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杭州地区公立医院实行药品“零差率”前后处方金额和数量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王鼎盛 葛敏 蒋晓蕊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0-173,共4页
目的:分析药品"零差率"政策对公立医院处方金额和数量的影响,为药品政策的评估和持续改进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别统计杭州地区7家省级医院和5家市县级公立医院实行药品"零差率"前后处方金额和处方... 目的:分析药品"零差率"政策对公立医院处方金额和数量的影响,为药品政策的评估和持续改进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别统计杭州地区7家省级医院和5家市县级公立医院实行药品"零差率"前后处方金额和处方数的变化以及对不同类别药品、不同科室和常见慢性病诊断的处方数和处方金额的影响。结果:实行药品"零差率"后,12家医院药品处方总金额增长率为16.51%,其中省级医院(18.20%)高于市县级医院(7.58%)。市县级医院的门诊处方总金额、处方总张数和平均处方金额均比"零差率"前增加,省级医院门诊处方总金额和平均处方金额均有所增加,而处方张数有所下降。抗恶性肿瘤药物的门诊处方金额占比由实行前的7.00%上升至9.10%,神经系统用药的住院处方金额占比由9.40%上升至11.20%,抗感染药物无论是门诊还是住院处方金额占比均下降10%以上。门诊处方总金额排名前10位科室中除肾内科和普通内科出现下降外,其他科室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平均处方金额增加幅度最大的是泌尿外科(16.89%),而下降幅度最大的是肾内科(-4.31%)。实行"零差率"后,诊断为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的平均处方金额和平均处方药品种数均有所上升。结论:药品"零差率"政策对省级和市县级医院用药带来的变化存在一定差异,对门诊和住院医师用药行为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零差率” 公立医院 处方金额 处方数量 杭州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年杭州市余杭区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2
作者 葛敏 王鼎盛 +1 位作者 谢明华 胡晓佳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年第11期905-907,共3页
中国高血压指南2010年修订版指出我国人群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非常低,药物治疗仍然是控制高血压的主要手段。本研究通过调查杭州市余杭区抗高血压药物的品种和使用情况,从某些方面反映抗高血压药物的用... 中国高血压指南2010年修订版指出我国人群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非常低,药物治疗仍然是控制高血压的主要手段。本研究通过调查杭州市余杭区抗高血压药物的品种和使用情况,从某些方面反映抗高血压药物的用药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抗高血压药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高血压药物 DDDS DDC 用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地区2009—2011年质子泵抑制剂应用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王鼎盛 葛敏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3年第4期467-470,共4页
质子泵抑制剂(PPIs)是治疗酸相关性疾病的首选药物。近来研究发现,PPIs除了具有抑制胃酸分泌和抗幽门螺杆菌(Hp)的作用外,尚有独特的抗氧化、抗炎和抗正常细胞凋亡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作用。因此,此类药物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 质子泵抑制剂(PPIs)是治疗酸相关性疾病的首选药物。近来研究发现,PPIs除了具有抑制胃酸分泌和抗幽门螺杆菌(Hp)的作用外,尚有独特的抗氧化、抗炎和抗正常细胞凋亡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作用。因此,此类药物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但随之而来在临床使用中存在的一些风险如与抗血小板药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增加骨折的发生等已引起人们的关注。为了解该地区医院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杭州地区12家医院2009--2011年质子泵抑制剂的临床应用情况,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泵抑制剂 杭州地区 酸相关性疾病 抗幽门螺杆菌 抑制胃酸分泌 临床应用 抗血小板药 首选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体会 被引量:78
4
作者 厉敏香 范铮 方成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96-997,共2页
目的总结小儿肺炎支原体(MP)肺炎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效果。方法对2005年8月—2010年8月收治的180例MP肺炎患儿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及效果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的临床表现以发热、刺激性咳嗽为主,肺部体征多不明显,外周... 目的总结小儿肺炎支原体(MP)肺炎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效果。方法对2005年8月—2010年8月收治的180例MP肺炎患儿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及效果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的临床表现以发热、刺激性咳嗽为主,肺部体征多不明显,外周血白细胞大多正常,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CRP)正常或稍升高;X线胸片改变明显,此外尚有血液、肝功能、心肌、肾脏、神经系统等损害。患者均行阿奇霉素治疗,部分患者加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糖皮质激素,全部临床治愈。结论小儿MP肺炎好发于学龄儿童,小儿MP肺炎临床症状重而体征轻,X线胸片阴影明显是MP肺炎的特点,血清学检测为诊断的主要手段,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治疗的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肺炎支原体 肺炎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板回植椎管成形治疗严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椎管狭窄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洪斌 张兴群 +2 位作者 陈四木 金伟强 郑俊 《中国骨伤》 CAS 2008年第6期445-446,共2页
