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杭州市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吴佳丽 顾洪琴 +2 位作者 俞云松 魏泽庆 马亦林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2年第3期140-142,共3页
目的 :了解杭州市产超广谱 β内酰胺酶 (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情况。 方法 :收集杭州市区 5所医院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共 198株 ,用酶抑制剂增强纸片扩散试验确证产ESBLs细菌 ,琼脂扩散法测定其对17种抗... 目的 :了解杭州市产超广谱 β内酰胺酶 (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情况。 方法 :收集杭州市区 5所医院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共 198株 ,用酶抑制剂增强纸片扩散试验确证产ESBLs细菌 ,琼脂扩散法测定其对17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12 7株大肠埃希菌和 71株肺炎克雷伯菌ESBLs检出率分别为 31.5 %和 15 .5 %。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为 0 ,抗菌作用较强的抗生素还有拉氧头孢、头孢哌酮 舒巴坦和哌拉西林 三唑巴坦 ,耐药率分别为 3.9%、3.9%和 2 3.5 %。而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唑、氨苄西林 舒巴坦、替卡西林 克拉维酸、阿莫西林 克拉维酸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 >5 0 %。结论 :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较高 ,临床治疗中要选择适当抗菌药并对产ESBLs菌株实行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杭州市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 耐药性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37例杭州市老年人龋病及牙周病调查分析
2
作者 彭春梅 王莹 邢秀莲 《浙江预防医学》 1997年第2期55-56,共2页
龋病和牙周病是老年人口腔中的常见病,也是“老掉牙”的主要原因。冠龋、根龋、牙龈退缩、牙周炎等均随年龄的增长而递增。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口占全社会的比重越来越大,为了做好老年人口腔疾病的防治保健工作,我们对杭州市437... 龋病和牙周病是老年人口腔中的常见病,也是“老掉牙”的主要原因。冠龋、根龋、牙龈退缩、牙周炎等均随年龄的增长而递增。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口占全社会的比重越来越大,为了做好老年人口腔疾病的防治保健工作,我们对杭州市437例65岁至75岁的老年人进行口腔检查,现就检查情况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一、最近一年内选择杭州市两所老年大学、六个居民区的离退休人员,对其中437名65岁至75岁的老人进行口腔检查,男性214名,女性223名。二、检查方法按照WHO的龋病调查统一标准及方法,采用5号探针和平面口镜在自然光线下进行检查,检查者为从事口腔专业5年以上具大学本科毕业的人员。专用表格记录,统一标准如下:活动龋以牙为单位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齿 牙周病 老年人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速度成像同步测定右心室三尖瓣环速度和Tei指数评估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功能 被引量:5
3
作者 宋则周 马静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年第12期1342-1345,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同步测定右室游离壁三尖瓣环运动速度和Tei指数评估肺动脉高压(PAH)患者右室功能的联合应用价值。方法:58例PAH患者和47例健康人入选本研究。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右室游离壁厚度,右房、右室舒张... 目的:探讨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同步测定右室游离壁三尖瓣环运动速度和Tei指数评估肺动脉高压(PAH)患者右室功能的联合应用价值。方法:58例PAH患者和47例健康人入选本研究。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右室游离壁厚度,右房、右室舒张末期面积和收缩末期面积(RAEDA,RAESA,RVEDA,RVESA)并计算右室面积变化率;获取入选者标准心尖部右室流入道长轴和四腔观TVI图像,离线分析右室4个壁三尖瓣环处组织速度曲线,测量右室游离壁三尖瓣环处收缩期峰值速度(Sa)、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a);依据公式计算右室4个壁瓣环处Tei指数,取其平均值作为右室整体心肌做功指数。