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唯以爱——夏丏尊“爱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被引量:2
1
作者 项红专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0-42,共3页
近代著名教育家夏丏尊终身致力于教育事业,在中等教育领域成绩卓然。夏丏尊的"爱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认为,教育没有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教育者必须有相当的人格。他的"爱的教育"实践颇有成... 近代著名教育家夏丏尊终身致力于教育事业,在中等教育领域成绩卓然。夏丏尊的"爱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认为,教育没有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教育者必须有相当的人格。他的"爱的教育"实践颇有成效,学生们称他的教育是"妈妈的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丏尊 《爱的教育》 人格感化 “妈妈的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通和:引领上海中学走向卓越的教育家 被引量:1
2
作者 项红专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1-53,共3页
郑通和是江苏省立上海中学首任校长,办学有方,成绩卓著。郑通和目光远大,置换土地。异地新建学校:管理得法,制定纲要,以师生为本;开门办学,注重学校与学校、学校与社会的合作;人格高尚,忠于职守,待人真诚,大公无私。
关键词 民国教育 江苏省立上海中学 上海中学 郑通和 上海中等学校协进会 张伯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中学名校艺术教育之考察 被引量:1
3
作者 项红专 《美育学刊》 2012年第5期91-95,共5页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涌现出一批中学名校,由此培养出一大批杰出人才。这些中学名校不仅重视德、智、体三育,而且十分重视美育,关注艺术教育价值,延聘优秀艺术师资,重视艺术课程教学,开展课外艺术活动,艺术教育富有特色和成效。
关键词 民国时期 中学名校 艺术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廖世承中学教育之见解
4
作者 项红专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49-51,共3页
廖世承是我国著名的中学教育专家,对中学教育提出许多独到的见解,如注意实地研究,不应作趋时论调;训育是全体的问题,不是局部的问题;教活的知识、活的个人;青年男女是天生的"社会的动物";一校校风之优劣,校长与教师实负全部... 廖世承是我国著名的中学教育专家,对中学教育提出许多独到的见解,如注意实地研究,不应作趋时论调;训育是全体的问题,不是局部的问题;教活的知识、活的个人;青年男女是天生的"社会的动物";一校校风之优劣,校长与教师实负全部责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廖世承 道尔顿制 训育 南师大附中 华师大一附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中敏:一位民国时期的教育大家
5
作者 项红专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0-42,共3页
任中敏在1938年至1949年担任桂林汉民中学校长期间,很快就使学校成为大西南颇具名望的学校。任中敏先生的办学精神与实践主要有:严正办学,有"冬"有"春";"严正做人","积健为雄";以身作则,正己正... 任中敏在1938年至1949年担任桂林汉民中学校长期间,很快就使学校成为大西南颇具名望的学校。任中敏先生的办学精神与实践主要有:严正办学,有"冬"有"春";"严正做人","积健为雄";以身作则,正己正人;雅静校园,陶冶精神;广置图书,重在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办学 任中敏 桂林汉民中学 “严正做人” “积健为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耕耘于中等教育界的任氏兄弟
6
作者 项红专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13年第2期108-112,共5页
任孟闲与任中敏是同胞兄弟,江苏扬州人,他们不仅是知名的学者(任中敏还是我国的词曲大师),还是著名的教育家。民国时期,任孟闲曾担任江苏省立第五师范学校(江苏省扬州中学前身)校长14年,任中敏担任国立汉民中学校长12年,他们... 任孟闲与任中敏是同胞兄弟,江苏扬州人,他们不仅是知名的学者(任中敏还是我国的词曲大师),还是著名的教育家。民国时期,任孟闲曾担任江苏省立第五师范学校(江苏省扬州中学前身)校长14年,任中敏担任国立汉民中学校长12年,他们治校有方,成绩卓著,是当时中等学校校长中的佼佼者。兄弟二人同时服务于中等教育界并均有卓越之表现,这在民国教育史上并不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教育界 兄弟 中学校长 任中敏 江苏省 师范学校 学校校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童伯章:民初“苏南五中”盛绩的缔造者 被引量:4
7
作者 项红专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54-56,共3页
童伯章于1913年被任命为江苏省立第五中学校长。童伯章继往开来,使省立五中校务蒸蒸日上,成绩斐然。童伯章是民国初期一位令人敬仰的教育家:他治校有方,教学有术,重视艺术。
关键词 民国教育家 童伯章 江苏省立第五中学:《五中杂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晖中学计划书”解读 被引量:1
8
作者 项红专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0-52,共3页
1919年2月,经亨颐精心制定出"春晖中学计划书",其主要办学精神如下中学毕业生宜"多式",倡导动的教育,办学设备为学生利益计,学校尤当教育社会。
关键词 经亨颐 “春晖中学计划书” 动的教育 教员“专任制” 《春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春晖中学何以名师云集?
