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人环制信管控杭州市蜜饯生产企业风险研究
1
作者 许韩山 徐黎 +3 位作者 周欣怡 刘将 沈国芳 肖功年 《中国食品》 2024年第10期71-73,共3页
人环制信是人员结构、环境设施、制度履行和信息沟通的缩写,是《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GB/T 33300-2016)的核心内容,旨在分析食品加工企业潜在风险影响因素。其中,人员结构主要包括健康状态、人员意识、工作能力、任职要求等核心... 人环制信是人员结构、环境设施、制度履行和信息沟通的缩写,是《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GB/T 33300-2016)的核心内容,旨在分析食品加工企业潜在风险影响因素。其中,人员结构主要包括健康状态、人员意识、工作能力、任职要求等核心内容;环境设施主要包括车间生产设备、检测设备、检测环境、车间环境卫生、车间内通风状况、车间环境温湿度、安全生产(消防设备)、车间虫害管控等;制度履行主要包括法律法规以及标准的执行、岗位工作标准、原始记录、工艺标准的执行等;信息沟通主要包括不同岗位管理沟通、生产过程、产品储存运输的信息传递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沟通 车间环境 消防设备 工艺标准 信息传递 检测设备 通风状况 环境温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食品药品检验系统实验室质量监督措施的有效利用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珊珊 《食品安全导刊》 2021年第30期35-36,共2页
食品药品的安全性与人们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着社会稳定发展的正常秩序。随着人们对食品药品安全质量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必须要保证食品药品检验系统的全面性和有效性,本文就实验室检验质量监督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 食品药品的安全性与人们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着社会稳定发展的正常秩序。随着人们对食品药品安全质量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必须要保证食品药品检验系统的全面性和有效性,本文就实验室检验质量监督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利用策略,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药品检验系统 实验室质量监督措施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红酵素食品中匹克硫酸钠、双醋酚丁等多种致泄类非法添加物的风险分析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陈美春 贾彦博 +1 位作者 孙岚 裘一婧 《分析仪器》 CAS 2023年第2期89-95,共7页
目的:了解电商平台在售酵素食品中匹克硫酸钠、双醋酚丁等多种致泄类非法添加物的添加现状,为今后质量监督执法和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电商平台在售酵素食品进行随机买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对匹可硫酸钠、双醋酚丁、... 目的:了解电商平台在售酵素食品中匹克硫酸钠、双醋酚丁等多种致泄类非法添加物的添加现状,为今后质量监督执法和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电商平台在售酵素食品进行随机买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对匹可硫酸钠、双醋酚丁、比沙可啶、脱乙酰比沙可啶、酚酞、西布曲明等6种致泄类非法添加物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对在电商平台采购的82批次酵素食品进行6种致泄类非法添加物含量的检测分析,检测结果表明,82批次酵素食品中检出本研究重点监测的非法添加物20批,非法添加物质阳性检出率达24.4%。结论:酵素食品特别是凉果类酵素食品、果冻类酵素食品、饮料类酵素食品存在非法添加缓泻类物质的情况,今后应进一步加强酵素食品中致泄类非法添加物的风险监测力度,确保酵素食品质量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素食品 致泄类 非法添加物 风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蛋白质组学的食品鉴伪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马科锋 王红青 +3 位作者 贾彦博 励炯 林伟杰 姜荷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8年第14期3686-3692,共7页
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广受社会关注,食品掺伪现象是食品质量安全中最严重的问题。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生物技术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被广泛地应用到食品安全检测及真伪鉴别研究中,为食品科学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具有... 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广受社会关注,食品掺伪现象是食品质量安全中最严重的问题。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生物技术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被广泛地应用到食品安全检测及真伪鉴别研究中,为食品科学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本文对食品掺伪以及蛋白质组学技术在食品鉴伪研究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介绍了蛋白质组学技术在食品掺假鉴别中的应用前景,并对将来食品鉴伪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掺伪 蛋白质组学 鉴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的老人食品功能性研究