结果:与正常人相比,PAH患者具有更厚的右室游离壁,更大的RAEDA、RAESA、RVEDA、RVESA、Tei指数,更高的肺动脉收缩压,更低的右室面积变化率、Sa、Ea、Aa、Ea/Aa。PAH患者右室结构参数(右室游离壁厚度,RAEDA、RAESA、RVEDA、RVESA)与功能参数(Tei指数、Sa、Ea、Aa、Ea/Aa、右室面积变化率)间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0.34~0.76,P<0.05~0.001)。PAH患者Sa、Ea、Aa、Ea/Aa、右室面积变化率与Tei指数均有一定的相关性(r=0.39~0.68,P<0.05~0.001)。结论:QTVI技术同步测定三尖瓣环运动指标和Tei指数可更好地评估PAH患者右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肺动脉高压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TEI指数 右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地区皮肤科细菌感染患者分离的革兰阳性球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4
作者 陈轼 康云平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10-310,共1页
目的对皮肤科细菌感染患者分离的革兰阳性球菌的药物敏感性进行分析。方法采用ATB系统鉴定细菌,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WHONET5.2软件分析药敏结果。结果2004年7月-2006年4月杭州地区皮肤科细菌感染患者分离的547株革兰阳性球菌中... 目的对皮肤科细菌感染患者分离的革兰阳性球菌的药物敏感性进行分析。方法采用ATB系统鉴定细菌,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WHONET5.2软件分析药敏结果。结果2004年7月-2006年4月杭州地区皮肤科细菌感染患者分离的547株革兰阳性球菌中分离率占前五位的是金葡菌(64.0%)、化脓链球菌(12.8%)、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12.6%)、粪肠球菌(5.3%)和无乳链球菌(2.4%)。MRCNS的检出率高于金葡菌。对MRSA和MRCNS敏感性较高是万古霉素(100%,100%)、替考拉宁(100%,100%)、呋喃妥因(100%)、利福平(95%和87.5%)和米诺环素(80%和93.8%);对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MSS)对除庆大霉素(46^9%)外的抗生素敏感性均较高,两者对青霉素和红霉素的敏感性均不高。化脓链球菌和无乳链球菌对青霉素(100%)、万古霉素(100%)、头孢噻肟(100%)、左氧氟沙星(91.8%和92.3%)与氯霉素(82.0%和80.0%)的敏感性较高。对粪肠球菌,青霉素类和糖肽类抗生素的敏感性仍然很高(100%),高耐氨基糖苷类肠球菌的检出率较高(〉50%)。结论皮肤组织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没有大的变化,MRS相对MSS具有明显的多重耐药性。CNS感染发生多重耐药的可能性要高于金葡菌。链球菌耐药谱变化不大,但针对单个抗生素的敏感性在下降。针对高耐氨基糖苷类粪肠球菌应及时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科 革兰阳性球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月妊娠三种药物引产的临床观察
5
作者 林晓冰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0年第2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足月妊娠 药物引产 米索前列醇 DHAS 催产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性透气角膜接触镜治疗弱视三年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元元 杨灵萍 卢奕峰 《眼视光学杂志》 2006年第4期252-254,共3页
目的分析青少年屈光不正性弱视使用硬性透气角膜接触镜(rigid gas permeable,RGP)在三年中的视力矫正效果以及在屈光度、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attern-visual evoked potential,P-VEP)方面的变化及其机制。方法对23例年龄≥12周岁屈... 目的分析青少年屈光不正性弱视使用硬性透气角膜接触镜(rigid gas permeable,RGP)在三年中的视力矫正效果以及在屈光度、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attern-visual evoked potential,P-VEP)方面的变化及其机制。