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健康教育在青光眼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劳莹 康桂红 +3 位作者 李晓艳 宋博 向清清 唐小艳 《中外医药研究》 2025年第5期129-131,共3页
目的:探究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健康教育在青光眼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于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青光眼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32例,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健康教育)、... 目的:探究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健康教育在青光眼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于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青光眼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32例,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健康教育)、对照组(33例,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遵医行为、相关知识掌握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正确用药、健康饮食、科学作息、定期复查、不良用眼习惯评分高于对照组(P<0.001);研究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P=0.026);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44)。结论: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健康教育在青光眼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以及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率,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奥马哈系统 健康教育 遵医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市城区小学生近视现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许行艳 刘晓辉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年第14期2011-2014,共4页
目的了解和掌握桂林市城区小学生人群近视发病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区域内小学生近视防控提供数据支撑。方法2021年5月在桂林市城区3所小学用整群抽样法对3578名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眼科视力、验光检查,其中男183... 目的了解和掌握桂林市城区小学生人群近视发病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区域内小学生近视防控提供数据支撑。方法2021年5月在桂林市城区3所小学用整群抽样法对3578名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眼科视力、验光检查,其中男1837名、女1741名,年龄(9.91±1.66)岁,对收集到的资料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桂林市城区小学生近视患病率为38.23%(1368/3578),近视患病率随年级数增加而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120,P=0.003);课余看电视时间越长近视发生概率越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40,P=0.0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每天学习时间>8 h、看书40 min后不休息、看电子产品距离<30 cm、每天户外运动<2 h是小学生近视发生的高危因素(均P<0.05)。结论依据小学生近视发生的影响因素,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家长及学校要督促孩子用眼习惯,养成孩子的健康用眼习惯,尽量减少近视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 近视 影响因素 流行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珠单抗联合577 nm微脉冲激光治疗非缺血型CRVO继发ME的效果观察
3
作者 覃蓓 刘晓辉 秦程 《华夏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204-208,共5页
目的观察雷珠单抗联合577 nm微脉冲激光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继发黄斑水肿(ME)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4例非缺血型CRVO继发ME患者。根据患者自行选择是否接受微脉冲激光治疗,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7例(17只眼)。对照... 目的观察雷珠单抗联合577 nm微脉冲激光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继发黄斑水肿(ME)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4例非缺血型CRVO继发ME患者。根据患者自行选择是否接受微脉冲激光治疗,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7例(17只眼)。对照组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577 nm微脉冲激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1个月、3个月、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总注药次数及按需治疗次数。结果治疗后的3个月、6个月,观察组BCVA优于对照组,CM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注药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按需治疗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珠单抗联合577 nm微脉冲激光治疗非缺血型CRVO继发ME,疗效显著,可改善视力,降低黄斑厚度,减少总注药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雷珠单抗 577 nm微脉冲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CTA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临床应用现状 被引量:5
4
