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7篇文章
< 1 2 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对高雅艺术认知状况研究——以杭州师范大学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王丽丽 《艺术科技》 2013年第2期276-276,共1页
高雅艺术历经人类文明发展的积淀,是优秀、经典的文化艺术,在形式上包括交响乐、合唱、民族歌舞、外国歌舞、芭蕾舞剧、民族舞剧、京剧、地方戏曲等等。高雅艺术的熏陶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近年来我国推... 高雅艺术历经人类文明发展的积淀,是优秀、经典的文化艺术,在形式上包括交响乐、合唱、民族歌舞、外国歌舞、芭蕾舞剧、民族舞剧、京剧、地方戏曲等等。高雅艺术的熏陶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近年来我国推出以"走近大师,感受经典,陶冶情操,提高修养"为主题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在师生与高雅艺术之间搭起一座便利的桥梁,丰富和活跃了校园生活,得到了师生的高度赞誉。杭州师范大学本着"勤慎诚恕,博雅精进"的校训,已在校内外参与并开展多项艺术活动,为师生送来一场场艺术熏陶。笔者对杭州师范大学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随机抽样调查。本文旨在客观反映大学生对高雅艺术的认知状况,并为更广泛深刻传播高雅艺术提出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雅艺术 大学生 认知状况 改进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环境下大学生英语口语僵化现象分析--以杭州师范大学为例
2
作者 郑晨 雷雅清 +1 位作者 殷超男 田颖 《海外英语》 2021年第13期85-87,91,共4页
英语口语的僵化现象在当今大学生中较为普遍。以杭州师范大学学生为对象,展开问卷和访谈调查,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分析了传统课堂模式与移动环境下各自在英语口语训练方面的特点,并据此着重从输入、输出和情感认知因素三个方面探讨了... 英语口语的僵化现象在当今大学生中较为普遍。以杭州师范大学学生为对象,展开问卷和访谈调查,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分析了传统课堂模式与移动环境下各自在英语口语训练方面的特点,并据此着重从输入、输出和情感认知因素三个方面探讨了在移动环境下大学生英语口语僵化现象的原因,最后依据成因提出了相应的激活策略,以供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教学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环境 英语口语 僵化现象 输入 输出 情感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塑料袋使用情况调查——以杭州师范大学为例
3
作者 祝青 《新校园(上旬刊)》 2016年第9期179-179,共1页
经过对杭州师范大学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抽样并问卷调查后,笔者曾在《塑料袋漫天飞扬,限塑路任重道远(一)》中,对所得数据结果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现撰写本文,提出对如何限塑的若干思考,限塑不曾过时,限塑之路任重而道远,需社会全员的行... 经过对杭州师范大学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抽样并问卷调查后,笔者曾在《塑料袋漫天飞扬,限塑路任重道远(一)》中,对所得数据结果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现撰写本文,提出对如何限塑的若干思考,限塑不曾过时,限塑之路任重而道远,需社会全员的行动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 塑料袋 限塑 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现状、问题及其对策——以浙江省H师范大学为例 被引量:11
4
作者 钟振国 钟守满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5-122,共8页
通过对浙江省H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近五年的相关数据分析和现状调查,认为影响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因素如下: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培养目标与培养机制一定程度的矛盾、导师队伍建设和管理机制不完善、课程结构针对性不强和体系化... 通过对浙江省H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近五年的相关数据分析和现状调查,认为影响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因素如下: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培养目标与培养机制一定程度的矛盾、导师队伍建设和管理机制不完善、课程结构针对性不强和体系化程度不高、实践保障环节缺乏顶层设计。提出采取弹性学制、适度控制招生规模、加强专业化导师队伍管理、优化课程结构、构建教学实践的顶层设计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日制教育硕士 培养现状 问题与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如何教:拓宽课程设计的视角——香港大学教育学院师范生教育实习反思话语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吴格奇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07年第1期116-118,126,共4页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可分为师范生、实习教师和合格教师三个阶段,其中职前教育阶段(师范教育和教育见习、实习阶段)是培养教师观念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作为师资养成时期,师范生的教育意识开始养成。本文从话语分析的角度,分析香港大...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可分为师范生、实习教师和合格教师三个阶段,其中职前教育阶段(师范教育和教育见习、实习阶段)是培养教师观念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作为师资养成时期,师范生的教育意识开始养成。本文从话语分析的角度,分析香港大学教育学院师范生(实习教师)对教育实习的反思,挖掘当今师范生关注的重点、面临的挑战以及回应挑战的态度和对自己专业成长的意识;建议从更广的视角考虑职前阶段的课程设计,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意识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专业化发展 反思 教育意识 教师教育 学习团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听说课程评价体系构建探索
6
作者 林盛 《科教导刊》 2025年第2期40-42,共3页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基于网络学习的大学英语混合教学模式成为大学英语改革的新趋势。文章以大学英语听说课程为例,对混合教学模式下如何开展教学评价进行探索,提出构建以“多元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和多元评价方式”为主的多元评...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基于网络学习的大学英语混合教学模式成为大学英语改革的新趋势。文章以大学英语听说课程为例,对混合教学模式下如何开展教学评价进行探索,提出构建以“多元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和多元评价方式”为主的多元评价体系,助力学生的英语听说学习,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教学模式 英语听说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学韩国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区域流动特征分析
7
