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林芝地区吸血蚂蟥的生态学调查 被引量:4
1
作者 杨振洲 储宸一 +6 位作者 黄清臻 赵凯强 邓成玉 龙冬梅 石华 韩华 廖海 《军事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13-615,共3页
目的调查西藏林芝、墨脱一线山地蚂蟥生态习性及危害状况,为研究和制定防治方法提供数据。方法沿G318国道,采取"线路法"、"点线结合法"及"访问法",同时记录调查时的地理经纬度和实时环境温度和湿度。结... 目的调查西藏林芝、墨脱一线山地蚂蟥生态习性及危害状况,为研究和制定防治方法提供数据。方法沿G318国道,采取"线路法"、"点线结合法"及"访问法",同时记录调查时的地理经纬度和实时环境温度和湿度。结果与结论西藏林芝、墨脱的山地蚂蟥的种类优势种为斯里兰卡山蛭,模式亚种Haemadipsa zeylanica zeylanica(Moquin-Tandon,1826),又名斑纹山蛭,该山蛭每年的季节高峰在3~8月,尤其是6~7月。蚂蟥分布范围在通麦、墨脱一带,地理位置位于北纬29°~34°,东经95°左右,海拔高度在2000 m以下的地区。活动地区环境中平均温度22.3℃,最高温度43.9℃,最低温度13℃;平均相对湿度55.3%,最高湿度78%,最低湿度22.9%。调查地段从林芝到通麦,沿路调查点,海拔高度2052~3181 m,蚂蟥在2052 m的调查点通麦发现。人体诱捕蚂蟥平均指数为7.1条/15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林芝 水蛭 生态学
原文传递
西藏林芝地区蚂蟥的药物现场防治效果观察
2
作者 杨振洲 储宸一 +6 位作者 黄清臻 赵凯强 邓成玉 龙冬梅 廖海 石华 韩华 《军事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12-614,共3页
目的寻找适用于野外作业、边防部队巡逻时针对蚂蟥的个人防护措施与驱避药物并观察其驱避效果。方法对西藏林芝地区的蚂蟥,即斑纹山蛭[Haemadipsa zeylanica zeylanica(Moquin-Tandon,1826)]进行危害调查,同时选择药物做现场驱避与杀灭... 目的寻找适用于野外作业、边防部队巡逻时针对蚂蟥的个人防护措施与驱避药物并观察其驱避效果。方法对西藏林芝地区的蚂蟥,即斑纹山蛭[Haemadipsa zeylanica zeylanica(Moquin-Tandon,1826)]进行危害调查,同时选择药物做现场驱避与杀灭效果试验观察。采取人体引诱捕捉蚂蟥,计算密度;采用回顾性调查与心理学问卷相结合的方式,了解部队人员受蚂蟥侵害状况;采用药物现场试验评价药物对蚂蟥的驱避率和致死率。结果与结论初步鉴定西藏林芝地区蚂蟥种类为斑纹山蛭。吡啶生物碱、苦参碱和联苯菊酯3种药物对蚂蟥的驱避均有效;用药对作训服进行喷雾处理后,与对照相比,用药人员对蚂蟥的驱避率分别为87.2%,74.4%和66.7%;30 min后对吡啶生物碱、苦参碱处理组的衣物上附着的蚂蟥进行观察,24 h死亡率分别为100%和50%。以吡啶生物碱防治蚂蟥效果最佳,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林芝 旱蚂蟥 危害 化学驱避剂 吡啶类 苦参碱 除虫菊酯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