5
作者 陈曾三 《杭州食品科技》 2001年第4期31-33,共3页
关键词 日本 老人食品 功能性确定 研究背景 营养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MS/MS测定凉果类酵素食品中的致泻类非法添加物 被引量:2
6
作者 裘一婧 贾彦博 +5 位作者 江海 孙岚 陈美春 陈丽芳 余菁 林舒忆 《发酵科技通讯》 CAS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建立了一种简便准确检测凉果类酵素食品中非法添加多种致泻类化合物的UPLC-MS/MS检测方法。采用超微冷冻技术粉碎样本,用Oasis PRIME HLB固相萃取SPE净化;采用UPLC-MS/MS法,以浓度为0.02 mol/L的乙酸铵水溶液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以COR... 建立了一种简便准确检测凉果类酵素食品中非法添加多种致泻类化合物的UPLC-MS/MS检测方法。采用超微冷冻技术粉碎样本,用Oasis PRIME HLB固相萃取SPE净化;采用UPLC-MS/MS法,以浓度为0.02 mol/L的乙酸铵水溶液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以CORTECS UPLC C18(1.6μm,2.1 mm×100 mm)色谱柱进行分离;采用串联四级杆质谱仪对凉果类酵素食品中的6种致泻类非法添加化合物进行定量检测。检测结果:线性范围为1~1000μg/L,相关性r^(2)≥0.9961;方法检测限LOD为0.1~1.0μg/kg,定量限LOQ为0.3~3.0μg/kg,高、中、低平均回收率均为82.5%~105.3%;日内精密度的RSD(n=9)为0.8%~3.7%。该检测方法专属性强、操作快捷,可作为凉果类酵素食品中致泻类非法添加化合物的有效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LC-MS/MS 凉果类 酵素食品 添加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椰毒假单胞菌酵米亚种实时荧光PCR检测的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林捷 方陈玉 +3 位作者 陆晶芳 尹丹韩 赵奇琦 王加胜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0年第11期3538-3544,共7页
目的建立食品中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方法根据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16S^23S rRNA基因片段序列,用Oligo7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和一个TaqMan探针,摸索最佳退火温度,最佳引物和探针浓度,建立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 目的建立食品中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方法根据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16S^23S rRNA基因片段序列,用Oligo7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和一个TaqMan探针,摸索最佳退火温度,最佳引物和探针浓度,建立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通过对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以及22种其他标准菌株进行实时荧光PCR检测,验证本法的特异性和抗干扰性。同时从菌液浓度和DNA浓度水平上进行研究,确定该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结果用该方法检测23种菌,除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外,其他22种细菌均为阴性。抗干扰性试验显示杂菌对检测结果不影响,本法抗干扰能力强。通过灵敏度试验的研究,确定本法检测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的菌液灵敏度为1×10^2 CFU/mL,DNA灵敏度为250 fg/μL。结论本试验设计的引物和探针具有较强特异性、抗干扰性以及灵敏度,该方法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 实时荧光PCR TAQMAN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品供应链新模式下异地仓设置实践和思考 被引量:1
8
作者 余佳 沈国芳 +2 位作者 金萱 彭彦 何林飞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2期11-15,共5页
目的为药品供应链新模式下异地仓的设置提出可行性建议。方法分析异地仓设置的动因与成效。实地调研3家跨省异地仓药品批发企业,统计3家企业异地仓年销售额、异地仓所在地政府增加的税收、降低的运输成本及减少的药品破损费用。分析异... 目的为药品供应链新模式下异地仓的设置提出可行性建议。方法分析异地仓设置的动因与成效。实地调研3家跨省异地仓药品批发企业,统计3家企业异地仓年销售额、异地仓所在地政府增加的税收、降低的运输成本及减少的药品破损费用。分析异地仓设置现存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结果3家企业异地仓年销售额分别为400万元、3.72亿元、20亿元,当地政府增加的税收分别为52万元、23万元、1.1亿元;降低的运输成本分别为2万元、100万元、4000万元;减少的药品破损费用分别为1万元、3万元、500万元。结论异地仓的设置,能增加当地政府的税收,降低企业的流通成本,保障药品供应及时,但仍存在药品信息无法完成实时对接,物流成本增加,监管不到位等问题。要合理高效设置,建议整合内部资源,实现多仓协同;优化物流及配送体系,标准化第三方物流;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互联升级信息系统;加强异地仓数据监管,统一检查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供应链 模式创新 药品批发企业 异地仓 药品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食品检验在保障食品安全中的重要性及其局限性 被引量:5