方法对23例年龄≥12周岁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男10例15眼,女13例17眼,平均年龄为(15.26±2.01)岁]在实验配戴RGP始末分别测定屈光度、矫正视力和P-VEP;所有RGP实验对象配戴镜片周期〉50周,且与同期20例青少年屈光不正性弱视框架镜验配者作对照。结果23例实验患者RGP验配适应时间为2~6d不等。至实验结束,近视球镜度RGP组增加-0.36Ds,柱镜度下降0.12Dc;框架镜对照组球镜度加深-0.81Ds;柱镜度无显著变化。实验末两组球镜度值比较,组间差值为0.55Ds(配对t检验P〈0.05)。矫正视力:RGP组与框架镜对照组实验前后自身对照,分别上升0.52±0.22和0.12±0.05(五分对数视力)。p-VEP检测:实验始末两组自身对照,P100波振幅无显著变化,P100波潜伏时两组分别缩短13ms和8ms,差异有显著性(配对t检验P〈0.01)。结论年龄≥12周岁青少年屈光不正性弱视可选择性地使用RGP,以提高弱视眼的矫正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治疗 青少年 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种中药对马拉色菌分离株的抑菌实验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郑晓晖 高进 +1 位作者 郑义 许爱娥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筛选有抑制马拉色菌分离株作用的中药。方法用试管药基法测定丹皮、秦皮、射干、陈皮、大黄、姜黄、白鲜皮、地肤子、青蒿9种中药的MIC。结果丹皮MIC0.225g/mL、秦皮MIC0.35g/mL、射干MIC0.35g/mL、陈皮MIC0.5g/mL、大黄MIC0.25g/m... 目的筛选有抑制马拉色菌分离株作用的中药。方法用试管药基法测定丹皮、秦皮、射干、陈皮、大黄、姜黄、白鲜皮、地肤子、青蒿9种中药的MIC。结果丹皮MIC0.225g/mL、秦皮MIC0.35g/mL、射干MIC0.35g/mL、陈皮MIC0.5g/mL、大黄MIC0.25g/mL、姜黄MIC0.5g/mL、白鲜皮MIC0.5g/mL、地肤子MIC0.5g/mL、青蒿MIC0.225g/mL。结论丹皮、大黄、青蒿具有明显抑制马拉色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拉色菌 分离株 抑菌 实验研究 中药 试管药基法 抗真菌剂 药理作用 丹皮 秦皮 射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殖性外毛根鞘囊肿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沈宏 乔刚 +2 位作者 王一玲 施桂芬 许爱娥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85-688,共4页
目的探讨增殖性外毛根鞘囊肿(proliferating trichilemmal cyst,PT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及组织发生.方法对9例良性、1例恶性和1例发生间变的PTC病例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光镜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9例良性PTC,女性8例,男性1例... 目的探讨增殖性外毛根鞘囊肿(proliferating trichilemmal cyst,PT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及组织发生.方法对9例良性、1例恶性和1例发生间变的PTC病例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光镜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9例良性PTC,女性8例,男性1例,年龄38~78岁,平均病程7.8年;2例恶性PTC年龄分别为82岁和47岁,平均病程为5年.良、恶性PTC共同特征为增生的鳞状上皮组成的瘤团中央突然角化,恶性PTC皮损迅速扩大,病理特征包括较多核分裂象、细胞异型性以及瘤组织侵犯周围正常组织.结论良、恶性PTC的区分应该依靠临床和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包括皮肤鳞状细胞癌和外毛根鞘癌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性外毛根鞘囊肿 恶性增殖性外毛根鞘囊肿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头状汗管囊腺瘤5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沈宏 王一玲 +1 位作者 施桂芬 许爱娥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36-439,共4页
