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修复一体机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1
作者 张树立 李彦伟 +4 位作者 唐建稳 姜珊 陈洪法 王伟臣 付融冰 《中国环保产业》 2024年第2期63-68,共6页
对于重金属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化技术具有效率高、修复周期短、普适性强等显著优势,是目前较为有效的修复技术。文章介绍了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设备在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介绍了XF150土壤修复一体机。该设备性能满足重金属污染修复的... 对于重金属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化技术具有效率高、修复周期短、普适性强等显著优势,是目前较为有效的修复技术。文章介绍了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设备在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介绍了XF150土壤修复一体机。该设备性能满足重金属污染修复的技术指标和要求,已成功应用于多个修复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固化稳定化技术 土壤修复一体机 药剂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液油泥调质离心处理技术研究
2
作者 丁昊 王之学 +2 位作者 唐建稳 孙启刚 徐博 《油气田环境保护》 CAS 2024年第4期38-41,共4页
针对塔河油田某处理站高含液油泥减量化进行了室内调质离心处理模拟实验以及现场设备处置应用。实验调质药剂选用破乳剂、聚合氯化铝(PAC)及聚丙烯酰胺(PAM),通过相关正交实验,获得了含油污泥减量处置所需调质时间和药剂加入量等数据。... 针对塔河油田某处理站高含液油泥减量化进行了室内调质离心处理模拟实验以及现场设备处置应用。实验调质药剂选用破乳剂、聚合氯化铝(PAC)及聚丙烯酰胺(PAM),通过相关正交实验,获得了含油污泥减量处置所需调质时间和药剂加入量等数据。实验结果表明:含油污泥温度在65~85℃,调质时间为12 min,浓度0.1%的破乳剂溶液加入量0.2 mL,浓度0.1%的PAC溶液加入量0.5 mL,浓度0.1%的阳离子PAM溶液加入量0.2 mL时,处理后含油污泥的固相含液率≤45%,分离出的液相含油率≥20%,实现了含油污泥减量处理及原油回收,为调质离心处置工艺在现场应用提供了有效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污泥 调质离心 调质时间 药剂 含液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泥热解废水处理工艺中试应用
3
作者 胡以朋 肖超 李子鸣 《油气田环境保护》 CAS 2024年第4期29-33,共5页
针对油泥热解废水高含油、高氨氮、高COD、难处理的问题,使用GC-MS定性分析发现废水中含有52种有机物,采用“预处理+芬顿氧化+生化+芬顿氧化+BAF”工艺处理油泥热解废水,连续6 d检测各单元处理后的水质,结果表明:通过本工艺处理后的油... 针对油泥热解废水高含油、高氨氮、高COD、难处理的问题,使用GC-MS定性分析发现废水中含有52种有机物,采用“预处理+芬顿氧化+生化+芬顿氧化+BAF”工艺处理油泥热解废水,连续6 d检测各单元处理后的水质,结果表明:通过本工艺处理后的油泥热解废水中COD浓度≤150 mg/L,NH_(4)^(+)-N浓度≤25 mg/L,石油类≤10 mg/L,满足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排放标准要求;酸性条件下使用膨润土作吸附预处理,对热解废水中COD、石油类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0%,72%~75%;氨氮主要在生化单元去除,膨润土吸附和芬顿氧化对氨氮的去除效果不明显。研究结果为油泥处理后衍生废水提供了新的处理思路,为油泥全流程无害化处理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泥 热解废水 吸附 二级排放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化装置清洗废水预处理研究
4
作者 胡以朋 李子鸣 肖超 《清洗世界》 CAS 2024年第4期31-34,共4页
评估了高岭土、活性炭、PAC、活性白土对清洗废水COD的去除效果,去除效果排序为:活性炭> PAC>活性白土>煅烧高岭土,活性白土性价比最高。研究了加药量、pH、反应时间、药剂投加形式等对活性白土吸附性能的影响,发现最优反应条... 评估了高岭土、活性炭、PAC、活性白土对清洗废水COD的去除效果,去除效果排序为:活性炭> PAC>活性白土>煅烧高岭土,活性白土性价比最高。研究了加药量、pH、反应时间、药剂投加形式等对活性白土吸附性能的影响,发现最优反应条件是pH=3、加药量5g/L、反应1h,湿法加药效果优于干粉投加;最优反应条件下,COD去除率稳定在58%。使用不同厂家的活性白土验证,结果重复性好。研究清洗废水预处理对提高工艺实用性和多样性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洗废水 预处理 吸附 最佳反应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南部地区页岩气开发及其减污降碳再认识 被引量:6
5
作者 刘文士 张烈辉 +13 位作者 朱进 龚建华 陈学忠 段明 赵玉龙 梁仁刚 李小刚 吴易一 唐慧莹 贾宇 乔川 李烨楠 张日奎 林慧丽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5-176,共12页