9
作者 张艺伟 《现代食品》 2020年第1期154-156,共3页
社会经济的推进式发展极大丰富了当代我国居民的精神、物质生活,养生观念成为当下人民群众所竞相追逐的时代潮流,这也意味着我国居民在身心健康方面的保护意识正不断觉醒。食品是维系人类生产、生存、生活的基本要素,因此食品的质量、... 社会经济的推进式发展极大丰富了当代我国居民的精神、物质生活,养生观念成为当下人民群众所竞相追逐的时代潮流,这也意味着我国居民在身心健康方面的保护意识正不断觉醒。食品是维系人类生产、生存、生活的基本要素,因此食品的质量、安全可谓关系重大,牵扯社稷民生。食品检验工作作为把关食品品质、安全的关键门槛,各相关监管部门务必要严抓、狠抓,为人民饮食安全树立坚实保障,方能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活得舒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检验 重要性 局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食品检验检测过程中的样品管理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艺伟 《食品安全导刊》 2019年第36期58-58,共1页
自我国大力开展经济建设以来,居民的生活水平获得了显著提升,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加,鉴于近些年来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食品检测工作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这要求我国必须持续提升食品检验检测技术水平,以便于提前发现食品... 自我国大力开展经济建设以来,居民的生活水平获得了显著提升,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加,鉴于近些年来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食品检测工作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这要求我国必须持续提升食品检验检测技术水平,以便于提前发现食品安全隐患。基于此种状况下,本文将以食品检验检测过程中的样品管理为例,深入分析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希望有助于我国食品检验检测水平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检验检测 样品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食品综合研究所当前工作情况
11
作者 陈原 《杭州食品科技》 2000年第2期34-36,共3页
关键词 日本 食品综合研究所 研究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壁灵芝孢子粉重金属含量、破壁率及杂质掺混情况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励炯 宋旭峰 +1 位作者 朱健 裘一婧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171-2174,共4页
目的:考察破壁灵芝孢子粉的质量。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33批破壁灵芝孢子粉进行7种有害金属元素测定,并在显微镜下观测其破壁率及杂质掺混情况。结果:样品中铅的测定结果范围为0.045-4.2 mg/kg,砷为0.076-0.6... 目的:考察破壁灵芝孢子粉的质量。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33批破壁灵芝孢子粉进行7种有害金属元素测定,并在显微镜下观测其破壁率及杂质掺混情况。结果:样品中铅的测定结果范围为0.045-4.2 mg/kg,砷为0.076-0.62 mg/kg,汞为0-0.0063 mg/kg,锰为1.8-586 mg/kg,铬为0.033-334 mg/kg,镉为0.16-0.47 mg/kg,镍为0.046-26 mg/kg;破壁率低于95%及含有杂质的灵芝孢子粉占检测样品总数量的44%。结论:从重金属元素含量、破壁率及杂质掺混三方面来考察市售灵芝孢子粉的质量,其质量状况不容乐观,需引起相关质量监督部门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壁 灵芝孢子粉 重金属 破壁率 杂质掺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式固相萃取净化/UPLC-MS/MS法测定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中的13种非法添加化学成分 被引量:12
13
作者 励炯 邱红钰 +2 位作者 贾彦博 王红青 李玮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07-312,共6页
建立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中非法添加的13种降糖类化学成分的通过式固相萃取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样品用90%乙腈水溶液(含1%甲酸)提取后,提取液经Oasis PRi ME HLB固相萃取柱净化,以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15... 建立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中非法添加的13种降糖类化学成分的通过式固相萃取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样品用90%乙腈水溶液(含1%甲酸)提取后,提取液经Oasis PRi ME HLB固相萃取柱净化,以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150 mm×2.1 mm,1.7μm)色谱柱分离,以甲醇-含0.1%甲酸的5 mmol/L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正离子模式电喷雾电离,配合多反应离子扫描(MRM)定性定量分析目标化合物。考察了提取剂用量、甲酸及乙腈含量对加标回收率的影响,优化了主要的影响因素和实验条件。结果表明:13种化合物在2~1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5 1;方法回收率为80.9%~102.8%;定量下限为0.3~1.0μg/kg。