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edgehog信号通路Gli家族成员及其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沈冰 刘陶文 《广西医学》 CAS 2016年第2期237-239,共3页
Gli(包括Gli1、Gli2及Gli3)是Hedgehog(Hh)信号通路下游分子,其作为核转录因子与启动子结合而激活靶基因转录。Gli蛋白在肿瘤发生、侵袭和转移等过程起重要作用。目前已开展以Gli为靶点的肿瘤干预临床试验。本文对Gli家族在肿瘤中的作... Gli(包括Gli1、Gli2及Gli3)是Hedgehog(Hh)信号通路下游分子,其作为核转录因子与启动子结合而激活靶基因转录。Gli蛋白在肿瘤发生、侵袭和转移等过程起重要作用。目前已开展以Gli为靶点的肿瘤干预临床试验。本文对Gli家族在肿瘤中的作用及针对Gli靶向干预肿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i家族 HEDGEHOG信号通路 恶性肿瘤 靶向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管新生与肿瘤转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邓恋 刘陶文 《实用癌症杂志》 2013年第1期95-97,100,共4页
转移是肿瘤患者治疗失败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经淋巴道转移是恶性肿瘤转移的重要途径之一,既往的研究由于缺乏淋巴管内皮细胞标志物,很难区分肿瘤组织中的血管和淋巴管[1]。随着淋巴管内皮细胞标志物如VEGFR-3、LYVE-1、Prox-1、podoplani... 转移是肿瘤患者治疗失败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经淋巴道转移是恶性肿瘤转移的重要途径之一,既往的研究由于缺乏淋巴管内皮细胞标志物,很难区分肿瘤组织中的血管和淋巴管[1]。随着淋巴管内皮细胞标志物如VEGFR-3、LYVE-1、Prox-1、podoplanin以及D2-40等的发现,关于肿瘤淋巴道转移的过程及分子机制的研究成为热点[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 淋巴管新生 肿瘤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C/VEGF-D/VEGFR-3信号通路与肿瘤淋巴转移 被引量:3
3
作者 朱林 刘陶文 《华夏医学》 CAS 2011年第1期117-120,共4页
侵袭和转移是肿瘤恶性特征的主要表现,是导致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经淋巴管转移为多种肿瘤早期的转移方式。随着一些特异性淋巴管内皮细胞分子被发现,对肿瘤淋巴管系统的生成及其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尤其是新近对... 侵袭和转移是肿瘤恶性特征的主要表现,是导致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经淋巴管转移为多种肿瘤早期的转移方式。随着一些特异性淋巴管内皮细胞分子被发现,对肿瘤淋巴管系统的生成及其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尤其是新近对肿瘤淋巴管生成机制的研究表明,VEGF-C和VEGF-D作为目前公认的主要淋巴管生成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F-C/VEGF-D/VEGFR-3信号通路 肿瘤 淋巴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与肿瘤淋巴管新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邹容 刘陶文 《医学综述》 2011年第19期2921-2923,共3页
肿瘤中淋巴管新生因子的过量表达会诱导更多的新生淋巴管而促进肿瘤的转移。淋巴管新生是影响肿瘤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VEGF-A是VEGF家族中的一员,研究表明VEGF-A不仅能促进肿瘤淋巴管生成使肿瘤发生淋巴转移,且能够在原发肿瘤在发生转... 肿瘤中淋巴管新生因子的过量表达会诱导更多的新生淋巴管而促进肿瘤的转移。淋巴管新生是影响肿瘤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VEGF-A是VEGF家族中的一员,研究表明VEGF-A不仅能促进肿瘤淋巴管生成使肿瘤发生淋巴转移,且能够在原发肿瘤在发生转移之前,产生淋巴管生成因子使信号转导到前哨淋巴结。VEGF-A促进淋巴结转移已成为继血管转移研究后的又一热点,在此就VEGF-A与肿瘤淋巴管新生的研究近况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淋巴管新生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dgehog信号通路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高倩雯 刘陶文 《广西医学》 CAS 2019年第8期1016-1019,共4页
Hedgehog信号通路是一条在脊椎动物胚胎发育和肿瘤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信号通路。近年来,已研发不少Hedgehog通路的靶向药物,并应用于临床试验,但也因多重因素影响出现耐药。本文就Hedgehog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研... Hedgehog信号通路是一条在脊椎动物胚胎发育和肿瘤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信号通路。近年来,已研发不少Hedgehog通路的靶向药物,并应用于临床试验,但也因多重因素影响出现耐药。本文就Hedgehog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DGEHOG信号通路 肿瘤 靶向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中Hedgehog信号通路的表观遗传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高倩雯 刘陶文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0年第9期1276-1280,共5页