目的:探讨椎板回植椎管成形治疗严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椎管狭窄的手术技巧、疗效及适应证。方法:41例胸腰椎骨折伴椎管狭窄患者,采用椎板回植椎管成形术。观察术后伤椎椎管大小、脊柱的稳定性、椎体高度的恢复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目的:探讨椎板回植椎管成形治疗严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椎管狭窄的手术技巧、疗效及适应证。方法:41例胸腰椎骨折伴椎管狭窄患者,采用椎板回植椎管成形术。观察术后伤椎椎管大小、脊柱的稳定性、椎体高度的恢复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全部病例经1~3年的随访,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58%恢复至97%,椎体后缘(中柱)高度由术前76%恢复至98.7%,Cobb角由术前平均24.6°恢复至术后1.8°。伤椎椎管剩余容积由术前43%恢复至术后93%。瘫痪恢复按Frankel分级:A级中1例无变化,余40例均提高1~3级。结论:椎板回植椎管成形治疗严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椎管狭窄是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法,此方法操作相对简单、安全,彻底解除神经及硬膜囊压迫的同时扩大了椎管,杜绝了继发性椎管狭窄,重建了后柱结构,增加了脊柱稳定性,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椎管狭窄 骨折 骨科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院2010-2014年抗菌药物应用与细菌耐药情况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1
6
作者 王鼎盛 杨学军 +1 位作者 杨丽娟 蒋晓蕊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1915-1918,共4页
目的: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法分析我院2010-2014年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同时整理检验科细菌室公布的细菌耐药监测数据,利用统计分析软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我院2010-2014年抗菌药物总用药频度(DDDs... 目的: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法分析我院2010-2014年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同时整理检验科细菌室公布的细菌耐药监测数据,利用统计分析软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我院2010-2014年抗菌药物总用药频度(DDDs)2012年最低,之后逐渐回升,2014年达到5年当中最高。5年中第二代头孢菌素类的DDDs均排在第1位,其构成比在24.93%-31.42%。分离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构成比始终排在前3位。头孢呋辛的DDDs在2011-2014年排名第1。肺炎克雷伯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保持较低的耐药率,而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较严重。大肠埃希菌对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的耐药率与第二代头孢菌素类的DDDs呈显著正相关(P〈0.05),对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均与大环内酯类的DDDs呈显著负相关(P〈0.05);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的耐药率与第二代头孢菌素类的DDDs呈显著负相关(P〈0.05),对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的耐药率与第三代头孢菌素类的DDDs呈显著负相关(P〈0.05);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他定、头孢吡肟、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亚胺培南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与第三代头孢菌素类的DDDs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细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的DDDs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我院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已十分严重,抗菌药物的使用还存在不合理情况,尤其要控制第二、三代头孢菌素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用药频度 细菌耐药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普勒超声监测脑血流变化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37
7