作者 秦程 刘晓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175-1178,共4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变中最常见的疾病,晚期对视力危害极大,如不及时治疗,可致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往诊治、随访主要依据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因其操作有创、容易发生过敏不良反应等副作用在临床应用中有一定的局...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变中最常见的疾病,晚期对视力危害极大,如不及时治疗,可致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往诊治、随访主要依据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因其操作有创、容易发生过敏不良反应等副作用在临床应用中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兴起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无创、快速、眼底血管成像分辨率高,它不仅可以分层显示视网膜脉络膜血管网信息,而且能定量分析黄斑区血流变化情况,并且首次实现在活体上对视盘、黄斑区的血流分析达到组织解剖水平,应用前景广阔,越来越受眼科医生的青睐。本文就OCTA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临床应用现状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应用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DI-OCT技术观察远视性弱视儿童脉络膜结构的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黄雪英 秦程 +2 位作者 崔鲲龙 刘晓辉 覃蓓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451-1457,共7页
目的:通过增强深度成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EDI-OCT)技术比较远视性弱视与同龄正常儿童脉络膜结构的差异。方法:选取2021-01/12就诊于我院的远视性弱视儿童35例50眼纳入弱视组,选取同期就诊一般资料相匹配的健康儿童30例51眼纳入对照组,... 目的:通过增强深度成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EDI-OCT)技术比较远视性弱视与同龄正常儿童脉络膜结构的差异。方法:选取2021-01/12就诊于我院的远视性弱视儿童35例50眼纳入弱视组,选取同期就诊一般资料相匹配的健康儿童30例51眼纳入对照组,均进行EDI-OCT检查,测量脉络膜厚度(CT),并对图像进行处理后获取总脉络膜面积(TCA)、血管腔面积(LA)、基质面积(SA)、脉络膜血管指数(CVI)。结果:弱视组各区域TCA(下方除外)、SA(外环下方除外)、LA与CT(下方、颞侧除外)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除外环颞侧外,两组各区域CVI无明显差异(P>0.05);除鼻侧外,不同远视程度弱视儿童CT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远视性弱视存在脉络膜结构异常,随着远视度数增加,TCA、LA、SA有增大趋势,脉络膜结构改变与远视性弱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视性弱视 脉络膜血管指数 脉络膜厚度 脉络膜血管腔面积 脉络膜基质面积 总脉络膜面积 增强深度成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EDI-O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δ-生育酚抑制人晶状体上皮SRA细胞生长及相关机制
6
作者 秦程 曾新生 +3 位作者 彭勃 唐玉妮 周友弟 宋博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493-1497,共5页
目的:探究d-δ-生育酚对人晶状体上皮SRA细胞生长的影响以及相关分子机制,为d-δ-生育酚用于治疗与预防后发性白内障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及实验组,即5个不同浓度的d-δ-生育酚(40、60、80、100、120μmol/L),... 目的:探究d-δ-生育酚对人晶状体上皮SRA细胞生长的影响以及相关分子机制,为d-δ-生育酚用于治疗与预防后发性白内障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及实验组,即5个不同浓度的d-δ-生育酚(40、60、80、100、120μmol/L),噻唑兰(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人晶状体上皮SRA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Cyclin D1、P21蛋白表达。结果:随着d-δ-生育酚的浓度逐渐增加,SRA细胞较对照组细胞明显减少;作用时间的延长,SRA细胞增殖抑制率逐渐增高(P<0.05);S期细胞所占比例与对照组比较逐渐增高,细胞被阻滞于S期(P<0.05);d-δ-生育酚干预人晶状体上皮SRA细胞48h后,人晶状体上皮SRA细胞P21、Cyclin D1和bcl-2表达量逐渐降低,bax表达量逐渐增高(P<0.01)。结论:d-δ-生育酚能明显抑制人晶状体上皮SRA细胞的增殖,阻滞细胞周期于S期。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bcl-2、P21、Cyclin D1的表达,诱导bax的表达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发性白内障 d-δ-生育酚 人晶状体上皮SRA细胞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误诊为葡萄膜炎的眼内淋巴瘤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晓辉 秦程 《临床眼科杂志》 2020年第6期563-564,共2页
患者男性,70岁。因“右眼红痛伴视力下降5 d”于2018年4月6日入院。既往史: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入院查体:右眼视力指数/10 cm,眼压15 mmHg(1 mmHg=0.133 kPa),结膜充血(+),角膜后尘状KP(+),前房中深,房水轻度混浊,瞳孔圆、直径3 mm,... 患者男性,70岁。因“右眼红痛伴视力下降5 d”于2018年4月6日入院。既往史: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入院查体:右眼视力指数/10 cm,眼压15 mmHg(1 mmHg=0.133 kPa),结膜充血(+),角膜后尘状KP(+),前房中深,房水轻度混浊,瞳孔圆、直径3 mm,对光反射存,晶状体轻度混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炎 右眼视力 对光反射 结膜充血 既往史 视力下降 晶状体 MMH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OCTA观察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抗VEGF治疗后黄斑区血流变化 被引量:2
8
作者 秦程 刘晓辉 崔鲲龙 《华夏医学》 CAS 2020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由糖尿病引起的黄斑中心两个视盘直径范围内的视网膜增厚和硬性渗出沉积称之为糖尿病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主要表现为视物模糊,严重者可致失明[1],是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由糖尿病引起的黄斑中心两个视盘直径范围内的视网膜增厚和硬性渗出沉积称之为糖尿病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主要表现为视物模糊,严重者可致失明[1],是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抗体、视网膜光凝、糖皮质激素玻璃体腔注射等是DME的有效治疗方法[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VEGF 黄斑区血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暴露性角膜炎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许行艳 周友弟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年第12期1633-1635,共3页
