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做好气象部门综合气象业务工作的思考 被引量:4
1
作者 刘金瑶 阿润 《农业与技术》 2017年第24期225-225,共1页
本文结合根河市气象部门开展综合气象业务工作实际,探讨根河市综合气象业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做好综合气象业务工作进行思考,供相关部门参考。
关键词 气象部门 综合气象业务 问题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气象观测业务体系保障能力建设探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永亮 刘金瑶 +1 位作者 何佳欢 丁丽婷 《农业与技术》 2017年第24期232-232,共1页
本文探讨额尔古纳市综合气象观测现状,分析综合气象观测业务体系保障能力建设必要性,提出加快综合气象观测业务体系保障能力建设思考和建议,供相关部门参考。
关键词 综合气象观测 业务体系 建设 必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影响天气的气象灾害减灾技术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云龙 杜金玲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17年第12期245-245,共1页
针对当前我国人工影响天气的气象灾害减灾的技术研究分析,对人工降雨和人工防雹技术进行了相应分析和归纳,依照不同类型的气象灾害特性,采用不同减灾技术措施,并实施减灾效果评估,有效提出了人工影响天气减灾技术的实际应用方式,为我国... 针对当前我国人工影响天气的气象灾害减灾的技术研究分析,对人工降雨和人工防雹技术进行了相应分析和归纳,依照不同类型的气象灾害特性,采用不同减灾技术措施,并实施减灾效果评估,有效提出了人工影响天气减灾技术的实际应用方式,为我国气象减灾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影响天气 农业气象灾害 减灾技术 减灾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年1月16-23日根河市持续低温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侯海婷 《河南农业》 2018年第2期46-47,共2页
素有"中国冷级"之称的内蒙古根河市,进入1月以来气温持续走低,2016年1月2日至2月3日根河市本站气温都在-30℃以下,其中1月16—23日出现入冬以来最低温度,根河市大部分地区均达到了-40℃以下的"极寒天气"程度。基于... 素有"中国冷级"之称的内蒙古根河市,进入1月以来气温持续走低,2016年1月2日至2月3日根河市本站气温都在-30℃以下,其中1月16—23日出现入冬以来最低温度,根河市大部分地区均达到了-40℃以下的"极寒天气"程度。基于此,利用常规MACIPS天气资料、数值预报产品和诊断分析方法,对根河市此次持续低温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极地冷涡分裂南下过程中,地面冷高压持续加强;由于乌拉尔山高压脊异常北伸,极地冷空气沿脊前西北气流不断南下堆积;持续低温天气过程在时间尺度、强度上有别于寒潮天气过程;EC数值模式2 m温度预报经过检验对气压场、温度场预报有较好的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寒天气 极地冷涡 数值预报 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年11—12月根河市3次寒潮过程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纪成成 《农业灾害研究》 2020年第1期100-101,127,共3页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应用天气学分析方法,对2017年11月13—15日、11月27—29日和12月9—11日根河市出现的3次典型寒潮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次过程均是在前期强烈升温的基础上,由强冷空气在西西伯利亚及贝加尔...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应用天气学分析方法,对2017年11月13—15日、11月27—29日和12月9—11日根河市出现的3次典型寒潮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次过程均是在前期强烈升温的基础上,由强冷空气在西西伯利亚及贝加尔湖堆积并向南侵袭造成的;3次过程亚洲中高纬环流形势均表现为一脊一槽型,动力机制均为高空旋转低压槽与强锋区,促使寒潮暴发的流场均为低槽旋转型;冷空气暴发后,呼伦贝尔上空均由强盛的冷平流控制,地面冷高压均进入关键区并达到寒潮强度;但由于冷空气的强度、发展、移动路径不同,因此3次过程的降温幅度和对根河造成的影响也不同。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根河冬季寒潮天气的预报着眼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潮 地面冷高压 寒潮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基层气象服务面临的挑战与改进对策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寿辉 孙蕾 《江西农业》 2018年第8期44-44,共1页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基层气象服务面临的挑战,引出基层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分别从以科技和人才支撑气象服务、增强预报预警服务水平和拓宽气象信息传播渠道三方面提出气象服务的改进对策。