作者 毛月燕 沈丽萍 高继康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8-151,共4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窒息新生儿脑血流变化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28例围产期窒息新生儿及40例正常新生儿分别于生后24h内、(48±6)h、(72±6)h行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脑血流变化,并与临床最...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窒息新生儿脑血流变化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28例围产期窒息新生儿及40例正常新生儿分别于生后24h内、(48±6)h、(72±6)h行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脑血流变化,并与临床最终确诊HIE的程度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新生儿窒息后72h内存在脑血流显著改变,主要表现为脑血流速度减慢,阻力指数(RI)升高,严重者出现相反改变。在24~72h,脑血流动力学参数有不同程度的恢复,(48±6)h大脑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持续异常者78例(60.9%),与最终临床确诊HIE者有较高的一致性,其诊断符合率达93.75%。脑血流重度减少或持续高灌注、RI>0.9或<0.47、脑血流持续72h未能恢复正常均提示脑损伤严重,很可能出现中重度HIE。结论新生儿窒息发生后,出现显著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动态监测窒息后72h内脑血流动力学参数可作为早期评价脑损伤的敏感指标,为HIE的早期诊断及干预治疗提供客观依据,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作为早期诊断、筛查新生儿HIE的重要检测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窒息 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集束化治疗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盛燚 陈涵泳 +4 位作者 方春春 吴龙川 李峰 陈琳 张喆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5期4118-4120,共3页
目的探讨急诊集束化治疗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6月我院急诊科就诊的采用集束化治疗的严重急性左心衰竭患者60例为集束化组,另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急诊科就诊的采用常规处理的严重急性... 目的探讨急诊集束化治疗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6月我院急诊科就诊的采用集束化治疗的严重急性左心衰竭患者60例为集束化组,另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急诊科就诊的采用常规处理的严重急性左心衰竭患者58例为对照组。入急诊室后均行常规处理,集束化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呼吸(RR)、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收缩压(SBP)的变化及气促缓解时间。结果集束化组与对照组治疗前RR、SaO2、PaO2和S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集束化组较对照组RR减慢,SaO2、PaO2升高,SBP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集束化组气促缓解时间(4.4±2.6)h短于对照组的(8.4±3.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83,P<0.001)。结论急诊集束化治疗能快速提高患者的SaO2及PaO2,显著缩短气促缓解时间,对患者短期内症状的改善和心肺功能的稳定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急诊室 医院 集束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Rigidfix交叉钉和Intrafix固定钉固定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袁见华 杨长生 +2 位作者 徐晶 鲍昌坤 李洪斌 《中国骨伤》 CAS 2014年第8期625-630,共6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应用Rigidfix交叉钉和Intrafix固定钉固定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和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应用Rigidfix交叉钉和Intrafix固定钉固定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和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在关节镜下采用异体肌腱联合应用Rigidfix交叉钉与Intrafix固定钉治疗ACL或PCL损伤34例,分为两组:ACL重建组(A组)和PCL重建组(B组).A组24例,男19例,女5例;平均年龄(31.83±9.57)岁;在关节镜下移植同种异体肌腱重建ACL,股骨侧用Rigidfix交叉钉固定,胫骨侧用Intrafix固定钉固定.B组10例,其中男8例,女2例;平均年龄(27.20±7.59)岁;在关节镜下移植同种异体肌腱重建PCL,股骨侧用Intrafix固定钉固定,胫骨侧用Rigidfix交叉钉固定.术后即行前后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检查膝关节稳定性,并随访患者18个月以上,采用膝关节Lysholm评分和Tegner评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34例均获随访,时间18~26个月,平均(20.79±2.39)个月.所有患者术后疼痛症状消失,前、后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阴性.A组术前Lysholm评分43.04±7.57,术后6、12、18个月增加至85.41±4.68、92.50±3.05和93.45±2.57;术前Tegner评分2.62±0.92,术后6、12、18个月分别增加至7.45±1.14、8.58±0.77和8.95±0.55.B组术前Lysholm评分46.20±8.27,术后6、12、18个月分别增加至86.40±5.14、90.40±2.67和92.00±3.85;术前Tegner评分2.00-0.66,术后6、12、18个月分别增加至7.10±0.99、8.60±0.84和8.80±0.42.两组患者各时间点Lysholm和Tegne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术前Lysholm评分43.97±7.79,术后6、12、18个月分别增加至85.70±4.76、91.88±3.06和93.02±3.01;术前Tegner评分2.44±0.89,术后6、12、18个月分别增加至7.35±1.09、8.58±0.78和8.91±0.51.随访期间无明显排异反应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关节镜下采用Rigidfix交叉钉和Intrafix固定钉固定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方法简便,固定确实,重建后膝关节稳定性良好,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 后交叉韧带 内固定器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生性筋膜炎8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苏智峰 柯儒斌 +3 位作者 黄炎 徐新伟 王盈 干耘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578-1579,共2页
