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术式胆囊切除后残余胆囊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丁宏文 郑雪咏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54-455,458,共3页
目的观察开腹胆囊切除术(OC)、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残余胆囊的发生率,并探讨其病因、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8月-2009年8月住院手术的241例OC(OC组)、231例MC(MC组)、290例LC(LC组)患者... 目的观察开腹胆囊切除术(OC)、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残余胆囊的发生率,并探讨其病因、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8月-2009年8月住院手术的241例OC(OC组)、231例MC(MC组)、290例LC(LC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其残余胆囊发生情况。结果共32例患者术后发生残余胆囊,其中OC组、MC组、LC组各4、13、15例,3组残余胆囊发生率分别为1.7%、5.6%、5.2%。统计学分析显示,OC组术后残余胆囊的发生率显著低于MC组和LC组(P<0.05),而MC组和LC组术后残余胆囊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炎症程度、手术方式、术者经验与残余胆囊的发生有关联;32例均通过B超、CT、MRCP、ERCP检查确诊;24例经手术治愈,随访6个月~9年,症状完全消失;8例采用保守治疗,效果欠佳;切除标本送病理检查,无肿瘤及恶变。结论残余胆囊是胆囊切除术后一个不容忽视的并发症,有效地控制胆囊炎症、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及方式、由具相当经验的高年资医师主刀,可以减少残余胆囊的发生,而再次手术是治疗残余胆囊最为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残余胆囊 胆囊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途径肠内营养用于外科危重患者5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王海明 李松林 《浙江医学》 CAS 2008年第1期66-68,共3页
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在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和促进康复方面均起着重要作用。肠内营养(EN)具有符合生理状态、保护胃肠黏膜、防止菌群易位以及使用简便、并发症少等优点,在外科危重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得到重视。我院外科对58... 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在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和促进康复方面均起着重要作用。肠内营养(EN)具有符合生理状态、保护胃肠黏膜、防止菌群易位以及使用简便、并发症少等优点,在外科危重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得到重视。我院外科对58例危重患者通过不同途径实施EN,现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危重患者 肠内营养 临床分析 营养支持治疗 生理状态 胃肠黏膜 并发症 病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动脉旁路术后人工血管感染保全移植物的外科处理 被引量:1
3
作者 韩伟 孟路阳 +3 位作者 王林君 陈旭明 娄尧强 王晓栋 《浙江临床医学》 2007年第9期1230-1231,共2页
关键词 人工血管感染 下肢动脉旁路术 移植物 外科处理 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 动脉旁路手术 治疗失败 感染病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口肠内营养在结直肠癌加速康复外科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锐 沈海滨 +1 位作者 刘小金 王海明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1期37-39,共3页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大约39.3%结直肠癌患者存在营养不良风险,其并发症发生率高达62.0%,鉴于术前存在的营养风险是术后并发症的独立预后因素,围手术期营养处理是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程序中不可少...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大约39.3%结直肠癌患者存在营养不良风险,其并发症发生率高达62.0%,鉴于术前存在的营养风险是术后并发症的独立预后因素,围手术期营养处理是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程序中不可少的重点措施之一[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肠内营养 加速康复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地区996例胆石症调查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钱浪 周玉环 《浙江医学》 CAS 1994年第2期117-118,共2页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医疗条件的改善和卫生知识的普及,胆石症的发病率及其分布情况较之过去有较大的变化.我们对杭州地区部分单位人员胆石症的发病情况作了调查分析,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990~1991两年中,对...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医疗条件的改善和卫生知识的普及,胆石症的发病率及其分布情况较之过去有较大的变化.我们对杭州地区部分单位人员胆石症的发病情况作了调查分析,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990~1991两年中,对杭州市区及郊县部分机关、工厂、乡镇企业的在职干部、工人、农民及退休人员进行了抽样体检.受检人数23184人(包括已施行过胆道手术者43人),其中男性15246人,女性7938人.受检者空腹仰卧位,由专业人员用Aloke便携式B超仪作肝胆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结石 疾病 调查 杭州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医院癌痛策略护理团队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7
6
作者 刘莉 《中国乡村医药》 2014年第8期81-82,共2页
