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相关实验室指标及病理指数探讨狼疮性肾炎微观血瘀证及非血瘀证的差异 被引量:6
1
作者 钱飞婷 张绍杰 +2 位作者 陈洪宇 曾佳丽 王梦琦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74-77,共4页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N)微观血瘀非血瘀证之间相关实验室指标及病理指数之间的差异。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确诊为LN患者104例,分为微观血瘀证组及微观非血瘀证组,比较两组之间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肝功能相关实验室指标、凝血功能及...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N)微观血瘀非血瘀证之间相关实验室指标及病理指数之间的差异。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确诊为LN患者104例,分为微观血瘀证组及微观非血瘀证组,比较两组之间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肝功能相关实验室指标、凝血功能及相关病理指数的差异。结果104例患者中微观血瘀证组73例,微观非血瘀证组31例,微观血瘀证组患者尿素氮(BUN)、肌酐(SCR)、尿酸(UA)、胱抑素C(CYS-C)、肾脏病理活动指数(AI)、肾脏病理慢性化指数(CI)高于微观非血瘀证组(P<0.05),微观血瘀证组患者的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低于微观非血瘀证组(P<0.05)。两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血小板(PLT);隐血(BLD)、尿蛋白(PRO)、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实验室指标及病理指标可以看出LN微观血瘀证患者与微观非血瘀证患者的相关实验室指标及病理指标存在差异,所以临床上可以借助上述指标来辅助辨证是否为血瘀证,LN血瘀证患者应该在治疗主症的基础上注重活血化瘀,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微观血瘀证 实验室指标 病理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蜂蜇伤致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黄加力 俞东容 +2 位作者 胡日红 姚国明 王利峰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33期109-112,共4页
目的探讨重度蜂蛰伤致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杭州市中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重度蜂蜇伤患者资料,根据是否合并AKI分为AKI组26例和非AKI组54例,比较两组一般情况、实验室指... 目的探讨重度蜂蛰伤致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杭州市中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重度蜂蜇伤患者资料,根据是否合并AKI分为AKI组26例和非AKI组54例,比较两组一般情况、实验室指标、住院时间及费用,对AKI患者进行亚组分析,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有80例,其中男女比例为5∶3,平均年龄(58.1±11.9)岁。蜂蜇伤多发生于7~11月,其中4例(5.0%)死亡,2例(2.5%)进入终末期肾脏病。与非AKI组相比,AKI组患者住院时间更长,日平均费用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入院24 h内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KI亚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60岁、血乳酸>4 mmol/L是蜂蜇伤致AKI患者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蜂蛰伤所致AKI患者病情凶险,经济负担重,蜇伤后应密切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若合并高龄及血乳酸高者应警惕疾病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蜇伤 急性肾损伤 危险因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切口水囊法拔除带隧道和涤纶套透析导管的临床应用
3
作者 汪焱 王利峰 +4 位作者 姚国明 胡日红 王星星 黄加力 应波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7期627-629,共3页
动静脉血管内瘘(AVF)是大多数血液透析患者的理想透析通路,但前提是患者有良好的血管条件且术后AVF发育成熟,因此带隧道和涤纶套的透析导管(TCC)仍是大部分血管条件不佳及AVF成熟过渡阶段患者的主要透析通路^([1])。若TCC出现导管感染... 动静脉血管内瘘(AVF)是大多数血液透析患者的理想透析通路,但前提是患者有良好的血管条件且术后AVF发育成熟,因此带隧道和涤纶套的透析导管(TCC)仍是大部分血管条件不佳及AVF成熟过渡阶段患者的主要透析通路^([1])。若TCC出现导管感染、功能不良等情况或AVF已成熟,则考虑拔除TCC。传统移除方法为切口法,即切开皮肤游离涤纶套后剪断拔出,此法会产生相对大的开放性创口,且需缝合,术后创面恢复时间较长。近年来非切口水囊拔管法逐渐被接受,杭州市中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自2019年起采用非切口水囊法拔除TCC,现分析比较其与传统切口术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带隧道和涤纶套的透析导管 拔除方式 非切口水囊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频率血液透析滤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高良云 胡日红 +2 位作者 姚国明 王利峰 朱星瑜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0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频率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filtration,HDF)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年06月~2019年06月杭州市中医院肾内科留治的MHD患者15... 目的:探讨不同频率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filtration,HDF)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年06月~2019年06月杭州市中医院肾内科留治的MHD患者151例,按照在常规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基础上增加不同频率的HDF治疗分为HD组34例(常规HD治疗,不进行HDF治疗)、HDF1组25例(每月1次HDF)、HDF2组47例(每月2次HDF)、HDF4组45例(每月4次HDF)。所有入组患者每4周复查一次血红蛋白,根据血红蛋白水平调整EPO用量,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4周后测定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尿素氮、甲状旁腺素、干体重等指标。结果:治疗24周后,各组患者较入组时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上升(P均<0.05);HDF1组患者较入组时红细胞压积水平上升(P均<0.05);HDF1、HDF2、HDF4组患者较入组时ERI值、甲状旁腺素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下降(P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ERI值与铁蛋白、KT/V呈负相关关系,与甲状旁腺素、超敏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关系。结论:不同频率的HDF治疗均能提高患者EPO的疗效,但提高HDF治疗的频率不能明显改善EPO疗效,就有效纠正MHD患者肾性贫血而言,可在常规HD基础上联合每月1次HDF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滤过 血液透析 促红细胞生成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甘草酸苷片对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大鼠肾功能及CYP11B2、11β-HSD2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唐玥雯 杨汝春 +3 位作者 万凤 张华琴 汤绚丽 王永钧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04-408,共5页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片对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大鼠肾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对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和11β-羟化甾体脱氢酶(11β-HSD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侧肾切除合并尾静脉注射阿霉素...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片对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大鼠肾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对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和11β-羟化甾体脱氢酶(11β-HSD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侧肾切除合并尾静脉注射阿霉素构建FSGS模型,实验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复方甘草酸苷片组、联合干预(复方甘草酸苷片+依普利酮)组和依普利酮组5组,各干预组按相应剂量每天1次灌胃给药,连续10周。测定尿蛋白、血清肌酐、尿素氮、白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HE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肾组织病理损伤的改变。RT-PCR检测肾组织CYP11B2和11β-HSD2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和模型组比较,复方甘草酸苷片组FSGS大鼠24 h尿蛋白、血清胆固醇水平显著下调(P<0.05或P<0.01),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增高(P<0.01);依普利酮组FSGS大鼠血清肌酐、尿素氮、甘油三酯、胆固醇及24 h尿蛋白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增高(P<0.01)。HE染色结果显示,复方甘草酸苷片组基底膜增厚及系膜基质增生程度较模型组有所减少。透射电镜结果显示,复方甘草酸苷片组的足突融合程度较模型组有所减轻。RT-PCR结果表明复方甘草酸苷片干预后能够显著下调CYP11B2的表达。未见复方甘草酸苷片和依普利酮联合用药的协同效果。结论复方甘草酸苷片可明显改善FSGS大鼠肾功能损伤,减轻肾组织病理损伤,延缓FSGS的进程。本实验中,复方甘草酸苷片和依普利酮联合用药未见明显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甘草酸苷片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醛固酮合成酶 11β-羟化甾体脱氢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