为助推中国页岩气持续高质量发展,在溯源页岩气环境争议的基础上,结合四川盆地南部地区(以下简称川南)十余年来页岩气开发实践,总结了国内对页岩气开发生态环境影响的新认识,系统介绍了中国自主创新形成的页岩气清洁开采技术,并指明了... 为助推中国页岩气持续高质量发展,在溯源页岩气环境争议的基础上,结合四川盆地南部地区(以下简称川南)十余年来页岩气开发实践,总结了国内对页岩气开发生态环境影响的新认识,系统介绍了中国自主创新形成的页岩气清洁开采技术,并指明了下一步技术发展的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页岩气环境问题的广泛关注始于2009—2011年,经过激烈讨论,美国学术界主流意见认为,页岩气开发存在生态环境风险,但通过合理取水、确保井筒质量、妥善贮存和处置压裂返排液及钻井固体废物等措施可有效防范;②页岩气开发对中国温室气体排放量贡献有限,不会必然污染地下水环境,绿色开发应重点关注低碳钻井和压裂、废弃物处置、地下水保护等方向;③“电代油”钻井和压裂实现了施工过程无直接温室气体排放,川南页岩气压裂返排液在处理回用基础上已实现处理外排,油基岩屑处置对规模开发的制约也因热脱附技术的进步而突破;④页岩气清洁开采技术仍应在深度降碳、稳定减污、持续增效等方面开展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工作。结论认为,基于10余年来对中国页岩气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的探索与再认识,可为中国未来页岩气绿色高效开发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南部地区 页岩气 减污降碳 绿色开发 温室气体 压裂返排液 钻井固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沼渣与硫酸亚铁共处置含铬土壤的协同机制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荣强 王帅 +4 位作者 张海秀 沙福建 张大磊 赵建伟 孙英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229-2237,共9页
利用沼渣和硫酸亚铁对含铬土壤进行共处置,在初步优化处置工艺参数后对共处置的协同效应进行验证,并通过XPS分析和微生物群落分析揭示了协同效用机理.结果表明,沼渣和硫酸亚铁共处置含铬土壤可实现土壤Cr(Ⅵ)含量低至未检出(检出限0.2mg... 利用沼渣和硫酸亚铁对含铬土壤进行共处置,在初步优化处置工艺参数后对共处置的协同效应进行验证,并通过XPS分析和微生物群落分析揭示了协同效用机理.结果表明,沼渣和硫酸亚铁共处置含铬土壤可实现土壤Cr(Ⅵ)含量低至未检出(检出限0.2mg/kg),优于硫酸亚铁处置法.共处置还原速率高于沼渣单独处置.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表明共处置组别细菌群落丰度与多样性高于沼渣单独处置,共处置土壤铬还原菌的相对丰度明显提高.此外,共处置组别内铁还原菌和硫酸盐还原菌的相对丰度也显著提升.通过XPS分析,共处置后的土壤中存在Fe(Ⅱ)、亚硫酸盐和硫化物,结合微生物群落分析结果,证实了铁和硫催化微生物还原六价铬过程.本研究为低碳型高浓度Cr(Ⅵ)污染土壤的治理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亚铁 沼渣 Cr(Ⅵ) 协同效应 微生物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型土壤破碎混拌结构的性能数值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颜子涵 陈群云 +3 位作者 李卓 付融冰 李彦伟 吴志根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72-80,共9页
为了改善某公司原土壤修复一体机内破碎混拌结构的颗粒混匀效果,本文利用离散颗粒混合动力学原理和离散单元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对系统内部破碎刀辊装置进行改进优化和仿真模拟。通过研究混合体系中土壤-药剂离散颗粒和混... 为了改善某公司原土壤修复一体机内破碎混拌结构的颗粒混匀效果,本文利用离散颗粒混合动力学原理和离散单元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对系统内部破碎刀辊装置进行改进优化和仿真模拟。通过研究混合体系中土壤-药剂离散颗粒和混合部件之间的相互作用、颗粒分布及碰撞次数、滚轴功率,运用混合均匀度、混合质量公式对混合效果进行评价,并探究了各转轴中引起功率变化的主要因素。计算模拟结果显示,第二代设备对土壤碰撞颗粒数的提升效果非常明显,爪机、上中下滚轴最佳运行转速为150r/min、300r/min、600r/min、600r/min,滚轴总功率为13.45kW,是实际滚轴额定总功率60kW的22.4%,该研究结果为改善土壤修复一体机性能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修复 离散单元法 混合均匀度 颗粒碰撞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催化渗氮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于群 时垌 +9 位作者 林威 孙金全 黄鑫 鲍建齐 王东瑞 杨洁 李福杰 谢鲲 李文生 陈蕴博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19,共8页