关键词 基层气象部门 气象服务 预报预警 气象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根河市的寒冷程度 被引量:2
7
作者 高超越 袁梅 +1 位作者 顾岩梅 侯海婷 《内蒙古气象》 2017年第5期35-37,共3页
一个地方的寒冷程度除了看极端低温外,应该综合分析最冷旬平均气温和最冷月平均气温等指标。文章把根河与公认的中国最冷地方的漠河进行对比分析,从两地的地面观测数据和气象站的建设情况,以及从地理学和农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对根河是否... 一个地方的寒冷程度除了看极端低温外,应该综合分析最冷旬平均气温和最冷月平均气温等指标。文章把根河与公认的中国最冷地方的漠河进行对比分析,从两地的地面观测数据和气象站的建设情况,以及从地理学和农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对根河是否称得上"中国冷级"这一称号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低温 最冷旬平均气温 最冷月平均气温 中国冷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根河市野生大型真菌与气候条件 被引量:1
8
作者 孙海滨 刘长立 +1 位作者 宁艳 张玉玲 《现代农业》 2008年第12期7-7,共1页
内蒙古根河市降水量的多少、有效降水的持续时间直接影响着野生菌的生长和产量,尤其以8月份的降水最为关键。
关键词 根河 野生大型真菌 气候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根河市野生果树资源调查报告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崇勃 孙亚红 杨毓楠 《现代农业》 2008年第12期10-11,共2页
报道了内蒙古根河市境内有野生果树9科18属33种。
关键词 野生 果树 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气象观测业务改革创新措施 被引量:1
10
作者 阿润 刘金瑶 《农业与技术》 2018年第6期244-244,共1页
在综合气象观测业务改革大背景下,根河市气象局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内容和范围不断拓展,业务质量不断提升,成效较为显著。为不断提升综合观测业务质量,应使用多种方法加强综合气象观测业务改革创新。
关键词 综合气象观测 改革创新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自治区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气象服务总结 被引量:1
11
作者 杜金玲 赵洁 +1 位作者 王云龙 李红艳 《现代农业》 2017年第10期109-109,共1页
7月12日至15日"内蒙古自治区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呼伦贝尔市的海拉尔区和鄂温克旗成功举办,气象部门在此次气象保障服务中周密筹划,为民族运动会提供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精细化预报服务,圆满完成了气象保障服务任务。
关键词 民族运动会 气象服务 精细化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70年~2018年根河市降雪时间变化特征
12
作者 郝晨阳 高伟 +1 位作者 马秀枝 张茹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第11期72-73,84,共3页
根据1970年~2018年根河市逐日降水和气温气象资料,建立了降雪序列,采用线性趋势法和Mann-Kendall突变分析方法,对根河市降雪量、降雪日数、降雪强度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根河市降雪量为增加趋势,全年11月的降雪量最大,在1985年有... 根据1970年~2018年根河市逐日降水和气温气象资料,建立了降雪序列,采用线性趋势法和Mann-Kendall突变分析方法,对根河市降雪量、降雪日数、降雪强度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根河市降雪量为增加趋势,全年11月的降雪量最大,在1985年有突变;降雪日数为减少趋势,在12月的降雪日数最多,突变发生在1975年~1976年和2013年;降雪强度呈增加趋势,秋季的强度最大,其中1991年有显著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河市 降雪 突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影响天气对气象要素及天气预报的影响探析
13
作者 白音章 王雅莹 《河北农机》 2021年第15期119-120,共2页
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进步使越来越多先进的技术应用于各个领域,人们开始利用智能化的先进技术来预测和干预自然天气情况,满足人们对气象天气的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人们抵御各种天气的能力,减少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 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进步使越来越多先进的技术应用于各个领域,人们开始利用智能化的先进技术来预测和干预自然天气情况,满足人们对气象天气的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人们抵御各种天气的能力,减少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在此背景下,人工影响天气得到发展和应用,同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此外,随着人们对气象要素认识程度的提升,我国在人工影响天气方面开始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尝试,避免了多种气象灾害的发生。本文主要阐述了人工彩响天气的内容,从气象要素和天气预报两个方面阐述了人工影响天气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影响 天气 气象要素 天气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河市一次寒潮降温天气过程形成原因分析