目的探讨癌症疼痛护理策略团队在胃癌术后患者癌性疼痛管理中的作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胃癌手术患者,按手术时间先后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各45例,分别采用自编问卷、癌症疼痛情况调查表、休斯顿疼痛情况调查表分量表,对... 目的探讨癌症疼痛护理策略团队在胃癌术后患者癌性疼痛管理中的作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胃癌手术患者,按手术时间先后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各45例,分别采用自编问卷、癌症疼痛情况调查表、休斯顿疼痛情况调查表分量表,对患者疼痛程度分布和患者对疼痛控制满意度进行调查。比较两组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疼痛相关并发症、疼痛程度分布和对疼痛控制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组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疼痛相关并发症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疼痛程度分布和疼痛控制满意度均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癌痛护理策略团队的建立,对减少胃癌手术患者癌性疼痛、优化胃癌手术患者癌性疼痛管理、提高患者对疼痛控制满意度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痛护理策略团队 胃癌手术 癌性疼痛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联合地奥司明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刘世程 陈世伟 孟路阳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8期119-122,共4页
目的分析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联合地奥司明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2023年收治的14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治疗,研究组(70例)采用大... 目的分析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联合地奥司明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2023年收治的14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治疗,研究组(70例)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联合地奥司明治疗。比较两组血常规与C反应蛋白(CRP)、凝血功能、不良反应,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WBC、中性粒细胞比例、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部分凝血活酶活化时间(APT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T、APTT高于对照组,D-D、FIB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联合地奥司明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凝血功能,降低患者体内炎症因子水平,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曲张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 地奥司明 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性和非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腔内治疗对比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娄尧强 徐侃 +3 位作者 王林君 王松茂 金晔 孟路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45-1247,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和非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行经皮血管内成形术(PTA)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PTA治疗下肢ASO患者97例。观察糖尿病性ASO(糖尿病组)32例和非糖尿病性ASO(非糖尿病组)65例临床表现、合并症、病变位置、手术成...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和非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行经皮血管内成形术(PTA)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PTA治疗下肢ASO患者97例。观察糖尿病性ASO(糖尿病组)32例和非糖尿病性ASO(非糖尿病组)65例临床表现、合并症、病变位置、手术成功率、静息痛缓解率、渍疡愈合率、截肢率和踝肱指数变化等。结果所有患者中,围手术期死亡1例,总随访率87.6%。糖尿病组PTA成功率87.7%,置入支架16枚,随访中再次行PTA 4例,截肢5例。非糖尿病组PTA成功率96.1%,置入支架48枚,随访中再次行PTA 9例,截肢7例。54例静息痛患者,术后疼痛消失45例(83.3%),25例溃疡,术后愈合16例(64.0%)。结论 PTA治疗糖尿病性ASO和非糖尿病性效果满意,是一个理想的选择,尤其是对那些远端流出道不良的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 动脉粥样硬化 间歇性跛行 糖尿病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考酮联合右美托咪定用于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术后镇痛效果评价 被引量:16
9
作者 王波 沈倩倩 +1 位作者 张华 冯智英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31-1236,共6页
目的:观察羟考酮联合右美托咪定用于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术后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患者60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n=30)。对照组药物为0.5mg·kg-1羟考酮,实验... 目的:观察羟考酮联合右美托咪定用于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术后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患者60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n=30)。对照组药物为0.5mg·kg-1羟考酮,实验组药物为0.5mg·kg^(-1)羟考酮加2μg·kg^(-1)右美托咪定。2组药物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并装入镇痛泵,维持量为1mL·h^(-1),单次剂量为1.5mL,锁定时间为10min。