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5例女性生殖道腺瘤样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吴丽娟 章美珍 +2 位作者 翟梅娟 赵再秋 黄雅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93-494,共2页
关键词 女性 生殖道腺瘤样瘤 病理检查 免疫组化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子宫体恶性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任晓冰 吴云琴 +1 位作者 陈维 俞友娟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08-310,共3页
目的 分析原发性子宫体恶性淋巴瘤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 2例原发性子宫体恶性淋巴瘤进行常规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观察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子宫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临床表现无特殊性 ,结合文献镜下见子宫黏膜和 (或 )肌层内淋巴... 目的 分析原发性子宫体恶性淋巴瘤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 2例原发性子宫体恶性淋巴瘤进行常规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观察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子宫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临床表现无特殊性 ,结合文献镜下见子宫黏膜和 (或 )肌层内淋巴样细胞弥漫增生 ,可出现滤泡结构 ,免疫组化显示 B细胞标记。子宫颈卵巢输卵管可见肿瘤累及。结论 原发性子宫体恶性淋巴瘤以弥漫大 B细胞型多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子宫体 恶性淋巴瘤 病理 免疫组化 文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大汗腺癌临床病理及预后分析(附2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3
作者 胡祖健 徐海滨 +3 位作者 何俊玲 苏昆仑 杨欧欧 杨文伟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20-522,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大汗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预后。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乳腺大汗腺癌患者ER、AR和GCDFP-15的表达,同时复习国内外文献。结果乳腺大汗腺癌的临床表现如年龄分布、肿瘤部位以及肉眼形态和影像学特点与非大汗腺... 目的探讨乳腺大汗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预后。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乳腺大汗腺癌患者ER、AR和GCDFP-15的表达,同时复习国内外文献。结果乳腺大汗腺癌的临床表现如年龄分布、肿瘤部位以及肉眼形态和影像学特点与非大汗腺型乳腺癌无明显差别。乳腺大汗腺癌病理表现为肿瘤细胞具有大汗腺分化,免疫组织化学表现为较高的ER、PR阴性率和AR阳性。结论乳腺大汗腺癌是一种罕见的乳腺肿瘤,无特异性的临床特征,有特征性的病理改变,较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病理学 汗腺肿瘤 预后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例IgA肾病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徐业 陆海娟 +3 位作者 李翔 陈茂盛 赵俊 胡云琴 《浙江医学》 CAS 2008年第9期984-984,1000,共2页
IgA肾病(IgAN)约占我国原发.1生肾小球疾病的30%~40%,是目前砸洲最常见的原发性肾脏疾病,同时约20%~40%的患者可发展至慢性肾功能衰竭。本病临床表现多样化,其组织形态学改变轻重不一,预后各不相同。现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I... IgA肾病(IgAN)约占我国原发.1生肾小球疾病的30%~40%,是目前砸洲最常见的原发性肾脏疾病,同时约20%~40%的患者可发展至慢性肾功能衰竭。本病临床表现多样化,其组织形态学改变轻重不一,预后各不相同。现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IgAN患者临床和病理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以期为本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临床诊治 病理分析 原发性肾脏疾病 慢性肾功能衰竭 肾小球疾病 表现多样化 形态学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I影像组学对前列腺癌根治术后Gleason评分升级的预测研究
5
作者 李志平 崔凤 +7 位作者 张永胜 徐辉景 杨丽勤 杜亮 李焕国 石徐 张育 诸靖宇 《浙江医学》 2025年第4期356-361,391,I0004,I0005,共9页
目的探讨基于MRI影像组学特征预测前列腺癌(PCa)根治术后Gleason评分(GS)升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4年6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中医院经病理检查证实的PCa患者175例。其中,2022年6月1日之前的120例PCa患者作为训练... 目的探讨基于MRI影像组学特征预测前列腺癌(PCa)根治术后Gleason评分(GS)升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4年6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中医院经病理检查证实的PCa患者175例。其中,2022年6月1日之前的120例PCa患者作为训练队列,6月1日之后的55例PCa患者作为验证队列。使用PyRadiomics软件从表观扩散系数图中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算法筛选关键特征,构建优化后的特征集。通过十倍交叉验证法确定最佳特征组合,并计算各特征的权重。结合临床指标、影像学特征建立预测GS升级的联合模型,通过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F1分数、ROC曲线、决策曲线和校准曲线评估其效能。结果训练队列120例中GS未升级77例,GS升级43例;验证队列55例中GS未升级28例,GS升级27例。