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病人鼻肠管超声定位关键部位和切面的确定及定位效能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吴微华 张美齐 +4 位作者 彭成忠 杨向红 王秋雁 俞振飞 叶瑞忠 《肠外与肠内营养》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1-27,共7页
目的:确定重症病人鼻肠管超声定位过程中的关键解剖部位及标准切面,比较十二指肠球部和水平部鼻肠管超声解剖定位法的效能,确定优先级检查部位。方法:收集2018年11月至2019年4月入住浙江省人民医院ICU符合鼻肠管置管指征的病人70例,采... 目的:确定重症病人鼻肠管超声定位过程中的关键解剖部位及标准切面,比较十二指肠球部和水平部鼻肠管超声解剖定位法的效能,确定优先级检查部位。方法:收集2018年11月至2019年4月入住浙江省人民医院ICU符合鼻肠管置管指征的病人70例,采用床旁盲插法置管,利用超声解剖定位法确定消化道各关键部位标准切面:选取颈段食管、食管下段-贲门部、胃体及胃窦部作为排除鼻肠管异位的关键解剖部位,选取幽门-十二指肠球部及十二指肠水平部作为定位幽门后置管成功的关键解剖部位。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十二指肠球部定位法及十二指肠水平部定位法定位鼻肠管,以腹部X线摄片为金标准,幽门后置管为成功标志,比较两种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Kappa系数和耗时差异。结果:十二指肠球部定位法和十二指肠水平部定位法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Kappa系数分别为:93.33%vs 93.75%,100%vs100%,100%vs 100%,71.43%vs 60.00%,94.29%vs 94.29%,0.80 vs 0.72;两种方法定位效能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十二指肠球部定位法和十二指肠水平部定位法耗时分别为:120.00(108.00,152.00)s和68.00(51.00,95.00)s,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消化道关键解剖部位及标准切面的确定有助于鼻肠管的快速识别及定位;十二指肠球部定位法及十二指肠水平部定位法均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后者耗时更短,可作为优先级检查部位,有助于构建鼻肠管超声定位流程及实现技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病人 超声检查 鼻肠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清Kal、VE-Cad的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9
2
作者 吴微华 俞振飞 +4 位作者 程抗 安鹏 张伟 陈雲 叶肖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78-84,共7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清人源性激肽释放酶结合蛋白(Kal)、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的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杭州市丁桥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症休克患者252例,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排除74例,最... 目的探讨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清人源性激肽释放酶结合蛋白(Kal)、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的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杭州市丁桥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症休克患者252例,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排除74例,最终纳入研究的脓毒症休克患者为178例。根据患者28 d预后分为存活组120例和死亡组5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及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第1天、第3天、第5天血清Kal和VE-cad水平变化,记录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和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评估(SOFA)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Kal、VE-cad与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Kal、VE-cad单独及联合检测对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价值。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休克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死亡组的氧合指数和血清白蛋白(ALB)水平低于存活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长于存活组(P<0.05),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高于存活组(P<0.05)。两组入住ICU第1天、第3天、第5天血清Kal、VE-cad水平比较,不同时间点的血清Kal、VE-cad有差异(P<0.05),两组血清Kal、VEcad有差异(P<0.05),两组血清Kal、VE-cad变化趋势有差异(P<0.05)。