目的 探讨乳头状汗管囊腺瘤 (SCAP)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诊断要点。方法 分析 5例SCAP临床资料 ,观察其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征。结果 本组男 4例、女 1例 ;发病年龄 0~ 14岁 ,临床上皮损表现为数个丘疹呈线状排列或孤立性结节、斑块... 目的 探讨乳头状汗管囊腺瘤 (SCAP)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诊断要点。方法 分析 5例SCAP临床资料 ,观察其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征。结果 本组男 4例、女 1例 ;发病年龄 0~ 14岁 ,临床上皮损表现为数个丘疹呈线状排列或孤立性结节、斑块。组织学特征 :大小不一的乳头状突起衬以两层上皮细胞。免疫表型 :SCAP绝大多数内层柱状细胞CK7、CK19阳性 ,外层立方细胞CK5 / 8、CK7阳性。结论 SCAP是一种少见的良性皮肤错构瘤 ,鉴别诊断包括乳头状汗腺囊腺瘤、管状大汗腺腺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汗管囊腺瘤 病理特征 诊断 免疫表型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着色性干皮病3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肖生祥 楚雍烈 +3 位作者 刘艳 冯义国 潘敏 赵斌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06-607,共2页
目的获取我国着色性干皮病(XP)患者更多的临床定量描述数据。方法回顾分析了我国39例X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岁以内发病者占2/3。28.2%的XP患者出现眼部病变,20.5%的患者出现神经病变。恶性肿瘤的平均发病年龄为19.3岁。患者父母为近... 目的获取我国着色性干皮病(XP)患者更多的临床定量描述数据。方法回顾分析了我国39例X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岁以内发病者占2/3。28.2%的XP患者出现眼部病变,20.5%的患者出现神经病变。恶性肿瘤的平均发病年龄为19.3岁。患者父母为近亲结婚者占61.3%,1/3患者中有兄弟姊妹同患本病。兄弟姊妹同患本病者,父母近亲结婚达72.7%。结论本组XP患者发生恶性肿瘤的平均年龄(19.3岁)大于国外平均发病年龄(8岁)。本组XP患者的存活年龄比国外患者大。近亲结婚者后代出现XP患者,兄弟姊妹同患本病比非近亲结婚者可能性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色性干皮病 恶性皮肤肿瘤 近亲结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腰椎内固定术中椎弓根螺钉植入深度对邻椎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顾军 王以进 +4 位作者 端木群力 伍峻松 韩贵和 吴永方 魏威 《中国骨伤》 CAS 2010年第11期845-848,共4页
目的:观察脊柱内固定术中不同椎弓根螺钉植入深度对邻椎生物力学环境和退行性变的影响,探讨椎体内固定强度与邻椎病发生的关系。方法:雄性10月龄玻尔杂交山羊16只,体重为25~30kg,随机分为对照组(N组)和3组内固定组,每组4只。内固定组建... 目的:观察脊柱内固定术中不同椎弓根螺钉植入深度对邻椎生物力学环境和退行性变的影响,探讨椎体内固定强度与邻椎病发生的关系。方法:雄性10月龄玻尔杂交山羊16只,体重为25~30kg,随机分为对照组(N组)和3组内固定组,每组4只。内固定组建立L4脊柱不稳定骨折病理模型,以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脊柱L3-L5节段,按螺钉长度不同分为:长钉组(L组),内固定螺钉长度为25mm;中钉组(M组),螺钉长度为20mm;短钉组(S组),螺钉长度为15mm,内固定后进行后路小关节融合;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术后24周,制备对照组与内固定组L3-S1腰椎标本,测量上位未融合椎体(L2)和椎间盘应变和应力,进行影像学、组织学观察,计算MRI指数。结果:与N组相比,L组标本L2节段椎体、椎间盘的活动和应力均增加(P<0.05),MRI指数未见显著改变(P>0.05),髓核中出现多数退变细胞。M、S组标本上位邻椎受力和髓核退行性改变发生情况不显著(P>0.05)。结论:在山羊腰椎内固定融合术中,局部坚强固定可能增加上位未融合节段的活动和承受的应力,促进椎间盘退行性变,导致邻椎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脊柱融合术 内固定器 生物力学 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体育活动中的损伤及预防 被引量:9
12
作者 韩乙庭 须许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74-376,共3页
中、小学体育课中的损伤比较少见,发生骨折、脱位则更为少见,但一旦发生,对学生、家长和学校都带来一定的影响。近年来我们治疗了51例中、小学生在学校体育活动时发生骨折、脱位的病例,针对发生原因,提出了预防措施。
关键词 学校 体育活动 运动损伤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癜风中医辨证规律的探讨 被引量:10
13
