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3-2022年杭州市临平区登记肺结核患者特点及治疗转归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陈丽燕 张晓强 +2 位作者 余建平 郑霄 张钰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59-1468,共10页
目的:分析杭州市县(区)级结核病定点医院诊治的肺结核患者的特征及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子系统,按照首诊地区导出2013—2022年杭州市临平区诊治的肺结核患者数据,最终... 目的:分析杭州市县(区)级结核病定点医院诊治的肺结核患者的特征及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子系统,按照首诊地区导出2013—2022年杭州市临平区诊治的肺结核患者数据,最终纳入1999例患者。分析患者社会人口学特征、诊疗信息及治疗结局;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肺结核患者发生不良治疗结局的影响因素,并进行亚组分析。结果:1999例患者中,病原学阳性者占52.58%(1051/1999),病原学阴性者占41.47%(829/1999),无病原学结果者占5.95%(119/1999);初治患者占91.80%(1835/1999),复治患者占8.20%(164/1999);43.62%(872/1999)的患者使用标准方案治疗,31.37%(627/1999)的患者使用了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制剂;8.75%(175/1999)的患者有除结核病外的其他合并症;12.16%(243/1999)的患者合并其他结核病;成功治疗的患者占93.00%(1859/1999),发生不良结局者占7.00%(140/1999)。多因素分析显示,65岁及以上、复治、病原学阳性、合并其他疾病的肺结核患者出现不良治疗结局的风险更高[OR(95%CI):2.320(1.402~3.838)、OR(95%CI):4.527(2.803~7.310)、OR(95%CI):3.419(2.073~5.638)、OR(95%CI):2.132(1.275~3.567)];女性、无病原学结果的肺结核患者出现不良结局的风险较低[OR(95%CI):0.486(0.293~0.808)、OR(95%CI):0.323(0.116~0.904)]。治疗方案对治疗转归的影响与年龄(交互作用P=0.002)、治疗2个月末痰涂片检查结果(交互作用P=0.046)存在交互作用;其中,较低年龄组(<35岁)使用标准方案治疗更优[OR(95%CI):0.170(0.059~0.493)],对治疗依从性较差的患者(治疗2个月末痰涂片检查未查者)使用个体化方案治疗效果不佳[OR(95%CI):0.253(0.132~0.485)]。结论:年龄、既往治疗史、病原学检查结果、合并其他疾病等因素影响肺结核患者的治疗结局。应针对不同特征患者采取个体化的治疗策略,以提高治疗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治疗结果 危险因素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鼓室注射糖皮质激素和高压氧治疗对特发性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耳聋的疗效 被引量:6
2
作者 金开林 赵琴 黄应亮 《中国药师》 CAS 2024年第2期302-308,共7页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鼓室注射糖皮质激素(ITS)和高压氧治疗(HBOT)对全身糖皮质激素(SS)治疗失败的特发性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耳聋(ISSNHL)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杭州市临平区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ISS...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鼓室注射糖皮质激素(ITS)和高压氧治疗(HBOT)对全身糖皮质激素(SS)治疗失败的特发性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耳聋(ISSNHL)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杭州市临平区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ISSNHL患者。根据治疗方案,ISSNHL患者分为SS组、HBOT组和ITS组。观察并比较治疗前(T_(0))、治疗第5天(T_(1))、治疗3个月后(T_(2))ISSNHL患者的听力水平[纯音听阈均值(PTA)]和听力增益改变,比较不同组别治疗总有效率。采用单因素分析探索不同治疗方式ISSNHL患者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156例ISSNHL患者,SS组70例、HBOT组33例和ITS组53例。T_(0)时,3组患者在PTA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2)时,3组ISSNHL患者PTA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HBOT组和ITS组PTA水平显著低于SS组(P<0.05);HBOT组PTA水平显著低于ITS组(P<0.05)。HBOT组和ITS组听力增益显著高于SS组(P<0.05),HBOT组听力增益显著高于ITS组(P<0.05)。HBOT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ITS组(P<0.05),ITS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SS组(P<0.05)。此外,无论何种治疗方案,眩晕均是ISSNHL患者听力恢复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ITS和HBOT均可提升SS治疗失败ISSNHL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促进ISSNHL听力恢复。较IST而言,HBOT疗效更为显著,建议临床治疗优先考虑。眩晕均是SS治疗失败ISSNHL患者听力恢复不良的影响因素,应在临床实践中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耳聋 鼓室注射糖皮质激素 高压氧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部甲状腺样低级别乳头状腺癌4例诊治分析
3
作者 张健 袁晖 +1 位作者 黄炎 黄应亮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1098-1099,1107,共3页