暴露性角膜炎是指角膜暴露于外周环境中,失去了眼睑的保护,引起角膜上皮脱落,水分丢失,从而发生角膜感染。是一种可致盲致残的疾病,所以,对此病的治疗及预防具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此病的临床治疗现状、方法、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暴露性角膜炎 感染 治疗现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CTA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眼底微循环改变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晓辉 秦程 《华夏医学》 CAS 2022年第4期156-160,共5页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是青光眼的常见类型,其发病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患者就诊时往往已经进展到晚期,对视力损害极大。视力下降、视野改变、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改变等是POAG的主要诊断依据,早期缺乏有效的监测工具。近年来,O...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是青光眼的常见类型,其发病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患者就诊时往往已经进展到晚期,对视力损害极大。视力下降、视野改变、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改变等是POAG的主要诊断依据,早期缺乏有效的监测工具。近年来,OCTA技术以安全无创、无不良作用,能快速清晰实时成像为主要特点,已广泛应用于眼科临床,成为POAG早期监测眼底损害的全新手段,其也可用于评价疗效与随访。本文就OCTA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眼底微循环改变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微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桂北地区50岁及以上人群盲和低视力患病率及致盲原因
11
作者 许行艳 刘晓辉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13期165-167,共3页
目的 了解广西桂北地区50岁及以上人群的盲和低视力患病率及发病原因。方法 广西桂北地区50岁及以上的户籍常驻人群11025例为调查对象,实际参与调查10560例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进行基本情况问卷调查及眼部检查。分析广西桂北地... 目的 了解广西桂北地区50岁及以上人群的盲和低视力患病率及发病原因。方法 广西桂北地区50岁及以上的户籍常驻人群11025例为调查对象,实际参与调查10560例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进行基本情况问卷调查及眼部检查。分析广西桂北地区50岁及以上人群盲和低视力的患病情况及致病原因。结果 本研究选取调查对象11025例,实际参与调查10560例,受检率95.78%;其中男4730例,平均年龄(70.4±9.8)岁;女5830例,平均年龄(71.5±10.2)岁;单眼低视力543例(5.14%),双眼低视力472例(4.47%);单眼盲515例(4.88%),双眼盲285例(2.70%)。单眼低视力、双眼低视力、单眼盲、双眼盲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年收入、亲属中有无盲及低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内障是致盲及低视力的主要病因,其次为屈光不正、青光眼。结论 广西桂北地区50岁及以上人群盲和低视力患病率较高,白内障是盲和低视力的首要致病原因,仍然需要加强白内障复明手术的推广及开展,对眼底病变、屈光不正等其他致盲疾病也应加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视力 患病率 病因 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CTA在NPDR患者黄斑区微循环改变中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
12
作者 刘晓辉 秦程 +2 位作者 康桂红 崔鲲龙 王海燕 《华夏医学》 CAS 2021年第5期9-13,共5页
目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观察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黄斑区微循环改变情况,探讨OCT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FFA检查确诊为NPDR的患者70例118只眼为实验组,同期年龄、性别与患者相匹配、眼底无其他异... 目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观察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黄斑区微循环改变情况,探讨OCT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FFA检查确诊为NPDR的患者70例118只眼为实验组,同期年龄、性别与患者相匹配、眼底无其他异常的健康人70例98只眼为对照组。实验组分为轻、中、重度NPDR,分别为19例26只眼、23例39只眼、28例53只眼。利用OCTA测量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黄斑区3 mm×3 mm血流密度,选用视网膜浅层(SRL)和视网膜深层(DRL)血流图像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中、重度NPDR组黄斑区视网膜毛细血管较正常对照组改变明显;无论是SRL还是DRL,4组的FAZ面积依次增大,血流密度依次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AZ面积、黄斑区血流密度可作为检测NPDR病变程度的敏感指标,OCTA在诊断糖尿病视病变患者黄斑区微循环改变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视网膜病变 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面积 黄斑区血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安奈德联合氟米龙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许行艳 潘可生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3年第7期1742-1745,共4页
目的 探讨氟米龙联合曲安奈德治疗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10月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眼科及贵港爱尔眼科收治的70例过敏性结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氟米龙滴眼... 目的 探讨氟米龙联合曲安奈德治疗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2年10月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眼科及贵港爱尔眼科收治的70例过敏性结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氟米龙滴眼液,2滴/次,3次/d。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治疗组结膜下注射曲安奈德注射液,10 mg/0.25 mL,1次/d,共2次。两组患者用药7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状好转时间,血清炎性因子P物质(SP)、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7(IL-17)、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80.03%,P<0.05)。治疗后,治疗组眼睛痒、结膜充血、流泪、结膜囊分泌物增多好转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炎性因子IL-17、SP、TSLP水平低于治疗前,而IFN-γ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这些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氟米龙联合曲安奈德治疗过敏性结膜炎效果确切,能较快好转症状,有效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米龙滴眼液 曲安奈德注射液 过敏性结膜炎 干扰素-Γ 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 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