作者 刘佳 许爱娥 朱光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11期2404-2406,共3页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而又难治的顽固病症,因其病因尚未明确,因而形成临床中医证型错综复杂的状况。为了规范中医辨证规律,以中医证候及病因为切入点,探讨白癜风临床证候分布与分期规律,并进一步论证了此辨证的有效性,为白癜风临床辨证论治...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而又难治的顽固病症,因其病因尚未明确,因而形成临床中医证型错综复杂的状况。为了规范中医辨证规律,以中医证候及病因为切入点,探讨白癜风临床证候分布与分期规律,并进一步论证了此辨证的有效性,为白癜风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依据,并提出了规范辨证规律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中医辨证 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免疫金渗滤试验、生物素-链霉亲和素一步法与培养法检测淋球菌抗原的对比 被引量:3
14
作者 董玉娥 沈建根 +1 位作者 潘卫利 程东庆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41-342,共2页
目的 探讨斑点免疫金渗滤试验 (DIGFA)、生物素 链霉亲和素一步法及培养法检测淋球菌抗原的优缺点。方法 同时用DIGFA、生物素 链霉亲和素一步法及培养法检测临床疑诊淋病患者 110例泌尿生殖道标本中的淋球菌抗原 ,并相互比较。结果... 目的 探讨斑点免疫金渗滤试验 (DIGFA)、生物素 链霉亲和素一步法及培养法检测淋球菌抗原的优缺点。方法 同时用DIGFA、生物素 链霉亲和素一步法及培养法检测临床疑诊淋病患者 110例泌尿生殖道标本中的淋球菌抗原 ,并相互比较。结果 DIGFA和生物素 链霉亲和素一步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 97.53 %、92 .85%和 96.2 9%、89.2 8%。配对计数资料 χ2 检验 ,两法分别与培养法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结论 检测淋球菌抗原的DIG FA、生物素 链霉亲和素一步法是一种简易、快速、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免疫金渗滤试验 生物素-链霉亲和素一步法 培养法 检测 淋球菌 抗原 淋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消耗试验用于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被引量:3
15
作者 夏修蛟 宋为民 +3 位作者 金海生 郑俊惠 康云平 许爱娥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41-543,共3页
目的 : 评价葡萄糖消耗试验应用于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可行性。方法 : 分析 8种抗真菌药物与 4 0株临床分离菌株在仅含葡萄糖为碳源的酵母氮培养基 (YNBG)上孵育后葡萄糖的浓度变化 ,反映真菌细胞的受抑制程度 ,同时与NCCLSM2 ... 目的 : 评价葡萄糖消耗试验应用于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的可行性。方法 : 分析 8种抗真菌药物与 4 0株临床分离菌株在仅含葡萄糖为碳源的酵母氮培养基 (YNBG)上孵育后葡萄糖的浓度变化 ,反映真菌细胞的受抑制程度 ,同时与NCCLSM2 7-A液基微量稀释法对比。结果 : 葡萄糖消耗试验在念珠菌和隐球菌的药敏测定中至少可以节省 2 0小时 ,对须癣毛癣菌则至少可节省 4 0小时 ;除两种方法测得的联苯苄唑MIC符合程度较低外 ,两种方法测得的两性霉素B、特比萘芬、伊曲康唑、酮康唑、咪康唑、氟康唑、环吡酮胺的MIC符合程度均较高。在评价由较低或较高浓度药物诱导的真菌细胞受抑制程度时 ,葡萄糖消耗试验更精确。结论 : 葡萄糖消耗试验具有客观量化、快捷、精确的优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消耗试验 体外 抗真菌药物 药物敏感性 试验 最低抑菌浓度 液基微量稀释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与右心导管法评估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功能的对照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宋则周 马静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86-688,共3页
目的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评估肺动脉高压(PAH)右心室功能的准确性。方法58例PAH患者入选本研究。常规超声测量右心室舒张末期面积和收缩末期面积(RVEDA,RVESA)并计算右心室面积变化率;获取入选者标准心尖部右心室流入道长轴和四... 目的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评估肺动脉高压(PAH)右心室功能的准确性。方法58例PAH患者入选本研究。常规超声测量右心室舒张末期面积和收缩末期面积(RVEDA,RVESA)并计算右心室面积变化率;获取入选者标准心尖部右心室流入道长轴和四腔观TVI图像,离线分析右心室4个壁三尖瓣环处组织速度曲线,测量右心室游离壁三尖瓣环处收缩期峰值速度(Sa)、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a);依据公式计算右心室4个壁瓣环处Tei指数,取其平均值作为右心室整体心肌做功指数。于超声心动图检查24h内对入选者行右心导管检查,测定每搏量、心输出量、每搏量指数和心脏指数。