血清Kal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呈负相关(r=-0.397和-0.466,P<0.05);血清VE-cad与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呈正相关(r=0.173和0.192,P<0.05)。入院24 h内血清Kal、VE-cad及两者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87(95%CI:0.604,0.770)、0.859(95%CI:0.805,0.912)、0.890(95%CI:0.845,0.936),血清Kal检测预测脓毒症休克患者死亡的敏感性为81.0%(95%CI:0.772,0.854),特异性为50.0%(95%CI:0.474,0.531);VE-cad检测预测脓毒症休克患者死亡的敏感性为69.0%(95%CI:0.649,0.726),特异性为86.7%(95%CI:0.822,0.914);血清Kal和VE-cad联合检测预测脓毒症休克患者死亡的敏感性为82.2%(95%CI:0.781,0.868),特异性为89.6%(95%CI:0.852,0.954)。CRP[O^R=1.221(95%CI:1.022,1.459)]、PCT[O^R=1.195(95%CI:1.035,1.380)]、VE-cad[O^R=1.373(95%CI:1.055,1.787)]、EVLWI[O^R=1.846(95%CI:1.178,2.893)]是脓毒症休克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Kal[O^R=0.428(95%CI:0.190,0.966)]是脓毒症休克患者死亡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CRP、PCT、Kal、VE-cad、EVLWI是脓毒症休克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清VE-cad水平升高,Kal水平降低,两者的联合检测对评估脓毒症休克患者的预后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休克 人源性激肽释放酶结合蛋白 血管内皮钙黏蛋白 APACHEⅡ评分 SOFA评分 预后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糖变异系数与糖化血清蛋白对脓毒症患者继发PICS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6
3
作者 安鹏 俞振飞 《广东医学》 CAS 2020年第23期2434-2438,共5页
目的探讨血糖变异系数(GLUcv)联合糖化血清蛋白(GSP)对脓毒症患者继发持续性炎症-免疫机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的预测价值。方法取收治的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患者住院第28天作为观察节点,根据PICS诊断标准,将发生PICS的患者作为... 目的探讨血糖变异系数(GLUcv)联合糖化血清蛋白(GSP)对脓毒症患者继发持续性炎症-免疫机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的预测价值。方法取收治的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患者住院第28天作为观察节点,根据PICS诊断标准,将发生PICS的患者作为PICS组,未发生PICS的患者作为非PICS组。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疾病、感染部位、入住ICU时间、特殊诊疗操作、住院第1天和第14天白蛋白(Alb)、C反应蛋白(CRP)、淋巴细胞计数(LYM)和前白蛋白(PA)检查结果、住院第1天GSP(D1_GSP)、住院期间最高血糖(GLUmax)、最低血糖(GLUmin)、平均血糖(GLUmean)、血糖标准差(GLUsd)及血糖变异系数(GLUcv)进行比较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患者继发PICS的危险因素,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各因素的预测能力。结果共纳入162例脓毒症患者,其中PICS患者55例,非PICS组患者107例。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分析提示PICS组患者ICU住院时间较非PICS组患者显著延长(t=7.951,P<0.01);PICS诊断指标比较结果提示,PICS组患者入住ICU第14天LYM水平显著低于非PICS组患者(t=7.687,P<0.01),而非PICS组患者随着住院时间延长,LYM呈显著升高趋势(t=9.314,P<0.01);PICS组患者入住ICU第14天CRP水平显著高于非PICS组患者(t=4.392,P<0.01),而非PICS组患者随着住院时间延长,CRP呈显著降低趋势(t=7.007,P<0.01);PICS组患者入住ICU第14天Alb和PA水平显著低于非PICS组患者(t=3.383,P=0.001;t=3.140,P=0.002),而PICS组患者随着住院时间延长,Alb和PA水平呈显著降低趋势(t=2.317,P=0.022;t=3.252,P=0.002);血糖代谢指标比较结果提示相较于非PICS组患者,PICS组患者D1_GSP水平显著升高,而GLUsd和GLUcv水平显著降低;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清D1_GSP(OR=3.284,95%CI 1.846~5.843)和GLUcv(OR=0.895,95%CI 0.852~0.941)与脓毒症患者继发PICS显著相关,ROC曲线分析提示,GLUsd和GLUcv的AUC分别为0.793和0.741,而两者联合预测概率的AUC为0.901,相较于单个指标显著提升,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继发PICS的脓毒症患者可能伴有血糖代谢紊乱,GLUcv和GSP指标可显著提高对脓毒症患者继发PICS的预测价值,对于脓毒症患者的预后判断及其治疗措施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变异系数 持续性炎症-免疫机制-分解代谢综合征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