作者 黄进财 乔宇博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3期127-134,145,共9页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韩国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已发生了巨大改变,以中国高校韩国语专业毕业生为对象,通过随机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其就业单位属性、从事业务范围、使用韩国语情况、薪酬以及区域流动特征进行考察,结果显示:目前韩国语专业...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韩国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已发生了巨大改变,以中国高校韩国语专业毕业生为对象,通过随机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其就业单位属性、从事业务范围、使用韩国语情况、薪酬以及区域流动特征进行考察,结果显示:目前韩国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区域流动充分体现了语言为经济发展服务的特性,大多数毕业生可以在与韩国经济往来密切区域或人均可支配收入较高区域实现对口就业,但所承担业务种类呈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与此相反,由于毕业生知识结构较为单一,自身附加值相对较低,薪酬待遇及发展空间受到了一定限制。有鉴于此,应在教学过程中突出过程中心式教学,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语言技能和背景知识的综合运用,同时加强语言的工具属性,强化学生的文化能力和策略能力以增强学生自身附加值,以及做好对毕业生的大数据动态分析,以实现大学课程设置服务社会、引导社会发展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语专业毕业生 就业现状 区域流动 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与外国文学研究四人谈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维屏 刘建军 +1 位作者 吴笛 王立新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共8页
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和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期访谈邀请的四位学者围绕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发展、如何有效构建外国文学研究的“中国视角”提出了各自的真知灼见。在访谈中,四位教授深入... 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和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期访谈邀请的四位学者围绕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发展、如何有效构建外国文学研究的“中国视角”提出了各自的真知灼见。在访谈中,四位教授深入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外国文学研究独特的价值和地位,并就外国文学研究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剖析,包括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能否与时俱进;在新的历史阶段,中国文学研究者的世界观、文学观和方法论是否足以推进外国文学研究的高质量发展;如何不断开拓外国文学研究的“中国视角”,形成具有创新意义的中国外国文学的批评话语,并最终促进新质学术力的形成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外国文学研究 新质学术力 中国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高师院校英语非师范专业实习效度的探索——谈在英国大学工作本位实习
9
作者 俞霞君 《教育教学论坛》 2012年第19期70-72,共3页
专业实习是在工作场合进行的,以知识技能运用和锻炼为目的的综合性实践课程。针对师范院校英语非师范专业实习存在的问题,借鉴英国大学工作本位实习的运作和经验,从制订多样、具体的实习目标,拓展实习形式、途径和开展多方参与的实习管... 专业实习是在工作场合进行的,以知识技能运用和锻炼为目的的综合性实践课程。针对师范院校英语非师范专业实习存在的问题,借鉴英国大学工作本位实习的运作和经验,从制订多样、具体的实习目标,拓展实习形式、途径和开展多方参与的实习管理等方面,提高专业实习的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师范 实习效度 工作本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话语视角下的城市国际化研究--探索杭州全球传播的策略
10
作者 施旭 楼诗杭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8,共8页
城市国际化是当今中国城市发展乃至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而城市国际化本身必须依托全球传播。尽管城市国际化问题受到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至今尚未有研究从全球传播,特别是文化话语的角度进行全面系统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本... 城市国际化是当今中国城市发展乃至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而城市国际化本身必须依托全球传播。尽管城市国际化问题受到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至今尚未有研究从全球传播,特别是文化话语的角度进行全面系统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本文以文化话语研究为框架,勾勒城市国际化的全球传播图景,并以杭州国际化实践为实例,分别从交际的主体、言行、渠道等不同方面入手,对政府、企业、旅游、会展、会议、赛事、节日等进行分析,重点发掘、梳理、评估其交际策略,并在此基础上为中国城市国际化的全球传播谋划新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化 全球传播 话语(体系) 话语策略 历史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学韩国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稳定性实证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乔宇博 黄进财 《东疆学刊》 CSSCI 2019年第4期80-85,共6页
社会服务功能是外语教学的重要属性之一,而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性是这一属性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调查显示,韩国语专业作为目前国内分布最广的非通用语专业,其毕业生离职现象会伴随着就业年限的增加而有所增加,但整体就业稳定性较好,且离... 社会服务功能是外语教学的重要属性之一,而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性是这一属性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调查显示,韩国语专业作为目前国内分布最广的非通用语专业,其毕业生离职现象会伴随着就业年限的增加而有所增加,但整体就业稳定性较好,且离职原因多为主动离职,特别是在前三年因“想学习新知识”而离职的可能性较大。同时,男性就业稳定性低于女性,低水平韩语毕业生就业稳定性低于中高级水平韩国语毕业生。作为人才提供方的高校应在人才培养内容及人才的跟踪反馈方面加以改进,同时作为人才选用方的用人单位也应在新职员的选拔和培养方面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语专业 毕业生 就业稳定性 实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翻译实践的外国文学研究——吴笛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娅婷 吴笛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吴笛现为杭州师范大学钱塘学者讲席教授,浙江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兼任(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英国文学分会副会长、国际期刊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of Literature(A&HCI)副主编。他在英语诗歌、俄语... 吴笛现为杭州师范大学钱塘学者讲席教授,浙江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兼任(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英国文学分会副会长、国际期刊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of Literature(A&HCI)副主编。他在英语诗歌、俄语诗歌、文学翻译等研究领域著述甚丰。本次访谈围绕吴笛教授的治学之路、翻译之旅以及学者之途展开。吴笛教授从译者和研究者的角度强调文学研究的世界文学意识和跨学科视野,以及多语种翻译实践对于外国文学研究的意义。他认为文学翻译实践是感悟文学经典魅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把握文学经典精髓、激发文学研究创新思维的理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翻译 翻译研究 跨学科视野 世界文学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服务亚运的多模态外语语言景观调查