结果两种方法测定的右心室功能参数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Tei指数与右心导管测定的右心室功能参数相关性最好,而Aa、Ea与右心导管测定的右心室功能参数呈低度相关,右心室面积变化率、Sa、Ea/Aa与右心导管测定的右心室功能参数呈中度相关。结论QTVI技术是评估PAH患者右心室功能的可靠准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肺动脉高压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心导管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原始抗原(CD_(34))在毛发上皮瘤和基底细胞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5
17
作者 沈宏 张晴 施源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88-89,共2页
毛发上皮瘤是一种向毛囊分化的良性肿瘤,常与基底细胞癌混淆。应用人类原始抗原(CD34)检测7例毛发上皮瘤和12例基底细胞癌中表达,结果:在正常皮肤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周围和真皮内梭形细胞、毛囊、小汗腺周围梭形细胞阳性。... 毛发上皮瘤是一种向毛囊分化的良性肿瘤,常与基底细胞癌混淆。应用人类原始抗原(CD34)检测7例毛发上皮瘤和12例基底细胞癌中表达,结果:在正常皮肤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周围和真皮内梭形细胞、毛囊、小汗腺周围梭形细胞阳性。毛发上皮瘤瘤团周围梭形细胞阳性,而基底细胞癌外周间质阴性,说明CD34染色有助于鉴别这两种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原始抗原 毛发上皮瘤 基底细胞瘤 皮肤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素减退性皮损的蕈样肉芽肿2例报告 被引量:4
18
作者 沈宏 王宏雁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83-184,共2页
关键词 色素减退性皮损 蕈样肉芽肿 HMF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肝康对急性肝损伤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朱起贵 黄谦 朱建红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保肝康抗肝损伤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D-GlaN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观察保肝康对此模型肝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①保肝康有抑制肝细胞凋亡的作用。②Fas/FasL的表达率与肝细胞凋亡呈平行相关。结论:①保肝康... 目的:探讨保肝康抗肝损伤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D-GlaN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观察保肝康对此模型肝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①保肝康有抑制肝细胞凋亡的作用。②Fas/FasL的表达率与肝细胞凋亡呈平行相关。结论:①保肝康抑制肝细胞凋亡的作用是其抗肝损伤的作用机理之一。②保肝康抑制肝细胞凋亡作用机理可能是下调Fas/FasL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损伤 肝细胞凋亡 影响 中药 药理 中医学 半乳糖胺 保肝康 药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86个白癜风家系遗传方式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孙秀坤 许爱娥 尉晓冬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723-724,共2页
目的 研究浙江地区白癜风患者的家系遗传特征。方法 以先证者为核心 ,回顾性调查其家系成员白癜风患病情况 ,填写调查表 ,对有家族史者绘制家系图谱。结果 在 2 473例白癜风先症者中 ,有遗传家族史者 2 86例 ,遗传率 11.6%。 2 86个... 目的 研究浙江地区白癜风患者的家系遗传特征。方法 以先证者为核心 ,回顾性调查其家系成员白癜风患病情况 ,填写调查表 ,对有家族史者绘制家系图谱。结果 在 2 473例白癜风先症者中 ,有遗传家族史者 2 86例 ,遗传率 11.6%。 2 86个家系中绝大多数均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点 ,个别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未见性联遗传模式。结论 白癜风的家系遗传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系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