9
作者 项红专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5-47,共3页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春晖中学集聚了一大批名师。除了春晖中学提供比较丰厚的经济待遇外,优越的办学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共同的教育追求是春晖中学名师云集的三大原因。
关键词 民国教育 春晖中学 经亨颐 夏丏尊 "同志集合" "纯正的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厚枢的办学之道:使学生日进无疆
10
作者 项红专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8-50,共3页
周厚枢在任江苏省立扬州中学校长及创办国立第二中学期间,以笃实践履、治校谨严而闻名。他的办学之道:致力树人,均衡发展;首重精神,亦重物质;名师云集,德才兼备;大胆探索,因材施教。
关键词 周厚枢 "教训合一导师制" "分科必选制" 女子教育 扬州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诒春:清华优良传统的奠基者
11
作者 项红专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9-41,共3页
周诒春(1873—1958)先后担任清华学校第二任校长、贵阳清华中学董事长,被誉为清华优良传统的奠基者,其主要教育思想及举措:"明耻"图强,崇尚体育,服务社会,勤俭朴实。
关键词 周诒春 清华学校 “全人格教育” “三育并进” “强迫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南开学校的办学特点
12
作者 项红专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12年第4期117-122,共6页
南开学校主要包括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和重庆南开中学,由我国近代著名爱国教育家张伯苓先生创办并长期担任校长。
关键词 南开学校 办学特点 民国时期 重庆南开中学 1904年 南开大学 南开小学 张伯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苏州中学的办学特色
13
作者 项红专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12年第5期119-124,共6页
苏州中学是民国时期中等教育的一面旗帜,是一所闻名遐迩的江南名校,被誉为江浙“四大名中”之一。据金德门主编的《苏州中学校史》描述,苏州中学自1927组建后,数年间:“四方负笈来此,远自陕滇。毕业生考升国立大学者,岁有增加。... 苏州中学是民国时期中等教育的一面旗帜,是一所闻名遐迩的江南名校,被誉为江浙“四大名中”之一。据金德门主编的《苏州中学校史》描述,苏州中学自1927组建后,数年间:“四方负笈来此,远自陕滇。毕业生考升国立大学者,岁有增加。就业服务,无一人向隅。校舍校地,较前增拓一倍。师生之间,情趣欢跃。尽心教学,研讨至勤。教职员著作出版者,达14种,计20册。陆续付印者,尚有多种。体育竞赛,连年冠军。于是,声誉鹊起,满国中矣”。1933年,江苏省教育厅举行第一届全省高中毕业会考,在前一百名中,苏州中学占了24名;名列前三名的,全是苏州中学学生,受到全国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中学 民国时期 办学特色 高中毕业会考 江苏省教育厅 中等教育 就业服务 体育竞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春晖中学何以名师云集?
