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杭州市农科院育成浙江省首个鱼类新品种
1
作者 郭水荣 《杭州农业与科技》 2010年第2期21-21,共1页
目前,杭州市农科院培育的“杭鳢1号”乌鳢新品种已通过全国水产原良种委员会审定,成为浙江省首个鱼类新品种。到2009年,全省通过国家审定的水产品种仅4个,另外3个分别是甲鱼和虾。
关键词 新品种 浙江省 农科院 杭州市 鱼类 育成 水产品种 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市农科院参加培育的“光大梅黄1号”肉鸡配套系通过初审
2
作者 李庆海 《杭州农业与科技》 2014年第1期27-27,共1页
近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家禽专业分会专家组赴海宁、长兴、桐庐等地,对浙江光大种禽业有限公司与杭州市农科院畜牧研究所联合培育的“光大梅黄l号”肉鸡配套系进行审定。
关键词 配套系 农科院 杭州市 肉鸡 培育 畜禽遗传资源 畜牧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市农科院2008年度农发基金扶持项目通过验收
3
《杭州农业与科技》 2009年第5期44-44,共1页
近日,杭州市农科院承担的“钱塘江名优特色鱼类池塘健康高效主养技术推广应用”等一批农发基金扶持项目通过检查验收。
关键词 农科院 杭州市 基金 检查验收 技术推广 钱塘江 主养 池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市农科院实验中心通过实验室资质认定复查与扩项评审
4
《杭州农业与科技》 2013年第5期40-40,共1页
9月23日至25日,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专家组对杭州市农科院实验中心进行实验室资质认定复查与扩项评审。
关键词 资质认定 实验中心 实验室 农科院 杭州市 评审 复查 质量技术监督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农科院首获耐盐基因国家发明专利
5
作者 阮松林 《杭州农业与科技》 2010年第3期39-39,共1页
杭州市农科院生物研究所申请的拟南芥耐盐基因SRAT2及其应用专利于2010年6月2日批准授权,这是该院自建院以来获得的首个植物功能基因国家发明专利。
关键词 国家发明专利 耐盐基因 农科院 生物研究所 功能基因 拟南芥 杭州市 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市蔬菜良种推广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3
6
作者 王道泽 柴伟国 张雅 《长江蔬菜》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X期55-59,共5页
蔬菜是杭州市六大农业优势产业之一,2007年生产面积达10.6万hm2,仅次于粮食作物,总产值达40亿元,列种植业前茅。蔬菜优良品种、优质种苗的应用,是蔬菜产业稳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了解杭州市蔬菜良种推广现状。
关键词 良种推广 种子市场 农业优势产业 蔬菜产品 蔬菜产业发展 蔬菜种子 优质种苗 农技推广部门 农产品生产基地 蔬菜新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农科院园艺研究所承担的两个科技局项目通过验收
7
《杭州农业与科技》 2015年第1期42-42,共1页
2015年1月21日,杭州市农业局组织专家对杭州市农科院园艺研究所承担的2012年度杭州市科委农业科研攻关专项“红心猕猴桃遗传背景分析及优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研究”和杭州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种子种苗专项“多功能水生花卉——香水莲的引... 2015年1月21日,杭州市农业局组织专家对杭州市农科院园艺研究所承担的2012年度杭州市科委农业科研攻关专项“红心猕猴桃遗传背景分析及优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研究”和杭州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种子种苗专项“多功能水生花卉——香水莲的引种及栽培技术研究”两个项目进行验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艺研究所 农科院 科学技术委员会 科技局 栽培关键技术 杭州市 水生花卉 种子种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实验中心简介
8