Hedgehog(HH)信号通路是促进胚胎分化、系统发育和组织调控的重要信号传导系统,突变、非经典转录调控及表观遗传变化可引起该通路的异常激活。已证实,该通路异常激活可导致发育障碍及各种恶性肿瘤。目前认为,该通路对发育和某些恶性肿瘤... Hedgehog(HH)信号通路是促进胚胎分化、系统发育和组织调控的重要信号传导系统,突变、非经典转录调控及表观遗传变化可引起该通路的异常激活。已证实,该通路异常激活可导致发育障碍及各种恶性肿瘤。目前认为,该通路对发育和某些恶性肿瘤(如基底细胞癌、髓母细胞瘤及横纹肌肉瘤等)的发生及进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鉴于HH通路成员的表观遗传异常在恶性肿瘤发病机制的特殊性及其可作为某些恶性肿瘤(如白血病、胃癌)潜在的治疗靶点,其已成为HH通路的研究热点。为对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潜在治疗靶点提供新的认识,本文综述了HH信号通路成员的表观遗传异常及其对恶性肿瘤发生调控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DGEHOG信号通路 肿瘤 甲基化 表观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中Hedgehog信号通路的表观遗传学研究现状
7
作者 高倩雯 刘陶文 《广西医学》 CAS 2019年第17期2234-2238,共5页
Hedgehog信号通路作为调控胚胎组织发育、系统形成的关键信号传导系统,也影响着恶性肿瘤的发生。除外通路成员的突变及异常活化,启动子甲基化引起成员中的肿瘤抑制基因失活及(或)去甲基化使表观遗传学改变,可产生致瘤作用。研究发现,多... Hedgehog信号通路作为调控胚胎组织发育、系统形成的关键信号传导系统,也影响着恶性肿瘤的发生。除外通路成员的突变及异常活化,启动子甲基化引起成员中的肿瘤抑制基因失活及(或)去甲基化使表观遗传学改变,可产生致瘤作用。研究发现,多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中存在该信号通路的表观遗传学改变,研究其机制可为治疗Hedgehog通路驱动的癌症提供参考。本文就常见恶性肿瘤中Hedgehog信号通路的表观遗传学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HEDGEHOG信号通路 表观遗传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中Shh和Ptch1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8
作者 沈冰 夏含笑 +4 位作者 朱凌霄 邓恋 屈元姣 彭丽芳 刘陶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61-765,共5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中Hedgehog信号通路成员Shh和Ptch1基因表达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两步法检测69例鼻咽癌及15例正常鼻咽黏膜中Shh、Ptch1蛋白表达,分析Shh、Ptch1蛋白表达水平与鼻咽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鼻咽... 目的探讨鼻咽癌中Hedgehog信号通路成员Shh和Ptch1基因表达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两步法检测69例鼻咽癌及15例正常鼻咽黏膜中Shh、Ptch1蛋白表达,分析Shh、Ptch1蛋白表达水平与鼻咽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鼻咽癌中Shh及Ptch1蛋白呈高表达分别为53.6%、37.68%,高于正常鼻咽黏膜组织(二者均为6.7%)(P均<0.05)。Shh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肿瘤侵袭、远处转移、患者年龄及性别等均无关(P>0.05);Ptch1蛋白表达水平与鼻咽癌临床病理特征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Shh与Ptch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456,P<0.01)。结论 Shh和Ptch1蛋白高表达,可能参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HEDGEHOG信号通路 SHH Ptch1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g-1和Ang-2及其受体Tie-2在鼻咽癌患者血循环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9
作者 赵萍萍 邹容 +3 位作者 屈元姣 陈熙 曹轶林 刘陶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289-1292,共4页
目的探讨Ang-1和Ang-2及其受体Tie-2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患者血循环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009年5月至2010年6月本科收治的低分化鳞状细胞癌患者68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16例,中位年龄4... 目的探讨Ang-1和Ang-2及其受体Tie-2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患者血循环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009年5月至2010年6月本科收治的低分化鳞状细胞癌患者68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16例,中位年龄42(19~65)岁(初治32例,完全缓解20例,复发16例)及2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Ang-1和Ang-2及其受体Tie-2水平。