综述了表面纳米化催化渗氮、稀土催化渗氮、激光催化渗氮、预氧化催化渗氮等气体渗氮的催渗机理、特点与研究进展。同时介绍了本课题组提出的纳米稀土原位界面催化渗氮原理,提出了气体渗氮界面氮势的概念,阐述了界面催渗机理,对未来催... 综述了表面纳米化催化渗氮、稀土催化渗氮、激光催化渗氮、预氧化催化渗氮等气体渗氮的催渗机理、特点与研究进展。同时介绍了本课题组提出的纳米稀土原位界面催化渗氮原理,提出了气体渗氮界面氮势的概念,阐述了界面催渗机理,对未来催化渗氮的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渗氮 纳米化 稀土 预氧化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一体机颗粒混拌效果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林慧丽 李彦伟 +2 位作者 张树立 梁仁刚 付融冰 《现代矿业》 CAS 2021年第10期137-140,共4页
为了改善土壤修复一体机颗粒混拌效果,针对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化修复一体机的作业模式,研究了其内部土壤与药剂颗粒的运动过程,并进行了混拌效果评价。基于离散单元法(DEM)建立了一体机及其内部各混拌组件的仿真模型,揭示了土... 为了改善土壤修复一体机颗粒混拌效果,针对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化修复一体机的作业模式,研究了其内部土壤与药剂颗粒的运动过程,并进行了混拌效果评价。基于离散单元法(DEM)建立了一体机及其内部各混拌组件的仿真模型,揭示了土壤颗粒在各组件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并通过计算标准差对混拌后的颗粒群进行了均匀度比较和分析,从而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的结构优化方案,为矿区土壤修复设备的设计改进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土壤修复 固化稳定化 一体机 离散元模型 均匀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盐处置工艺与设备解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彦伟 陈洪法 +1 位作者 张树立 梁仁刚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1年第2期122-124,共3页
废盐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中化学反应析出或废母液蒸发结晶,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各种废渣、粉尘及其他废物。由于工业废盐来源广泛,包括种类繁多、成分复杂、毒性大等问题[1],具有处置难度大、成本高、危害环境等特点。如长期堆放会... 废盐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中化学反应析出或废母液蒸发结晶,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各种废渣、粉尘及其他废物。由于工业废盐来源广泛,包括种类繁多、成分复杂、毒性大等问题[1],具有处置难度大、成本高、危害环境等特点。如长期堆放会占用大量场地,还会直接导致地表水、地下水污染、污染耕地土壤,破坏生态环境,导致土壤盐碱化,恶化生态环境。因此采用安全长效的方法对废盐进行处置,力求减少甚至避免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废盐的资源化利用进而实现零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盐 处置难度大 安全长效 资源化利用 零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脱附技术处理油基钻屑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郭文辉 孟祥海 +3 位作者 肖超 丛培超 方基垒 岳勇 《油气田环境保护》 CAS 2018年第4期38-41,共4页
页岩气非常规油气开发中产生油基钻屑,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中的HW08类危险废物,是影响非常规油气开发的环保难题。油基钻屑中含有大量的矿物油,通过热脱附技术能够实现油基钻屑的安全处理,既能保证处理后残渣满足环保要求,... 页岩气非常规油气开发中产生油基钻屑,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中的HW08类危险废物,是影响非常规油气开发的环保难题。油基钻屑中含有大量的矿物油,通过热脱附技术能够实现油基钻屑的安全处理,既能保证处理后残渣满足环保要求,又能回收矿物油。利用室内实验装置进行了加热温度和停留时间对油基钻屑的热脱附过程影响的实验研究,并分析了处理后固相残渣和回收油的基本属性。结果表明采用热脱附技术对于油基钻屑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经检测,处理后残渣的含油率低于1%,回收油可以重新用于配置油基泥浆,性能满足使用要求,实现了回收油的资源化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基钻屑 热脱附 加热温度 停留时间 资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基钻井液组成应用及绿色发展趋势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年禧 邓超 +3 位作者 陈潇 何艺 梁仁刚 刘研萍 《当代化工研究》 2022年第11期75-78,共4页