14
作者 王富宇 《农业灾害研究》 2022年第12期45-47,共3页
根据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再分析资料和NASA全球降水观测计划降水资料对根河市在2021年1月6—8日发生的一次寒潮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寒潮是在绕极环流南下、中纬度东西走向的低压槽转竖、冷性反气旋较为强势、地面冷... 根据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再分析资料和NASA全球降水观测计划降水资料对根河市在2021年1月6—8日发生的一次寒潮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寒潮是在绕极环流南下、中纬度东西走向的低压槽转竖、冷性反气旋较为强势、地面冷锋迅速南下的背景下产生的,此次寒潮导致全国各地出现大范围降温天气并且出现极端低温天气,此次寒潮过程中冷锋南压的情况下出现锋前冷平流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河市 寒潮 冷锋南下 锋前冷平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根河林区气象四季划分
15
作者 孙蕾 姚乐宝 王寿辉 《时代农机》 2018年第11期34-34,共1页
文章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QX/T 152-2012中国气象局2012-08-30发布、2012-11-01开始实施的气候季节划分标准,对根河市的气候季节进行了划分。通过统计分析得出:春季起始日5月19日,季长64天;秋季起始日7月22日,季长46天;冬季... 文章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QX/T 152-2012中国气象局2012-08-30发布、2012-11-01开始实施的气候季节划分标准,对根河市的气候季节进行了划分。通过统计分析得出:春季起始日5月19日,季长64天;秋季起始日7月22日,季长46天;冬季起始日9月6日,季长255天,占全年的69.9%。具有冬季漫长,常年无夏,春秋相连的季节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序列 滑动平均气温序列 起始日 无夏区 季节长度 2次判断 根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UACE分等级的空气质量预报研究
16
作者 石霖晟杰 刘姝宁 +1 位作者 秦闻通 吴瑕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3期68-71,共4页
本文针对2021年6月—2022年7月中国气象局研制的CUACE地面沙尘浓度和空气质量AQI数据进行了相关分析,使用K-means聚类算法将CUACE沙尘浓度按300、1 000、3 000、5 000划分为五层,基于随机森林模型建立了空气质量等级的预报模型,结果表明... 本文针对2021年6月—2022年7月中国气象局研制的CUACE地面沙尘浓度和空气质量AQI数据进行了相关分析,使用K-means聚类算法将CUACE沙尘浓度按300、1 000、3 000、5 000划分为五层,基于随机森林模型建立了空气质量等级的预报模型,结果表明:CUACE越大,AQI≥300的数据量占比也越大;当CUACE≥5 000时,AQI全部大于300,当5 000>CUACE≥3 000时,AQI出现两级分化,AQI在200—400之间的数据量不超过1%;一至三层的数据中,AQI<100的比例明显增多,分别占86.2%、68%、41.8%;模型整体效果优于CUACE,其中第五层和第四层表现出了更好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ACE 空气质量预报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市年降水量时空分布特征及未来变化趋势
17
作者 纪成成 常煜 《内蒙古气象》 2024年第6期28-34,共7页
文章利用呼伦贝尔市16个国家级气象站1970—2021年52年逐月降水观测资料,采用经验证交函数(EOF)、转动主分量分析(REOF)、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呼伦贝尔市年降水量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呼伦贝尔市年降水量场存在2种模态,分为4种表现类... 文章利用呼伦贝尔市16个国家级气象站1970—2021年52年逐月降水观测资料,采用经验证交函数(EOF)、转动主分量分析(REOF)、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呼伦贝尔市年降水量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呼伦贝尔市年降水量场存在2种模态,分为4种表现类型:分别为全市降水偏多型;全市降水偏少型;东南部降水偏多、西北部降水偏少型和东南部降水偏少、西北部降水偏多型。利用REOF方法将呼伦贝尔地区年平均降水场分为东、西两个区域(简称A区、B区)。A区年降水存在5~8 a的年际变化周期,以及50~55 a的年代际变化周期,在52年时间尺度下,预测2030年开始降水将处于偏少时期。B区年降水存在12~13、23~27 a和46~56 a 3个年代际变化周期,在51年时间尺度下,预测2029年开始降水将处于偏少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量 EOF 小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北部多年冻土监测进展 被引量:44