《杭州农业与科技》 2015年第4期48-48,共1页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实验中心系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的政处级内设机构,是具有第三方公正地位专业从事农产品、产地环境及农业投入品检测的公益型检测机构,该中心位于杭州市西湖区转塘镇杭新路东1号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内。 目前...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实验中心系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的政处级内设机构,是具有第三方公正地位专业从事农产品、产地环境及农业投入品检测的公益型检测机构,该中心位于杭州市西湖区转塘镇杭新路东1号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内。 目前,实验中心有检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27人,其中硕士以上学历人员占37.0%,本科学历人员占58.8‰具有中级高级职称人员比例达到63.0%;实验中心建有实验室面积3000余平米,有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3600余万元;实验中心设有检测部和综合部两个职能部门。自2004年以来,该中心本着打造一流检9n4实验室、发挥科研服务平台功能的宗旨,着力提高检测能力、强化内部管理、增强人员素质,积极改进、提升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先后获得了浙江省计量认证(CMA)、国家实验室认可(CNAS)、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评审(CATL)和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CMAF)四项检测资质,并保持延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学研究院 实验中心 杭州市 国家实验室认可 农产品质量安全 检测机构 质量管理体系 资质认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农科院三个蔬菜新品种被评为第六届中国浙江瓜菜种业博览会推介品种
9
《杭州农业与科技》 2014年第3期36-36,共1页
第六届中国浙江瓜菜种业博览会5月17—18VI在萧山召开,来自国内外科研单位、种业企业提供的1420多个瓜菜新优特品种在种博会勿忘农基地集中种植展示,经专家现场综合考察评议,推荐73个品种为本届种博会的推介品种。市农科院蔬菜研究... 第六届中国浙江瓜菜种业博览会5月17—18VI在萧山召开,来自国内外科研单位、种业企业提供的1420多个瓜菜新优特品种在种博会勿忘农基地集中种植展示,经专家现场综合考察评议,推荐73个品种为本届种博会的推介品种。市农科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杭茄2010’茄子、‘采风11号’辣椒、‘粉丽珍珠’樱桃番茄列入推介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新品种 博览会 农科院 种业 瓜菜 浙江 中国 蔬菜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兰育种专家Dr.Martinus Beek来市农科院作学术交流
10
《杭州农业科技》 2007年第6期18-18,F0002,共2页
10月12~19日,应市农科院邀请,荷兰蔬菜抗病育种专家Dr.MartinusBeek再次来市农科院蔬菜所进行了学术交流。目前杭州市的番茄主栽品种存在果实硬度低,抗病性差、耐贮运差的缺点,同时一些早春保护地、高山、酸性重的土壤,番茄叶霉... 10月12~19日,应市农科院邀请,荷兰蔬菜抗病育种专家Dr.MartinusBeek再次来市农科院蔬菜所进行了学术交流。目前杭州市的番茄主栽品种存在果实硬度低,抗病性差、耐贮运差的缺点,同时一些早春保护地、高山、酸性重的土壤,番茄叶霉病、青枯病和病毒病等病害发生日趋严重。为提高杭州市番茄抗病育种技术水平,在杭州市外国专家局资助下,农科院再次邀请Dr.MartinusBeek来院就如何提高番茄抗病能力的育种技术进行指导和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交流 育种专家 农科院 DR 荷兰 番茄叶霉病 育种技术 杭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实验中心被列入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地市级中心建设计划
11
《杭州农业与科技》 2012年第4期9-9,共1页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实施全国农产晶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二期规划,全面建设地市级农产晶综合质检中心,实现部省地(市)县上下贯通、职能明确、运行高效、参数齐全、支撑有底的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全面提升农产...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实施全国农产晶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二期规划,全面建设地市级农产晶综合质检中心,实现部省地(市)县上下贯通、职能明确、运行高效、参数齐全、支撑有底的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预警和应急反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 检验检测体系 农业科学研究院 地市级 实验中心 杭州市 设计 检测体系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实验中心获得食品检验机构资质