结果初治组和复发组NPC患者血清Ang-1和Ang-2及其受体Tie-2的水平均高于完全缓解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而这些分子的含量在完全缓解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Ang-2及Tie-2的水平在NPC患者不同T分期、临床分期比较有差异(P<0.05),并随着NPC进展呈上升趋势;Ang-1水平在不同T分期、临床分期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Ang-2水平在不同N分期比较有差异(P<0.05)。转移NPC患者血清Ang-2及其受体Tie-2水平明显高于无转移组(P<0.01)。Ⅰ+Ⅱ期NPC患者血清Ang-1/Ang-2比值高于Ⅲ+IVa期(P<0.01)。结论 Ang-1和Ang-2及其受体Tie-2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与肿瘤的侵袭转移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促血管生成素1 促血管生成素2 受体TIE-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应用于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0
作者 秦会娟 温玉洁 刘陶文 《医学综述》 2012年第1期124-126,共3页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严重和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终末期肾病的最主要病因之一。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是诸多研究表明,血管紧张素与醛固酮作用的增加是引起心血管和肾脏病变的主要因素,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治疗方案...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严重和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终末期肾病的最主要病因之一。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是诸多研究表明,血管紧张素与醛固酮作用的增加是引起心血管和肾脏病变的主要因素,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治疗方案对糖尿病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具有较好的疗效。临床上观察联合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较单独使用可以更有效地减少尿蛋白,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屈元姣 刘陶文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311-314,共4页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lym-phoma,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类弥漫生长的B细胞淋巴瘤,瘤细胞核≥正常吞噬细胞的细胞核、
关键词 淋巴瘤 非霍奇金/药物疗法 造血干细胞移植 佐剂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屈元姣 刘陶文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351-355,共5页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呈常见于中老年人群的恶性单克隆性浆细胞疾病,约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10%,居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第2位,患者生存期从数月到数年不等。传统上治疗MM的主要方法是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治疗 药物疗法 造血干细胞移植 综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组织中Gli1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3
作者 夏含笑 刘陶文 +5 位作者 沈冰 邓恋 屈元姣 彭丽芳 曹轶林 何玉龙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0-322,共3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组织中Gli1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7例NPC及20例慢性鼻咽黏膜炎组织中Gli1蛋白表达,分析其表达与NP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Gli1蛋白在NPC组织(57.14%)中的... 目的探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组织中Gli1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7例NPC及20例慢性鼻咽黏膜炎组织中Gli1蛋白表达,分析其表达与NP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Gli1蛋白在NPC组织(57.14%)中的表达高于慢性鼻咽黏膜炎组织(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li1蛋白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 Gli1蛋白在NPC组织中表达上调,可能与NPC的侵袭、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HEDGEHOG信号通路 GLI1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中Ptch1和Ptch2基因的表达及关系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凌霄 沈冰 +3 位作者 刘陶文 邓恋 屈元姣 彭丽芳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3102-3107,共6页
