性状有着更宽... 对不同基因型水稻的米质和抗性淀粉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根据各基因型水稻的米质进行了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粳稻米质优于籼稻;抗性淀粉含量与直链淀粉含量、垩白粒率有显著的相关性,籼稻中的抗性淀粉含量与品质性状有着更宽范围的相关性;聚类分析以欧式距离24.55为标准,将37份水稻材料分为6类,且具有明显的米质优劣划分;主成分因子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程度为:外观品质因子>蒸煮品质因子>碾磨品质因子,而抗性淀粉可归类到蒸煮品质因子中,对米质影响的贡献率达到19.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抗性淀粉 品质性状 相关性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种子老化后的生理特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蔡秋华 户媛媛 +1 位作者 张建福 谢华安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10期1061-1066,共6页
以目前生产上广泛应用的籼型恢复系航1号、航2号、明恢86、多系1号和R527为研究材料,以耐储藏的品种云恢290为对照进行人工老化(温度42°C,相对湿度88%)处理。结果表明,随着人工老化时间的延长,各品种含水量逐渐增加,其中云恢290的... 以目前生产上广泛应用的籼型恢复系航1号、航2号、明恢86、多系1号和R527为研究材料,以耐储藏的品种云恢290为对照进行人工老化(温度42°C,相对湿度88%)处理。结果表明,随着人工老化时间的延长,各品种含水量逐渐增加,其中云恢290的含水量增加速度最慢,明恢86的含水量增加速度最快;发芽率检测结果表明,各品种发芽率随老化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脂肪酶含量与老化后的发芽率呈负相关。人工老化30d后,云恢290的发芽率为74%,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测定不同时间段的人工老化处理前后各品种主要化学成分变化,结果表明,所有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均没有显著变化,而淀粉和脂肪酶含量均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种子 陈化 生化成分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