12
《杭州农业与科技》 2012年第4期43-43,共1页
日前,杭州市农科院实验中心通过省级计量认证复评审和扩项评审,同时获得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证书,获准的检测项目由原来的165项扩展到270项,覆盖土壤、水质、空气、食品、植物性食品、动物源性食品、水产品、茶叶、饲料等领域。
关键词 植物性食品 检验机构 实验中心 资质认定 农业科学研究院 杭州市 动物源性食品 计量认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农科院水产所组织召开杂交鳢推广交流会
13
《杭州农业科技》 2007年第6期30-30,F0002,共2页
11月22日,水产所组织召开的杂交鳢苗种繁育及养殖推广交流会,市科技局副局长周军,院领导朱时建、李忠全、陈品南及省、市、区水产技术推广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参加会议。
关键词 水产技术推广 交流会 杂交 组织 农科院 苗种繁育 局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地区茄子品种应用现状及潜力品种推荐 被引量:5
14
作者 邹宜静 黄仨仨 +3 位作者 严百元 张雅 丁力 李水凤 《长江蔬菜》 2015年第21期16-17,共2页
茄子是重要蔬菜作物之一,在浙江省各地广泛种植。杭州市常年茄子栽培面积3 100 hm2,667 m2产量3 000~5 000 kg,667 m2收入10 000~30 000元。因各地消费习惯不同,茄子生产与消费有较强的区域性。杭州地区多喜栽培和食用紫红色长条形茄子... 茄子是重要蔬菜作物之一,在浙江省各地广泛种植。杭州市常年茄子栽培面积3 100 hm2,667 m2产量3 000~5 000 kg,667 m2收入10 000~30 000元。因各地消费习惯不同,茄子生产与消费有较强的区域性。杭州地区多喜栽培和食用紫红色长条形茄子,要求商品果长30 cm以上,横径2.2~2.8 cm,尖头、果形长直,皮薄且有光泽,果肉白而糯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审定 蔬菜作物 杭州地区 果形 消费习惯 横径 商品果率 保护地栽培 抗性鉴定 秋延后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宜杭州种植的糯玉米品种及栽培要点
15
作者 宋亮 洪狄俊 《杭州农业科技》 2005年第3期32-32,共1页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糯玉米栽培面积逐年扩大,2004年浙江省种植面积近1.3万hm^2,杭州市种植面积0.3万hm^2。
关键词 栽培要点 玉米品种 农业产业结构 种植面积 2004年 栽培面积 糯玉米 浙江省 杭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大城市农业科研单位联席会在杭州召开
16
作者 潘贤春 《杭州农业与科技》 2011年第5期24-24,共1页
第24届全国大城市农业科研单位联席会在杭州召开,杭州市副市长何关新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政府副秘书长赵国钦、市农业局局长程春建、市科技局副局长周军、省农科院党委书记汤勇到会祝贺。市农科院党委书记、院长朱时建代表东道主致欢迎辞。
关键词 农业科研单位 杭州市 大城市 党委书记 农科院 秘书长 市政府 农业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地区辣椒秋延后栽培技术 被引量:3
17
作者 洪文英 彭智群 《上海蔬菜》 2005年第6期36-37,共2页
杭州地区辣椒消费以翠绿色、光滑、微辣、单果重10~15g的高档小尖椒为主.我市大棚辣椒主要为春、秋季栽培,因杭州地区10月中旬以后气温逐渐转凉,不适于辣椒正常生长发育,而此时市场供应处于淡季,上市价格高.为此杭州市农科院蔬菜所连续... 杭州地区辣椒消费以翠绿色、光滑、微辣、单果重10~15g的高档小尖椒为主.我市大棚辣椒主要为春、秋季栽培,因杭州地区10月中旬以后气温逐渐转凉,不适于辣椒正常生长发育,而此时市场供应处于淡季,上市价格高.为此杭州市农科院蔬菜所连续3年进行了小尖椒秋延后栽培试验,该技术管理精细,可操作性强,效率高,秋延后设施栽培一般每667m2可采收小尖椒1200~2000kg,采收期为9月中旬~12月.现将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延后栽培技术 大棚辣椒 杭州地区 小尖椒 秋季栽培 生长发育 市场供应 栽培试验 技术管理 可操作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三疣梭子蟹雌体不同生理阶段肝胰腺的生化组成与其组织学结构的关系 被引量:19
18
