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儿童结直肠幼年性息肉40例临床特征及治疗预后分析
被引量:1
- 1
-
-
作者
覃益
孔红祥
叶会兰
蒋素芳
莫爱朝
庞朗
-
机构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广西科技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儿童医院)消化内科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广西科技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儿童医院)病理科
-
出处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2年第11期1077-1081,共5页
-
基金
广西卫生健康委科研项目(编号:Z20180020)。
-
文摘
目的分析儿童结直肠幼年性息肉(JP)临床特征及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该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5月柳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40例JP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1例,女9例;年龄7个月~12岁,中位年龄5岁。均为结直肠单发JP。对其临床特征和治疗预后进行总结。结果40例JP生长部位在直肠23例(57.50%),乙状结肠12例(30.00%),降结肠3例(7.50%),横结肠1例(2.50%),升结肠1例(2.50%)。息肉直径≤0.5 cm者2例(5.00%),0.6~1.0 cm者17例(42.50%),1.1~2.0 cm者15例(37.50%),>2.0 cm者6例(15.00%)。直径最小为0.5 cm,最大为5.0 cm。山田分型为Ⅳ型19例(47.50%),Ⅲ型11例(27.50%),Ⅱ型9例(22.50%),Ⅰ型1例(2.50%)。40例标本中有17例(42.50%)提示有慢性炎症改变,18例(45.00%)见小脓肿形成,未发现不典型增生及息肉恶变情况。本组患儿除2例术后10 d内偶有少量便血外,其余均无感染、穿孔及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2个月后临床症状均消失。9例轻度贫血患儿术后2个月复查血红蛋白均恢复正常。22例术后复查肠镜,未见复发。结论儿童结直肠JP好发于直肠、乙状结肠,EMR+金属夹治疗JP安全性高,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关键词
儿童
幼年性息肉
临床特征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
Keywords
Children
Juvenile polyp(JP)
Clinical feature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
-
分类号
R725.7
[医药卫生—儿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