增生性筋膜炎被称为假肉瘤样病变,临床上往往易诊断为恶性肿瘤,其组织形态易与软组织肉瘤相混淆,需同结节性筋膜炎及间叶来源的其他恶性肿瘤作鉴别,该疾病属于少见病种,在各类文献中报道极少。本文通过对8例增生性筋膜炎的巨体检查、组... 增生性筋膜炎被称为假肉瘤样病变,临床上往往易诊断为恶性肿瘤,其组织形态易与软组织肉瘤相混淆,需同结节性筋膜炎及间叶来源的其他恶性肿瘤作鉴别,该疾病属于少见病种,在各类文献中报道极少。本文通过对8例增生性筋膜炎的巨体检查、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的观察,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病理特征、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筋膜炎 临床病理特征 病理分析 结节性筋膜炎 免疫组织化学 恶性肿瘤 肉瘤样病变 软组织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掌侧锁定钢板结合外支架治疗C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被引量:18
11
作者 曹锦 温娟 +4 位作者 周文忠 王大勇 徐晓剑 张旭晨 王定 《临床骨科杂志》 2013年第5期537-538,共2页
目的探讨掌侧锁定钢板结合外支架治疗c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T形或斜T形掌侧锁定钢板及跨腕关节外支架治疗24例c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结果22例获得随访,时间6~29个月。按Lidstrom评分系统行影像学评价:优1... 目的探讨掌侧锁定钢板结合外支架治疗c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T形或斜T形掌侧锁定钢板及跨腕关节外支架治疗24例c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结果22例获得随访,时间6~29个月。按Lidstrom评分系统行影像学评价:优12例,良7例,中3例。依据Cooney评分法对腕关节功能进行评价:优17例,良3例,一般2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C型桡骨远端骨折应用掌侧锁定钢板结合外支架治疗能够起到坚强固定和早期活动的作用,可较早恢复腕关节功能,临床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外固定支架 锁定加压钢板 骨折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Fournier坏疽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6
12
作者 徐小平 蔡晓辉 +4 位作者 张磊 李晓华 刘兆辉 潘渊 陈冬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348-352,共5页
目的:观察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Fournier坏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附属余杭医院2013-09/2014-09收治的40例坏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作观察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观察组予以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进行治疗,... 目的:观察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Fournier坏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附属余杭医院2013-09/2014-09收治的40例坏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作观察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观察组予以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外科清创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Fournier坏疽严重程度指数(Fournier's gangrene severity index,FGSI)、清创次数、体温恢复时间、治愈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后7、14 d观察组FGSI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平均清创次数为3.8次,明显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体温恢复早于对照组,观察组20例患者均治愈,其中17例创口局麻下行二期缝合后愈合,3例行腹股沟皮瓣转移后愈合,对照组16例治愈出院,4例死亡;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是治疗Fournier坏疽的一种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式负压引流 FOURNIER坏疽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100B蛋白的测定在不同程度羊水胎粪污染患儿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3
作者 戚利那 孙海英 +1 位作者 斯明强 苏畅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393-394,共2页
目的 探讨检测S-100B蛋白在不同程度羊水胎粪污染患儿血清中水平的价值.方法 选择在2012年6月-2013年12月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附属余杭医院儿科收治的单纯羊水胎粪污染的足月新生儿73例,并设为观察组,并根据羊水污染程度分为羊水Ⅰ-Ⅱ度... 目的 探讨检测S-100B蛋白在不同程度羊水胎粪污染患儿血清中水平的价值.方法 选择在2012年6月-2013年12月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附属余杭医院儿科收治的单纯羊水胎粪污染的足月新生儿73例,并设为观察组,并根据羊水污染程度分为羊水Ⅰ-Ⅱ度污染组47例及Ⅲ度羊水胎粪组26例,同期选取20例无羊水污染的足月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比较各组S-100B蛋白含量的差异.结果 Ⅲ度羊水胎粪污染患儿在6h以内血清S-100B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羊水Ⅰ-Ⅱ度污染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Ⅲ度羊水胎粪污染患儿在72h后仍增高.结论 Ⅲ度羊水胎粪污染但Apgar评分正常的新生儿仍有可能存在脑损伤,在临床中应密切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00B蛋白 羊水胎粪污染 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气肿合并气胸行胸腔镜肺减容术围手术期呼吸道的护理 被引量:15