目的探讨Sonic Hedgehog信号通路Ptch1和Ptch2(Ptch1/2)成员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 ision两步法检测60例鼻咽癌标本及15例正常鼻咽黏膜中Ptch1/2蛋白的表达,比较Ptch1与Ptch2表达的差异,分析Ptch1和(或)Pt... 目的探讨Sonic Hedgehog信号通路Ptch1和Ptch2(Ptch1/2)成员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 ision两步法检测60例鼻咽癌标本及15例正常鼻咽黏膜中Ptch1/2蛋白的表达,比较Ptch1与Ptch2表达的差异,分析Ptch1和(或)Ptch2与鼻咽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鼻咽癌组织中Ptch1/2蛋白表达的综合评分分别为4.70±3.59、3.58±3.47,明显高于正常鼻咽黏膜上皮组织的2.93±1.98、2.07±1.10(均P<0.05);肿瘤或正常鼻咽黏膜上皮组织中Ptch1的表达水平均稍高于Ptch2;不同Ptch1及(或)Ptch2蛋白表达水平的鼻咽癌临床病理特征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ch1与Ptch2蛋白表达在正常组织中呈显著相关(r=0.592,P<0.05),而在肿瘤组织中则无相关性(r=0.114,P>0.05)。结论鼻咽癌组织中Ptch1/2表达上调可能共同参与鼻咽癌的发生及发展,其中尤以Ptch1占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nic HEDGEHOG信号通路 Ptch1 Ptch2 鼻咽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spase-1/GSDMD介导的经典细胞焦亡在紫杉醇诱导的鼻咽癌细胞死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霞静 张永全 +1 位作者 宋业勋 刘陶文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75-486,共12页
目的:探讨细胞焦亡在紫杉醇诱导的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细胞死亡中的作用,及可能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紫杉醇处理NPC细胞HNE-2和5-8F,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紫杉醇对细胞形态学的影响,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目的:探讨细胞焦亡在紫杉醇诱导的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细胞死亡中的作用,及可能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紫杉醇处理NPC细胞HNE-2和5-8F,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紫杉醇对细胞形态学的影响,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释放实验检测对HNE-2和5-8F细胞的毒性作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对HNE-2和5-8F细胞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IL-18释放水平的影响,FCM法检测对HNE-2和5-8F细胞中焦亡效应分子Caspase-1活性和细胞膜膜孔形成水平的影响,同时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焦亡关键效应分子Caspase-1、人GasderminD蛋白(GSDMD)-全长(fulllength,FL)和GSDMD-N端片段表达水平的变化,以观察紫杉醇是否可以诱导NPC细胞发生细胞焦亡。随后,予以Caspase-1特异性抑制剂Z-YVAD-FMK和细胞焦亡抑制剂甘氨酸预处理HNE-2和5-8F细胞,再用LDH释放实验、ELISA法、FCM法以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对紫杉醇诱导的HNE-2和5-8F细胞发生焦亡的影响。结果:紫杉醇可以诱导HNE-2和5-8F细胞发生细胞焦亡形态学改变,紫杉醇处理HNE-2和5-8F细胞后LDH释放量明显增加(P均<0.01),IL-1β和IL-18的释放量均明显增加(P均<0.05);FLICA660-YVADFMK和SYTOX1Green双阳性细胞所占的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均<0.001),提示紫杉醇诱导了细胞焦亡;蛋白质印迹法结果进一步提示,紫杉醇处理的HNE-2和5-8F细胞中,经典焦亡中的关键效应分子的Caspase-1、GSDMD-FL蛋白和GSDMD-N端片段和IL-1β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均<0.001)。Caspase-1特异性抑制剂Z-YVAD-FMK和细胞焦亡抑制剂甘氨酸都可以阻断上述紫杉醇诱导的经典细胞焦亡途径(P均<0.05)。结论:紫杉醇可以诱导NPC细胞通过经典途径发生细胞焦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紫杉醇 细胞焦亡 CASPASE-1 GSDMD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