根据复杂油气开采工作的需求和环保要求,分析了油基钻井液的组成和分类,调查了不同基础油体系的钻井液的特点及应用情况,研判了发展趋势,油基钻井液向着低毒、高降解、低成本、安全性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油基钻井液 环保 应用现状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C40型混砂车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韩增平 王洪力 张怀智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9-93,共5页
大规模压裂施工采用"一备一用"2台HSC20型混砂车存在以下问题:主施工混砂车发生故障时,操作人员切换混砂车工作量大,切换时间长,并且存在安全隐患。鉴于此,研制了HSC40型混砂车。该混砂车将2台HSC20混砂车集成在1台底盘车上,... 大规模压裂施工采用"一备一用"2台HSC20型混砂车存在以下问题:主施工混砂车发生故障时,操作人员切换混砂车工作量大,切换时间长,并且存在安全隐患。鉴于此,研制了HSC40型混砂车。该混砂车将2台HSC20混砂车集成在1台底盘车上,将吸入离心泵、混砂罐和排出离心泵整合为1台闭式混砂泵;通过创新设计的液压控制系统,实现液体添加动力系统的互为备用;在混砂系统上集成1套平行四连杆翻转机构,弥补了闭式混砂泵自吸能力不足的缺陷,同时又可保证井场转移过程中车辆的行驶安全。现场应用结果表明:HSC40型混砂车最大瞬时施工排量达到38 m^3/min,使支撑裂缝的压裂导通率提高了1.5~2.5个数量级。HSC40型混砂车适用于大规模压裂作业,在以页岩气开发为代表的大排量非常规压裂施工中具有较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排量 HSC40混砂车 一键切换 闭式混砂泵 平行四杆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基钻屑低温热脱附处理工艺模拟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哲娜 金兆迪 +4 位作者 林传钢 韩鑫 岳勇 梁仁刚 方基垒 《油气田环境保护》 CAS 2020年第6期29-32,68,共5页
为减少油基钻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和危害,并最大限度地回收资源,提出采用低温热脱附的方式对其进行处理。通过钻井液油水固相分离装置并结合正交实验法对低温热脱附处理工艺进行模拟研究,选用热重分析仪及气相色谱研究油基钻屑热解失重... 为减少油基钻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和危害,并最大限度地回收资源,提出采用低温热脱附的方式对其进行处理。通过钻井液油水固相分离装置并结合正交实验法对低温热脱附处理工艺进行模拟研究,选用热重分析仪及气相色谱研究油基钻屑热解失重规律以及回收油总石油烃分布。结果表明:低温热脱附处理油基钻屑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处理温度,其次为停留时间,升温速率影响最小,350℃处理温度下,即可将油基钻屑热脱附残渣含油率降至0.3%以下,满足GB 4284—2018《农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标准》;油基钻屑中含水率的增加有利于提高低温热脱附效果,原料含水率在5%~10%时热脱附效果及经济性最好;低温热脱附回收油品质好,和原料总石油烃分布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基钻屑 低温热脱附 影响因素 石油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常规油气开发含油钻屑危险特性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肖超 方基垒 +2 位作者 岳勇 孟祥海 郭文辉 《油气田环境保护》 CAS 2018年第4期11-13,共3页
文章对含油钻屑处理后的固体进行了危险特性的分析,比对了三种含油钻屑处理后固体的易燃性、腐蚀性和毒性,经分析,其危险特性满足相关国家标准的要求。热解处理后的含油钻屑尚未列入2016版《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豁免名单中,此次通过分... 文章对含油钻屑处理后的固体进行了危险特性的分析,比对了三种含油钻屑处理后固体的易燃性、腐蚀性和毒性,经分析,其危险特性满足相关国家标准的要求。热解处理后的含油钻屑尚未列入2016版《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豁免名单中,此次通过分析处理后含油钻屑处理后固体的危险特性,为处理后含油钻屑的从危险废物名录中豁免提供相关数据支持。从而推进油田含油钻屑的最终无害化处置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钻屑 处理 危险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的改进型三斜叶-Rushton组合桨搅拌釜内流场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珣 肖志鹏 林伟振 《石油化工设备》 CAS 2022年第4期15-20,共6页