目的分析鼻咽部甲状腺样低级别乳头状腺癌(TL-LGNPPA)的临床特征与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杭州市临平区第一人民医院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4例TL-LGNPPA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表现、手术方法、... 目的分析鼻咽部甲状腺样低级别乳头状腺癌(TL-LGNPPA)的临床特征与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杭州市临平区第一人民医院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4例TL-LGNPPA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表现、手术方法、病理学特征等资料。结果4例TL-LGNPPA患者中男2例,女2例;年龄19~43岁;有2例以鼻塞症状为主,其余2例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4例患者均行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其中2例行二次手术,无手术并发症和后遗症。术后肿瘤组织切片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镜下见肿瘤组织主要由乳头状和腺管状结构构成,肿瘤细胞甲状腺转录因子-1、细胞角蛋白(CK)7、CK19、上皮膜抗原呈阳性表达,CK5/6、甲状腺球蛋白均不表达。患者随访63~80个月,均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TL-LGNPPA是一种临床罕见的肿瘤,临床表现并无特异性,明确诊断需结合病理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化结果,完整手术切除后有良好的临床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部乳头状腺癌 临床病理特征 鼻内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内黏膜瓣技术防治声带粘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健 王琦 +2 位作者 李贇 黄应亮 范国康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440-443,共4页
声带粘连因声带间被覆上皮的瘢痕组织桥接导致,多见于喉部外伤、放疗以及累及前联合的手术后,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声音嘶哑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呼吸困难而危及生命。喉内黏膜瓣技术是一种预防和治疗声带粘连比较有效的方法,利用喉内正... 声带粘连因声带间被覆上皮的瘢痕组织桥接导致,多见于喉部外伤、放疗以及累及前联合的手术后,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声音嘶哑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呼吸困难而危及生命。喉内黏膜瓣技术是一种预防和治疗声带粘连比较有效的方法,利用喉内正常黏膜组织覆盖创面,减少声带创面的裸露面积,可降低术后声带再发粘连的风险。该技术根据黏膜瓣取材部位的不同分为声门区黏膜瓣、声门上黏膜瓣、声门下黏膜瓣和游离黏膜移植等4类,临床根据声带病变的范围选取不同部位的黏膜瓣进行修复,多数可在显微镜或内镜下一阶段完成手术。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就喉内黏膜瓣技术防治声带粘连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预防和治疗声带粘连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带粘连 喉内黏膜瓣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患儿免疫治疗家庭干预效果评价
5
作者 陈丽燕 高玲一 《预防医学》 2023年第1期83-86,共4页
目的评价家庭干预对免疫治疗的变应性鼻炎患儿的干预效果,为改善相关疾病预后提供依据。方法杭州市临平区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80例变应性鼻炎患儿随机分配入对照组和干预组,均接受免疫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措施,... 目的评价家庭干预对免疫治疗的变应性鼻炎患儿的干预效果,为改善相关疾病预后提供依据。方法杭州市临平区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80例变应性鼻炎患儿随机分配入对照组和干预组,均接受免疫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措施,干预组实施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定期随访等家庭干预措施,为期3个月。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患儿家长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评估患儿治疗依从率;采用症状评分、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RQLQ)评估临床症状;采用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SNOT-20)评估预后。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和疾病严重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儿家长对疾病病因、诱发因素、用药管理和日常生活管理的掌握程度评分[(9.56±0.25)、(8.84±0.62)、(9.56±0.25)、(9.14±0.55)分]均高于对照组[(7.45±0.85)、(6.76±1.36)、(7.97±0.85)、(8.14±0.46)分;P<0.05]。干预组患儿免疫治疗依从率(92.50%)高于对照组(75.00%;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儿症状评分,RQLQ评分,以及SNOT-20的鼻部症状、睡眠障碍、相关症状和情感结局4个维度评分[(3.12±0.94)、(3.31±0.87)、(6.54±2.14)、(4.11±0.58)、(5.29±1.52)、(7.52±1.85)分]均低于对照组[(3.96±1.23)、(3.87±1.02)、(8.22±2.45)、(5.24±1.03)、(6.34±2.01)、(9.19±2.69)分;P<0.05]。结论家庭干预可有效提高变应性鼻炎患儿免疫治疗依从性,改善症状,提升患儿预后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家庭干预 免疫治疗
原文传递
室带黏膜瓣转位创面修复预防T1b声门型喉癌术后声带粘连的研究
6
作者 张健 王琦 +1 位作者 李贇 范国康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37-1342,共6页