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初始GS和年龄是预测GS升级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基于影像组学、初始GS和年龄3个指标构建预测GS升级的联合模型。在训练队列中,该联合模型的AUC为0.902,高于单独临床和影像组学模型的AUC。在验证队列中,该联合模型的AUC为0.804,高于单独临床和影像组学模型的AUC。决策曲线显示该联合模型在预测概率方面较好,校准曲线显示预测概率和实际概率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基于MRI影像组学对PCa患者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GS升级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与临床指标联合使用可提高其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Gleason评分升级 MRI 影像组学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et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6
作者 舒畅 朱丽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16期78-80,共3页
目的 探讨乳腺癌中c-Met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收集我院病理科2011年10月~2012年10月150例乳腺癌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其c-Met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以统计分析软件SPSS17.0对其与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 目的 探讨乳腺癌中c-Met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收集我院病理科2011年10月~2012年10月150例乳腺癌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其c-Met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以统计分析软件SPSS17.0对其与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级、淋巴结是否转移、TNM分期之间的关系进行评价.结果 c-Met阳性表达及阴性表达的例数为62(41.33%)、88(58.67%).c-Met在正常乳腺组织中为阴性表达.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TNM分期中,Ⅲ~Ⅳ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乳腺癌发生发展中c-Met不是其独立的预后因子.结论乳腺癌中的c-Met蛋白的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淋巴结出现转移后及患者具有较高的TNM分期则其表达出现增强,提示c-Met在乳腺癌的发生及侵袭、转移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C-MET 表达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房肿块555例临床病理分析
7
作者 胡云琴 闵曼 +1 位作者 史红仙 胡望华 《中国厂矿医学》 1995年第4期239-239,共1页
乳房肿块555例临床病理分析杭州市中医院病理科胡云琴,闵曼杭州市中医院外科史红仙,胡望华我院1992年1月至1994年12月乳房肿块手本555例,其中123N术中块速切片,病理检查结果确诊为乳腺癌46例.本文就乳房肿... 乳房肿块555例临床病理分析杭州市中医院病理科胡云琴,闵曼杭州市中医院外科史红仙,胡望华我院1992年1月至1994年12月乳房肿块手本555例,其中123N术中块速切片,病理检查结果确诊为乳腺癌46例.本文就乳房肿块的年龄分布,纤维用价、羹性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肿块 乳腺癌 临床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继平 刘爱军 +1 位作者 王昀 薛德彬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6-409,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epithelioid trophoblastic tumor,ETT)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7例子宫ETT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病理学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7例ETT发病年龄31~45岁(平均37.6岁),距前次妊娠6~216个月(平均94个... 目的探讨子宫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epithelioid trophoblastic tumor,ETT)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7例子宫ETT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病理学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7例ETT发病年龄31~45岁(平均37.6岁),距前次妊娠6~216个月(平均94个月),临床表现闭经和阴道不规则流血。大体上肿瘤呈膨胀性生长,直径0.5~10cm,镜下显示典型的上皮样瘤细胞巢、"地图样"坏死、"血管瘤细胞套样"结构,4例合并子宫平滑肌瘤。免疫组化:CK18、CD10、p63均呈阳性,hPL、PLAP、CD146、hCG、inhibin部分病例灶状阳性,Ki-67增殖指数>5%,p53阳性率4例>5%。结论 ETT是罕见的具有恶性潜能的绒毛膜中间型滋养细胞肿瘤,需与子宫上皮样平滑肌肉瘤、宫颈鳞癌及其它滋养细胞疾病等鉴别,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病史、病理学形态及免疫组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 病理特征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A肾病43例肾活检病理形态观察及分析
9
作者 胡云琴 郝翠兰 董德长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5年第S1期3-5,共3页