该方法前处理简单,回收率高,重现性好,可作为降糖类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中非法添加降糖类化学成分的有效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通过式固相萃取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降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I序列的DNA微条形码技术鉴别熟肉制品中11种肉掺假的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励炯 江海 +4 位作者 吴琼 扈明洁 赵琪奇 金朦娜 邱红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9-104,共6页
建立并优化了基于COI序列的DNA微条形码技术(mini-barcoding)检测熟肉制品中11种常见肉类掺假的方法。样品经超声与真空冷冻干燥处理,提取DNA模板和PCR扩增后,目标扩增物经切胶纯化后进行克隆测序,并将测序结果提交GenBank数据库Blast... 建立并优化了基于COI序列的DNA微条形码技术(mini-barcoding)检测熟肉制品中11种常见肉类掺假的方法。样品经超声与真空冷冻干燥处理,提取DNA模板和PCR扩增后,目标扩增物经切胶纯化后进行克隆测序,并将测序结果提交GenBank数据库Blast比对。筛选出适合猪、牛、羊、鸡、鸭、鸽子、马、驴、鹅、兔、鼠11种肉类的扩增的通用引物COI-A,对PCR扩增条件进行优化,并建立18个掺假模式,对低经济价值肉类(猪、鸡、鸭、马、驴、鼠)的掺入的最低比例进行考察。结果表明:11种熟肉的DNA经通用引物COI-A扩增后,其扩增效率均为100%,18个掺假模式中,牛肉和羊肉中掺入6种低经济价值肉类的最低检出比例为5%,而掺入鸡肉的最低检出比例为10%,而鹅肉、鸽子肉和兔肉的掺假模式中最低检出比例为10%;利用本方法检测30批次市售样品,发现有18批次的熟肉制品存在掺假情况。该方法前处理简单,灵敏度合适,重现性好,可作为高经济价值熟肉制品中掺假低经济价值肉类的有效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微条形码 COI 掺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超临界流体色谱-质谱联用同时快速测定中成药和保健食品中的12种抗过敏化学药物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杨直 彭彦 +1 位作者 金朦娜 林丽琴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89-894,共6页
建立了固相萃取-超临界流体色谱-质谱联用(SPE-SFC-MS/MS)快速检测中成药和保健食品中12种抗过敏化学药物的分析方法。样品经甲醇超声提取,Oasis MCX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Waters Trefoil CEL1色谱柱(150mm×3.0 mm,2.5μm),以CO_2... 建立了固相萃取-超临界流体色谱-质谱联用(SPE-SFC-MS/MS)快速检测中成药和保健食品中12种抗过敏化学药物的分析方法。样品经甲醇超声提取,Oasis MCX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Waters Trefoil CEL1色谱柱(150mm×3.0 mm,2.5μm),以CO_2为流动相A,甲醇-氨水(100∶0.1,v/v)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2mL/min,柱温和背压分别为45℃和12.4×10~6Pa。12种抗过敏化学药物以电喷雾离子源在正离子或负离子模式下用多反应监测(MRM)方式进行监测,整个分析过程在10 min内完成。结果表明,12种化学药物在5~25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0.998,检出限(LOD)为0.141~0.262μg/L,定量限(LOQ)为0.703~1.308μg/L。3种加标水平(10、20和100μg/L)下,12种化学药物的平均回收率为76.1%~112.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1%~8.3%。该法简便,灵敏性高,实用性强,可用于抗过敏类中成药和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抗过敏化学药物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色谱 质谱 固相萃取 抗过敏化学药物 中成药 保健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序列的DNA微条形码技术鉴别11种生鲜肉制品掺假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励炯 吴琼 +2 位作者 扈明洁 金朦娜 邱红钰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2-59,共8页
建立并优化了基于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Ⅰ,COⅠ)序列的DNA微条形码(DNA mini-barcoding)技术,以检测生鲜肉制品中11种常见肉类的掺假情况。样品经真空冷冻干燥处理、提取DNA后,采用通用引物进行聚合酶链... 建立并优化了基于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Ⅰ,COⅠ)序列的DNA微条形码(DNA mini-barcoding)技术,以检测生鲜肉制品中11种常见肉类的掺假情况。样品经真空冷冻干燥处理、提取DNA后,采用通用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目标条带扩增产物经切胶、回收、纯化后,进行克隆测序,并将测序结果提交到GenBank数据库(http://blast.ncbi.nlm.nih.gov/Blast.cgi)中进行Blast比对,筛选出适合猪肉、牛肉、羊肉、鸡肉、鸭肉、鸽子肉、马肉、驴肉、鹅肉、兔肉、鼠肉等11种肉类扩增的通用引物COⅠ-A,并对PCR扩增条件进行优化,建立18个掺假模型,以对低经济价值肉类的最低掺入比例进行考察验证。结果表明:11种肉类的PCR扩增效率均为100%。在这18个掺假模型中,牛肉和羊肉中掺入6种低经济价值肉类(猪肉、鸡肉、鸭肉、马肉、驴肉、鼠肉)的最低检出比例均为5%,而在鹅肉、鸽子肉和兔肉中其最低检出比例为10%。本方法前处理简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高经济价值生鲜肉制品中掺假低经济价值肉类的有效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微条形码 肉制品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序列 掺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蓟胶囊制备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晨光 孙岩 黄胜阳 《当代化工》 CAS 2023年第8期1783-1787,共5页