聚合反应过程中的搅拌操作直接影响聚合产物的质量。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技术对改进型三斜叶-Rushton组合桨搅拌釜内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转速下该组合桨搅拌釜内的流体速度分布和湍动能分布,并将其与三斜叶-Rushton组合桨进行对... 聚合反应过程中的搅拌操作直接影响聚合产物的质量。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技术对改进型三斜叶-Rushton组合桨搅拌釜内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转速下该组合桨搅拌釜内的流体速度分布和湍动能分布,并将其与三斜叶-Rushton组合桨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三斜叶-Rushton组合桨相比,改进型三斜叶-Rushton组合桨搅拌釜轴向高度z/H=0.205横截面的速度分布更有利于釜内流体的混合,转速100 r/min时搅拌釜内流体速度分布更合理;改进型三斜叶-Rushton组合桨桨叶间区域湍动能分布的连续性更好,轴向高度z/H=0.205横截面搅拌轴和搅拌釜内壁处的湍动能比三斜叶-Rushton组合桨的更高。研究结果可为改进型三斜叶-Rushton组合桨在聚合反应工业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釜 改进型三斜叶-Rushton组合桨 计算流体动力学 流场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脱附设备国产化研制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何茂金 方基垒 +3 位作者 张树立 岳勇 韩增平 孟祥海 《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 CAS 2018年第4期26-27,68,共3页
基于热脱附技术原理,介绍了热脱附设备的预处理单元、热脱附单元、馏分冷凝单元、供料单元、排料单元、气体净化单元和控制单元的功能和关键指标,分析了热脱附设备国产化研制中的必要性和难点,指出了热脱附技术在国内固废处理领域具有... 基于热脱附技术原理,介绍了热脱附设备的预处理单元、热脱附单元、馏分冷凝单元、供料单元、排料单元、气体净化单元和控制单元的功能和关键指标,分析了热脱附设备国产化研制中的必要性和难点,指出了热脱附技术在国内固废处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脱附 土壤修复 油泥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相分离技术资源化处理油基岩屑的工程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邓超 陈潇 +3 位作者 刘春阳 何茂金 杨卓华 刘研萍 《当代化工研究》 2021年第23期165-167,共3页
油基岩屑的综合利用是非常规天然气开采利用过程中的一项难题。本文论述了热相分离技术资源化处理油基岩屑的工程应用,详细介绍了工艺流程和设备等,分析了处理过程中废水、废气和废渣产生情况,并进行了整体工程的经济分析。使用热相分... 油基岩屑的综合利用是非常规天然气开采利用过程中的一项难题。本文论述了热相分离技术资源化处理油基岩屑的工程应用,详细介绍了工艺流程和设备等,分析了处理过程中废水、废气和废渣产生情况,并进行了整体工程的经济分析。使用热相分离技术对油基岩屑进行工程应用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油基岩屑的资源化和无害化提供了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基岩屑 热相分离技术 工艺流程 经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油罐机械清洗技术研究及应用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宫晓伟 何茂金 喻学孔 《清洗世界》 CAS 2020年第4期1-3,共3页
本文通过与储油罐人工清洗对比,论述了机械清洗的优势,完成了对储油罐机械清洗技术的原理和流程工艺以及成套设备的研究,并以Saudi Aramco Safaniyah采油厂T63号罐机械清洗项目应用为例,说明了机械清洗的技术优势和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具... 本文通过与储油罐人工清洗对比,论述了机械清洗的优势,完成了对储油罐机械清洗技术的原理和流程工艺以及成套设备的研究,并以Saudi Aramco Safaniyah采油厂T63号罐机械清洗项目应用为例,说明了机械清洗的技术优势和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油罐 机械清洗 设备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加热在油基钻屑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之学 李孟 +2 位作者 唐建稳 林传钢 张岩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2年第8期93-96,共4页
该文通过分析油基钻屑的特性,对比了目前处理油基钻屑的相关工艺技术,选用电磁加热式热相分离工艺处理油基钻屑,完成电磁加热式热相分离技术工艺流程的相关研究和小试成套设备的开发。分析了温度、真空度等因素对油基钻屑的处理效果,通... 该文通过分析油基钻屑的特性,对比了目前处理油基钻屑的相关工艺技术,选用电磁加热式热相分离工艺处理油基钻屑,完成电磁加热式热相分离技术工艺流程的相关研究和小试成套设备的开发。分析了温度、真空度等因素对油基钻屑的处理效果,通过提高加热温度和真空度来处理油基钻屑,可增加回收油量。在加热温度350℃、真空度在-0.1MPa~0.08MPa条件下处理油基钻屑,所获得的油含量为8.27%,且回收固相中的含油率为0.763%,达到含油污泥处理后的固体含油率须小于1%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基钻屑 热相分离技术 温度 真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