43例IgA肾病,通过光镜(LM),电镜(EM),特别是免疫荧光(IF)检查,显示肾小球系膜区存在IgA或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为特征而患者无肾外体征。LM检查IgA肾病表现各种形态学类型。本组43例首次肾活检病... 43例IgA肾病,通过光镜(LM),电镜(EM),特别是免疫荧光(IF)检查,显示肾小球系膜区存在IgA或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为特征而患者无肾外体征。LM检查IgA肾病表现各种形态学类型。本组43例首次肾活检病理形态表现为弥漫系膜增生性肾炎(55.8%),局灶增生性肾炎(27.9%),轻微病变(9.3%)及弥漫硬化性肾炎(2.3%),未见有膜性及膜增生性改变;有C3沉积占93%,IgM沉积占69.8%,IgG沉积占11.6%;EM发现系膜基质增生并有团块状电子致密物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肾活检 病理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分泌性癌5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继平 张祥盛 +2 位作者 尹利军 杨敏 薛德彬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分泌性癌的临床病理特点、鉴别诊断和预后。方法收集5例乳腺分泌型癌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病理学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5例乳腺分泌型癌发病平均年龄44.8岁,主要表现为乳腺内肿块,多位于外上象限。大体上肿物多边界清,质... 目的探讨乳腺分泌性癌的临床病理特点、鉴别诊断和预后。方法收集5例乳腺分泌型癌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病理学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5例乳腺分泌型癌发病平均年龄44.8岁,主要表现为乳腺内肿块,多位于外上象限。大体上肿物多边界清,质硬;镜下瘤细胞呈实性、小囊状和导管性排列,胞质丰富,含有嗜酸性颗粒。瘤细胞胞质内外有大量均质的嗜伊红PAS阳性的分泌物。例4腋下淋巴结见转移癌(1/10)。免疫组化:CK、CEA和S-100均呈(+),ER均(-),GCDFP-15和c-erbB-2(-)或仅灶性(+),仅1例PR(+)(阳性细胞为20%),1例部分细胞p53、Ki-67和cyclinD1(+)(阳性细胞25%~30%),另4例仅少数细胞阳性(阳性细胞为5%~8%)。尽管ER、PR(-)或仅局灶(+),但预后影响因素c-erbB-2、p53、cyclinD1和Ki-67增殖指数低,提示该病生长方式相对惰性。结论乳腺分泌型癌是一种罕见且预后较好的肿瘤,确诊需依据病理学形态和免疫组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分泌性癌 病理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的CT影像加权评分系统对肺结节良恶性鉴别的价值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志平 张永胜 +6 位作者 徐辉景 陈文 康书朝 李焕国 张育 崔凤 杨勇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703-709,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人工智能(AI)的CT影像加权评分系统对肺结节良恶性鉴别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中医院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肺结节患者187例,共215个肺结节。术前CT图像导入AI肺结节CT影像辅... 目的探讨基于人工智能(AI)的CT影像加权评分系统对肺结节良恶性鉴别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中医院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肺结节患者187例,共215个肺结节。术前CT图像导入AI肺结节CT影像辅助诊断系统,由该系统自动识别,得到结节的相关量化参数:结节数量、部位、类型、平均直径、体积,并提供每个肺结节的AI恶性概率数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良恶性肺结节鉴别诊断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这些独立影响因素构建初级模型,并进行加权赋分得到综合加权评分。采用ROC曲线评估各个变量、初级模型和综合加权评分等相关指标对良恶性肺结节鉴别诊断的效能。结果215个肺结节中,良性肺结节69个,恶性肺结节146个。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亚实性结节(OR=4.732)、AI恶性概率>0.6(OR=5.602)、医师阅片恶性(OR=28.654)是良恶性肺结节鉴别诊断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1),基于这些独立影响因素,构建初级模型。Hosmer-Lemshow检验显示初级模型具有良好的校准性(P=0.486)。比较综合加权评分、初级模型、结节特征、医师阅片、AI恶性概率的诊断效能,综合加权评分的AUC最高,为0.929。综合加权评分与初级模型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加权评分与医师阅片、结节特征、AI恶性概率的AU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为了简化放射科医师评估肺结节恶性风险的流程,将综合加权评分分成3个区间分数(<4分、4~6分、>6分)。随着综合加权评分的升高,肺结节被诊断为恶性的可能性也相应增加。结论基于AI技术构建的综合加权评分系统在良恶性肺结节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效能,有助于简化放射科医师的评估流程和临床决策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肺结节 评分系统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45联合TGF-β1检测在NSCLC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12
作者 龙钰 乔丹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27期46-51,共6页
目的检测微小核糖核酸145(microRNA 145,miR-145)、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并研究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杭州市中医院... 目的检测微小核糖核酸145(microRNA 145,miR-145)、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并研究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杭州市中医院诊治的92例NSCLC患者(NSCLC组)及45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miR-145、TGF-β1表达差异。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miR-145联合TGF-β1预测NSCLC预后不良的敏感度及特异性。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讨NSCL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Kaplan-Meier模型分析miR-145、TGF-β1与生存期的关系。