14
作者 黄金穗 吴卫春 孔海红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78-480,共3页
本文报道2007年5月~2014年6月31例肺气肿合并气胸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的护理,27例顺利完成胸腔镜肺减容手术,4例由于胸膜腔严重粘连中转开胸手术,无严重呼吸道并发症发生。我们认为护理的要点为术前积极的心理护理、呼吸道准备和训练以... 本文报道2007年5月~2014年6月31例肺气肿合并气胸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的护理,27例顺利完成胸腔镜肺减容手术,4例由于胸膜腔严重粘连中转开胸手术,无严重呼吸道并发症发生。我们认为护理的要点为术前积极的心理护理、呼吸道准备和训练以及适当的体能训练,术中积极防止误吸等情况发生,术后有效镇痛,有效管理胸腔闭式引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气肿 气胸 胸腔镜手术 肺减容术 呼吸道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长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涉及股骨转子间的股骨多段骨折 被引量:8
15
作者 金伟强 郑国富 +1 位作者 郑俊 张妙林 《中医正骨》 2012年第11期56-57,共2页
目的:观察加长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涉及转子间的股骨多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7例涉及转子间的股骨多段骨折患者采用加长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手术均在骨科下肢牵引床上进行,在C形臂X线机辅助下骨折采用闭合或... 目的:观察加长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涉及转子间的股骨多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7例涉及转子间的股骨多段骨折患者采用加长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手术均在骨科下肢牵引床上进行,在C形臂X线机辅助下骨折采用闭合或小切口切开复位加长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结果:术后随访9~15个月,患者X线片检查均达到骨性愈合,愈合时间5~10个月。参照Harris评分系统制定标准,优10例,占58.82%;良7例,占41.18%;优良率为100%。结论:加长抗旋转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操作简单,创伤小,出血少,防旋转,内固定牢靠,是一种治疗涉及转子间股骨多段骨折的理想内固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股骨近端髓内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尔宁联合糖皮质激素吸入在治疗儿童哮喘中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9
16
作者 戚利那 斯明强 苏畅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2期205-207,共3页
目的分析顺尔宁联合糖皮质激素吸入在哮喘患儿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在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附属余杭医院治疗的78例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按就诊编号将入选者分成A组(顺尔宁联合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和B组(吸入型糖皮... 目的分析顺尔宁联合糖皮质激素吸入在哮喘患儿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在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附属余杭医院治疗的78例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按就诊编号将入选者分成A组(顺尔宁联合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和B组(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每组各39例。比较两组患儿治疗的有效率、治疗前后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及肺功能[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最大呼气流量(PEF)]情况。结果两种治疗哮喘方法疗效显著,A组和B组患儿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4%(38/39)和94.9%(37/39),两种治疗方法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0.35,P>0.05),而A组患儿的Eos值明显低于对照组(t=5.88,P<0.05),PEF与FEV1明显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74和3.20,均P<0.05)。结论顺尔宁联合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哮喘患儿的疗效显著,该方法不但可以有效改善其肺功能状况,还能显著降低其体内的Eos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哮喘 肺功能 嗜酸性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固定植骨联合中药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98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洪斌 张妙林 +3 位作者 袁见华 孟永骏 金伟强 郑国富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286-287,共2页
