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原发性小肠淋巴瘤(primary small intestinal lymphoma,PSIL)的临床表现、相关辅助检查诊断及手术干预治疗效果,为提高临床诊治效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5月至2020年10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通外科经手术干预及病理证实...目的分析原发性小肠淋巴瘤(primary small intestinal lymphoma,PSIL)的临床表现、相关辅助检查诊断及手术干预治疗效果,为提高临床诊治效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5月至2020年10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通外科经手术干预及病理证实的30例PSI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统计分析患者首诊情况、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手术情况及病理类型。结果30例PSIL患者中,首诊于消化内科15例,占比50.0%;首诊于普通外科11例,占比36.7%;首诊于急诊外科4例,占比13.3%。主要临床表现:腹部疼痛14例,占比46.7%;腹胀、恶心呕吐8例,占比26.7%;消化道出血5例,占比16.7%;腹部包块2例,占比6.7%;无症状1例,占比3.3%。影像学检查:27例患者行腹部CT检查均提示小肠局限性扩张、积液、肠壁增厚;13例患者行小肠镜检查提示小肠病变;2例行胶囊内镜检查提示小肠病变。手术情况:30例PSIL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小肠部分切除肠吻合术23例,小肠部分切除小肠造瘘术2例,肠套叠复位+小肠部分切除术1例,小肠部分切除+左半结肠部分切除术3例,小肠部分切除+回盲部切除术1例。术后病理结果: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弥漫大B细胞型17例,占比56.7%;T细胞型6例,占比20.0%;边缘区黏膜相关B细胞淋巴瘤3例,占比10.0%;NK/T细胞淋巴瘤2例,占比6.7%;套细胞淋巴瘤1例,占比3.3%;滤泡型淋巴瘤1例,占比3.3%。结论PSIL是较少见的消化道肿瘤,腹部CT、小肠镜检查及胶囊内镜检查均为有效检查手段,可提高诊断准确率;手术治疗是必要手段,可缓解临床症状,明确诊断,指导临床治疗。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分析原发性小肠淋巴瘤(primary small intestinal lymphoma,PSIL)的临床表现、相关辅助检查诊断及手术干预治疗效果,为提高临床诊治效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5月至2020年10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通外科经手术干预及病理证实的30例PSI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统计分析患者首诊情况、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手术情况及病理类型。结果30例PSIL患者中,首诊于消化内科15例,占比50.0%;首诊于普通外科11例,占比36.7%;首诊于急诊外科4例,占比13.3%。主要临床表现:腹部疼痛14例,占比46.7%;腹胀、恶心呕吐8例,占比26.7%;消化道出血5例,占比16.7%;腹部包块2例,占比6.7%;无症状1例,占比3.3%。影像学检查:27例患者行腹部CT检查均提示小肠局限性扩张、积液、肠壁增厚;13例患者行小肠镜检查提示小肠病变;2例行胶囊内镜检查提示小肠病变。手术情况:30例PSIL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小肠部分切除肠吻合术23例,小肠部分切除小肠造瘘术2例,肠套叠复位+小肠部分切除术1例,小肠部分切除+左半结肠部分切除术3例,小肠部分切除+回盲部切除术1例。术后病理结果: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弥漫大B细胞型17例,占比56.7%;T细胞型6例,占比20.0%;边缘区黏膜相关B细胞淋巴瘤3例,占比10.0%;NK/T细胞淋巴瘤2例,占比6.7%;套细胞淋巴瘤1例,占比3.3%;滤泡型淋巴瘤1例,占比3.3%。结论PSIL是较少见的消化道肿瘤,腹部CT、小肠镜检查及胶囊内镜检查均为有效检查手段,可提高诊断准确率;手术治疗是必要手段,可缓解临床症状,明确诊断,指导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