记录2组患者在送麻醉后恢复室(T1)及术后6(T2)、12(T3)、24(T4)和48h(T5)时活动痛及静息痛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镇痛泵药物用量、镇痛急救措施次数及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观察2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生命体征及Ramsay镇静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T2~T5时活动痛及T_2~T_4时静息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活动痛:PT2~T5=0.000;静息痛:PT2=0.018,PT3=0.001,PT4=0.010);实验组患者镇痛泵药物用量和紧急镇痛措施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00;P=0.029);实验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30);实验组患者恶心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23),2组患者术后48h内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考酮联合右美托咪定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术后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考酮 右美托咪定 术后镇痛 结肠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gaSure血管闭合系统、超声刀及电刀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应用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丁宏文 毕晓晨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93-394,共2页
目的比较应用LigaSure血管闭合系统、超声刀及单极高频电刀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2010年4月213例住院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71例使用LigaSure血管闭合系统(LigaSure组)、73例使... 目的比较应用LigaSure血管闭合系统、超声刀及单极高频电刀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2010年4月213例住院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71例使用LigaSure血管闭合系统(LigaSure组)、73例使用超声刀(超声刀组)、69例使用单极高频电刀(电刀组),比较3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21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LigaSure组和超声刀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低于电刀组,平均住院费用高于电刀组(P<0.05),而LigaSure组和超声刀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3组平均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住院天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使用LigaSure血管闭合系统或超声刀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提高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GASURE血管闭合系统 超声疗法 电凝术 腹腔镜检查 阑尾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手术期口服肠内营养制剂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营养免疫状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24
11
作者 沈海滨 刘小金 +1 位作者 刘锐 沈忠 《浙江医学》 CAS 2018年第8期843-847,共5页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口服肠内营养制剂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行根治性切除术的结直肠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术前3d及术后早期给予口服肠内营养制剂瑞能)和对照组(术...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口服肠内营养制剂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行根治性切除术的结直肠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术前3d及术后早期给予口服肠内营养制剂瑞能)和对照组(术前3d及术后早期给予传统饮食)各4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肠道准备不良反应、术中肠道清洁度、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监测并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术后1d、术后7d的营养指标(体重、BMI、上臂中部肌肉周长、Hb、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血清转铁蛋白)和免疫功能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结果观察组患者肠道准备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而术中肠道清洁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非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营养指标、免疫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d,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7d,观察组营养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结直肠癌围手术期给予口服肠内营养制剂有助于肠道清洁,改善患者营养免疫状况,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安全、简便的方法,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肠内营养 免疫功能 围手术期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内激光联合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咸罗 张强 +5 位作者 柳小刚 汤永胜 钱小星 陈克辉 娄尧强 胡开兵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6年第4期227-229,共3页