18
作者 常晓丽 金会军 +6 位作者 何瑞霞 荆宏远 李国玉 王永平 罗栋梁 于少鹏 孙海滨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3-100,共8页
大兴安岭北部是我国多年冻土最为发育的地区之一,多年冻土的存在和分布受植被、积雪等局地因素的影响十分显著,形成了独特的兴安-贝加尔型多年冻土.随着该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多年冻土对寒区环境以及工程生产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大.近几年来... 大兴安岭北部是我国多年冻土最为发育的地区之一,多年冻土的存在和分布受植被、积雪等局地因素的影响十分显著,形成了独特的兴安-贝加尔型多年冻土.随着该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多年冻土对寒区环境以及工程生产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大.近几年来逐步在大兴安岭北部建立了以多年冻土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监测网络,包括多年冻土地温监测网络、自动气象站、雪特性观测系统、活动层温度-水分观测系统以及地面融沉监测断面,获得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数据和成果.做好大兴安岭北部多年冻土及其周围植被、气候及冻土灾害的监测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和前瞻性科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北部 多年冻土 监测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林区不同植被对冻土地温的影响 被引量:15
19
作者 常晓丽 金会军 +5 位作者 于少鹏 孙海滨 何瑞霞 罗栋梁 孙广友 吕兰芝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5138-5147,共10页
植被常常通过反射太阳辐射、遮阳、蒸腾散热、阻风挡雪、保水吸水等来影响下伏多年冻土。但是不同的植被类型,对下伏冻土热状况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为了探讨大兴安岭林区不同植被对冻土的影响,选取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站实验区杜香-真藓-落... 植被常常通过反射太阳辐射、遮阳、蒸腾散热、阻风挡雪、保水吸水等来影响下伏多年冻土。但是不同的植被类型,对下伏冻土热状况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为了探讨大兴安岭林区不同植被对冻土的影响,选取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站实验区杜香-真藓-落叶松林、真藓-落叶松林、塔头-落叶松林、柴桦落叶松林和伊图里河镇原冻土观测场塔头湿地5种典型林型,分析不同林型对冻土的温度和冻融作用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林型的不同组分,由于反射率、覆盖度和根系吸水能力的差别,使得各种林型下的地面温度也不相同。在夏季,月平均地面温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真藓-落叶松林、杜香-真藓-落叶松林、伊图里河塔头湿地、柴桦落叶松林和塔头落叶松林。由于塔头落叶松林存在乔木层和灌木层,与伊图里河塔头湿地相比,8月份平均地面温度差值低10℃以上。柴桦落叶松林两个钻孔的对比实验表明,铲除地表植被会使活动层0.8 m以上部分的地温升高,并且主要发生在8、9、10月份。对冻土而言,林区植被暖季降温的贡献大于冷季增温的贡献。另外,塔头-落叶松林根系吸水能力最强,这种林型下的土壤开始融化和冻结的日期最晚,冻结初期地面降温速率为0.1℃/d,而0.2 m以下降温速率几乎为零。同样柴桦落叶松林的塔头根系吸水能力使得其0.5 m和0.8 m的降温速率低于除塔头落叶松林外的其他林型,但是地面上植物的凋零和枯萎会加快地面的冻结速率。真藓-落叶松林的乔灌木层发育不好,地面降温速率大于杜香-真藓-落叶松林和伊图里河塔头湿地,而伊图里河塔头湿地由于没有乔灌木层的庇护,地面以下的降温速率高于其他林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林区 不同林型 多年冻土温度 冻结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雪底部温度(BTS)方法在冻土分布调查和模型研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
作者 常晓丽 金会军 +2 位作者 孙海滨 何瑞霞 罗栋梁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03-809,共7页
多年冻土的调查方法很多,如坑探、物探、遥感等,但相对于积雪底部温度(BTS)测量方法来说,这些方法都比较费时、费力、费钱.目前,BTS已经被成功应用于阿尔卑斯山等地多年冻土的调查研究,不过在国内的应用却是个空白.引入BTS方法,希望能... 多年冻土的调查方法很多,如坑探、物探、遥感等,但相对于积雪底部温度(BTS)测量方法来说,这些方法都比较费时、费力、费钱.目前,BTS已经被成功应用于阿尔卑斯山等地多年冻土的调查研究,不过在国内的应用却是个空白.引入BTS方法,希望能为我国多年冻土的研究开辟一条新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底温度 BTS法则 冻土调查 分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