优选小蓟抗氧化胶囊的最佳辅料与制剂工艺并验证制备的胶囊的质量和抗氧化活性。通过测定不同比例辅料的吸湿率、堆密度等,筛选出最佳辅料,并确定胶囊壳的型号和装量。对蒙花苷的含量、薄层色谱、水分、装量差异进行小蓟胶囊的质量评价... 优选小蓟抗氧化胶囊的最佳辅料与制剂工艺并验证制备的胶囊的质量和抗氧化活性。通过测定不同比例辅料的吸湿率、堆密度等,筛选出最佳辅料,并确定胶囊壳的型号和装量。对蒙花苷的含量、薄层色谱、水分、装量差异进行小蓟胶囊的质量评价实验研究,以此考察制备的小蓟胶囊是否符合“中国药典2020版”的相关要求。以Vc作为对照,考察胶囊内容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计算清除率和半数有效浓度的IC50值。小蓟胶囊浸膏粉与微晶纤维素的最佳比例为1∶1,休止角为33.69°,堆密度为0.5208 g·mL^(-1),选用0号胶囊壳,胶囊的装量为0.3489 g。质量评价实验结果显示,薄层色谱检测发现供试品与对照品色谱在相应位置显相同颜色荧光斑点,表明小蓟胶囊内容物中含有蒙花苷。含量测定得出,每粒小蓟胶囊中蒙花苷的质量应不低于115 mg。装量差异检测得到,小蓟胶囊3批次的装量差异均在±7.5%内,符合“中国药典2020版”的要求。通过抗氧化活性实验发现,小蓟胶囊和Vc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表现为随着浓度的升高而提升,代入回归方程得出小蓟胶囊的半数有效浓度IC_(50)值为0.06 mg·mL^(-1),Vc的半数有效浓度IC_(50)值为0.13 mg·m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蓟胶囊 工艺 吸湿率 休止角 堆密度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糊精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曾三 《食品与机械》 CSCD 1993年第1期34-34,共1页
环糊精(简称CD)由环糊精生成酶对淀粉作用而成,是6~12个葡萄糖分子构成的环状非还原性麦芽低聚糖,目前已能工业化生产的环糊精为6个葡萄糖分子构成的α—CD7个葡萄糖分子构成的β—CD和8个葡萄糖分子构成的γ—CD。由于环糊精为环状结... 环糊精(简称CD)由环糊精生成酶对淀粉作用而成,是6~12个葡萄糖分子构成的环状非还原性麦芽低聚糖,目前已能工业化生产的环糊精为6个葡萄糖分子构成的α—CD7个葡萄糖分子构成的β—CD和8个葡萄糖分子构成的γ—CD。由于环糊精为环状结构,中心形成空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糊精 食品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毛细管凝胶电泳与DNA条形码技术鉴别可食用动物内脏掺假方法的研究
19
作者 励炯 吴琼 +3 位作者 江海 扈明洁 金朦娜 闫金花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329-336,共8页
建立并优化了使用基于DNA条形码技术对可食用内脏制品中包括猪、牛、羊、鸡、鸭、鹅、兔7种常见动物源成分进行掺假鉴别的方法。用生理盐水清洗和真空冷冻干燥预处理后的内脏样品,经DNA提取扩增后,扩增产物经毛细管凝胶电泳分析系统进... 建立并优化了使用基于DNA条形码技术对可食用内脏制品中包括猪、牛、羊、鸡、鸭、鹅、兔7种常见动物源成分进行掺假鉴别的方法。用生理盐水清洗和真空冷冻干燥预处理后的内脏样品,经DNA提取扩增后,扩增产物经毛细管凝胶电泳分析系统进行确认,克隆测序结果提交本地数据库Viscera进行比对,同时筛选出适合7种动物源内脏DNA扩增的通用引物COI-A,优化DNA模板量和退火温度,验证考察了19个可食用内脏掺假模型的最低掺假比例。7种动物的5类内脏的PCR扩增效率均为100%,最佳的DNA模板量和退火温度为2μL和53℃,掺假成分的最低检出比例为5%。本方法灵敏度高,可靠性好,可作为常见可食用动物内脏掺假的有效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凝胶电泳 DNA条形码 内脏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 掺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江海 《现代食品》 2019年第1期127-128,共2页
当前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比较高,加强食品的安全检测力度,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基础工作。这就需要在食品的检测过程中,采用有效的检测技术,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有助于提高食品检测质量。本文先阐述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在食品检测中的... 当前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比较高,加强食品的安全检测力度,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基础工作。这就需要在食品的检测过程中,采用有效的检测技术,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有助于提高食品检测质量。本文先阐述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优势以及不足,重点探究高效液相色谱法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希望借此理论研究,进一步认识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检测 高效液相色谱法 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