目的:探讨粉碎性跟骨骨折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对98例107足跟骨骨折患者全部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植骨(人工骨/自体松质骨)术治疗,术后中药内服、熏洗。结果:本组98例(107足),随访3个月-2年,平均11个月,全部骨性愈合,... 目的:探讨粉碎性跟骨骨折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对98例107足跟骨骨折患者全部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植骨(人工骨/自体松质骨)术治疗,术后中药内服、熏洗。结果:本组98例(107足),随访3个月-2年,平均11个月,全部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按Margland标准,优45足,良54足,可6足,差2足,优良率93%。结论: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内固定是必然的选择,术中植骨对于防止跟骨关节面的再次塌陷、建立内部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术后中药治疗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踝关节功能的恢复,降低病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粉碎性 内固定 植骨术 中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治疗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洪斌 张妙林 +3 位作者 郑国富 孟永骏 金伟强 郑俊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601-602,共2页
目的:探讨胫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4例胫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患者均采用重新内(外)固定加取髂骨植骨(或人工骨)治疗。结果:本组24例全部得到完全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6~11个月,平均愈合时间7.5个月。功能评定按John... 目的:探讨胫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4例胫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患者均采用重新内(外)固定加取髂骨植骨(或人工骨)治疗。结果:本组24例全部得到完全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6~11个月,平均愈合时间7.5个月。功能评定按Johner-Wruhs评分标准,优20例,良3例,差1例。优良率95.65%。结论:胫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原因主要是:严重损伤、创口感染、医源性因素。再次手术是治疗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骨不连 骨折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术式治疗环形混合痔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5
19
作者 李晓华 吴晓琴 《中国医刊》 CAS 2010年第6期62-64,共3页
目的评价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或PPH附加外痔切除术与外剥内扎术治疗环形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环形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A组)、对照组(B组),A组采用PPH或PPH附加外痔切除术,B组采用外剥内扎术,分别观察手术时间、住... 目的评价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或PPH附加外痔切除术与外剥内扎术治疗环形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环形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A组)、对照组(B组),A组采用PPH或PPH附加外痔切除术,B组采用外剥内扎术,分别观察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尿潴留、术后肛门疼痛程度、术后便血、术后肛门狭窄、术后复发等指标。结果两组平均住院时间有极显著差异、疼痛持续时间有显著差异;术后并发症肛缘水肿、肛门狭窄、排尿困难、肛门溢液,治疗有效率、复发率均有显著差异,疼痛程度有极显著差异,而术后出血及尿潴留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合理掌握手术指征、注意术中技巧,PPH或PPH附加外痔切除术治疗环形混合痔效果优于外剥内扎术,远期有待进一步追踪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痔上黏膜环切术 环形混合痔 外剥内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20
作者 何海英 史明娟 胡海强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1年第5期370-372,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g)、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取258例冠心病患者(A组)与86例健康正常人作为对照组(B组)。①A组中单支病变组86例、双支病变组86例、三支病变组86例;②A组分为无...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g)、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取258例冠心病患者(A组)与86例健康正常人作为对照组(B组)。①A组中单支病变组86例、双支病变组86例、三支病变组86例;②A组分为无心绞痛组82例、心绞痛组118例、心肌梗死组58例。测定血浆Hcy、Fg、CRP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单支病变组与正常组之间的Fg无统计学差异外(P>0.05),双支、三支病变组与正常组之间的Hcy、Fg、CRP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冠心病无心绞痛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Fg、CRP无统计学差异(P>0.05),冠心病患者血浆Hcy、Fg、CRP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联合检测血浆Hcy、Fg、CRP对评估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同型半胱氨酸 纤维蛋白原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