结果与NSCLC组癌旁正常组织和对照组活检组织比较,NSCLC组肿瘤组织的miR-145表达显著降低(P<0.001),TGF-β1表达显著升高(P<0.001)。T分期T_(3)~T_(4)、区域淋巴结N_(2)+N_(3)、有远处转移及TNM分期Ⅲ~Ⅳ期NSCLC患者的miR-145表达低于T分期T_(1)~T_(2)、区域淋巴结N0+N1、无远处转移及TNM分期Ⅰ~Ⅱ期患者,TGF-β1高于T分期T_(1)~T_(2)、区域淋巴结N0+N1、无远处转移及TNM分期Ⅰ~Ⅱ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iR-145联合TGF-β1预测NSCLC患者预后不良的敏感度、特异性高于miR-145、TGF-β1、T分期、区域淋巴结、远处转移及TNM分期(P<0.05)。NSCLC组中miR-145≤0.61且TGF-β1≥0.85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显著低于其他患者(miR-145>0.61或TGF-β1<0.85)[中位生存期(29.37±5.51)个月vs.(34.34±6.09)个月,Log Rank=16.478,P<0.001]。结论NSCLC患者miR-145表达显著降低而TGF-β1显著升高,在NSCLC病情及预后评估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miR-145及TGF-β1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预测NSCLC预后不良的敏感度及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微小核糖核酸145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体组织单细胞悬液制备方法 被引量:12
13
作者 任兴昌 方黎 陈洪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90-491,共2页
关键词 实体组织 单细胞悬液 HE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1和雌激素调节蛋白PS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意义 被引量:4
14
作者 付琼 姚根有 +1 位作者 阮俊 胡云琴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55-158,共4页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 ing grow th factor-β1,TGF-β1)和雌激素诱导蛋白PS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转移复发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TGFβ1及PS2抗体免疫组化法对110例有完整随访资料的乳腺癌进行检测。结果TGFβ1和PS2在...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 ing grow th factor-β1,TGF-β1)和雌激素诱导蛋白PS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转移复发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TGFβ1及PS2抗体免疫组化法对110例有完整随访资料的乳腺癌进行检测。结果TGFβ1和PS2在110例乳腺癌中阳性率分别为56.4%、44.5%;乳腺癌组织中TGFβ1蛋白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χ2=4.503,P<0.05)、淋巴结转移(χ2=8.959,P<0.01)均相关,而在各组织学类型中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S2表达则与临床病理指标均无显著相关性;乳腺癌中PS2蛋白和TGFβ1蛋白的表达与ER、PR分别呈正相关(P<0.05)和显著负相关(P<0.01);除PS2蛋白,TGFβ1、ER及PR阳性表达组转移和复发的发生率与阴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作为预后不良的指标,TGFβ1阴性者平均生存时间为(109.25±34.438)个月,5年生存率为97.9%,明显高于阳性者,PS2则无此差异。将TGFβ1和PS2与年龄、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组织学类型等预后相关指标进行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GF-β1是相对独立的预后因子。结论与PS2相比,TGFβ1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更加密切。TGFβ1可以作为预测乳腺癌转移和复发独立的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病理学 转化生长因子/生物合成 膜蛋白质类/生物合成 预后 肿瘤转移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檗碱甘草酸络盐对GK大鼠的抗糖尿病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佩 刘晓昱 +2 位作者 洪郁芝 任兴昌 吴锡铭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12期2995-2997,I0029,共4页
目的:研究小檗碱甘草酸络盐(BGC)的抗糖尿病作用。方法:4月龄GK大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低剂量给药组、中剂量给药组和高剂量给药组,另取Wisar大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各组大鼠分别每日ig BGC、小檗碱或生理盐水共6周... 目的:研究小檗碱甘草酸络盐(BGC)的抗糖尿病作用。方法:4月龄GK大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低剂量给药组、中剂量给药组和高剂量给药组,另取Wisar大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各组大鼠分别每日ig BGC、小檗碱或生理盐水共6周,给药4周后测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6周后取血测血脂(TG、TC、HDL-c、LDL-c)、MDA、FFA、糖化血清蛋白、胰岛素水平;取肾、胰组织作病理切片。结果:与模型组相比,GK大鼠给药组餐后血糖下降,糖化血清蛋白和胰岛素水平降低,血清LDL和MDA降低;GK大鼠肾脏、胰腺的组织形态学病变改善。结论:BGC具有抗糖尿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甘草酸络盐 2型糖尿病 GK大鼠 血糖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bry病4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秋芬 胡云琴 鲁盈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7年第10期594-595,共2页