目的评价改进腔内激光(EVLT)联合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下肢静脉曲张90例116条下肢。按病因和病情采用3种手术治疗(1)A组临床表现明显的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24条下肢,作股浅静脉瓣膜包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EVLT+内... 目的评价改进腔内激光(EVLT)联合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下肢静脉曲张90例116条下肢。按病因和病情采用3种手术治疗(1)A组临床表现明显的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24条下肢,作股浅静脉瓣膜包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EVLT+内镜下小腿内侧交通静脉离断术SEPS;(2)B组轻度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26条下肢,作大隐静脉高位结扎+EVLT+SEPS;(3)C组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66条下肢,作大隐静脉高位结扎+EVLT。结果平均随访20个月,3组患者均无复发,临床症状和体征消退或好转,溃疡均愈合。彩超检查示大隐静脉全程闭合,无血流信号,深静脉回流通畅。结论EVLT具有微创、安全、操作简单和疗效良好的优点,针对病因和病情联合不同手术治疗下肢静脉病变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手术 静脉曲张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探讨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红东 张强 +1 位作者 季必宏 许华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4年第2期132-132,137,共2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可行性和适应证。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8年 9月~ 2 0 0 2年 12月 32例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的经验。结果  30例顺利完成手术 ,2例中转开腹 ,其中 1例发现回盲部肿瘤 ,1例肠管间分离困难。...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可行性和适应证。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8年 9月~ 2 0 0 2年 12月 32例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的经验。结果  30例顺利完成手术 ,2例中转开腹 ,其中 1例发现回盲部肿瘤 ,1例肠管间分离困难。全组随访 3~ 2 4个月 ,平均 2 0个月 ,未见肠梗阻复发。 结论 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可行 ,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再次形成肠粘连的机会少、住院时间短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连性肠梗阻 腹腔镜 松解术 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颅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坚良 钱浪 +1 位作者 王少成 宋丹虹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1997年第2期115-116,共2页
近2年来,我们采用钻颅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22例,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血肿碎吸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腔导管手动抽吸治疗急性中央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被引量:7
15
作者 韩伟 王林君 +4 位作者 王松茂 董阳民 孟路阳 田坤 蒋焕乐 《浙江医学》 CAS 2019年第23期2529-2532,2539,共5页
目的探讨大腔导管手动抽吸(MAT)技术治疗急性中央型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血栓清除治疗的41例急性中央型DVT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取MAT辅助导管接触性溶栓(CDT)治疗(A组)15例,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术(... 目的探讨大腔导管手动抽吸(MAT)技术治疗急性中央型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血栓清除治疗的41例急性中央型DVT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取MAT辅助导管接触性溶栓(CDT)治疗(A组)15例,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术(PMT)辅助CDT治疗(B组)26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放射暴露时间、血栓清除率、植入支架比例、治疗持续时间、尿激酶(UK)总用量、手术前后Hb变化、住院时间、总费用、介入耗材费用、6个月时Villalta评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等指标。结果两组技术成功率均为100.0%。A组患者治疗持续时间、UK总用量均高于B组,介入耗材费用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放射暴露时间、血栓清除率、植入支架比例、住院时间、总费用、6个月时Villalta评分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均无穿刺点、消化道及颅内等严重出血事件发生;术中及术毕前造影均未发现血管壁损伤;无症状性肺动脉栓塞(PE)等不良事件。结论MAT技术治疗中央型DVT有效、经济、安全,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 大腔导管手动抽吸 导管接触性溶栓 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患者合并皮肤软组织感染病原学分布及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傅莉萍 孟路阳 +2 位作者 金剑虹 王保法 徐新鹏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0期1636-1638,共3页
糖尿病肾病是临床常见的合并症,随着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增加,其发生率也逐年增加,目前已成为引起终末期肾病发生的第二大疾病[1].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机制复杂,因此一旦引起终末期肾病发生,临床治疗难度将远大于其他肾病疾病,严重危险患者的... 糖尿病肾病是临床常见的合并症,随着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增加,其发生率也逐年增加,目前已成为引起终末期肾病发生的第二大疾病[1].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机制复杂,因此一旦引起终末期肾病发生,临床治疗难度将远大于其他肾病疾病,严重危险患者的生命健康[2].相关研究显示[3],糖尿病患者本身存在免疫功能紊乱,而合并肾病患者其机体耐受能力更差,极易发生各类型感染疾病,皮肤感染是糖尿病肾病患者常见感染疾病,目前关于糖尿病肾病合并皮肤软组织感染是研究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就合并皮肤软组织感染的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病原学及多因素分析,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患者 皮肤软组织感染 多因素分析 病原学分布 终末期肾病 感染疾病 临床治疗 免疫功能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rvivin、CyclinD1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海明 王聪伟 +1 位作者 李松林 许延发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524-526,528,共4页