13
作者 施子诺 刘琛琛 +1 位作者 林莹莹 周伟盛 《现代语言学》 2024年第6期84-90,共7页
本文采取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运用语言景观学的研究理论,从语言权势地位、功能、多模态特征、读者感知等四个方面探索了亚运会期间杭州服务亚运的多模态外语语言景观的特点。调查研究表明:汉语在使用语言中占有绝对优势,中英双... 本文采取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运用语言景观学的研究理论,从语言权势地位、功能、多模态特征、读者感知等四个方面探索了亚运会期间杭州服务亚运的多模态外语语言景观的特点。调查研究表明:汉语在使用语言中占有绝对优势,中英双语标牌占了统计样本大多数;外语语言标牌主要发挥指示和提供信息的作用;外语语言景观多模态特征显著,主要包含颜色、文字、图像等模态。除此之外,通过调查研究,还能发现杭州服务亚运的外语语言景观具有官方景观主导、规范统一、多重复标牌、小语种缺失等特征。杭州市欲借助亚运会进一步向国际化迈进,向全世界介绍杭州,就必须优化外语语言景观,改善提升城市形象,营造国际化的人文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亚运会 语言景观 多模态 国际化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文明新形态下外国文学研究新动向
14
作者 丁姗姗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24年第2期370-373,共4页
中国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形成,为更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迈向现代化、发展新文明提供了新路径,使丰富多彩的人类智慧结晶以多元化的载体和形式呈现... 中国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形成,为更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迈向现代化、发展新文明提供了新路径,使丰富多彩的人类智慧结晶以多元化的载体和形式呈现给世界。这一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创举对于我国的外国文学文化研究极具启示意义。为了探讨人类文明新形态理论的世界意义,探索新时代外国文学跨学科研究的新方法和新路径,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和《英美文学研究论丛》编辑部于2023年11月10-12日共同承办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与外国文学研究’——2023年中国高校外国文学跨学科研究高端论坛暨中英语言文化比较专业委员会年会”。本次会议由中国高校外语学科发展联盟外国文学跨学科研究委员会、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中英语言文化比较专业委员会主办,汇聚了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苏州大学等数十所知名高校的近150名专家学者和师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外国文学研究 南京大学 知名高校 世界历史意义 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相关课程的满意度研究——以杭州地区高校留学生为例
15
作者 杨羽丰 王琴琴 姚煜芳 《教育进展》 2024年第9期128-132,共5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推进,来华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提高留学生教育质量已经成为一个重要主题。来华留学生的中国文化相关课程作为来华留学生课程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满意度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和国际声誉。本研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推进,来华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提高留学生教育质量已经成为一个重要主题。来华留学生的中国文化相关课程作为来华留学生课程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满意度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和国际声誉。本研究运用访谈法,对杭州地区六所高校部分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相关课程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发现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相关课程存在部分课程难度大、教学内容缺乏广度与深度、教学方法单一、课程设置缺乏丰富性、意见反馈渠道不明确等问题。基于此结果,本研究提出坚持实践与理论教学并重、提升课堂互动质量、拓展课程丰富度、提高师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完善意见反馈和评价体系等提升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相关课程满意度的优化对策。With the progression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the number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studying in China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Consequentl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for these students has become a critical issu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satisfaction with Chinese cultural course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ir academic curriculum, is inextricably linked to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and international reputation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his study uses a qualitative interview approach to assess the satisfaction of a sample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with Chinese cultural courses offered at six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 Hangzhou. The research reveals several issues, including the perceived difficulty of certain courses, a lack of breadth and depth of