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高校人事管理干部队伍建设 被引量:2
1
作者 吴柳慧 《湖南社会科学》 2004年第2期39-40,共2页
在对人才争夺十分激烈的 2 1世纪 ,高等学校人事管理干部队伍的现代化建设迫在眉睫。要以观念意识现代化为先导 ,构建高校人事管理学习型组织 ,建立人文关怀机制 ,推进办公现代化的应用 ,培育创新精神 ,提升人事管理干部的综合素质 ,适... 在对人才争夺十分激烈的 2 1世纪 ,高等学校人事管理干部队伍的现代化建设迫在眉睫。要以观念意识现代化为先导 ,构建高校人事管理学习型组织 ,建立人文关怀机制 ,推进办公现代化的应用 ,培育创新精神 ,提升人事管理干部的综合素质 ,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形势 ,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做出自己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院校 人事管理 领导干部 人文关怀 学习型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杨小娟 熊勇刚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229-233,共5页
针对我国通货紧缩的现状,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方面采取了下调利率、增加对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和再贴现等多项措施,但经济系统对此反应平淡,经济增长缺乏持续的推动力。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从中央银行到企业之间,传导机制出现了严重的... 针对我国通货紧缩的现状,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方面采取了下调利率、增加对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和再贴现等多项措施,但经济系统对此反应平淡,经济增长缺乏持续的推动力。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从中央银行到企业之间,传导机制出现了严重的障碍,从而影响其效力的充分发挥。因此,在定性分析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协整理论对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实证研究,表明我国的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股票价格渠道、汇率渠道、预期渠道三者共同传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货币政策 传导渠道 传导机制理论 GrangGranger因果关系 协整检验 单位根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伦理学研究综述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湘宁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98-100,共3页
生态伦理学是伦理学研究的新领域,是现代生态科学和社会伦理学的交叉学科,是关于人和自然的道德学说。生态伦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与自然界道德关系的伦理学分支,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的西方工业化国家,主张把道德行为的领域从人与人、人... 生态伦理学是伦理学研究的新领域,是现代生态科学和社会伦理学的交叉学科,是关于人和自然的道德学说。生态伦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与自然界道德关系的伦理学分支,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的西方工业化国家,主张把道德行为的领域从人与人、人与社会领域扩大到人与自然之间。中国古代儒家学派一些杰出的思想家从研究人人际关系出发,也提出了许多极其宝贵的生态伦理思想,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生态伦理道德观。他们所提出的“天人协调”、“天人合一”以及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等思想,对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起到了相当显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伦理学 学科建设 道德行为 伦理思想 理论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院师资队伍结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发明 《株洲工学院学报》 1994年第4期96-99,共4页
本文从年龄结构、学历层次、职称比例、科研水平等方面分析研究了我院师资队伍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 教师 年龄 学历 职称 科学研究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虚拟经营模式创建名牌产品
5
作者 周永生 凌四立 杨长辉 《株洲工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29-31,共3页
利用两个成功案例 ,对虚拟企业特征、名牌产品构建流程、产品价值链基本活动进行了分析 ;提出企业运用虚拟经营模式 ,实施名牌战略是创建名牌产品的一条捷径 ,又可以为企业创建名牌产品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虚拟经营模式 名牌产品 名牌创建 价值链分析 企业管理 虚拟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我院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6
作者 国秀琴 《株洲工学院学报》 2000年第5期73-74,共2页
阐述株洲工学院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现状 ,指出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若干问题 ,提出了加强我院师资队伍建设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教师队伍建设 高校 教师管理 职业道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对待他人“愚行”态度的实证研究
7
作者 刘湘宁 《韶关学院学报》 2005年第8期17-21,共5页
明智的行为虽然本身并不是道德行为,但常常受到人们的赞誉,同样,不明智或没有什么直接、明显“好处”的行为,未必是不道德的行为,人们对它的态度却多是贬意的。人们对愚行的不同理解及接受,可以折射出社会对他人多样性行为和各种差异行... 明智的行为虽然本身并不是道德行为,但常常受到人们的赞誉,同样,不明智或没有什么直接、明显“好处”的行为,未必是不道德的行为,人们对它的态度却多是贬意的。人们对愚行的不同理解及接受,可以折射出社会对他人多样性行为和各种差异行为的承认程度。通过社会调查的实证数据,可以揭示出普通中国人对“愚行”的普遍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智行为 愚行 道德评价 道德宽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