14
作者 项红专 《素质教育大参考》 2013年第4期29-31,共3页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教育界“北有南开,南有春晖”。春晖中学创办于1922年秋,首任校长是近代著名教育家经亨颐。那时的春晖中学,是一所私立的乡村中学,学校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与其集聚了一大批名师有关。据记...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教育界“北有南开,南有春晖”。春晖中学创办于1922年秋,首任校长是近代著名教育家经亨颐。那时的春晖中学,是一所私立的乡村中学,学校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与其集聚了一大批名师有关。据记载,从1922年到1925年,夏丐尊、丰子恺、朱自清、朱光潜、匡互生、杨贤江、刘熏宇等名师曾在此任教,蔡元培、李叔同、黄炎培、陈望道、叶圣陶、胡愈之、舒新城、俞平伯、吴稚辉、张闻天、吴觉农、刘大白等众多名流曾来校讲学考察。一时间,可谓名师云集,群贤毕至,蔚为壮观。笔者认为,除了春晖中学提供比较丰厚的经济待遇外,以下三方面是其吸引名师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晖中学 师云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早期 著名教育家 乡村中学 经济待遇 教育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实践智慧的教师职前实践教学--以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为例 被引量:25
15
作者 杨燕燕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8-42,共5页
传统的教师职前实践教学具有"理论之应用"取向。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范围内的教师职前实践教学改革推行"实践中之理论"取向。在新的取向之下,教师职前实践教学得到重新的规划与组织,呈现出一些不同于传统实践教学... 传统的教师职前实践教学具有"理论之应用"取向。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范围内的教师职前实践教学改革推行"实践中之理论"取向。在新的取向之下,教师职前实践教学得到重新的规划与组织,呈现出一些不同于传统实践教学的基本要素,主要表现为:以培养实践智慧作为教师职前实践教学的目标,并以探究现场经验作为教师职前实践教学的核心。本文以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教师职前实践教学为例对此加以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教学 教师职前教育 实践智慧 探究 现场经验
原文传递
论教师职前实践教学的取向转换 被引量:47
16
作者 杨燕燕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4-89,共6页
"基于学校"和"基于大学"的传统教师职前实践教学的"理论之应用"取向,包含着理解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两种立场:一是实践的典型化;二是理论的实践化。它们在本质上都是将教师职前培养阶段的实践教学... "基于学校"和"基于大学"的传统教师职前实践教学的"理论之应用"取向,包含着理解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两种立场:一是实践的典型化;二是理论的实践化。它们在本质上都是将教师职前培养阶段的实践教学与理论学习二元对立起来。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英等国教师职前实践教学的改革项目推行"实践中之理论"取向,改变了实践教学的要素构成和实施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职前教育 师范生 实践教学 范式
原文传递
教师实践素养观的变迁——兼论教师职前实践教学的目标变革 被引量:9
17
作者 杨燕燕 《教育研究与实验》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19,共5页
从教师职前实践教学的历史来看,作为其目标的"教师实践素养"并不是一个科学的事实范畴,而是一个有发展、有变化的的教育价值范畴。它从最初的"不需要理论的艺术",发展到师范学校创立以后的"理论指导下的技能&q... 从教师职前实践教学的历史来看,作为其目标的"教师实践素养"并不是一个科学的事实范畴,而是一个有发展、有变化的的教育价值范畴。它从最初的"不需要理论的艺术",发展到师范学校创立以后的"理论指导下的技能"。大约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英等国的教师职前实践教学试图以培养师范生的"实践智慧"作为教师职前实践教学新的目标。这种变革可以从亚里斯多德的理论中找到合法性,但主要基于教师实践素养的知识基础、技能基础和文化基础的三重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实践素养 职前实践教学 理论 实践 实践智慧
原文传递
民国时期名校的校风建设
18
作者 项红专 《中国德育》 2011年第4期21-23,49,共4页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一些中小学名校以校风优良闻名于世。这些名校校风建设主张管理从严、注重习惯养成、注重身教、重视精神教育、注重环境熏陶、倡导自治自律和丰富课余生活,这些经验和做法对当下中小学的校风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一些中小学名校以校风优良闻名于世。这些名校校风建设主张管理从严、注重习惯养成、注重身教、重视精神教育、注重环境熏陶、倡导自治自律和丰富课余生活,这些经验和做法对当下中小学的校风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风建设 习惯养成 精神教育 身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