course content, monotony in teaching methods, a lack of diversity in course offerings, and a lack of clear channels for feedback. In light of these findings, this study proposes a series of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aimed at improving the satisfaction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with Chinese cultural courses. These strategies include balancing the integration of practical and theoretical instruction, enhancing classroom interaction, diversifying course content, foster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kills among faculty and students, and refining feedback and evaluation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华留学生 中国文化课程 满意度 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艳萍 余卫华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103-106,共4页
本研究以Byram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为理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问卷信度系数为0.803),对来自具有不同跨文化交际环境的两个地区共193名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跨文化交... 本研究以Byram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为理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问卷信度系数为0.803),对来自具有不同跨文化交际环境的两个地区共193名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平均水平比较低;(2)跨文化交际能力四维度发展不均衡,知识维度落后于其他三个维度;(3)不同环境下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表现出趋同的特征,跨文化环境对其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非英语学生 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环境 维度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成果展示话语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冰 钟守满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158-162,共5页
基于体验哲学的大学体验英语教学作为外语教学研究的新领域,重视多种模态形式的语言学习环境。本研究对H大学英语教学成果展示活动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结果表明,H大学英语老师结合上课所学知识,由老师指导学生自编、自导、全英文自演... 基于体验哲学的大学体验英语教学作为外语教学研究的新领域,重视多种模态形式的语言学习环境。本研究对H大学英语教学成果展示活动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结果表明,H大学英语老师结合上课所学知识,由老师指导学生自编、自导、全英文自演完成的大学英语教学成果展示中的话语活动,激发了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热情,促进了学生对英语的接触和使用,对学生课堂学习效果也很有帮助。此外,这一活动有助于教师探讨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教学改革,有助于探索大学英语教学媒体和模态搭配路径优化问题,对新一轮教师角色、课程模式、管理模式等一系列变革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积极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成果 大学英语 多模态话语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大学生校园融入问题初探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昌羽 钱珊 《青年探索》 CSSCI 2014年第2期77-81,共5页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规模日益扩大,且具有学校类型印记明显、校园融入类型多样的特点。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融入大学校园的过程中,一般需要跨越复杂的文化传统,他们在物质、行为、精神等不同层面均可能遇到不同程度的文...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规模日益扩大,且具有学校类型印记明显、校园融入类型多样的特点。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融入大学校园的过程中,一般需要跨越复杂的文化传统,他们在物质、行为、精神等不同层面均可能遇到不同程度的文化适应问题。在制定少数民族大学生校园融入问题的应对策略时,要从分类引领、分段干预和分工协助等多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大学生 校园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风格调查 被引量:6
19
作者 徐晓燕 余卫华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0-51,共2页
调查显示,非英语专业学习英语的大学生最喜欢触觉型的学习风格,最不喜欢体验型的学习风格。调查还显示,他们具有多样的学习风格。本调查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师应提高对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的认识,学生也有必要认识自己的学习风格,以正确对... 调查显示,非英语专业学习英语的大学生最喜欢触觉型的学习风格,最不喜欢体验型的学习风格。调查还显示,他们具有多样的学习风格。本调查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师应提高对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的认识,学生也有必要认识自己的学习风格,以正确对待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教师应改变或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以适应具有不同学习风格学生的学习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 学习风格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青年修德思想与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 被引量:8
20
作者 金向华 方年根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年第2期74-78,共5页
习近平青年修德思想的核心内涵是教育青年立志、指导青年成才、引领青年报国。当代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学校师德引领、社会公德约束、家庭美德熏陶和职业道德塑造,将习近平青年修德思想融入... 习近平青年修德思想的核心内涵是教育青年立志、指导青年成才、引领青年报国。当代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学校师德引领、社会公德约束、家庭美德熏陶和职业道德塑造,将习近平青年修德思想融入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的顶层设计与理论指导,提高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青年修德思想 大学生文明修身教育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