关键词 FABRY病 文献复习 X性连锁隐性遗传性疾病 ANDERSON 半乳糖苷酶 皮肤血管角质瘤 心血管系统 神经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L18、MVD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胡祖健 徐海滨 +5 位作者 任兴昌 何俊玲 苏昆仑 杨欧欧 罗华 刘殿雷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36期20-22,共3页
目的研究趋化因子配体18(CCLl8)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7月~2012年12月我院乳腺外科病理确诊为乳腺癌患者癌组织标本90例,癌旁组织标本30例及乳腺良性病变组织30例。应... 目的研究趋化因子配体18(CCLl8)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7月~2012年12月我院乳腺外科病理确诊为乳腺癌患者癌组织标本90例,癌旁组织标本30例及乳腺良性病变组织30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CLl8和MVD在3类组织中表达水平。结果CCL18在乳腺癌组织组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组和良性组织组(P=0.000).并且乳腺癌的分期越晚CCLl8在乳腺癌组织组表达水平越高(P=0.000),乳腺癌组织组MVD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00),且表达水平在Ⅲ期乳腺癌组织中明显高于Ⅰ期和Ⅱ期(P=0.000)。结论CCL18和MVD均可作为乳腺癌标志物之一,两者表达水平对于治疗和预后均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趋化因子18 肿瘤微血管密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bry病肾脏组织学检查1例报告 被引量:2
18
作者 胡云琴 闵曼 +1 位作者 周大为 王永钧 《浙江医学》 CAS 2001年第12期760-761,共2页
关键词 检查 病例报告 遗传性疾病 肾脏组织学 Fary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分子分型与预后之间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舒畅 朱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16期103-104,107,共3页
目的研究浸润性导管癌分子分型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2009年11月杭州市中医院收治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87例,根据WHO标准规定对患者进行免疫学分型,对患者术后随访3年。观察各型患者治疗后的肿瘤复发和淋巴结转移... 目的研究浸润性导管癌分子分型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2009年11月杭州市中医院收治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87例,根据WHO标准规定对患者进行免疫学分型,对患者术后随访3年。观察各型患者治疗后的肿瘤复发和淋巴结转移率及3年内的生存率情况。结果 Luminal A型患者在3年内的生存率最高,为86.96%,Triple-Negative型的生存率最低,为60.00%;Triple-Negative型淋巴结复发、转移时间及淋巴结复发、转移率较其他三类分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分子分型与预后关系密切,且分型不同预后情况不同,其中Luminal A型预后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分子分型 预后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5
20
作者 胡祖健 徐海滨 +1 位作者 任兴昌 何俊玲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5年第2期132-134,F0002,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BRMS1)蛋白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 PA)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90例乳腺癌组织和30例癌旁组织中BRMS1、u PA的蛋白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其临...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BRMS1)蛋白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 PA)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90例乳腺癌组织和30例癌旁组织中BRMS1、u PA的蛋白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乳腺癌组织中BRMS1和u P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56%和60.00%,乳腺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BRMS1和u P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33%和20.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21.02、14.40,P均<0.05);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显示,BRMS1蛋白表达于细胞核和细胞质内,u PA蛋白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肿瘤细胞胞质。阳性细胞染色呈棕黄色细颗粒状。BRMS1蛋白和u PA表达在TNM分期中Ⅰ期和Ⅱ期乳腺癌中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Ⅲ期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5.64、6.13、9.46、36.75,P<0.05);BRMS1和u PA表达在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9.64、36.75,P均<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在乳腺癌组织中,BRMS1蛋白表达与u PA呈明显负相关(r=-0.75,P<0.05)。结论 BRMS1与u PA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乳腺癌的浸润转移,两者在转移的信号转导中可能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蛋白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