作者 姚桂桂 吴旭干 +2 位作者 成永旭 杨筱珍 王春琳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2-131,共10页
通过生化分析和组织切片技术,系统研究了东海三疣梭子蟹第一次卵巢发育过程中肝胰腺指数(HSI)、主要生化成分和组织学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1)三疣梭子蟹第一次卵巢发育过程中HSI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最大值在Ⅳ期[(7.46±1.23)%],... 通过生化分析和组织切片技术,系统研究了东海三疣梭子蟹第一次卵巢发育过程中肝胰腺指数(HSI)、主要生化成分和组织学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1)三疣梭子蟹第一次卵巢发育过程中HSI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最大值在Ⅳ期[(7.46±1.23)%],最低值在Ⅵ期[(4.62±0.63)%];(2)三疣梭子蟹第一次卵巢发育过程中,肝胰腺中的生化组成存在显著变化,Ⅰ期肝胰腺中水分含量高达67.91%,其他各期间无显著差异(P>0.05),肝胰腺中脂肪/湿重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Ⅰ期最低(13.48%),Ⅳ期最高(24.24%);肝胰腺中蛋白/湿重并无显著变化(P>0.05),而总糖/湿重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3)不同生理阶段雌体肝胰腺组织学存在两个较明显的变化—生殖蜕壳及产卵前后,Ⅰ期肝小管中B细胞占优势(约50%左右),R细胞较细长,肝小管内腔中存在大量食物残渣和脱落的B细胞顶泡等,生殖蜕壳后(Ⅱ期后)的雌体肝胰腺中R细胞数量较多,随着时间的推移R细胞逐渐饱满。产卵后雌体肝胰腺中的细胞间界限变得模糊,部分肝小管的管腔开始自溶,但是此时B,F细胞数量开始增多,这说明随着春季东海海区水温的升高,雌体开始恢复摄食,以保证第二次卵巢发育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疣梭子蟹 肝胰脏 不同生理阶段 主要生化成分 组织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瓜种子破除休眠的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徐盛春 沈晓贤 +2 位作者 王世恒 郑积荣 胡晋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1-42,共2页
迄今,尚未见破除丝瓜种子休眠的报道。本论文采用30%双氧水浸种、0.1M硝酸浸种、超声波振荡和种子单侧缘破皮处理3个丝瓜品系种子,探讨破除种子休眠的方法。结果表明,种子单侧缘破皮处理效果最佳,种子发芽率分别从7.8%~30.7%... 迄今,尚未见破除丝瓜种子休眠的报道。本论文采用30%双氧水浸种、0.1M硝酸浸种、超声波振荡和种子单侧缘破皮处理3个丝瓜品系种子,探讨破除种子休眠的方法。结果表明,种子单侧缘破皮处理效果最佳,种子发芽率分别从7.8%~30.7%提高到88.2%-100%。其余3种处理破除休眠均有效果,但三者间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瓜 种子休眠 种子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泡茶”急性毒性及遗传毒性安全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杨坚 师大亮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3-166,共4页
“冷泡茶”是一种新型茶类,为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对“冷泡茶”进行安全性评价研究很有必要。研究结果表明:受试物茶样采用最大耐受剂量法(40ml/kg·BW)经口染毒受试小鼠,测得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LD50>40ml/kg·BW,换算为茶... “冷泡茶”是一种新型茶类,为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对“冷泡茶”进行安全性评价研究很有必要。研究结果表明:受试物茶样采用最大耐受剂量法(40ml/kg·BW)经口染毒受试小鼠,测得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LD50>40ml/kg·BW,换算为茶叶量为LD50>20g/kg·BW,可以判定为无毒;基于LD50测定结果,受试物茶样设一次最大灌胃量(20ml/kg·BW)为高剂量组,并设中、低剂量组,试验结果表明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为阴性,即在所测试水平,茶样对昆明种小鼠没有精子致畸作用和致微核作用。说明该产品具有较高的食用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毒性 遗传毒性 安全性 冷泡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