目的观察Survivin和CyclinD1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4例大肠癌组织、30例癌旁组织、10例正常黏膜组织中Survivin、CyclinD1的表达情况。结果大肠癌组织中Survivin、CyclinD... 目的观察Survivin和CyclinD1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4例大肠癌组织、30例癌旁组织、10例正常黏膜组织中Survivin、CyclinD1的表达情况。结果大肠癌组织中Survivin、CyclinD1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正常黏膜组织无Survivin、CyclinD1表达;Survivin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组织类型及组织分级、大体类型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显著相关(P<0.05),CyclinD1表达与大肠癌各临床病理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Survivin阳性生存率显著低于Survivin阴性患者,CyclinD1阳性生存率显著低于CyclinD1阴性患者(P<0.05);Survivin、CyclinD1在大肠癌中表达正相关(P<0.05)。结论Survivin表达与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密切相关,提示预后不良,可作为大肠癌侵袭性和预后评估的生物学指标;CyclinD1表达提示预后不良,是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Survivin、CyclinD1在大肠癌的发生过程中既有独立的功能,又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SURVIVIN CycfinD1 免疫组织化学 细胞周期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伐沙班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大鼠血管内皮功能及p38MAPK/NF-κB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5
18
作者 田坤 孟路阳 陈世伟 《中国药师》 CAS 2018年第5期757-760,765,共5页
目的:探究利伐沙班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大鼠血管内皮功能及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核因子κB(NF-κB)通路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利伐沙班低剂量组、利伐沙班中剂量组、利伐沙班高剂量组,给药2周后... 目的:探究利伐沙班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大鼠血管内皮功能及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核因子κB(NF-κB)通路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利伐沙班低剂量组、利伐沙班中剂量组、利伐沙班高剂量组,给药2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1)含量;检测血清中内皮细胞的数量;检测动脉血管中p38MAPK、p-p38MAPK、NF-κB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利伐沙班组静脉血中内皮细胞数量减少;利伐沙班组血清中NO显著高于模型组,ET-1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利伐沙班组动脉中p-p38MAPK的表达量显著低于模型组,NF-κB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利伐沙班能够改善ASO大鼠血管内皮功能,推测是通过调控p38MAPK/NF-κB通路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伐沙班 动脉硬化闭塞症 血管内皮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小腿交通静脉离断术治疗静脉性溃疡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咸罗 钱小星 +9 位作者 张强 陈克辉 胡开兵 周高潮 柳小刚 黄士明 汤永胜 王家文 徐晓峰 张培华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5年第2期120-121,共2页
关键词 下肢 静脉功能不全 外科手术 内窥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下动脉腔内成形术治疗缺血性糖尿病足病变 被引量:3
20
作者 娄尧强 徐侃 +4 位作者 王林君 王晓栋 王松茂 金晔 孟路阳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17期21-22,共2页
目的探讨膝下动脉腔内成形术(PAT)在治疗缺血性糖尿病足病变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1月~2010年3月采用膝下PTA治疗糖尿病足膝下血管狭窄闭塞性病变病例26例,并与同期采用保守治疗的17例相比。观察患者的跛行距离、静息痛缓解... 目的探讨膝下动脉腔内成形术(PAT)在治疗缺血性糖尿病足病变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1月~2010年3月采用膝下PTA治疗糖尿病足膝下血管狭窄闭塞性病变病例26例,并与同期采用保守治疗的17例相比。观察患者的跛行距离、静息痛缓解率、溃疡愈合率、截肢率和ABI变化等。结果 PTA组手术成功率90.9%。术前ABI 0.35±0.14,术后升至0.67±0.23,静息痛者术后疼痛消失10例(83.3%),溃疡愈合12条(75.0%),高位截肢1条(3.0%)。保守组治疗前ABI 0.30±0.19,治疗后0.52±0.27,静息痛者疼痛消失4例(57.1%)。溃疡愈合3条(37.5%),高位截肢2条(16.7%)。结论膝下动脉腔内成形术在糖尿病足膝下小动脉病变中,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低,疗效确切,可降低患者的病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动脉硬化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savvy球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