目的探索应用室带黏膜瓣一期修复重建声门区创面,预防T1b声门型喉癌患者术后声带粘连的可行性。方法该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12例T1b声门型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为... 目的探索应用室带黏膜瓣一期修复重建声门区创面,预防T1b声门型喉癌患者术后声带粘连的可行性。方法该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12例T1b声门型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为男性,年龄50~85岁(中位年龄64.5岁),均行经口支撑喉镜下CO 2激光声带切除术,并一期行室带黏膜瓣转移修复术重建声门区创面,术后观察指标包括肿瘤学疗效,手术并发症情况,声带粘连程度以及嗓音功能情况,并常规随访。采用配对样本Wilcoxon符号秩检验比较术前和术后嗓音障碍指数(voice handicap index,VHI)评分。结果12例患者均随访1年以上,随访时间12~37个月,中位随访期19.5个月。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肿瘤复发,1例患者术后出现室带黏膜瓣缝线脱落,黏膜瓣上缩移位,所有患者术后均无呼吸困难症状。6例患者术后声带无粘连,12例患者术后声带长度比为(0.80±0.23),术后最大声门开放角度为(46.5±7.7)度。术前及术后半年喉黏膜稳定状态下行嗓音功能评估,12例患者VHI-10中位数评分术前为20分,术后为1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827,P<0.05)。结论应用室带黏膜瓣修复重建T1b喉癌激光切除术后的声门区创面对于预防术后声带粘连有确切的效果,术后患者嗓音功能恢复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疾病 室带黏膜瓣 声带粘连 T1b 声门型喉癌 CO_(2)激光 修复重建
原文传递
剖宫产术后发生切口憩室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 被引量:6
7
作者 马多 周良 +1 位作者 沈敏雅 谭航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3年第3期512-515,共4页
目的 探讨影响剖宫产术后切口憩室的形成的危险因素并总结预防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2年5月杭州市临平区第一人民医院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4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分为观察组(切口憩室形成)和对照组(切口恢... 目的 探讨影响剖宫产术后切口憩室的形成的危险因素并总结预防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2年5月杭州市临平区第一人民医院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4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分为观察组(切口憩室形成)和对照组(切口恢复良好),比较两组产妇的基线资料,并对影响切口憩室形成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44例行剖宫产的产妇中有52例有切口憩室形成,92例未形成切口憩室。通过单因素分析,观察组产妇年龄(30.4±4.2)岁,对照组(29.2±3.6)岁,观察组产时孕周(39.1±1.1)周,对照组39.3±0.8周,观察组新生儿体质量3.5±0.6kg,对照组(3.6±0.4)kg,观察组子宫下段形成欠佳57.7%(30/52),对照组43.5%(40/92),观察组单层缝合44.2%(23/52),对照组单层缝合47.8%(44/9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产前BMI[(28.8±0.6)kg/m^(2)vs.(27.9±0.8)kg/m^(2)]、有瘢痕子宫[61.5%(32/52)vs. 27.2%(25/92)]、有胎膜早破[36.5%(19/52)vs. 13.0%(12/92)]、有妊娠合并症[28.8%(15/52)vs. 13.0%(12/92)]、有白细胞升高[76.9%(40/52)vs. 37.0%(34/92)]、子宫位置前位[19.2%(10/52)vs. 86.3%(72/92)]、手术时长(48.2±4.0 vs. 46.8±3.7)、手术出血量(210.0±3.6 vs. 206.2±4.8)和可吸收缝线单股[38.5%(20/52)vs. 87.0%(80/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产前BMI、胎膜早破、白细胞升高、子宫后位、手术出血量及可吸收缝线是影响切口憩室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切口憩室与产前BMI、胎膜早破、白细胞升高、子宫后位、手术出血量及可吸收缝线密切相关,临床可针对给予相应预防措施降低CSD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切口憩室 危险因素 预防对策
原文传递
会厌囊肿感染并发急性会厌炎呼吸道分泌物病原菌及血清NO、MMP-2、IL-8表达
8
作者 黄应亮 张健 金开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25年第5期687-691,共5页
目的分析会厌囊肿感染并发急性会厌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病原菌分布及血清一氧化氮(NO)、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3年6月杭州市临平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会厌囊肿感染并发... 目的分析会厌囊肿感染并发急性会厌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病原菌分布及血清一氧化氮(NO)、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3年6月杭州市临平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会厌囊肿感染并发急性会厌炎患者临床资料,记录会厌部呼吸道分泌物病原菌分布情况;45例行保守治疗(非手术组),53例行支撑喉镜下电刀切除治疗(手术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NO、MMP-2和IL-8水平变化、出院6个月后复发情况,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入院时血清NO、MMP-2和IL-8水平对非手术组6个月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98例患者共检出6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占比63.93%,革兰阳性菌占比36.07%。两组患者入院后血清NO、MMP-2和IL-8水平均低于入院时(P<0.05),且入院第7天均低于入院第3天(P<0.05);手术组入院第7天血清NO、MMP-2和IL-8均低于非手术组(P<0.05)。出院后6个月,手术组复发率低于非手术组(0.00%vs.13.33%,连续校正χ~2=5.387,P=0.020)。ROC曲线分析显示,入院时血清NO、MMP-2和IL-8对预测非手术组出院后6个月复发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保守治疗,支撑喉镜下电刀切除治疗能降低会厌囊肿感染并发急性会厌炎的复发率,入院时血清NO、MMP-2和IL-8可辅助预测保守治疗的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厌囊肿 感染 急性会厌炎 病原菌 一氧化氮 基质金属蛋白酶2 白细胞介素-8 复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